分享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辅导: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

 有缘见您是幸福 2011-08-28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辅导: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

  2011-4-6 14:09:55  学易网【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

  1.观察力

  幼儿教师的观察力主要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能力,主要表现在随机观察和有计划观察中。随机观察可以发生在一日活动中的任何时候,任何环节;有计划观察事先要制定观察计划,根据观察内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列出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观察要点,然后按计划进行观察。

  2.沟通能力

  (1)教师与幼儿的沟通。

  (2)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3)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

  3.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

  在幼儿园中,如果组织大的集体活动往往难以估计每一个幼儿的兴趣、能力和个性,因此除集体活动外,教师还可以小组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小组活动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有助于幼儿之间更多地交流;有助于幼儿更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倾听别人的看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自律能力。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由纯粹的教育者变为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育的方式方法也随之变化,并且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

  (1)分组能力

  分组是小组活动的第一步,分组的质量对活动的影响很大。合理的分组有三个特点,即有层次、有特色、有变化。

  有层次指教师在分组时纵向考虑幼儿的水平差异,例如根据幼儿经验、动作、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差异,按水平由高到低分组,让每个幼儿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

  有特色指教师在分组时横向考虑不同幼儿的特点,例如根据幼儿兴趣、性格倾向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使用不同的材料、方式方法来学习同样的内容。

  有变化指分组时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2)指导小组活动的能力

  1)指导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分组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适合这一目的的正确关于观念,否则分组就会流于形式,从集体灌输变成分组灌输。

  2)指导必须了解幼儿,符合其身心发展的规律。例如,某小班活动,教师要求几个3岁的幼儿一起玩,以增加他们相互交往的机会。但是3幼儿的朋友关系是短暂的,一会功夫他们就退回到独自玩的状态,分组的目的没有达到。

  3)灵活地改变教师的角色。分组活动不像作业课那样以教为主,而是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因此教师不能像作业课上一样一直保持教育者的角色,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变化。

  4.创设与利用环境的能力

  教师既要利用已有的空间和材料为幼儿创设活化的物质环境,还要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班风等精神环境。

  5.开展家长工作与社区工作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以保教目标为中心积极与家长和社区联系,共同促进孩子身心发展。教师要定期向园长汇报工作,和其他教师做好沟通。

  6.自我发展能力

  自我发展既是幼儿教师的权利,也是幼儿教师的义务,所以幼儿教师一方面要从书本、网络中学习,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提高自己对间接知识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学习,接受他人的合理建议,吸收直接经验。2005年的教师资格考试有一道题,问根据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教师的职责?A学期(学年)初做好本班收费工作;B观察分析记录幼儿发展情况;C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D定期向园长汇报工作。这里面只有A不是教师的职责,教师是教育者,不是会计,也不是收费站的工作人员,所以A不对。

推荐信息: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小学、幼儿园保过班开课
2011年教师资格各地报名时间汇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