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怎么分

 情虚伪 2012-06-14

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怎么分

                               海港区东港里小学    张秋霞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实施的实践中,我发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的划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活动顺利开展,甚至决定活动的成败。在主题活动之初,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分组后,学生固定在一个小组内活动,常常会出现各自为战的情况,由于对其它小组的活动内容缺乏了解,没有共同的经历和体验,以至于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的所得变得不完整,那么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该怎么分呢?

在实施分组活动中,我们尝试了一些做法:

一、         根据兴趣分组

在实践活动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实践活动的开题阶段,教师大多采取兴趣分组、自主分组的方法。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对主题内容的偏好选择小组,参加活动。这样分组的好处是利用了学生之间自然的和谐关系、兴趣和爱好,利于学生快速地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状态,并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产生超级大组或组内人数太少,二是学生在组合时缺乏理性的思考,仅仅根据个人喜好来结组。

比如在“中秋节日文化”开题阶段的分组就出现了小组人数悬殊的情况。同学们根据自己最想了解的有关中秋节知识分成了五个组,其中“中秋民风民俗组”的人数超过14人,而研究“中秋节历史由来组”的小组人数仅仅3人。由于是活动刚刚开始阶段,我并没有过多干预学生的小组选择,只要是学生自己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小组就让他做主吧!

二、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分组

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成功开展,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在民主的基础上还应有所调整,以达到结构的合理性,这是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微调。因为活动小组的组建,既要依据学生共同的兴趣、特长等个性倾向,也要考虑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人尽其才。因此在活动进入搜集、查找资料阶段时,作为教师的我就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适时的引导学生在组际微调,合理调配了小组的人员,为力量薄弱的小组调配骨干成员协助他们更好的完成任务,使小组合作学习互动增值。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三、在不同的活动阶段,可以让学生针对同一活动内容,依据不同方法进行分组。在活动过程中,采用动态分组的方式最受学生的欢迎。在活动进入调查走访阶段,我往往让家庭住址比较近的学生结成一个小组,每一个组员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主题共同设计访谈调查的内容,获得信息。在调查活动结束之后,又可以回归原来的小组,与伙伴一起交流调查访谈的收获。另外在每一个班级中都有能力强与弱的学生,能力强的孩子对小组研究的课题解决起来相对容易,在活动中,我尝试让这样的学生多参与一些问题的研究。比如齐斌这个学生,他自己是民俗小组的组长,同时他还是“中秋历史由来组”的一名组员。他不仅领导自己所在小组活动,同时适当参加其他小组,参与研究的问题虽然多了,相应获得的知识会更丰富,体验会更完整。在活动汇报总结阶段,小组之间还会出现“借”人现象。这样动态的分组不仅丰富了学生实践活动的精力和体验,而且有效地培养同学们和谐相处、合作共事的意识和能力,为每名学生的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