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战——红军作战原则

 行为准德为先 2011-08-29

运动战——红军作战原则

 

 

工农红军经过三次大规模的反"围剿"斗争,取得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毛泽东在原来进行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的红军作战原则。

 

毛泽东在谈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红一方面军三次反"围剿"的作战指导时指出:"到了江西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时,'诱敌深入'的方针提出来了,而且应用成功了。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这时是军事原则的新发展阶段,内容大大丰富起来,形式也有了许多改变"。红军的作战原则,概括地说主要是:对付敌人的"围剿",一般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这个方针指导下,首先做好反"围剿"的准备,在军事上准备退却的同时,动员和组织根据地党政军民的整体力量,准备参加和支援反"围剿"作战;在强敌"围剿"开始时,红军主力应向根据地内退却,保存军为,诱敌深入,待机破敌,同时以一部主力在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的配合下,不断地袭扰、迟滞和削弱敌人,以保障红军主力的隐蔽集中,适时转入反攻;在实行反攻时,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贯彻歼灭战的指导思想,在战役战斗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速战速决;在打破敌人"围剿"以后,红军应乘胜开展进攻作战,拔除根据地内敌人的据点和消灭根据地附近的分散孤立之敌,发展自己的力量,缩小敌人的力量,并准备打破敌人新的"围剿"。这些作战原则,是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以劣势兵力战胜优势敌人的积极防御的作战原则。

 

在总结红军五次反"围剿"斗争经验教训后,针对红军战争的战略指导问题,毛泽东指出,敌人是全国的统治者,我们只有一点小部队,因此人民武装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对付敌人的"围剿",防御敌人的进攻。他认为:"革命和革命战争从发生到发展,从小到大,从没有政权到夺取政权,从没有红军到创造红军,从没有革命根据地到创造革命根据地,总是要进攻的,是不能保守的,保守主义的倾向是应该反对的。"但革命和革命战争也有防御和后退,"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是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现象,何况军事运动"。他还指出"一切正义战争的防御战,不但有麻痹政治上异已分子的作用,而目可以动员落后的人民群众加入到战争中来。""在保卫革命根据地和保卫中国的口号下,我们能够团结最大多数人民万众一心地作战,因为我们是被压迫者和被侵略者。"

 

1927年,毛泽东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遭受挫折之后,根据当时敌强我弱和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率领起义武装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把退却和进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红军反对敌人"围剿"的作战中,他正确处理进攻和防御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指导红军取得了反"围剿"的重大胜利。与此相反,"左"倾军事冒险主义者,否认敌强我弱的前提,割裂进攻和防御的辩证关系,或者采取进攻战略,只讲进攻,不讲防御和退却;或者实行消极防御,只讲防御,不要反攻和进攻。这两种错误偏向,都给革命战争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红军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经验教训,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及其一整套作战原则,指出在反"围剿"战争中,红军的战略路线应该是决战防御(攻势防御),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的弱点,在运动中有把握的去消灭敌人的一部或大部,各个击破敌人,彻底粉碎敌人的"围剿"。

 

1935年12月,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在《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中,重申和强调红军作战指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战略防御时,要反对单纯防御,执行积极防御,反对先发制人,执行后发制人(一般的),后发制人即诱敌深入;战略进攻时,既要为扩大战果,夺取先机而奋斗,又要反对冒险主义和冒进政策;不论防御或进攻,基本的是打运动战,主力红军大踏步的进退,反对只打不走、不让寸土的阵地战;要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实行战略上的一个拳头打人,反对两个拳头主义,反对战略的及一般战役的击溃战和拼消耗;实行战略内线中的战役战斗外线作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战斗速决战;部队要有充分的休息、训练和战斗准备;作战指挥要依情况决定指挥方法,要有通盘计划,反对走一步看一步,并容许在统一决心下的分割指挥等。

 

1936年12月,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经验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批判了在进攻和防御问题上的两种偏向,创造性地发展了古今中外著名军事家的积极防御思想,创立了积极防御的战略理论和作战原则。

 

毛泽东的积极防御理论,深刻地阐明了进攻和防御的辩证关系。它告诉我们,一切被压迫的阶级和民族,为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所进行的战争,在本质上是自卫的防御性的战争,通常采取后发制人的防御战略。实行后发制人,并不排斥在敌人首先挑起战争的情况下,我军采取先机制敌的进攻行动。只要敌人发起战争,我们就有采取任何方式给予还击的权利。根据战争情况的不同,可以是先防后攻,也可以直接采取攻势行动。在敌强我弱时,我军必须首先进行战略防御,但在战略上实行防御的同时,在战役战斗上则必须积极地进行有利条件下的进攻战。当敌强我弱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适时将战略防御导向战略反攻或战略进攻,由战略上的内线发展为战略上的外线,由战役战斗上的进攻发展为战略上的进攻,并在有利的条件下,同敌人的主力进行战略决战,彻底消灭敌人,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

 

毛泽东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总结红军反"围剿"战争的经验教训,不仅创立了积极防御的战略理论,而且为贯彻积极防御,提出了一整套作战原则。他指出:土地革命战争有着四个主要特点,即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这些特点,不仅规定了红军反"围剿"战争的指导路线,而且规定了作战的指导原则。其主要之点是:

 

第一,作好反"围剿"的战争准备。这是反对敌人有计划"围剿"的一个必要步骤,是避免被动,争取主动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必要和充分的准备,临时仓促应战,就不会有胜利的把握。开始准备的时机的选择是一个重要问题。断定这种时机,要从敌我双方情况和二者间的关系着眼。一般地说来,与其失之过迟,不如失之过早。准备的内容,大体上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根据当时的情况,主要是红军准备退却,政治动员,征集新兵,财政和粮食的准备,政治异己分子的处置等。反"围剿"斗争胜利的程度,是和准备阶段中任务完成的程度密切相联的,既要反对由轻敌而发生的对于准备的放松,又要反对由被敌人进攻所吓倒而发生的惊慌失措两种不良倾向。

 

第二,诱敌深入。所谓诱敌深入,就是实行战略退却。这是劣势军队处在优势军队进攻面前,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毛泽东指出:"对于我们,当敌举行大规模'围剿'时,一般的原则是诱敌深入,是退却到根据地作战,因为这是使我们最有把握地打破敌人进攻的办法。"当时,在中央苏区叫"诱敌深入",在川陕苏区叫"收紧阵地"。诱敌深入的全部作用,在于转入反攻。因此,要通过诱敌深入,造成有利反攻的条件。这些条件就是:(一)积极援助红军的人民;(二)有利作战的阵地;(三)红军主力的全部集中;(四)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五)使敌人疲劳沮丧;(六)使敌人发生过失。对于红军来说,人民这个条件,也就是根据地的条件,是最重要的条件。把握退却开始的时机是很重要的,及时退却,可使自己完全立于主动地位。退却终点的选择,要从全局出发,既要考虑到反攻的开始,又要考虑到以后的发展变化。在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时,必须正确解决丧失与不丧失、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辩证关系。毛泽东对此作了生动而又深刻的论述。他说:"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市场交易,买者如果不丧失金钱,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如果不丧失货物,也不能取得金钱。革命运动所造成的丧失是破坏,而其取得是进步的建设。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王明"左"倾军事冒险主义,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丧失寸土",结果丧失了整个中央根据地。这是由于他们缺乏战略头脑,没有正确解决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所造成的结果。

 

第三,进行带决战性的战略反攻。战略反攻是在敌人战略进攻时应用的原则,一般地说,是在战略防御的最后阶段,通过战略反攻粉碎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指出:"只有决战,才能解决两军之间谁胜谁败的问题。这就是战略反攻阶段的全任务。反攻是一个长过程,是防御战的最精彩最活跃的阶段,也就是防御战的最后阶段。所谓积极防御,主要地就是指的这种带决战性的战略的反攻。"为取得战略反攻的胜利,必须慎重初战,要确有把握才能动手,初战的计划必须对全战役有利,同时还要照顾到下一战略阶段。在兵力的使用上,要集中兵力。这是改变敌我形势,争取和保持主动,打歼灭战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这样,我军就能在战略上实行内线持久的防御战的同时,在战役战斗上实行外线速决的进攻战,从战略防御中争取胜利。集中兵力,就是要集中主力于主要作战方面,反对军事上的平均主义。至于集中兵力的程度,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以有把握地歼灭敌人为原则。一般来说,对于强敌或关系紧要的战场作战,应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对于弱敌或不关紧要的战场作战,则集中相对优势的兵力即可;在某种情况下,如对溃敌或失掉指挥之敌,或在人民、地形、天候等条件能给以大的援助时,也可以用劣势的兵力出现于战场。在作战形式上,要以打运动战为主。实行运动战,要求正确处理"走"和"打"的关系,一切的走都是为着打,承认必须的走是以承认必须的打为条件的。为调动敌人,陷敌于不利地位而有利于我之作战;敌人不好打时;我军被迫处于不利地位,为保存军力,待机破敌等情况下,都需要走,但走是手段,打是目的,既要反对"有进无退"的拼命主义,也要反对"有退无进"的逃跑主义,在战争的进程上,要实行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两个同时并重的原则。

 

反对势力雄厚,革命势力又是逐渐生长的,这就规定了战争的持久性,但在战役战斗上则必须实行速决战。因为:红军的武器尤其是弹药没有来源;国民党反对派的军队有很多支部队,红军只一支部队,打破一次"围剿"后还要准备连续作战;敌军虽然各个分进,但多是比较地密集,如果找其中的一个不能迅速解决战斗,其余的就都来了。实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就是准备充足,不失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包围迂回战术,良好阵地,打运动中之敌,或打驻止而阵地尚不巩固之敌。在作战指导方针上,基本的是打歼灭战。毛泽东指出:"'拼消耗'的主张,对于中国红军来说是不适时宜的。'比宝'不是龙王向龙王比,而是乞丐向龙王比,未免滑稽。"对于几乎一切都取给于敌方的红军,只有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才能打破"围剿"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才能使自己得到补充。实行歼灭战,必须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包围迂回战术,与此同时,人民赞助,良好阵地,好打之敌,出其不意等,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四,将战略反攻转为战略进攻。战略反攻同战略进攻有联系又有区别,诸如集中兵力、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等问题的原则,不论是反攻还是进攻,在基本性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但反攻原则是在敌人进攻时应用的,而进攻原则则是在敌人防御时应用的,因此,它们又有若干区别。战略进攻的任务,在于积极创造条件,与敌人主力决战,彻底歼灭敌人,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敌强我弱的形势在全局上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红军在粉碎敌人"围剿"之后举行的战略进攻,就有它的特殊性。这表现在:战略进攻的时机是在两次反"围剿"的间隙之中,时间较短;战略进攻的任务是打孤立无援之敌,消灭根据地中的白色据点,巩固的扩大根据地,为下次反"围剿"作好准备;一个独立的根据地所进行的战略进攻,虽具有战略意义,但由于在全国范围内还未脱离敌攻我防的总的战略形势,因而这种进攻还是局部性质的,小规模的,不可能与敌主力进行战略决战,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于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