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什么决定着教师的专业成长

 娜莎 2011-08-31

是什么决定着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一个个案说起

温州    刘锐锋

  当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无论是上级教育部门、学校还是教师个人都把专业化发展当做重中之重,因此它也成为当前教育发展里最为紧迫的问题。尤其是当前中学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为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但教育的大环境又使年轻的教师队伍面临一个更大的挑战,他们已经不再拥有较长的业务、素养的自然成长期,为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他们不得不尽快地进入状态并得以迅速成长。这也使我们不得不关注那些在教育上快速成长并成为领军人物的教师身上。这样的教师在教学一线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她)们的成长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震憾,更重要的激发我们的行动。

  基于上述的想法,我采用个案研究法来揭示教师专业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来温州挂职的孙明霞老师。那是一次教师自发组织的讲座,听惯了若干专家从理论到理论的培训,在听了孙明霞老师关于校本教研的讲座后,令人耳目一新。已经内化为个人风格的理论体系和教育观念,还有她“货源充足”恰如其分生动活泼的例子,一切如行去流水,深深吸引了每一位与会者。正是她朴实的演讲风格和轻松的交互现场,让我有交流和学习的强烈愿望。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孙明霞老师:孙明霞是山东**中学教科室主任,生物学科高级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方面都是硕果累累。是省内外知名的优秀教师。

  因为在教学及教科研上和孙明霞老师有合作,接触较多,所以,我确定孙明霞老师为我的研究对象。在两个月的直接接触中,我对孙明霞老师进行了几次的访谈,并做了相关的记录。有意安排几节组内公开课,邀请孙明霞老师参加由备课到说课再到上课和评课等全程性的教学活动。从整个活动过程中她所关注的每一个细节来说,她对我们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具体化的,是一个地道的实力派“多面手”,她的专业涉及到学校管理、教研组建设、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生命课堂、反思性教学、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等方方面面。通过和孙明霞老师的现场、电话、QQ、Emai等多种媒体方式的交流,我逐渐看清了孙明霞老师从一名普通的生物教师发展为知名优秀教师的成长轨迹。

  我的研究从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

  1. 讲座。

  我共参加了孙明霞老师的三次讲座和一次教学沙龙活动,两次讲座的课题分别是《学会欣赏》、《校本教研》和《课题从哪里来?》。教学沙龙活动的主题是:对备课创新的思考。

  在众多讲座当中,大家对那些“苏霍姆林斯基说”、“维果斯基曾说过”等等都有一种听觉和理解能力的“疲劳”,在孙明霞老师的讲座中极少看到或听到这样的话,一个专家们常说的老话题,被她演绎的有血有肉,这完全基于她在一线的实践和实现了个人内化的教育思想的武装。在一次关于青年老师成长的讲座之后,我和她开玩笑说:听了您的讲座,看过10本最有名的教育专著也是讲不出来的,而看过100本教育专著也未必会有这样精彩的回答!她笑着告诉了我她的“秘密”,从初上讲台到现在,她读的国内外的教育专著近1000本,而且大多数是熟读。听得我目瞪口呆,在感叹的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思索:学习型的老师才会培养出学习型的学生。有着如此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才造就了她如此扎实的理论功底,她的与书交友再加上躬身实践,一切都已经内化为她自己的教育理念、理想和风格,那么,孙明霞老师有那么多的追随者也不足为怪了。当然,在教师队伍中喜欢读书的大有人在,但只读书不思考不批判也是可怕的。孙明霞老师的读书有什么不同吗?在一次学生晚自修前和孙明霞老师交谈的过程中,她讲了几个让我印象极深的观点:教育中最优秀的东西是离不开传统的;教育中的创新只是针对于教育手段,而教育的核心部分是无法也不能创新的;用力做和用心做不一样!由此可见,孙明霞是一位思考着的读书者。从那以后,和孙明霞老师的交谈我都觉得是对一位思想者的聆听。

  当然,从讲座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理论修养,甚至于学科专业水平。但那毕竟是事先准备好的,有着PPT的辅助,用来穿针引线的案例也基本上都是经典的。因此,仅从这一个角度来分析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我更关注的是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的行为智慧。

  2.听课、评课。

  我们数学组的对外公开课活动中,我真心邀请孙明霞老师参加,为了保证授课质量,在参与上课的H老师独立备好课以后,组内教师集中讨论进行修正。孙明霞老师马上以实例形式把常规模式下的备课上课和新课标理念下的操作办法进行了对比说明。对于H老师备好的《等比数列前n项和》这一课,孙明霞首先对本教案中的闪光之处大加赞赏,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孙明霞独特的欣赏眼光给了年轻人的极大的鼓励。对于存在的问题或者值得探讨的地方孙明霞总是以较低的思维起点开始,以商讨的口吻给予启发。而在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过程中,她对细节的关注和对问题的视角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

  关于说课这一话题,孙明霞老师开过多次讲座,“什么是说课”,“说课的特点”,“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说课的内容”,“说课后的评课”,“说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中间也穿插了一些具体的事例,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一个初中数学的例子,通过这几个例子把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生动活泼,并且,孙明霞老师通过两个小例子把杜威的儿童中心理论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也做了很好的阐释。

  在听课上,她提出了“进入学生角色”(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进入教者角色”(这堂课自己来上该怎样讲?将讲课者的教法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进入指导者角色”(居于学术的高度,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做出分析与判断;对课堂教学细心观察,敏锐地发现优点,以便评课时及时给予肯定;准确地发现讲课者的不足,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改进和提高的建议),“进入管理者角色”。提得非常精辟,更为听课不知道听什么、如何听的老师指出一条可操作很实用的思路。同时,这样的一种听课理念,使得听课也变成了一种互动,不仅为后期的评课提供动态的依据,也为听课者自身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方法。

  在评课上,一般情况下基本都是两种情形。一种是泛滥成灾的赞赏,只说优点不提缺点,这样的集体教研活动基本上是流于形式而已;另一种是只提缺点,不看闪光点,被听课者往往变成了批评的对象,评课人都从指导者的角度去看问题,可以说,从宏观上的教育理念到具体的教学设计,从整体的设计到各个环节再到细节处,都是以找缺点为主,这样的评课当然对双方都是痛苦的事。孙明霞老师在进行现场评课的时候,很好地把握好了这个度。对于H的课,我把孙明霞老师的评课在这里完全呈现出来:(1)从生活中引出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由特殊数列到一般数列,鼓励学生去发现——你有什么想法?充分尊重学生,使他们获得另外一种思维,激活学生的智慧。)(2)课堂的细节:习惯于关注前几排的学生,后排的学生得不到关注,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路线也是评价教与学活动的一个因素;数学知识的模仿性——先做后理解,对中差生有利;语言组织要从容,让学生有安全感;知识的生成要有选择(了解与亲自尝试),要把握好度,并不是所有的过程都得学生掌握,应该简化的地方要简化。(3)学生学会了多少——要有自己的反馈机制。反馈与评价是双向的,既有师生的也有生生的。孙明霞老师的评课把所有的参与者都重新带到了课堂,使每个人都进入了角色,让我们体验到了课堂教学的微妙之处。并且,她介绍了自己多年来坚持的给自己评课的“高招儿”——请学生来进行评课!她认为教师间的评课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学生来参与评课会带来不同问题视角,学生是我们直接面对面的学习对象,可能,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才是真正有代表性的,大胆让学生参与到我们的评课中来,并不是简单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很显然,她的评课风格、视角和传统的听评课大不相同,她不太在意所谓的三维目标,而是更注重课堂教与学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及对每个细节的精加工。

  在评课后,她建议大家去写课后反思。她说,这是提高自己最好的一种方式,和自己对话,和过程对话,教师的智慧就是在这个点滴积累的过程中得以形成。

  通过孙明霞老师参与了我组公开课活动的全程到她亲自执教,与其说孙明霞老师是一个有独到见解的理论家,不如说她是一个实践家。孙明霞老师的理论功底再加上她的实践精神,使她的讲座、评课都贴近教学实际,贴近教师的心灵,在踏实的实践过程中,孙明霞教师积累了各种各样丰富的案例。这种理论修养与行动研究的结合使她成为教师之中的佼佼者。

  3.访谈。

  我发现:当前的教育工作中,老师所缺少的并不是理论。关键是如何把理念应用到实践中,让理论回归到自己零零碎碎的教学常规活动中来,这个切入点究竟如何去发现。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对孙明霞进行了两次时间较长的面对面访谈,还有一次是在QQ上交流。她说:一切都是先由行动开始。比如写课后反思,写教学随笔,到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等起点不高处入手,慢慢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在反思中发现问题,问题就变成了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行动研究。在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过程中悟到教师要进行研究性教学,边做边记边想,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研究者。孙明霞老师认为这是教师的高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你只会体验到为师的幸福。在我整理访谈记录的过程中,想起第斯多惠的话:“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对于自我完善来说,教师不仅要倾听真理和学习真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真理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思想与意志紧密地联系起来而融为一体。”

  4.文字。(包括教学随笔、blog及教育在线教科研之家的专贴等。)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基本上认识了孙明霞老师的专业成长之路:读书+思索;实践+反思。但这里面更多的是有“形”的,而那些“无声的证人”可能提供给我们的“情报”更多更有价值。所以,我大量阅读了孙明霞的文字。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孙明霞养成了每天写随笔的习惯。并且非常幸福的是孙明霞老师把她的文字都向我公开,系统性的教育教学随笔《思维的小溪》有110多篇文章计30多万字;《温州挂职记》是2005年11月到12月底在温州挂职的记录,约20万字;《生命的色彩——我的课堂》是从2006年2月开始写的课堂随笔,半年形成30多万字……在K12生物论坛、教育在线论坛等随处可见的孙明霞老师的笔迹,几乎每一篇都是精品,深受老师们的喜爱,点击率极高。

  《当学生犯错误时》是她思想教育案例中的一篇,丝丝入扣的分析和入情入理的对话,读来荡气回肠。她用这个故事提示了教育的主题:教育的责任之核心是爱。

  当老师们在抱怨没有时间读书时,孙明霞老师善意地写了《发展自己的时间从哪里来?》进行震憾内心的疏导;当大家被工作中的琐事干扰的时候,她写下《换一种心态去面对》点燃大家的激情;当我们面临困境,她给大家讲帝王蛾的故事,把思想安上振飞的翅膀……她总是用她的方式感染她的同事及周围甚至网络上的朋友,用最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学习、生活。

  通过文字的阅读,刚好印证了孙明霞老师自己的话: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勤于笔耕的人,一个善于反思的人。并且孙明霞老师喜欢把勤于笔耕称为“用双脚做梦”,其实她就是一个用双脚做梦的人!

  5. 孙明霞老师的已有成果。

  通过前面的几个方面的研究,我发觉在研究之初定的这一角度已经不具备多大的意义。和已有的教学成果相比,内心的充实与幸福更是一种财富,是人生最大的成果。

  至此,似乎可以对本文题目中包含的问题给出一个答案。算做是我研究过程中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解,及决定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专业情意。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已经意识到:无论从哪个研究角度看,都不能离开专业情意。而且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是专业情意。所以在我的研究结果中最先提到的应该是专业情意。通俗一些说,专业情意就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爱的程度。

  在这里,我还是想占用一点篇幅看一段文字:

  教育,是一条漫漫长路。我在这条路上前行,也在这条路上思索,怎样的教育才是美丽的教育?

  教育,是一条波涛汹涌的长河。我在这条河中搏击,也在这条河中畅游,怎样的教育才能承载着文化航行?

  教育,是一幅长长的画卷。我在这幅画中描画,也在这上面书写,怎样的教育才能彰显生命的色彩?

  这是孙明霞老师在她的网络文集扉页上题句,朴实的话语,既表达了她对教育的爱,更道出了她对教育的追问与思索,在勇于潜心实践的告白里描绘了她的教育理想。孙明霞老师之所以能够从一位普通的生物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最根本的应该是她对教师这一行业的认同及发自内心的痴迷的爱。

  2.教育教学能力。

  如果说老师的专业情意是由教师的内心滋生的,这种特质和成长环境、个人经历有莫大的关系。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是由外到内练就的“内功”。教育教学能力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标尺。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就是由最初的模仿到感悟再到经验,很多老师的发展就到此结束了,当然他(她)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就终于经验。而从孙明霞老师的个案来看,由经验到反思再到新的感悟和创新是更高一个层次,也会有更大的成功感和幸福感。

  3.科研能力。

  从孙明霞老师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会学习的人,是一个研究者。孙明霞老师的成长过程中,书是最重要的因素。她的最大特点是喜欢读书,每年订阅10多种教育类的报刊杂志,购买教育教学理论等书籍无数。读书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要武器,孙明霞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佳范例:守住内心,成为快乐的读书人。在这个基础上“用双脚做梦”。正是这理论修养与行动研究的两个轮子,使孙明霞老师走到教科研的队伍中来,从常规的教学场景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寻找课题,以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手段对待科研课题,揭示某一问题的规律。这应该是教育专家的特质,但这种特质的形成的确无法离开这两个轮子。

  4.以德修心。

  如果从学识与能力上来说,能和孙明霞老师相比的所谓教育专家比比皆是,但孙明霞老师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有那么多的追随者,最主要的原因是她的善良与真诚。她曾被《中国教育报》高级记者陶继新老师称为齐鲁大地最善良的女性。无论是何时何地,不管是认不认识的教师、学生,不管什么样的因难,她总是伸出真诚的援助之手,让人觉得孙明霞是一个有着宗教情怀的人。正是这种谦虚与善良使她有着发现美好的心态,总能发现每个教师身上的优点,始终保持一种学习的诚心,这也使得她有着良好的沟通能力。

  “毛竹成长,五年生根”,我无法给出教师成长的一个概括性的模式,这是我和孙明霞老师接触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最真实的东西。和孙明霞老师交流是我的发现之旅,在孙明霞老师的指引下,我的发现之旅必将成为幸福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教科研主任之家 http://bbs./post_16_181441_1.html

  [2].  ·思维的小溪 http://bbs./post_16_159299_1.html

  [3]  ·温州挂职记 http://bbs./post_16_185641_1.html

  [4]  ·生命的色彩——我的课堂 http://sq./discuz/thread-244987-1-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