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

 玉阳山人LZK 2011-09-09

幸福:你也可以拥有

——读冯卫东《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

 

                                           文 /   戴 荣

 

 

    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说:“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快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

是的,如果一名技术工人已经开始了“小改小革”或“小发明”、“小创造”,说明他已陶醉于自己的工作之中,也就开始了从“职业”向“专业”的转变;如果一名教师已经开始了他的“教育写作”,那他就开始了从“教书匠”向“教师”、“专家”的转变,也就开始了他的“幸福教育之旅”。

    如何走上这样的“幸福教育之旅”? 冯卫东先生的新著《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给了我们许多方法性的指导。

    冯卫东将教科研写作大体分为教师随笔写作、教育论文写作、微型课题研究、规划课题研究等。他说,教师的工作既需要用自己的心灵,又最为关乎他人的心灵,写教育随笔是教师进行“心灵漫步”的一种极好的方式和路径。教师写教育随笔,可以炼眼——锤炼发现问题的能力,可以炼笔——锤炼表达思想的能力,可以炼意——锤炼与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情操、教育抱负等。写叙事性教育随笔,关键是要真诚、真实、真切,要努力转到事情的背后,追问事件的意义;写事理性教育随笔,关键是要“夹叙夹议”,追求“盐溶于水”的境界。

    老套、大话、跟风、含混、做作是写作教育论文的大忌,“寻思与练笔”、“整合与建构”、“集束与辐射”是写作教育论文的路径。冯卫东建议,教育论文写作要做到新颖、小巧、逆向、严密、自然,就必须“独上高楼望天路”、“开窗放入大江来”、“反弹琵琶舞蹁跹”、“小弦切切如私语”、“一泓清水出芙蓉”。

    微型课题具有“微小、成型、正向、可行、深度”的品质,是当前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研究的一种普适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径和载体。冯卫东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深情的文字:“微型课题是方寸之内可以驰骋的篆刻,是尺锦犹见‘上河图’的苏绣,是碧水倒映蔚蓝天的清溪……一个转瞬即逝的细节、一句无意有心的闲谈,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都可以牵出一个韵味无穷的微型课题。”南通市的微型课题研究源于一位小学教师的个体行动,如今已经呈现“燎原之势”。该市行政推动的经验也值得广大教育行政部门借鉴:点上发现经验,面上加以推广;行政大力推动,学校着力管理;课堂作为依托,活动提供平台;允许存在差异,鼓励多元发展。

    规划课题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申报、评审、立项并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加以管理与推进的课题。关于规划课题的选题,冯卫东提出了他的“三本”主张和“七条思路”。他认为,规划课题的选题要从学校及个人的实际出发,以实为本;要从教育教学的需要出发,以需为本;要从自身的能力出发,以能为本。规划课题的选题可以关注教学弊病,取用鲜活理论;可以缩小研究视角,实施聚焦透视;可以放大点滴成果,推窗引来大江;可以抽象建构概念,创新实践模式;可以转移研究重点,致力“应为”“可为”;可以熔铸多种元素,重组推陈出新;可以琵琶巧妙反弹,逆向创生境界。至于规划课题的实施,冯卫东建议,要清理“地基”、蓄养“底气”、着力“行走”、经营“理论”。

    南师大冯建军教授认为,专业发展视野中的教师幸福是一种精神性的雅福、一种德福、一种创造的幸福、一种利他的幸福。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有三种源泉:一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二是探索求解未知之谜的快乐,三是分享生命成长的快乐。如果一名教师真正走上了教科研之路,那他(她)就远离了平庸与肤浅,接近了聪慧与厚重;远离了浮华与喧嚣,接近了宁静与淡定;远离了职业的厌倦与懈怠,接近了职业的充实和幸福。在这方面,冯卫东的《今天怎样做教科研:写给中小学教师》确实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