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尔兹技巧里的升降和摆荡

 jxm的蓄水池 2011-09-11
 华尔兹技巧里的升降和摆荡,是孪生的,升降是摆荡的结果,脱离了摆荡的升降,就失去了华尔兹舞的特性。而要达到最佳升降效果,就要在摆荡中实现最大可能的“失重”和“超重”,这就是华尔兹的根本所在,为了便于说明,下面给出升降轨迹的图示:

 

图片

图片

 

照片描述:前导舞步进入135

图片

 

 

 

 

图片

A:顶点(失重点)(第3拍上半拍,继续上顶点,失重点:a点)。
B:下1/3点,( 第3拍下半拍开始下降至,下1/3点:b点)。
C:下2/3点,( 第1拍上半拍继续下降至,下2/3点:c点)。
D:最低点(超重点),(第1拍下半拍继续下降至最低:超重点:d点)。
E:上1/3点,( 第1拍结束即第2拍上半拍开始时,开始上升至,上1/3点:e点)。
F:上2/3点,( 第2拍下半拍,继续上升至,上2/3点:e点)。
G:同A

关于A:顶点(失重点)(第3拍上半拍,继续上顶点,失重点:a点):
米尔科的经典示范,最高点,脚尖,已处于失重的状态。

 

图片

 

失重学过物理的容易理解这种状态 ,完全失重时,给地面的压力为0,这是理想状态 ,不但从理论上是可以达到这种失重状态 ,而且实践中,本来就可达到。而且是应该达到的!只是,舞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进入这种状态的精妙之处,此时脚尖就会高高踮起,正常状态下,用脚尖是不能支撑身体全部重量的。华尔兹到最高点 时,是跳到脚尖,还是脚掌,这就离不开物理的原理,应跳到脚尖上去,这个失重状态也就是运动垂直方向的临界点,应是在3拍上半拍的结束时,感觉人在太空短暂停留,摆脱了重力的束缚。
这个失重点,只有在运动状态下实现,一切在原地缓慢地做升降,想实现这样的足尖支撑身体重量都是徒劳的梦想。靠蹲下去再站起来,是达不到这样效果的。因为没有速度,就没有失重,没有失重,就不可能做到脚尖点地,除非换上芭蕾鞋来跳, 芭蕾舞是用脚尖跳的舞蹈,但这个足尖应归功于芭蕾的足尖鞋,是鞋的功用。而不是你多有能力,谅我孤陋寡闻,未听说过有练成脚趾禅功的人,在金庸的小说中出现倒也不足为奇了。所以蹲站式的方法是跳不好华尔兹,你永远飘逸不起来,当然有失重,还有“超重”。这就发生在1拍的结束。

D:最低点(超重点),(第1拍下半拍继续下降至最低:超重点:d点):
米尔科的经典示范,最低点,已处于超重的状态。

 

图片

 

 

 

在垂直方向上,由于重力加速度的原因,经过第3拍下半拍开始加速下降至,下1/3点:b点,再经过第1拍上半拍继续加速下降至,下2/3点:c点,第1拍下半拍进一步继续加速下降,用了1拍半的时值,持续以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下降至最低点(超重点):d点。此时的向下的速度达到了最快,人体对地面施加的,垂直方向的,瞬间的力远远大于了,人自身的重量。而此时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由向下变成向上,这个改变的力,是地板的反作用力,而不是靠你肌肉用多大的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才产生向上的运动,就如同一个球从高处落下到地面,然后反弹向上的瞬间,如果这个球是皮球,而且打足了气,弹性足够强,它会以和向下入射的速度,几乎等同的速度向上反弹。当然如若是个铁球就谈不上反弹了,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只打足了气的蓝球,从顶点自由落体,到达地面,这个高度大概是人体的四分之一,如果你在顶点踮得不高,或者在降得不够低,都不能有好的效果。就像你向前抛一个蓝球,在地板上弹跳的轨迹,是和华尔兹的运行轨迹是一致的。
这就是华尔兹的大海波浪式的运行方式,比荡秋千,或钟摆的一贯说法更贴近实际。钟摆是来回的,而华尔兹是前行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切不可被权威的言论所束缚你的思想和想像!
我们在头脑里建立了一个物理模型,蓝球的抛扔弹行,大海波浪的起伏。但是请别忘记了,我们是在舞蹈,不仅仅是人体的运动,而是随着音乐起舞的人体艺术,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人体体现音乐的内涵,用身体的语言,来弹奏音乐,所以当华尔兹起舞时,远不是自由落体这么简单。
任何好的办法都要有可操作性,由是我想起了一个故事,老鼠们在开会讨论,如何不被那只大花猫吃掉的问题,因为被它吃掉的老鼠真是太多了,一个老鼠说:“我们在猫的脖子上挂个铃铛,只要它一出来我们就知道了,赶紧躲起来不就吃不到我们了吗。”“好主意!”个个如是说。但派谁去挂这个铃铛呢!没有一只老鼠敢去,都知道去了只有一个字:死!
那我们跳华尔兹完全按自由落体来跳,华尔兹的音乐速度是每分钟31小节,节拍:3/4, 一小节3拍。一小节大概是2秒的时间,从顶点a到最低点d,用了1拍半的时间来跳,也就是需要1秒钟,那你就需要站在五层楼的窗口向外跳,自由地化在蓝天中,随着&1&的美妙音乐,到达地面。同样一个字:死!这就叫做:爱(a)死地(d)了!!!
写到这里,情不自禁给自己一个字:绝!哈哈。

 

实际上,我们在1秒的时间里仅下降0.5米左右,所以,我们要让地板,施加给人体向上的力量,来减缓9。8米/秒的加速度,也说是要让下肢承重达95%左右,这样地板才会反施给人体,让加速度降为原来的5%左右,到达d点达到0.5米/秒(2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如果要使这个到达d点的速度加快,那开始要控制下降,延时下降,在很短的时间下降,这样就能达到更大的d点速度,不过要重新改写华尔兹开始下降的时刻,所以,世界级选手在跳准了书本节奏时,反而没有好名次的原因所在。这就是常人难以看懂的节奏处理,以期达到一个更佳的视觉效果,这就要求在标准的范围内,求变创新!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此刻感到多写一字都在耗神费力,要读懂它可想而知也要牺牲您好多脑细胞哟。只好说声抱歉!

下面当从D点向后开始上升。当然从下降转换成上升,并不是一个点的突变,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应是从C 点至D 点这样一个线段,从上面的图示可以看出这一转换,真可谓:千言不如一图。大约用半拍的时值,也就是第1拍的后半拍,这样的转换就会柔和而不突然,符合华尔兹浪漫的舞蹈特征,这就是有些老师说的:降、平、升,其中的“平”,从常理看,也很好理解,人在最低点的时候,一是膝盖弯曲,还有一是两腿分开(这是指上身的垂直状态)。其实劈腿到地,是最低的极限了,我们看到优秀的选手在跳华尔兹时,两腿的开度都尽可能的大。所以理解下降,不能单纯地认为就是弯曲膝盖。
从C 点至D 点,第1拍的后半拍,垂直方向的速度为0,这就是我想提到的“超重段”,是从下降改为上升的转折阶段,由于人体的重力加速度的原因,地面给人体向上的反作用力超过了人体重力。从而产生向上的加速度。
第1拍结束,向上升时,人已不需要再加过多的力量了,也就是孙荣老师说的进入“长”和“轻”阶段,进入长和轻?“长”主要是水平方向(也包涵着垂直方向的“减慢”“变缓”的涵意),“轻”是垂直方向。有了长的前行,加上轻的升降,长和轻的结合,才是摆荡,既要有水平方向的位移,还要有垂直方向上的升降,才能形成摆荡。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是摩擦力,当然惯性是物体的运动属性,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惯性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在跳华尔兹时,尤为突显。这就要求你有一个标准的脚法,形成脚底的滚动(roll)向前,形成脚底与地板连绵的摩擦力。而不是一下截止,一下猛后蹬的粗糙的重心转换。这里更多的如拉小提琴的委婉。弹钢琴式的重心转换,因为2秒钟,实质走了两步(当然,还有一个并步)。也就是你在弹钢琴时1秒弹一个键。你可以想像这是一种斩钉截铁的效果。单腿重心是正常走路最基本的方式,在华尔兹中不太适合。在跳快步时,就要使用这一方式,而不是小提琴式的重心转换方式。用勺拣菜,用筷喝汤。均不足取!
在第2拍,整整一拍的时值内,地面持续给人体,以向上的,大于重力的反作用力,加速上升,当到第3拍开始时,已达到一个向上的最大速度,接下来进入了减速,也就是开始进入失重。到达g点的失重点,由此,脚尖可能高高的踮起,几乎不承接人体的重量,聚集了最大的势能。然后开始,在重力作用下降,就如同某大师所言,空降兵式的运行,而不是我们大部分人的流行病,修路灯的升降梯式的,仅依靠膝、胯关节的折叠的长降。
因为有了“超重”,才可能进入失重的状态。“超重”与“失重”,这对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没有失重就没有超重,同样没有超重也没有失重,失重达到顶点,超重的力量就到顶峰,就相当于舞蹈过程中不断从平衡到打破平衡 再到另一个平衡状态一样的 ,超重越大,失重越强,动力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在华尔兹中,重力加速度,让势能转换成动能;地板的反作用力,让动能转换成势能,能量守恒地主宰了升降。“失重”和“超重”的升降,结合地板的摩擦力作用下,遵循惯性原理,平滑的水平移动,发力一般是上下的,来克服地球引力,水平方向更多的是惯性。最终完美地形成了华尔兹的摆荡,这就是:摆荡之所以然!swing – sway-waltz,摆荡产生倾斜,从而形成华尔兹独特的舞蹈特性。
3的a点就如同要决堤的水坝,然后的&即a-b点,就如同一泻千里的洪水,而1&(b-d)如同潜伏的猛兽,准备向上向前的扑食,如果是竞技的话,就要跳出如此洪水猛兽般的气势!
回顾一些大师说的话,真深刻地感受到,实践出真知。大师们对华尔兹摆荡技术的讲述,都可在上面图示中找到其坐标。
汉斯说的,红灯、黄灯、绿灯,红也就是在f-a点的3的上半拍,到达a点失重状态,红是失重,黄是a-b点,是3的下半拍,绿是开始超重,1拍的开始,脚跟轻吻地面,为什么轻吻,是时间极短暂,就是说不要忘了水平方向的移动,以防出现坐胯的问题,一直到one拍的结束,就是要全面接收地板给你的反作用力,为向上的摆荡,做好了充分必要的准备工作,只有达到超重,才能到达红的能量聚集,从而势能转动能,动能转势能,能量在你人体力量的控制下,进行转换,形成华尔兹的摆荡。
再一点就是近年来提出的飞翔技术,很形象的描述了华尔兹的摆荡全过程。从A-C,就如同飞机在降落,从C-D在地面滑行,从D-F是在起飞爬高,从F-G (同A )是翱翔。完成了飞行的全过程。再一次:降落---滑行—起飞—爬高—翱翔。循环往复。飞翔、飞翔、再飞翔~~~~
当然这是两个人的舞蹈,要做到共同地摆荡,在华尔兹中,还要加入旋转,绕着共同轴心的旋转。可以把男女想像为东西半球,仿佛是地球在自转,而整个舞池就是一个小宇宙,中心是那太阳所在的地方,我们共同在围绕着太阳遨游!
这就形成了公共重心和摆线运动,可看我的文章:

 

国标舞运动中客观存在的基本----公共重心及摆线运动

 

下面是网友的评述及构想待整理:

是人的身体本身就会协调一些动作 有时候可能不去想 也做到了 越去想可能连走路都不会了

。。。,抛砖引玉,不吐不快!是的,吃多了就有好东西吐了。否则吐出的是胃酸,好的是,只是酸气罢了,并不那么酸臭,总还有点实质内容。其酸可共尝嘛!

要建设一个大厦,先要有个蓝图,称为设计,就是要先化费心血,去明白如何去练,这是脑力的劳动。其次,才是施工,也就是去出汗水,拚命地练,最后才可以竣工,走上成功!
1
心血+2、汗水=3、成功

一切要遵照自然规律去跳舞,这样的舞蹈才真实自然,才能给人美的享受!用蛮力去跳舞,你就是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也是做了很多无用功,吃了力不讨观者的好,充其量仅是运动而已,与艺术无缘!

所有的舞蹈不是一种跳法,也不是一种风格,正如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样,跳舞要跳自己的风格!
惯性的能量把身体带起来,踮起是跟上队伍前进了
看样子要去再坐坐海盗船 ,摆到高点里,屁股离开座位的一霎那
动力腿主力腿,感觉这关过了会好一些,这种说法对练习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因为太难理解,就算理解了也不知道如何达到,只有找到感觉回过头来印证。
很对,理解练,以期能达到或接近
换句话说,有些技法是可以练出来的,有些只能是悟出来,
支持脚的承重力在高点里最小,这里也是身体伸展到极限,接下才是接承重量下沉准备下个舞步
这方面我个人比较赞同Marcus的教学,Simply the Best,有些东西怎么说都说不清,也理解不了。有一天悟到了,回头再看,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意思,然后再讲给别人听,结果别人还是不懂,
我对刚学舞的人也一直说,很多说法你听不懂不要硬练,从最基本的做起,然后根据自己的水平逐步印证这些说法
这个能有点理解
处学者首先要解决直立的问题 也就是重心一定要垂直与地面

不过动脑筋 真的不错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