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进行写句子指导 字词句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到二年级下学期,用指定的词写句子的训练越来越多。一则通过照样子写句子,让学生理解词语的运用,第二就是学会用词造句的本领,学会正确用词表达。然在用词造句这一关的指导很有讲究,老师不好好指导,就是简单的用词写句子,学生都写不好,不是句子表达不通顺,就是语意表达不完整,甚至是词语理解错误,而不知所云。 最近教了寓言《揠苗助长》,在课堂作业本上有用“焦急”照样子写句子。例句是这样的“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有老师以为在课堂教学中,“焦急”一词以通过读句子,并给词找近义词的方式已理解了“焦急”的意思,词意已理解,作业本上的照样子写句子学生就没问题。然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才发现学生在用“焦急”写话时有句不达意的,有表达不清的,有“焦急”只当“着急”来写的,总之出现了许多的错误现象。 而聪明的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写句子的。“小朋友读读这个句子。看看句子中讲‘焦急地’干什么?”学生自然会答“焦急地转来转去。”老师肯定“是呀,转来转去是焦急时表现出来的动作,那么小朋友,你们说焦急还可以跟哪些动作搭配起来?”有了老师的再次引导与追问,学生就有了许多的答案,说出了许多的词组。“焦急地找,焦急地问,焦急地跑回家,焦急地……”当学生有了词组的正确搭配,也即有了对“焦急”一词的基本理解。而后引导学生在原来词组的基础上,再发展说“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事,你会焦急地找,焦急地问?”到这里,学生用“焦急”一词的写话训练也就水到渠成了,不仅句意明确,而且表达顺畅。当然指导的时候,还有多种方式,比如先问学生因什么事而焦急,而后说焦急地怎么做,学生同样能写好句子。 另外,我想说课堂作业本上的“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这样的例句选择不够标准,因为作为例句,却没有明确地指向性。我认为焦急应强调的是因某件事,而引发的心理的一种情绪表现。句子中没有事情的介入,只强调了焦急所产生的动作。当然这是出自课文,作者可能知道我们引导学生写句子的时候,会借助对课文前后的联系加以引导吧。但我还是觉得不妥当,因为题目是“照样子写句子”既是照样子,你的样子就是指导,就是引领,没有正确的导向性那就是不恰当的,不如就出示一个词,让学生用词写句子好。而且这样的例句出现,我们的学生在照样子写句子的时候,也这样没有前因后果,只写出焦急地怎么做,能否算正确呢。比如:我在家里焦急地找。 因而,我认为低年级的用词写句子不可轻视,指导好学生用词写句子,不仅是巩固对词的理解,更是在理解中学会运用,学会正确表达。当然作业中题目的选择,也请我们那些编者充分考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