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价迷局源于房改“路线图”误入歧途?

 读书有缘 2011-09-14
房价  房改 

 

房价迷局源于房改“路线图”误入歧途?

目前的房价、房市,一地鸡毛,迷局重重。“拐了,拐了”,闻其声不见其形;“摔了,摔了”,真假难辨。去查查数据,总体来说,销售量的减少,并没有撼动奇高的房价。中国的房价、房市,不但迷局重重,而且乱象丛生。

树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房价迷局源于房改“路线图”误入歧途!

只想甩“包袱”,没想到担责任,是房改“路线图”第一个问题。上个世纪末,进行房改的理由之一就是在住房上“政府负担过重”。改革的理论支撑就是由“政府负担”改为“居民负担”。正是这个理论支点的具体化,造成了房改以来政府暴利,造成了房奴。

只想“商品化”,每想住房“保障”,是房改“路线图”第二个问题。上个世纪末,进行房改的政策,就是把当时的租房作价卖给居民,变成商品房,建立住房公基金,停止分房,住房彻底商品化。“路线图”根本没有设计“廉租房”、“经适房”等“保障房”。这些名词都是在买不起房以后才拿来的。

只想为官员“保险”,没想为百姓“托底”是房改“路线图”第三个问题。上个世纪末,进行房改的操作,首先是一定级别的干部装进“保险箱”,不进入房改,不进入市场,依然享受福利分房。然后,不加区别,全部推向市场。为什么,厅局级、省部级干部屡称自己也买不起房而房价依然疯涨,因为他们无须买房。这就造成了官员对降房价没有兴趣、没紧迫感。

现在所有的调控措施,都是对误入歧途的房改“路线图”修修补补,因为缺乏整体性和内在机理、协调性而互相矛盾、抵消,效果甚微。房价、房市迷局的破解,仅靠修补是不行的,应该重新设计“路线图”。而其根本之点就在于政府要:担责任,不能只想甩“包袱”;重保障,不能只想“商品化”;为百姓“托底”,不能只管官员“保险”。

“商品化”并不必然导致高房价,政府放弃暴利,遏制房地产商暴利,为低收入阶层提供充分的保障房,多管齐下,房价、房市自然回归正常。行政手段并不必然降低房价,如果不重新设计房改“路线图”,它还可能固化高房价,甚至刺激房价反弹的更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