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该怎样传承家规

 阿里山图书馆 2011-09-15
我们当年做小孩子的时候,大人总是强调很多规矩,必须这,必须那。那时候在我们眼里,家规比国家法律、校规都还大。因为只要一触犯家规,就得面对家长的棍棒或者训斥,并遭到兄弟姐妹的嘲笑。家长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那时候,也觉得如果因为自己举止不当,在外面被他人指骂“没家教”是最大的耻辱,感觉自己给祖宗抹黑丢脸,比成绩差更遭人不齿。

  那时候,说内心话,我们是反抗父母的,觉得条条框框真是多啊,好麻烦啊。后来,坚持并养成习惯后也觉得很自然,几乎变成了自己个人修养的一部分,偶尔看到别人与自己家规不一样的地方还觉得很别扭,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人咋这样啊?没家教么?而自己也因为按父母的要求每每被旁人夸奖“这孩子家教真好”而心里美滋滋的。

  等我们长大了,我们做了家长,面对现在的独生子,我们的家规还需要传承么?如果需要传承又该怎样传承呢?

  先说说我家的例子吧。

  小时候,父亲教育我们,一般都在饭桌上。他的家规都是从饭桌上开始订的。譬如:吃饭必须端着碗、不许趴在桌子上吃饭、不许将筷子竖插在碗里、不准用筷子敲碗、不准在吃饭或喝汤时发出响声、不准撒饭粒剩饭、不准在吃饭时闲聊和高声喧哗、不准在吃饭时打碎碗碟、不准在吃饭时去大小便、握筷子的姿势要正确……这其中,握筷子的姿势要正确留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我挨打最多,后来甚至被父亲罚去面壁专门训练握筷子,直至能用筷子夹盘子里的小黄豆和汤碗里的粉丝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真的通过苦学苦练,牢牢掌握了握筷子的本领。以至于在后来的饭桌上,我看到那么多职场精英因为不会握筷子,夹某些菜时显得笨拙和不雅,在高档宴会上因为这些细节而露怯,我是多么感激父母当年对我的严格家教啊!

  可是,等我有了孩子,一直到孩子3岁,她的握筷子姿势都不对,还是一把抓握的那种简单粗暴式握法。我曾N次反复给孩子讲解、示范,但是因为心不狠,宠爱过度而导致事倍功半、颗粒无收。后来,父亲来我家,看到上幼儿园的孩子还这样握筷子,当场就训斥了我教女不严、教女无方。后来,父亲亲自上阵,采用激励手段硬是教会了孩子正确握筷子的方法,使孩子终身受益。

  无独有偶,先生也给孩子讲过一个他们家的家规:大人说话,小孩听。其潜台词是:不许插嘴。先生说,那时候家长与他人讲话,孩子只能听,不许随便插嘴,否则视为没有家教。先生也一直这样教育孩子:学会倾听,等别人陈述完意见你再提问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随便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谈话都是不礼貌的,不可取的。

  最近,我读到一篇《家里那些“老”规矩》一文。顿时觉得好亲切,很多人家的家规在我们家都似曾相识啊!譬如“回家就打招呼”、“双手递物品”、“大人说话不插嘴”等。这样的家规相信在你家在我家,都或多或少出现过,也许,我们这代父母较自己的父辈具有更高的学历,知识面更宽,我们的孩子较于当年的我们,他们的成长在更为信息化、包容化、快节奏的年代,大家急于奔向目标,没有太多的人会在意这些有些老套的“家规”,甚至讥讽他们“落伍、老土、不西化、不与国际接轨、限制人身自由”等等。

  这些问题,我也思索过,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辩证地看待并传承这些家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收并蓄”,大概是我们传承家规的法宝。因为家庭建设,孩子的成长都需要必要的家规,我们阅读很多名人的传记,发现他们的家教不仅多,而且还很严格。真正的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啊!
                      文/梅子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