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专家——仝小林》(2010-02-02 14:55:49)
2007年7月的一天,高先生下班回家后,突然发现双腿无力,走路困难。细心的妻子还发现近来高先生越来越消瘦……而当时高先生以为是天气炎热导致的身体疲惫,根本没当回事!
高先生:当时以为是自己工作太忙累坏了,而且当时是夏天,天气炎热,人瘦点也正常。 不正常的表现,当时并没有引起高先生太大的注意,直到有一天中午,一阵凉风吹来,高先生浑身不禁打了个冷战!炎热夏天的这个冷战让高先生隐约地感觉到——不好!他的身体似乎正在向他发出某种警告! 高先生:特别的怕冷——别人都吹空调,可是我连电扇都不敢吹。 几天过后,高先生“怕冷”的毛病越来越严重。当时正值七月盛夏季节,气温达到了三十多摄氏度,别人过的是夏天,可高先生却像是在冬季,每天仍然还是要裹着厚厚的棉衣才觉得舒服些。 高先生: 一阵一阵的,有时好,有时又难受得要命。而且经常感到口渴。 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像幽灵一样,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在高先生疑惑是否有必要去医院看看的时候,一称体重,不得了!短短二十几天的时间里,他的体重从原来的160斤猛然下降到130斤! 高先生:吃饭什么的都不受影响,胃口还挺好的,可是体重却一致下降。 随着体重的猛减,高先生也不禁疑惑,自己的身体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收看科教频道《魅力科学》,我是卢迪。现在大家都苦恼怎么减肥,可是我们节目中这位高先生二十天的时间里一下子掉了30斤!不过,他可不是为了减肥,而是患上了一种病! 您瞧,这是高先生生病之前的样子,当时他的体重是160斤;而这张呢,是他患病后的样子——130斤!那么到底是什么病,让高先生迅速消瘦成这个样子呢? 面对身体发出的各种警报信号,高先生去医院做了全身检查,检查的结果让高先生一家人大吃一惊——高先生体内的血糖指数超出了正常值的4倍!最终高先生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高先生:真的不敢相信,我们家没一个人得糖尿病的,我怎么可能得糖尿病呢? 高妻子:听说糖尿病得了就终身携带,觉得压力很大! 广安门医院医生:2型糖尿病,是一种“生活习惯”病,即不科学的饮食方式和不运动的生活习惯,肥胖后,造成身体内胰岛素抵抗,最后形成了糖尿病。 由于高先生病情严重,医院要求高先生马上住院治疗。住院后的第二天,持续增高的血糖总算是控制住了……然而,三天后的一次复查再次让高先生陷入了恐慌。 当时是在急诊输液治疗,不仅血糖高,尿酮体也高,医生说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得尿毒症。感到特别的绝望! 就在高先生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向他们推荐了一位降糖专家,说这位医生不仅能够迅速控制血糖的增长,而且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推迟糖尿病的进展缓解并发症的发生! 在家人的陪伴下,在经受身体骤然消瘦折磨的高先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了这位医生。 眼前这位就是高先生要找的那位降糖专家——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说起仝小林,同事都知道,他给患者看病有个特点,那就是能够一语切中病人病痛的“要害”! 能够快速、准确判断出患者所得的病,而且根据病人不同阶段的身体状况随时调整处方。仝小林的这项本事,让很多前来就诊的患者也是惊奇不已! 主持人: 我们在仝小林院长的门诊了解到,很多人来找他看病,大都冲着他的“稳、准、快”这个特点来的。那么,这个仝小林真有那么厉害?他开的每一张方子能一下就抓住病人的“病痛要害”么?要说他的方子究竟有多神奇,我们还得从一个盖着印章的处方单说起!就是这张非同寻常的处方单,硬是将一位被疑难杂症折磨了五年之久的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抢救了回来!
您别看眼前南女士现在红光满面,行动自如,您怎么也想不到,她曾被一种罕见的疑难病折磨了5年之久!一个月前的她还只能依靠轮椅来行走……
南女士:2004年的时候眼部周围皮肤出现红色皮疹,初至皮肤科查,病理切片没有发现问题。后来到301医院风湿科确诊为淀粉样变性。 仝小林:患者当时来的时候下肢皮肤渗出,需用厚布裹住双腿,频繁更换裹布。 同事:他诊治的风格是辨证准,用量大,用药猛。拿这红参来说,一般人可能也就开个15克,吃多了会要人命的——拿处方单去取药,没盖章别人不发药。 没成想,就是这两味药见证了一个奇迹。吃了3剂后,这位晚期尿毒症患者居然开口说话,身体一天天地好转了起来。 同事:评价他好琢磨,善于发现问题 原来仝小林在临床中也经常遇到药量不够,药效不理想的问题。可是一本书让他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仝小林: 1983年当时我还是研究生.一天看了一本书,关于药量和药效的关系,而我们都知道《伤寒论》都是经方,它的用药特点是小方大量。 那么,面对眼前这位脚跟部已化脓,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南女士。仝小林又该如何用药呢? 南女士:仅服药3剂,双下肢渗液较前明显减少效果很好。 根据南女士的身体状况,仝小林随时调整用药方案,如今,才一个月的时间,南女士已经能够下地走路。 说到糖尿病,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许多初发糖尿病的患者往往错误地认为自己病程短,病情轻,只要控制住血糖就行了,不需要预防并发症。高先生当时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仝小林认为糖尿病患者从发现糖尿病的那一天起,就要开始并发症的预防治疗!那么,仝小林能不能帮高先生遏制突然降临到他身上的“糖魔”呢? 1996年的一天,仝小林的门诊接待了一位外地患者,患者无意中的一句话,让仝小林找到了帮高先生和其他糖尿病患者对抗“糖魔”的好办法。 仝小林:糖尿病一般会有并发症,并发症危及人们的生命。可是这位患者来看病好几年了,发现他的并发症控制得很好。于是我就问他都吃些什么,患者告诉我自己在降血糖的过程中,一直坚持服用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药———水蛭粉. 难道奇迹就在这水蛭粉里?水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将它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然而,看着这位8年内病情控制得非常好的患者,仝小林脑海中闪现了一个大胆的猜测——难道水蛭粉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会有什么关联吗?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仝小林开始了动物试验。没想到这一举动让他们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这一意外的发现,让仝小林和他的学生反反复复进行了三年多的动物实验,得到了令人兴奋的结论:早期如果用活血化瘀通络药,可以让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推迟一倍的时间,病情程度也能减轻一半。 至此,仝小林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的观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应从得病的第一天开始!对于他诊治的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在患病的初期服用降糖药的同时,都让他们服用活血化瘀通络的中药。他这一大胆的创新,被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其行之有效,这比国际同类观点的提出整整早了两年! 仝小林:在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约80%的患者肥胖或超重,可以说,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根源。针对高的身体——以大剂量黄连(90克)、黄芩(60克)、石膏(60克)治疗,患者服药21剂,每天一剂。还有一些活血化淤的药比如:*** 为了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便于理解,仝小林将自己多年来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概括为“五匹马,一套车”。 仝小林:五匹马一套车:“车”,糖尿病,“两个车轮”,中医和西医,“五匹马”,饮食、运动、药物、教育及心理治疗,“车老板”,医患结合:一只手握缰绳,患者自己掌握控制糖尿病的主动权,一只手持马鞭,医生起指导监督作用。让患者自如地驾驭糖尿病这套马车,和健康人一样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