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仝小林:从“郁、热、虚、损”四个阶段解读肥胖型糖尿病

 一凡e2qfuian1d 2023-05-19 发布于山西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升至11.2%,患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作为糖尿病的主体人群,2型糖尿病占90%以上,肥胖者又是2型糖尿病的主体。80%的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的危害性较大,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其中肾脏病变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控制,可进展为肾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仝小林教授是国内知名的中医糖尿病专家,临床经验丰富。

本文将中医经典理论,探究肥胖型糖尿病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并结合仝小林教授的学术经验,辨疾病阶段,分阶段论治。


病因

《景岳全书》“消渴者,皆膏梁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之病,而贫者鲜有之”。

《素问.奇病论》中“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人过食肥甘厚味,久坐少动,导致水谷壅滞。《黄帝内经》中已点出,过食肥甘为疾病原始病因,以肥胖为根源的肥胖型糖尿病归属于“脾瘅”范畴。长期过食肥甘和少动,生膏生脂,引发肥胖;肥胖生中满,中满生内热,脾失健运,导致枢机不利、大气不转,进而化热、化湿、化痰、化浊。脾瘅阶段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发展为古代所论之“消渴”。即疾病的进展为“肥胖——脾瘅——消渴。”消渴日久,变证随出,可发展至后期的并发症阶段。

图片


疾病演变过程

仝小林教授将糖尿病整个过程概括为“郁、热、虚、损”四个阶段:因郁而热,热耗而虚,由虚及损

:相当于疾病的前期,即糖耐量减低阶段,此时可无症状。此阶段主要形成以食郁为先导的气、血、痰、火、湿、食六郁。由于过食肥甘厚味,饮食过量,脾胃运化失司,则谷食壅滞中焦;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再加之平素少动,全身气机不得流畅。脾胃乃气机升降枢纽,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气食壅滞中焦,中焦失于运化,久之生痰生湿,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津液运行受阻,亦可为痰为湿。

热:代表疾病的发生,热的阶段就是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而无并发症者。六郁之后热势渐盛,变为热。饮食不节生胃热,情志不遂生肝热,热盛伤津生肺热,大便秘结生肠热。糖尿病早、中期多处于热的阶段,肝胃郁热,胃肠湿热,痰热互结,肺胃热盛,脾虚胃热,此时患者表现为一派火热之象,其中以肝胃郁热证最为常见,患者多有形体肥胖、面红、口苦口干、大便干结、消谷善饥、舌红苔黄等表现。

:虚的阶段为糖尿病患者合并 1-2 个较轻并发症阶段。郁热日久,耗伤正气,从而致虚。此阶段是临床最为常见的阶段,因燥热未除,留在体内耗气伤阴,机体气血津液受损,气阴两伤,久之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可夹热、夹痰、夹湿、夹瘀等,形成虚实夹杂的症候。核心病机是“阴虚燥热”,主要证型有肺胃津伤、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多种证型。

损:代表糖尿病后期,即慢性并发症期,合并有心、脑、大血管及眼底、肾脏、末梢神经损伤。《证治要诀》云:“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视,或手足偏废无风疾,非风也。”《圣济总录》曰:“消渴病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开阖不利,能为水肿。”此阶段患者气血阴阳亏虚日益加重,而火热之象已不明显。虚极则脏腑受损,郁热与虚共同致瘀,痰浊瘀毒损伤脉络,从而脉损络损,导致大血管损伤,络损导致小血管损伤,正气亏虚,多见阴阳两虚、脾肾阳虚,机体代谢功能失调,从而各种并发症也相继而生。

瘀血贯穿于糖尿病的全程,疾病中后期,正气虚损,机体气化失调,痰浊瘀血内生,阻滞络脉,络脉不畅。仝小林教授认为络脉的病理改变经历 3 个阶段:络滞→络瘀→络闭→络损。络滞为血液流动不畅,重在活血;络瘀为血液瘀滞,重在化瘀;络闭、经损为血瘀有形之邪固定,络脉闭阻,络脉损伤,重在通络

郁、热、虚、损是糖尿病动态发展过程,代表了疾病发展的早、中、后期及末期,其中瘀血贯穿了糖尿病的整个过程。

图片

治疗方法

仝小林教授在治疗上主张分阶段治疗,在郁、热阶段治以开郁清热,苦酸制甜法;在疾病虚、 损阶段治以清热活血,益气养阴法具体在临床实践中,仝小林教授总结出以下五大治疗方法:

1.“苦酸制甜治其标,直接针对高血糖,苦能泄热,苦能燥湿,苦能坚阴;酸能收敛,酸能软化,酸能解脂肪。苦酸配伍,泄热毒,敛气阴。苦以三黄汤为基础,还可根据热的部位酌加苦寒药,如栀子,龙胆草,苦参,大黄,芒硝等。酸药可选择乌梅、石榴皮、白芍、酸枣仁、山茱萸等。

2.“釜底抽薪'清热源,热邪耗气伤阴,邪气不去,气阴不得安复,基于治病求本的原则,应审其热源,有热必清,分别用玉女煎之石膏、黄连配青黛、连翘泻胃热;泻肺散、清气化痰丸之黄芩配石膏、桑白皮清肺热;当归龙荟丸配夏枯草、黄芩清肝热;增液承汤清肠热;大柴胡汤清肝胃肠热并存。

3.“辛开苦降畅气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了“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苦味主降,辛味主升,二者搭配可以宣畅气机,用半夏泻心汤、陷胸汤、连朴饮等。

4.“活血通络'贯全程,仝小林教授指出邪袭络,闭阻络道,痞塞不通,多用辛甘发散之品,如桂枝、薤白、葱韭及酒类之属。叶天士提出“络以辛为泄”,辛香者宣,壅塞不通,宣而散之。辛香者,如麝香、桂枝、降香,小茴香、香附、桔核、川楝核之属。早期应用活血通络药预防并发症,如用抵挡汤、抵挡丸或水蛭、桃仁、三七粉、蛰虫等。

5.'扶正补虚'适当用,在糖尿病中晚期患者治疗中,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应用扶正补虚之法,不能妄补。

图片


医案一

刘某,女,66 岁,身高155 cm,体质量 70 kg,BMI 29.14 kg/m2。

主诉:间断口干9 年。现病史:患者 9 年前因口干至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糖 9 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先后予“二甲双胍、消渴丸、瑞格列奈”口服降糖,自诉前 7 年血糖控制尚可,2 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上症加重,遂于当地医院调整降糖方案为“甘精胰岛素 12U 睡前皮下注射,二甲双胍 0.5 g,2 次 /d,消渴丸 2 粒,2 次 /d”以降糖治疗,自诉空腹血糖控制在 7.0 mmol/L 左右,餐后 2 h 血糖控制在 9.0 mmol/L 左右,伴怕热,双手灼热感。

刻下症见:口干喜饮,左手掌皮肤瘙痒、胀痛,双手灼热感,怕热汗出,口苦耳鸣,心烦失眠,纳可,大便调,夜尿3~4次。舌胖,苔黄微腻,脉弦硬而数。

既往史:高血压病8 年余,脂肪肝 5 年余,高脂血症 5 年余,否认过敏史、吸烟史、饮酒史。

中医诊断:脾瘅(上焦郁热)。

处方:升阳散火汤加减。

方药组成:

葛根15g,升麻9g,柴胡9g,羌活9g,

独活9g,防风9g,桑叶30g,桑枝30g,

桑白皮30g,茺蔚30g,鸡血藤15g,

黄芪24g,生姜15g,大枣9g,

水煎服,1剂/d,早晚各1次。

患者服药 1 月后复诊,左手掌皮肤瘙痒、胀痛,双手灼热感减轻 90%,怕热汗出、口苦耳鸣减轻 80%,无心烦失眠。血糖较前下降,自测 FBG 6.5 mmol/L 左右,2h PBG 8 ~ 9 mmol/L 左右,予停用消渴丸,效不更方,继服1月。

患者又服药1月后复诊,左手掌皮肤瘙痒、胀痛,双手灼热感、怕热汗出已基本消失,未再反复发作,血糖控制平稳,逐渐停用甘精胰岛素。

按语:此患者是典型的肥胖 2 型糖尿病。该患者病程较长,平素饮食及生活欠规律,日久中焦脾胃受损,脾胃气虚,气机不畅,上焦不行,胃气郁而熏蒸胸中,阴火内生,故见口干多饮;郁热郁于肌表不能外达,故见双手灼热;食郁化火,火热扰心,热久耗伤气阴,则见心烦易怒,眠差。仝小林教授察患者以脾虚生热为因,脾阳被遏为态,故予升阳散火汤升举阳气,发越郁火。方中重用柴胡为君,能除热散结而解表,发散少阳郁火;升麻、葛根发越阳明之火,羌活、防风发越太阳之火,独活发少阴之火,桑白皮清泻中上焦郁热,桑叶清热而不燥,宣通降糖,桑枝散四旁经络、皮腠之郁火,诸药共用为臣。

仝小林教授认为,升阳散火汤之证机,乃阳气被遏,不能发散所致,内生之热或向外郁于体表,故此方为治疗糖尿病以四肢发热为表现的末梢感觉神经障碍之靶方

图片


医案二

王某,女,64岁,2010年3月8日初诊。发现血糖升高8年,曾服多种降糖西药治疗,现服二甲双胍、糖适平,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10 mol/L左右,餐后血糖20mmol/L左右。

刻下症见:口干,乏力易汗出,时有胸闷心悸,视物模糊,双足凉,纳可,眠差,夜尿3~5次,大便可。当日空腹血糖10 mol/L, 餐后2h血糖18 mol/L。舌胖大,质淡红,舌底瘀,苔白厚干,脉沉滑数。

中医诊断:消渴

中医辨证:脾虛胃热,气阴亏虚

西医诊断: 2型糖尿病

方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加减

干姜9g,黄芩30g,黄连30g, 西洋参6g, 天花粉30g,鸡血藤45g.

2010年3月22日复诊:服上方14付,西药未作调整。口干缓解50%,乏力略有改善,汗止,胸闷心悸偶作,双足仍凉,视物模糊,夜尿日3~4次, 当日餐后2h血糖13. 1mmol/L, HbAlc: 10.6%. 舌胖,质淡,舌底瘀,苔白厚干,脉沉滑数。

调整处方:

干姜9g,黄芩30g,黄连30g,西洋参6g,

天花粉30g,鸡血藤45g,金樱子30g

2010年4月19日三诊:服药28剂,西药未作调整。全身乏力明显改善,口干轻,夜尿日1~2次, 足冷缓解,纳眠可,昨日空腹血糖8 mmol/L,餐后2h血糖10.4 mmol/L, HbAlc:8.3%。舌淡,舌底瘀,苔白,脉沉滑数。调整处方:

干姜9g,黄芩30g, 黄连30g,西洋参6g,

天花粉30g,鸡血藤45g,金樱子30g,知母30g。

其后患者持续服用上方,随访血糖控制较稳定。

按语:

患者64岁,为中老年女性,年渐高,肾精亏虚,脾肾不足,脾虚则运化无力,日久饮食积滞,中满内热,内热耗伤气阴,久之故成虚实夹杂之病。

胃热则口干,气阴不足,不能荣养心脉则胸闷心悸,精气不能上荣于目则视物模糊。下肢凉为寒热格拒、气血不能下达于足,夜尿频多为年老肾虚。故以干姜为君,温中补虚;黄芩、黄连清泄胃热;人参补中气之不足,天花粉、知母养阴清热,金樱子收敛摄溺,鸡血藤养血通脉。

仝小林教授善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病程属郁热虚损四阶段中虚之阶段,证属上热下寒,虚实夹杂者。内热重者,多用西洋参,芩连加大用量;气虚重者,多用党参,或可加黄芪;阴虚甚者常加天花粉、知母、石斛;下寒重者可加肉桂,甚则附子。

I 文章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于下方,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1]王涵,顾成娟,仝小林. 桑叶、桑枝、桑白皮治疗糖尿病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J]. 吉林中医药,2019,39(11):1463-1465.

[2]陈欣燕,金末淑,姬航宇,仝小林. 仝小林教授运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2型糖尿病验案举隅[A]. 中华中医药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第十二届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10:323-324.

[3]苏浩,仝小林,王皖洁. 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学术观点和经验[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4):198-200.

[4]刘霞. 仝小林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临证经验总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