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引起的手脚麻木

 dengmay 2011-10-03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引起的手脚麻木
发表者:庄礼兴 (访问人次:1872)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分为周围神经病变、内脏自主神经病变及中枢神经病变等,尤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最为显著.约80%的患者可羁发,且以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为主。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或疼痛。麻木表现为双下肢或双上肢对称性的麻木、蚁走感、发冷感等,从足趾开始,随着病情发展,至足及小腿,可有袜套样感;疼痛多表现为下肢远端、大腿内侧和小腹自发性灼痛,闪电样灼痛,上肢一般较晚累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还可出现肌无力、肌萎缩,检查可发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电图表现异常。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其治疗的困难性以及晚期不可逆性,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精神负担,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全球每年为此花费的医疗费用高达数百亿美元。DPN的防治是国际医学界倍感棘手的问题,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寻找有效防治DPN的方法,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庄礼兴

现代医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DPN的药物开发,如神经节苷脂、前列腺素E2、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等,取得一定疗效,但亦不尽人意,后者尚在试验之中,而且长期使用也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耐药性,费用昂贵亦非普通民众所能承受。因此,探索中医防治DPN的有效方药就显得极具现实意义。

中医药防治DPN有着明显的优势与特色,可以归纳为4各方面:(1)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有"血痹阴阳俱微,……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类似周围神经病变的证治记载。(2)疗效较好。只要辨证准确,剂量合理,往往能较快地改善患者的疼痛、麻痹等症状。(3)毒副作用少。尽管长期服用中药煎剂,若配伍得当,煎煮得法,不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4)不易产生耐药性。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往往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中药辨证则随证加减化裁,故很少产生耐药性。(5)费用低廉。每日1剂不足十元。

也正是由于上述优势,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DPN引起了糖尿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中医药治疗DPN仅停留于对症状的改善,而对其疗效进行严格的科学评价相对缺乏。导师刘敏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托年,据导师多年临床观察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DPN患者多表现为肥胖、动则气短、汗多足冷、腹胀纳呆、舌苔白厚而腻、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沉弱而涩等脉证,本研究组提出"阳虚湿阻络瘀"是DPN的关键病机和常见证型,与以往"气虚血瘀"的观点有所不同,据此采用温阳祛湿通络法治疗DPN,获得良好效果。为进一步观察温阳祛湿通络法的疗效,本课题拟遵从循证医学的思想,以DPN中医证候为基础,进行严格的科研设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统一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标准,以科学评价温阳祛湿通络法防治DPN的临床疗效,为DPN的治疗提供安全、有效、廉价的方药。

 

DPN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DPN的优势所在,也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基本保证. 纵观近l0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文献,对DPN的中医分型大致如下:①脾肾亏虚;②气阴两虚;③气滞血瘀;④痰瘀阻络;⑤阳虚寒凝。

1、脾肾亏虚:

症状表现:肢体麻木疼痛、发凉、怕冷,肌肉萎缩,常伴形寒肢冷,浮肿,大便溏泄,恶心不欲食,神倦嗜卧,夜尿频多,舌质淡白无华或胖嫩,苔白厚或浊,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温补脾肾,助阳通痹。

方药:席银屏[8]自拟痿痹消,基本组成为黄芪3O~50g,熟地12g,附子9g,桃仁10g,茯苓、淫羊霍、当归、姜黄、水蛭、乌梢蛇、骨碎补各15g。

2、气阴两虚:

症状表现:手足麻木,犹如虫行, 四肢畏寒、发冷,肢端疼痛或肌肉萎软无力,常兼见神疲倦怠、面色苍白、自汗畏风、心悸、失眠、纳呆、大便秘结或溏泄,舌质暗淡,或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

治法:益气健脾,养阴通络。

方药: 李广浩[10]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法(西洋参或太子参、路路通、生地黄、赤芍、当归、川牛膝、木瓜、地龙、鸡血藤、丹参等)

3、气滞血瘀:

症状表现:四肢麻木伴有郁胀疼痛或痛如锥刺、按之则舒,肌肤甲错,面色晦黯,口唇发紫,舌质可见紫色瘀斑,舌苔薄偏干,脉涩。

治法:行气、活血、通络.

方药:冯志海[12]用身痛逐瘀汤治疗,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78 %.陈凯[13]用五藤通脉汤(鸡血藤、忍冬藤、络石藤、海风藤、石楠藤、黄芪、山药各20g,丹参30g,当归、川芎、地龙、葛根、水蛭、天花粉各15g,甘草6g)

4、痰瘀阻络:

症状表现:四肢疼痛,痛如刀割或烧灼样痛,昼轻夜重,肌肤干燥,麻木不仁等症状.

治法:豁痰化瘀,通经活络。

方药:于维来[16]认为豁痰化瘀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早期宜滋阴降火,祛痰通络,方用养脉汤(生地、山药、丹皮、泽泻、茯苓、当归、桃仁、红花、赤芍、丹参、地龙、知母、白芍、陈皮、法夏、炙甘草);中期当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用通脉汤(人参、黄芪、当归、熟地、山药、萸肉、泽泻、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白芍、茯苓、薏苡、炙甘草);后期则当辛散温通,豁痰化瘀,方用温脉汤(黄芪、熟地、仙灵脾、细辛、桂枝、葛根、川芎、桃仁、红花、泽兰、血竭、白芥子、白附子、全瓜萎、石菖蒲、炙甘草)。

5、阳虚寒凝:

症状表现:四肢麻木伴有寒冷疼痛,入夜剧,得热则舒,形寒肢冷、面色晦黯、口唇发紫、舌质暗淡、苔白、脉沉细涩。

治法:温阳祛寒、活血通络。

方药:刘得华[17]用当归四逆汤治疗67例,显效17例,有效3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7.6 %。

温阳祛湿通络法治疗DPN

不少DPN患者除口干多饮、多食易饥之外,还存在倦怠乏力、汗出恶寒,尤以下肢末端恶寒,舌质淡黯而胖,甚至舌大盈嘴,边有齿痕如刀削,脉沉微甚至模糊不清等。有鉴于此,刘敏[19]认为,消渴病并非单纯的燥热或气虚阴虚,而往往虚实夹杂、寒热互见,故在使用玄参、山药之际,也常用附子、干姜、肉桂(桂枝)等温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取得一定疗效。罹患消渴之后。必然疲劳乏力,身体困倦,加之动辄汗出绵绵,若再感受风寒,必致经脉受阻,血气迟滞的结果。肌肤肥盛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饮入之水谷不能酿生精微以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反而化生痰湿,流注经络,阻塞脉道,而致痰瘀闭阻,气血运行不畅。故本证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肾阳气不足,标实乃痰瘀水湿壅滞。治疗组以温阳祛湿通络为大法,选用阳和汤与稀桐丸合方加减,药用附子、炮姜、白芥子、鹿角胶、熟地黄、肉桂、麻黄、稀莶草、海桐皮、血竭、水蛭(研末冲服,每次1 g)等为主,并随证进行适当加味。

   其他疗法

1、针灸: 针灸是中医学瑰宝。临床上运用针刺疗法来治疗DPN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单纯针刺、透刺、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梅花针叩刺、穴位注射、电子灸、火罐疗法等,均获得很好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