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也篇第六

 听海6079821 2011-10-04

雍也篇第六(共三十章)

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今译】孔子说:“冉雍呀,可以让他做治理一国。”

【注释】南面:即脸朝南。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汉代刘向《说苑,修文篇》:“当孔子之时,上无明天子也。故言雍可使南面。南面者,天子也。”

【评点】孔子肯定冉雍有君王之才。孔子的理想是贤人政治,在他看来,君王,诸候应有德者为之,谁有德行,谁可居君王之位。孔子认为冉雍可以做君王、诸候,言下之意是当时君王、诸候大都失德,不称其德。由此可见,孔子并不主张君权神授,父死子承,君主地位不可移易的。主张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乃是汉儒董仲舒等改造儒学的产物。

6.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今译】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的情况。孔子说:“为人还可以,办事简要。”仲弓说:“立身庄重而处事简约,以此来管理他的民众,不也可以吗?立身简约而处事简约,不是太简约了吗?”孔子说:“冉雍,你的话是对的。”

【注释】仲弓:就是冉雍。子桑伯子:人名,身世情况不详。简:简单,简约。居:平时的做人,为人,居心。临:面临,这里含有治理的意思。无乃:不是,难道不是。大:同“太”。

【评点】本章仲弓与夫子的回答,可证明第一章“雍也,可使南面”中夫子对冉雍的评价。

冉雍的话十分中肯,合于中道。冉雍认为做官居敬而行简,不能居简而行简。如果居简而行简,在上者不为百姓办事,百姓的苦难便不能摆脱。在上者如果“居不敬”,奢侈腐化,百姓就无法活下去。儒家对为政者的要求是“居敬而行简”。因为简约只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如果丢弃了以德立身的大目标,单纯简约是毫无意义的。孔子赞同冉雍的观点,因此冉雍在孔子心目中是从政的材料。

6.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今译】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谁是爱好学习的呢?”孔子回答:“有一个叫颜回的,爱好学习。他从不拿别人出气,不重犯同样的过错。却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没有听到过好学的人。”

注释】弟子:学生或徒弟。孰:谁,哪一个。迁怒:指自己不如意时,对别人发火生气。迁:转移。不贰过:不犯同样的错误。贰:二,再一次,重复。短命:古代三十岁以前死去称短命。颜回死去是31岁,故孔子称其短命。亡(wú):通“无”,没有。

【评点】儒家讲的学习不是一般的知识的学习,而是学习如何做人。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颜回的好学给孔子最深的印象就是“不迁怒”和“不贰过”,实际上这不过是颜回的仁德,然而在孔子看来仁德便是好学。在整个《论语》中,颜回是好学的典型,但他的好学主要表现为执着、忘我、甘于清贫以及自得其乐的德性。颜回的好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做一个伟大的人。在儒家看来,人不是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一个人的,而是通过学习把圣贤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内化为自己的生命意志,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儒家并不关心人的存在的事实情况,只关心人的存在的理想状况,那就是成圣成贤。

 6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子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今译】公西赤出使到齐国去,冉有替他母亲请求发给安家小米。孔子说:“给他一釜(64)。”冉求请求增加些。孔子说:“再给他一庾(24)。”冉求却给了她一秉(16石)。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坐着由肥马拉的车,穿着轻暖的皮衣。我听说过:君子只周济贫穷的人,而不能帮助富人更富。”

【注释】子华:即公西赤。冉子:即冉有。粟(sù):小米。釜(fú):古代量词,6斗4升为一釜。益:增多。庾(yú):古代量词,2斗4升为一庾。秉:古代量词,16(hú:为一秉。1斛合10斗,1斗合10升。适:往,到。乘肥马:坐着壮马拉的车子。衣(yì)轻裘: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子。裘:皮衣。周急不继富:周济急需的人,不接济富有者。周:救济。

【评点】本章体现孔子“周急不继富”的观点。宋代朱熹说:“乘肥马,衣轻裘,言其富也。周者补不足,继者续有余。”续有余是锦上添花,补不足是雪中送炭。孔子的思想是周济天下穷困不足之人,而不是增益富人。冉有做了锦上添花的事,违背了孔子“周急不济富”的经济思想,受到了孔子的批评。“周急不济富”这种思想的形成是受到社会下层民众的影响,含有平均主义的成分,是其“仁德”思想的表现,在私有制社会有其进步意义。公西赤是为孔子出使,还是为鲁国出使?孔子任鲁司寇时,公西赤才十一二岁,这受鲁国之命出使齐国是不可能的。

鲁昭公25年,鲁昭公因鲁国内乱,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到齐国,呆了三年多。孔子回国后和齐国上下保持联系是可以想象的。现在公西赤出使齐国,他不向季氏和鲁国要粮,却向孔子请求粮食,这就足以说明公西赤这次是为孔子出使齐国的。

6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今译】原思为孔子做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斗,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拿去给你的邻里乡亲吧!”

【注释】原思:鲁国人,名宪,字子思。孔子的弟子。宰:当时孔子正担任鲁国的卿大夫。之:指代孔子。粟:小米。毋:不。邻里乡党:古代以5家为邻,25家为里,12500家为党。这里泛指家乡的人。乎:相当现代汉语“嘛”。

【评点】孔子在处里俸禄一事中,同样按礼办事,不偏离规矩。俸禄是根据职位高低来给予的,不能依靠贫富而增减,这是原则问题。至于多余的粟米如何处置,那是品德问题。按禄付酬和周济是两种性质的给予行为所以孔子当时就指点原思说:“拿去给你的邻里乡亲吧!”说明孔子在辞受、取予之间绝不随便。

6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今译】孔子谈到仲弓时说:“耕牛生的小牛长着赤色的毛和端正的角,虽然不想用它作为牺牲耒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注释】仲弓:即冉雍。犁牛:即耕牛。骍(xing):牛马等毛色为红色。角:牛角长得好,长得端正。山川:指山川之神。其:同“岂”,难道。诸:“之乎”的合音。

【评点】冉雍的父亲“贱而行恶”,即地位低下,品德也不好。当时的社会重视家世,因而像冉雍这样的人虽有很高的德行,一般得不到承认。孔子对此十分反感。他就用犁牛之子作比喻,说明它虽是杂毛的牛所生,却生得全身红毛,双角端正,符合祭祀要求的。这说明冉雍其父虽卑贱,并不仿碍他儿子的进步。另方面在鼓励冉雍抛弃自卑感,轻装前进。这表现了孔子在选拔人才上任人唯贤、不讲出身的人才观。

6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则已矣。”

【今译】孔子说:“颜回啊,他的心能长久地不离开仁德,其他的学生只是在短时间内想起仁德罢了。”

【注释】三月:这里的三是约数,指时间长久。违:违背,这里是离开的意思。日月:一天,一月,这里泛指较短时间。至:通“志”,想到。

【评点】本章孔子赞扬颜回。因颜回修养仁德已达到很高境界。“仁”是孔子的思想最核心的问题。“仁”的思想的一般意义,是封建主义的人道主义,“仁”的思想的特殊意义,是忘我的,无私的,积极奋发的精神,是孔子所指的最高的道德标准。对于“心”和“仁”的关系,《朱子语类》作了这样的说明:“心犹镜,仁犹镜之明。镜本来明,被尘垢一蔽,遂不明。若尘垢一去,则镜明矣。”尘垢就是人的私心杂念。孔子是不轻易肯定别人的德行达到仁德境界。颜回能长期心明如镜,不为私欲所累。而其他学生也能恢复心明如镜,但只能保持短暂时间,心灵还难以摆脱私欲,故孔子特别赞扬颜回。6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今译】季康子问道:“仲由能让他从政吗?”孔子说:“仲由果断,从政有何困难呢?”季康子问道:“端木赐能让他从政吗?”孔子说:“赐通达,从政有何困难呢?”季康子问道:“冉求能让他从政吗?”孔子说:“求有才能,从政有何困难呢?”

【注释】也与:复合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吗”、“么”。果:果断。于从政乎何有:“于从政乎何难之有”的省略,让他从政有什么难处呢?即没有什么问题。达:通达,通情达理。艺:才艺,多才多艺。

【评点】鲁哀公时,季康子是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他问谁能治理政事,孔子列举了三个弟子的长处,意思是说,只要用其所长,他们都能从政。孔子不仅能“因材施教”,而且也因材用人。这也反映出当时鲁国执政者的无能。三位学生以各自所长即能治理鲁国政事,那么孔子治理天下有何困难?孔子对自己及弟子们十分自信。

6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今译】季氏让闵子骞当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使者说:“委婉地为我推辞吧,如果有人再来找我,那我一定会避居到汶水边上去。”

【注释】季氏:指季康子。闵子骞(qiān):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是有名的孝子。费:邑名,在今山东省费县,曾为季孙氏的采邑。宰:城邑的地方官。辞:辞谢,推辞。善:好,引申为委婉地。复我:再来找我。复:再。汶上:在今山东大汶河之北。这里暗指齐国。

【评点】季康子僭礼乐,逐昭公,有不臣之心。他知道闵子骞是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才,就想把费邑交给闵子骞。闵子骞却怎肯屈身依附专横跋扈、僭礼越轨的权臣?他明确表示;如果再去请他,他就要越过汶水逃到齐国去隐居。可见,孔子的弟子都有高尚品德,遵从师教,不愿依附不义的季氏。

6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今译】冉伯牛生病,孔子去看望他,从窗口握着他的手说:“要死了,这是命运啊!这样的好人竟也会得这样的恶病啊这样的好人竟也会得这样的恶啊”

【注释】伯牛:即冉耕,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弟子,他以德行著称。问:探视。牖(yóu):窗户。亡:死,死亡。斯人:这样的人,这个人。斯:这,这样。

【评点】冉伯牛是孔门德行科的高材生。孔子痛惜冉伯牛有德行而患恶疾。冉伯牛德行甚高,是孔门次于颜渊、闵子骞的高行者,患恶疾将死,孔子前去探望,与之痛诀,连声叹息:“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表达痛惜之情。孔子为什么不进屋而“自牖执其手”?古时候的窗口向南,得病的人应该卧在房间的北侧,如果国君去看望他,便应移到南侧。因为孔子是冉伯牛的老师,冉伯牛就用接待国君的待遇来对待孔子,孔子不敢当,又不愿意失礼,所以就不进房间,从窗口握着他的手慰问。

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今译】孔子说:“颜回贤能啊!一箪饭食、一瓢饮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他人受不了贫困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自己的乐趣,颜回贤能啊!”

【注释】贤哉回也:此句主谓语倒装,谓语“贤哉”提到主语“回也”的前面。箪(dān)食(sì):古代小而圆的盛饭竹器。一瓢水:—瓜瓢水、一勺子水。不堪:不能忍受。

【评点】在众多的弟子中,孔子最赞赏颜回。在这一章中,孔子称赞颜回每天的消费只是一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忍不了的贫苦,他却从不因此而改变自己的乐趣。孔子抓住颜回的个性特征,描述颜回富于表现个性特征的几个生活细节。几句话,就生动地表现出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心中有远大的理想,全身心地孜孜追求,在这追求过程中,是有乐趣。这样,生活艰苦一些算得了什么呢?难道它能阻止理想的追求吗?

6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今译】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学说,实在是能力不足。”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中途停顿下来。而你现在是画地自限,不想再前进了。”

【注释】说(yuè):通“悦”,高兴,喜欢。道:学说。中道:半途。画:同“划”,能够前进而不坚持。女:同汝,你。

【评点】孔子不止一次地称道颜回的安贫乐道精神,可能冉求听了后,联系自己在学业上与同学们的差距,便向老师倾诉自己力不从心的“苦衷”。孔子批评他是画地自限,把责任推向客观,这种利口巧辩的态度是孔子最反对的。孔子还认为,要致力于仁德,就不存在能力问题。一个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吧!”

6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今译】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式的学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学者。”

【注释】子夏:即卜商。儒:学者的称呼。无为:不做,不要做。

【评点】在孔子看来,学者中也有小人,那么他所讲的君子与小人,并非注要以地位来划分,而是主要以道德人格来区别。君子爱人为公,小人爱已谋私,表现在学业上,君子一心成德,小人唯名是求,说到底,还是那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只不过不同行业的君子与小人,表现的不同形式罢了。孔子对子夏说这样的话,是因为子夏为人细密严谨,在世事人情中委曲求全,容易误入投时人之所好的歧途,以便让他提高警惕。

6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今译】子游担任武城县县长。孔子说:“你在那儿得到人才吗?”子游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行路不走小路,不是公事,未曾到达我的住所。”

【注释】子游:即言偃,字子游。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省内。女(rǚ):即“汝”,你焉耳:犹言“于此”。 澹(dàn)台灭明: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人,孔子的一位关门弟子。行不由径:走路不走小路,引申为办事不走后门。子游认为他的优点:第一是“行不由径”,指不走捷径,动不心从正道;径:小路。第二是“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即无公事不接近领导,不私见领导,和领导始终保持正常的关系,不阿谀奉承。当孔子问子游在武城是否发现人才时,子游推举了澹台灭明。子游观察人才,不以对自己的亲疏为标准,可见其出于公心。以后,澹台灭明列为孔子弟子,并且事业有成,孔子曾自责:“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偃:子游自称其名。

【评点】孔子赞美子游有识人之才,子游介绍的人是澹台灭明。澹台灭明先给孔子的印象是“状貌甚恶”。(子游认为他的优点第一是“行不由径”,指不走捷径,动必走正道;第二是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即无公事不接近领导,不私见领导,和领导始终保持正常的关系,不阿谀奉承。当孔子问子游在武城是否发现人才时,子游推举了澹台灭明。子游观察人才,不以对自己的亲疏为标准,可见其出于公心。以后,澹台灭明列为孔子门弟子,并且事业有成,孔子曾自责:“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6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今译】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鲁军败退时,他在后面断路掩护;将要进城门时,他鞭打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断后,而是马不肯快跑啊!”

【注释】孟之反:姓孟,名侧,字之反。鲁国大夫。伐:夸耀。奔而殿:军队撤退时承担断后任务。奔:败逃。殿:军队败退时,在部队后面起掩护作用,又叫“断后”。门:城门。策:马鞭,此指马鞭打马。

【评点】本章孔子赞扬孟之反有功不夸耀的美德。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鲁之战,鲁国孟孺子率领右军抵抗,溃不成军,右军中的孟之反自愿断后,掩护右军后撤,使右军免于覆没。孟子反拯救了右军,却不居功,把自己自愿断后,说是马不肯快跑。孔子对孟之反的品格十分赞赏。他对门弟子讲这个故事,指明不居自傲是一种值得学习的品格。

616子曰:“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今译】孔子说:“假如没有祝鮀的口才,仅有公子朝的美貌,难以在现今的世上免祸。”

【注释】不有:假如没有。祝(tuó):卫国大夫,字子鱼。佞:能言善辩,口才出众。宋朝(zháo):宋国的公子朝。美男子。曾先后与襄公夫人,灵公夫人私通。免:避免祸患。

【评点】本章孔子感叹当时崇尚口辩而不重真才实学的社会风尚。公子朝是宋国的公子,貌美而有“善淫”的名声,但是这样的人,只要有祝鮀的口才就能免祸,孔子因而感叹世风日下。

6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今译】孔子说:“谁能够走出房间而不经过房门?为什么没有人遵循这条路呢?”

【注释】户:房门。何莫:何不。由:经过。斯:这。道:这里是双关语,既指道路,又喻为人处世的准则。

【评点】“出必由户,行必由道”。孔子以出房必经房门为喻,劝勉人们要行正道。道是为人立身的根本。在孔子心目中,礼义是人生出入和行走的必由之道。提醒人们,要自觉循礼而行,循道而行。

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今译】孔子说:“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未免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把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注释】质:质朴、朴实的内容。孔子认为,仁义是质。文:文采。孔子认为礼乐是文。史:本义是宗庙里掌礼义的祝官,官府里掌文书的史官。这里指像“史”那样,言词华丽,虚浮铺陈,心里并无诚意。含有浮夸虚伪的贬义。彬彬:文质兼备相称;文与质互相融和,配合恰当。

【评点】世上的事物,有对立则必有统一,固持一端则难于永立。质朴、文雅均为美德,然二者又相互对立,倘仅持一端甚至偏激,则必然走到粗野或虚浮。质朴内含需要文采形式,否则,“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徒有文采而无内容,则也必然走向虚浮。本章中的“质”指内容而言,“文”指形式而言。对于君子修身来说,“质”就是仁,“文”就是礼,仁统摄礼,礼体现仁,二者不可偏废,仁与礼兼备,就达到了君子的标准。

6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今译】孔子说:“一个人能生存,是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不过是由于侥幸而避免了祸患。”

【注释】直:正直。罔(wǎng):诬罔,虚妄。指不正直的人。

【评点】本章是说,为人必须正直。为什么人正直才能生存,才能有价值?其一,“守正为心,疾恶不惧”(柳宗元语),“路险心亦平”(孟郊语),只有正直才能勇敢而无畏惧地活一生。其二,“君子以其心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苏轼语),“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苏辙语),只有正直,才能知人,才能行世。其三,“正直,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欧阳修语),“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纲举”(苏洵语),只有正直,才能治理天下。人活一世,心失正直则必无刚勇之气,必不能以身作则,必不能正确行使职权,如果能免于惩罚,确属侥幸。

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今译】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注释】知:懂得。好(hào):喜爱。乐(lè):乐以,对某事物“乐意”而为。

【评点】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掌握,是和兴趣成正比的。了解,只是一般的关心;爱好,则是一定的投入;只有以此为乐者,才将全部身心置于其中,也才会有真知灼见,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今译】孔子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谈论高深的东西;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谈论高深的东西。”

【注释】中人:资质中等的人。上:指高深的学问和道理。语:谈论,作动词用。

【评点】本章说的是教学的次第。孔子的因材施教根据是各人智力水平的差异。根据差异,就应授之以不同的内容,深度也不一样。本章是孔子以中等理解为界,划出了三个层次,主张对中等以上者与中等以下者进行不同施教。因材施教在孔子不只是教育方法问题,更主要的是对学生的爱心、仁德、人格问题,是职业道德、敬业精神问题。

     6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今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以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有仁德的人,首先付出艰苦的努力,然后再收获果实,这便可以说是‘仁’啊。”

【注释】知:同“智”,聪明,智慧。务:从事于,一心一意去专力倡导。

【评点】孔子告诉樊迟什么是知、什么是仁。什么是知呢?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的命题,是孔子为儒家的宗教观定下了基调。这一基调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加以限制,一是敬而不慢,一是远而不迷,这是一个道德理性的态度。如果只敬诚而不保持一定的距离(远之),则会沉溺于鬼神之事,从而忽略现实人生;如果只疏远而毫无敬畏之心,则会放纵行为而无所规约,这会糟邋人生。

什么是仁呢?孔子说:“先难而后获。”办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办难的,一种是先办容易的。根据不同的情况,都是可以的。但是难办的事,往往是打基础的事。这样的事,短期内难以有所收获,然而,“路遥知马力”,基础打好了,其最终成就就会更加丰硕。而能够不急于收获,致力于打基础的,孔子称之为仁者。这样的人,确实要有踏实,认真、和为事业献身的精神。而那些急于获利者,往往只能是获得一些小利、近利。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今译】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爱动,仁者爱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注释】乐(yuè:喜爱。仁者:仁德的人。乐(lè:快乐。

【评点】孔子用形象化的语言,概括抽象的哲理,以山、水不同的物牲,以动、静不同的物理,来说明:“知者”与“仁者”不同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特征。有智慧的人,通晓于事物的千变万化,自然也爱好川流不息的自然景观;有仁德的人,坚守道义信仰,自然爱好岿然不动的高山。有智慧的人,喜欢在事物发展中把握时机;有仁德的人,喜欢在平静中思索真理。有智慧的人,在活动中得到快乐;有仁德的人,在宁静中得以长寿。当然,具体到个人,各有所好,不能绝对化了,孔子只是借物说理,所以我们不可被字面所拘泥。

62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今译】孔子说:“齐国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达到鲁国的程度;鲁国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走上大道。”

【注释】一变:一旦变革,一旦改变。一:副词,一旦,一经。至于道:达到一种美好的政治局面。

【评点】本章是孔子谈论齐、鲁两国的政教状况。齐、鲁的政教都有先王的遗风。但两国情况有区别:齐国有山海之利,民众富裕,国力强盛,曾一度称霸,从“复礼”的角度来看,虽不近人意,如果政教一旦改革,可以达到鲁国的水平;鲁国较多地继承了周朝的礼制,崇尚礼仪,如果政教一旦改革便可以走上大治,从而达到孔子梦寐以求的重诗书礼乐、崇尚礼义、天下归仁的政治局面,即“先王之道”。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今译】孔子说:“觚不像觚,是觚吗?是觚吗?”

【注释】觚(gū):古代盛酒器具,上圆下方,容积约2

【评点】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说:有人猜想,“觚有棱角,才能叫做觚。可是做出棱角比做圆的难,孔子所见的觚可能只是一个圆形的器,而不是上圆下方(有四条棱角)的了。但也名叫觚,因之孔子慨叹当日事物名实不符,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之类。”本章孔子借物抒情,感叹周道衰微,感叹当时世风日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现实。

6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今译】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假使告诉他:‘有一位仁人掉到井里去啦!’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他那样做呢?君子可以去井边看一看,设法救人,不可以陷害他而跳井;君子可能被欺骗,却不可愚弄他。”

【注释】宰我:即宰予。仁者:有仁德的人。虽:连词,表示一种假定语气,假使,即使,就是。仁:指仁人。逝:去,往。陷:坑害。罔:愚弄。

【评点】宰我对施行仁德有怀疑,因此设了一个难题来问孔子。问题提醒我们,要做好人,但不要做愚人。现实中,确实有许多因为心地善良而不分真假是非的,有利用人的好心肠而进行欺骗的。这一点,应该引起好心肠的人们高度警惕。

当然,无论怎样聪明,完全不上当受骗的人几乎是没有的。但是,被欺骗的原因应该是合乎情理的,这样的事人人都有可能遭遇。如果被不合理的事愚弄,那就是真正的蠢人了。而克服这一点办法,仍然是孔子所说的“学”。要通过学习,要提高辩别是非真假的能力,变得聪明起来。一个聪明的好人,才是真正的好人。

6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今译】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典制,用礼仪来制约,也就可以不致于离经叛道了。”

【注释】博:广泛地。文:文献资料。约:约束,克制。礼:社会道德伦理规范和生活准则。畔(pàn):古义,同“叛”,背离。夫(fú):句尾语气词,表示感叹。

【评点】文化素质及品德修养是与遵纪守法的觉悟程度成正比的,也是与对传统精神,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成正比的。各国、各民族皆如此。

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才能明道,道的核心是仁,仁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礼。有了广博的学识,再用礼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符合某种标准的人,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6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今译】孔子会见了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假如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那么上天会厌弃我!上天会厌弃我!”

【注释】南子:宋国美女,卫灵公的夫人,行为淫乱,名声不好。当时,卫灵公年老昏庸,南子实际上操纵、左右着卫国的政权。她派人召见孔子,孔子起初辞谢不见,但因依礼不见,不得已才去见了南子。说(yuè):同“悦”。矢:通“誓”。予:我。“所……者”,相当于“假如……的话”,古代用于誓言中。“否”,不是,不对,指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

【评点】南子约见孔子并不是尊贤,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名声。南子是卫灵公的宠姬,约见孔子,孔子第一次不去。再次约见,孔子不得已而礼节性见之。鲁莽的子路不了解自己的老师,见老师会见南子就大为不满,不理解老师的苦衷。孔子急得没办法,只好对天发誓了。此情此景,从另一侧面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之间关系之融洽;子路劝老师行善戒恶,孔子待以袒露心怀,这种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勉励,共同上进,以育君子之德,以致君子之境。

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今译】孔子说:“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德行,该是最高的了,人们缺乏这种德行已经很久了。”

【注释】中庸:中和,适合,即不是过分又不是不够。庸:平常,处事不偏不依,不走极端。“中”与“庸”意相近,合起来表示孔子的道德标准。至:极高。鲜:少。

【评点】孔子把“中庸”视为最高美德。之所以是一种美德,就在于“中庸”是道德修养和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中庸的中,含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义。中庸的庸,有平常、常用等义。中庸之道,叫人们牢牢把握住保持事物质的那个“度”,不偏向任何极端,而是追求对立两端的统一和中和,不使事物的性质走向其反面。中庸之道用以指导修身,则使自己的言行保持中正,性情和谐不乖戾。用以指导处理事情,则把握宽严适度,做到恰到好处,如处理人际关系,考虑各方面的利益,不偏袒一方,也不鄙弃一方,更不激化矛盾。若事物不能取理想的“中”,便取其次,即取相对的“中”,也符合中庸之道。如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篇》)有人把折中调和称为中庸,这是误解。四方讨好,八面玲珑,不讲原则,这叫做“乡原”,恰恰是孔子所最痛恨的,称为“德之贼”。

    中庸之道富有辩证法的方法论,是识别真、善、美及人生价值、道德价值的好方法。相映成趣的是:晚孔子一百六十余年的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大力提倡“中庸之道”,提倡在两个极端之间不偏不倚。他具体指出: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适中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行,只有中庸才是美德。如在鲁莽和怯懦之间,勇敢是中庸美德;在纵欲和冷淡之间,节制是中庸美德等。他还把中庸原则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认为大贫大富都不好,有中等财富是最好的,国家应该由中产阶级来治理。这种观点,中国的儒家在孔子之后也都在阐述着。

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今译】子贡说:“假如君主广泛施惠于民并且能赈济大众,怎么样啊?能称为仁吗?”孔子说:“岂止是仁,该是圣人了!尧,舜尚且对做不到这样而感到为难呢。作为仁人,自己要想立身,就要帮助别人立身;自已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已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啊。”

【注释】博施:广泛地施与恩惠。何事于仁:朱熹《集注》云:“言此何止于仁。”尧、舜:传说是上古两位贤明的君主,也是孔子心目中圣德典范。病:忧虑,犯难。近:指切近的生活,自身。“譬”,比喻。方:方法,途径。

【评点】“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孔子曾多次阐释“仁”,其根本论点即“仁者爱人”。怎样才能“爱人”?孔子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方法、原则,这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要求人们一事当先必设身处地为他人设想。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朝着“仁”进步了。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不为;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是积极有为,是“为人尽已”,意蕴更积极。时至今日,孔子确立的这两条做人原则,做人标准,如果赋予其当代的时代精神,就适用于处理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并作为思想道德建设中通用的、加以大力倡导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准则,应该是可以的和可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