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经典阅读

 点雪 2011-10-06

文化经典阅读

板块精练

《论语》

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君子亦有wù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讥笑;诋毁;诽谤)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①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②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jié以为直者。”  (《论语·阳货》)

【注】 ①窒:阻塞不通,此指顽固不化。②徼jiāo:抄袭,窃取。

jié: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

(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恶称人之恶者”是指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

B.“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是指厌恶处在下位而讨好地位在他以上的人。

C.孔子批评了不符合道德礼教的行为。

D.子贡讨厌揭发别人的短处还自认为直率的人。

【解析】分析内容需要正确理解语句的意思(实际上跟翻译有关)。 “讪”的释译是“讥笑”、“毁谤”,而非讨好。“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意思不是“厌恶处在下位而讨好地位在他以上的人”,而是“厌恶处在下位而毁谤上级的人”。

【参考答案】B

(2)结合以上选段谈到的“勇”,分析下面选段关于“勇”的思想。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解析】归类研读:孔子谈“勇”。结合以上选段谈到的“勇”,有两点:恶勇而无礼者、恶不孙以为勇者。谈到勇和和礼的关系、勇和性格的关系。下面语段中对勇的的理解是强调勇和义的关系。如果从“参考答案”来看,似乎跟以上选段无关。

【参考答案】孔子主张“勇”应该用“义”来规范。君子没有“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没有“义”就会去做盗贼。

【参考译文】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宣扬别人缺点的人,厌恶居下位毁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却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不通情理的人。”孔子说:“赐啊,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我厌恶剽窃却把它当作聪明的人,厌恶不谦逊却把它当作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却把它当作直率的人。”

【参考译文】(2)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①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②矣。笾豆③之事,则有司存。”(《论语·泰伯篇第八》)

【注】 ①暴慢:粗暴、懈怠不敬。②鄙倍:鄙,浅薄;“倍”同“背”,背理。③笾豆:都是古代祭祀典礼中的用具。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告诉孟敬子“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要劝他好好听自己的话。

B.曾子教导孟敬子执政者应当重视的是道,而非那些“笾豆”之类的细枝末节。

C.孟敬子去看望曾子,曾子叮嘱他说话要有善意,让那些主管事务的官吏去管祭祀的事情。

D.曾子希望执政者严肃自己的容貌,端庄自己的脸色,恰当地用词以及注意说话时的语气声调。

【解析】没有叮嘱孟敬子说话要有善意并让那些主管事务的官吏去管祭祀的事情。

【参考答案】C

(2)孔子曾讲过“君子有九思”,其中“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论语·季氏》),说的也是处世待人要注意的问题,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的理解。

【解析】理解字面义,再理解蕴含的道理、孔子的思想态度价值观(深层含义)。孔子强调的是为人处世方面要看重自己的形象、道德、态度等,也就是强调“自省”(或“省己”)、自觉。或是说强调君子的修身、敬人。

【参考答案】孔子告诫弟子“脸色,考虑温和了吗;姿态,考虑恭敬了吗;说话,考虑忠诚老实了吗;做事,考虑严肃认真了吗”,子思告诫孟敬子“使自己的容貌严肃,使自己的脸色端庄,恰当用辞注意语气”,//说的都是处世待人的道理。毕竟,做到这些,可以避免粗暴无礼,可以接近诚信,可以避免浅薄与错误。

【参考译文】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在上位的人所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无礼;使自己的脸色端庄,这样就能接近诚信;恰当用辞注意语气,这样就可以避免浅薄与错误。至于祭祀礼仪中的细节,自有主管人员关心。”

【参考译文】(2)“做一个君子,要考虑九个方面”“说话处事时,要老想着自己的脸色不要冰冷地板着,任何时候脸色都要温和才是;要考虑到自己的态度是否恭谨,不论贵贱,自己的态度都得恭敬。

归类研读:

                                                                       

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注】 ①硁硁(kēng):浅薄固执的样子。②斗筲之人:指器量狭小的人。斗,古代量器名;筲,竹筐,容量不大。斗、筲喻度量的狭小。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真正的“士”,是能够在行为上虽曾有令其羞耻之处,但当他出使各国时,能不负君王使命的人。

B.关于士的标准,孔子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言必信,行必果”是属最后一个层次的。

C.孔子认为不问黑白,一味讲信用,只知贯彻自己言行的人,只是小人罢了。

D.对当朝的执政诸公的言行,孔子颇为鄙视、不屑,认为他们连小人也比不上。

【解析】“行已有耻”是指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动。

【参考答案】A

(2)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与上文对“信”的表达是否矛盾?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孔子“信”的理解。

【参考答案】不矛盾。孔子的“信”即守信、讲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的是“信”对人的重要性。但他并不是片面无条件地推崇“信”,而是说要懂得在不违背道义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

【参考译文】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参考译文】(2)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归类研读:士

                                                                     

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注】 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这里的“礼”,既指“周礼”中的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意思就是说,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和”。儒家思想是十分强调“礼”的,而“礼”的运用,又以和睦为贵。

B.选段中的“小大由之”,是总结上文。这里的“由之”是“遵循这个原则”的意思;儒家认为:“礼”是为了“和”,“和”最重要,凡事都要讲和谐。

C.儒家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

D.“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儒学“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表明“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乃至全社会的和谐。

【解析】“凡事都要讲和谐”与下文的主张相违背。

【参考答案】B

(2)孔子也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与别人保持和谐的关系,但对事情的看法却不盲目附和;而小人习惯于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不讲求原则,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同而不和”不可能导致真正的和谐,只有“和而不同”才是正确的致“和”之道。(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贤王治国的方法,可贵之处就在于此,小事大事,都遵循这个原则。如果有的地方行不通,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节来调节约束,那也是不可以的。”

【参考译文】(2)“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归类研读:礼

                                                                     

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卫灵公问陈①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②,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注】 ①陈:即“阵”,军师行伍之列。此言打仗布阵之法。②俎豆之事:指祭祀礼仪之事。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以“六艺”为学,孔子通晓军旅之事,却不与卫灵公谈论,显示一个有仁爱思想的儒者,绝不放弃理想而去阿附有权势的人。

B.在陈国,孔子师徒处于挫折、困境中,弟子们尽管受现实生活煎熬,但依然跟随着孔子,毫无怨言。

C.子路认为做了君子,就应该保证显达,不可能处于困境之中。

D.孔子认为,一个人有了生命价值的选择,那么穷与富就成为次要问题。通时要想到穷时,穷时要坚守志节。从本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和弟子们道德修为的差距。

【解析】子路是有怨言的。

【参考答案】B

(2)孔子在《论语》中还说过“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明君子该怎样修为。

【参考答案】富而无骄,君子是容易做到的,但面对挫折、困境君子能处之泰然,固守其志向、操守,才是最难的。这也正是君子的修为。

【参考译文】卫灵公问孔子打仗怎样布阵。孔子回答说:“礼仪方面的事,我曾听说过;军队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习过。”第二天,孔子就离开了。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坏了。子路很不高兴地去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于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参考译文】(2)“贫穷却没有怨言,很难;富贵却不骄傲,这倒比较容易。”

归类研读:君子

                                                                   

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①?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②,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注】 ①何事于仁:作“何啻于仁”理解。②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1)下列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孔子看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这是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做法。

B.面对子贡“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的人能否算是仁人”的疑问,孔子肯定地说:“那不是仁人,只能算是圣人!”

C.孔子认为,就是尧、舜对百姓也很难做到广泛地施与,因为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只要能做到推己及人,就是在做仁的事情了。

D.孔子要求仁者做到:要把别人放在心里——要想自己立足,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立足;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解析】“那不是仁人,只能算是圣人!”错,是“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

【参考答案】B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孔子此处谈论的也是仁的问题,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孔子这两处谈仁的文字给了你什么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孔子认为,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可见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同时孔子强调,仁德的人应该凡事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要帮助别人有所建树。如此看来,人活在世上不能光想自己好,也要想到让他人好,要尽社会责任。

【参考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参考译文】(2)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归类研读:仁

                                                                 

7.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由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1)对以上文段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孝顺父母就是要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如果父母有错,也只能稍微规劝,即使规劝无效,仍应该和颜悦色恭顺他们,不能把怒气挂在脸上。

B.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父母过世以后,丧祭也应合义合礼。

C.做为子女,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担忧,这也是孝顺。

D.不能以为孝顺父母只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够了,还应该有恭敬的态度,否则,就跟养牲畜没什么区别了。

【解析】应是尽量减少父母的担忧。

【参考答案】C

(2)选段中说弟子“服其劳”、“先生馔”容易做到,而“色难”,请问难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解析】归类研读:孝。孝事关生前身后事;孝,既有物质之孝,更应有情感之孝;孝在细节,孝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色难”是什么意思?原来是始终对父母和颜悦色(不论父母对与错,也不论自己有多委屈),难。孝然后顺,是高境界。

【参考答案】偶尔为父母做点什么,有美食就让给父母吃,这样的事一般人都能够做到,难就难在能够做得心甘情愿,和颜悦色,并且能够始终如一,持之以恒。

【参考译文】孟懿子向孔子询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这件事)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告诉他‘不要违背’。”樊迟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以礼侍奉;去世了,要依照礼的规定送终,并且依照礼的要求去祭祀。”

孟武伯问有关孝的事,孔子说:“父母只为孝子的疾病而担心(把这种父母对你忧愁的心情用于对待父母,就是孝)。”

子由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一样也有人供养和照顾啊!如果在供养的时候心中不怀敬意,那跟供养狗、马有什么分别呢?”

子夏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侍奉父母常能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通常有事晚辈就去做,有好吃的好喝的,让长辈享受,仅仅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①。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②。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 ①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②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③襁:音qiǎnɡ,背婴孩的背篓。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

B.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

C.孔子认为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为了当统治者,只要做了官,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

D.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   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解析】“为了当统治者,只要做了官,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有误。

 

【参考答案】C

(2)孔子也曾经说过“学而优则仕”,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教育目的”的理解。

【解析】两个“吾不如”道出了孔子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告诫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无完人啊。通过孔子斥责樊迟为“小人”(这里的小人,不是指道德问题,而是说一般的人),可知孔子的教育目的。樊迟是一个只有小境界的人。

【参考答案】孔子的观点有他的合理性,因为教育既要普及也要培养精英。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社会是要有分工的。

【参考译文】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参考译文】(2)学习好了就去做官。

归类研读:教育

                                                                        

《孟子》

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按要求答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中的”交征”的意思是”上取乎下,下取乎上”。

B.“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说的是“仁者必爱其亲,义者必急其君”的意思。

C.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孟子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事实和道理的论述。

D.“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忠于君王。

【解析】这句话说的是要行仁义。

【参考答案】D

(2)面对齐宣王的“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的提问,孟子回答:“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这句话和上述文字共同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请简析。

【参考答案】仁义思想。“保民而王”说的是行仁义就能行王道,而上述文字的中心句“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说的也是要行仁义。

【参考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2.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下》)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在这里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之间关系的,观点鲜明,他认为,三者之中“人和”最重要,起着决定作用。

B.孟子认为,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 国家也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老百姓要到别的国家,就要顺其自然。

C.孟子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把问题从军事引向了政治,指向“仁政”的话题。

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至今还在很多领域广为传诵,这充分说明它所蕴含的哲理是丰富而深刻的。

【解析】“老百姓要到别的国家,就要顺其自然”错。

【参考答案】B

(2)孟子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离娄章句上》)这句话包含了讲道义的道理,请把这句话和上面的选段结合起来,简要说明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

【参考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桀纣失天下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失去民心,失去道义,这样的事情古往今来层出不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警示为政者要顺乎民心,把民生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

【参考译文】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攻都不能够攻破。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候,但还是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另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不是不锋利,甲胄不是不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2)“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

                                                                       

3.阅读下面两段《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①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②,有物有则。民之秉彝③,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上》)

【注】  ①蓰:五倍。②蒸民:众民。③彝:常。

(1)请选出下面对以上两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具备了仁义礼智的本质,“善”是“在我者”,而非“在外者”。

B.孟子认为,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为善的,而有的人变得不善,不是天生资质的罪过。

C.文中孔子对《诗经》的赞叹说明,孔子也认为万物皆有其本然,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

D.孟子所说的“在外者”指的是诸如功名之类身外之物,即便求之有道,毕竟受“命”的支配。

【解析】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恐怕懂得大道呀!所以事物必定有法则规律,民众把握了常规,故而崇尚那美好的德行”,此话并不能说明他也认为“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

【参考答案】C

(2)综合两段内容,请简要谈谈你对孟子所说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理解。

【参考答案】(示例一)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主张人要向自身探寻这些美德,并且坚持不舍,就会成就“懿德”;而如果舍弃了,就可能沉沦为不善之人。

(示例二)孟子说过“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仁义礼智”是人本身具有的,而不是外部给予的,对它的探求,如果寻求就能得到,舍弃就会失去,那么对“仁义礼智”的探求就属于有益于得到的探求。

【参考译文】孟子说:“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成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善。至于成为不善,不是资质的罪过。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属仁,羞耻之心属义,恭敬之心属礼,是非之心属智。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面注入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未曾去领悟罢了。所以说,求索就得到,放弃就失去,有的人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就是没能充分发挥他们资质的缘故。《诗》说:‘上天生育万民,事物都有法则。民众把握常规,崇尚美好品德。’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恐怕懂得大道呀!所以有事物必定有法则,民众把握了常规,故而崇  尚那美好的德行。’”

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4.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宣王认为如果不攻取燕国会违背天意。

B.孟子认为要不要攻打燕国要看齐国的百姓乐意不乐意。

C.孟子认为燕国的百姓欢迎你大王的军队是为了摆脱水深火热的日子。

D.孟子肯定周武王能够为百姓的利益平定天下。

【解析】是看燕国的百姓而不是齐国。

【参考答案】B

(2)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孟子主张一切以民为贵,攻打一个国家能否胜利关键要看百姓是否能受到利益。帮助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摆脱出来就会受到百姓的欢迎,攻取就能成功,国家就能稳定。所以在孟子看来,社稷、国王都是依赖于百姓。

【参考译文】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2)百姓是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不重要的。

                                                                  

5.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徐子曰:“仲尼亟①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②,不舍昼夜,盈科③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离娄下》)

【注】 ①亟:屡次。②混混:水流丰沛浩荡的样子。③盈科:水注满低洼处。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子引用孔子赞美水的话,但不知其用意,便请教孟子,想弄清说的是什么道理。

B.在这段对话中,孟子以水喻人。认为水应有源,人应有本,否则必将枯竭,浮躁。

C.孟子叹息时间像流水一样,奔腾不息。一去不复返,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D.孟子所说的“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是在批判某些人追求不适当的虚假名声。

【解析】这是孔子的叹息。

【参考答案】C

(2)孟子还说过“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与上文所阐述的道理相同。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盈科而后进”“不盈科不行”的理解。

【参考答案】做学问要像有本之水,先蓄满低洼处,而后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永不停留,以求达到至善的境界。(有其他不同见解,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徐子说:“孔子几次称赞水,说:‘水呀,水呀!’他所取于水的是什么呢?”孟子说:“有本源的泉水滚滚地往下流,昼夜不停,把洼下之处注满,又继续向前奔流,一直流到海洋去。有本源的便像这样,孔子取它这一点罢了。假若没有本源,一到七八月间,雨水众多,大小沟渠都满了;但是一会儿也就干枯了。所以名誉超过实际的,君子引为耻辱。”

(2)流水的物性是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向前流;君子立志于大道,如果不一点一滴去积累知识,培养美德,使文采表现出来,就不能通达。

6.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②,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告子上》

【注】 ①“或”同“惑”,怪。②数:技艺。

(1)下面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大王资质虽然不够聪明,但这不值得让人感到奇怪。

B.本段话用了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和“羿秋诲羿” 两个比喻进行论证。

C.由于大王骄奢极欲、荒废国事,因此必须好好地规劝他闭门思过。

D.孟子认为后一个学羿者态度不够端正,所以技艺远不如前一个学羿者。

【解析】大王的问题出在治理国家没有集中精力,不够专心。文中无大王“骄奢极欲、荒废国事”之类的信息。

【参考答案】C

(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孟子说的也是和上面一段话同样的道理,请你结合孟子所说的两段话,谈谈自己的认识。

【参考答案】孟子强调学习除了要有恒心外,还要专心致志,他更看重“持心”在求学中的作用。专心、恒心,这是修养者达到修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参考译文】孟子说:“对君王的不聪明,不必奇怪。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生长的。我见君王的次数很少,我一离开他,那些给他泼冷水的人马上又围上去了,(这样,)我对他刚有的那点善心的萌芽又能怎么样呢?(好比下棋,)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讲解。另外一人虽然也在听讲,却一心以为有只天鹅要飞来了,想着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他同另一人一起在学,却不如人家学得好了。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人家吗?当然不是这样。”

(2)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7.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①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②,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注】 ①至:极。②幽、厉:谥号名。譬如周幽王、周厉王。

(1)下列对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曲尺和圆规是方和圆的最高标准,孟子由此引出“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的观点。

B.人们行事是否做到“敬”“爱”,孟子认为应以“君”“臣”为标准。

C.孟子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说明治国如果实行的不是仁政,就是不仁之政。

D.得到“幽”“厉”之类的谥号,就“百世不能改”,因此君主应施仁政。

【解析】孟子认为应以尧舜为标准。

【参考答案】B

(2)孟子说:“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公孙丑上》)请结合文段中“圣人,人伦之至也”这句话,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圣人大智大德,是人类中最理想的人格,代表着孟子对人格的最高追求,但圣人与一般人之间并不是具有不可逾越的距离(或“圣人其实是从一般人中升华出来的”),平凡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是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的。

【参考译文】孟子说:“曲尺、圆规是方、圆的最高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最高标准。要做君,就应尽国君之道;要做臣子,就应尽臣子之道:这两者都是效法尧、舜而已。不用舜侍奉尧的方法来侍奉君主,就是不敬奉自己的君主。不用尧治理百姓的方法来治理百姓,就是残虐自己的百姓。孔子说:‘治国之路有两条,行仁政和不行仁政罢了。’残虐自己的百姓太厉害,君主自身就会被杀,国家会灭亡;不太厉害,自身就会危险,国家会削弱。死后被称为‘幽’‘厉’。即使他有孝顺仁慈的子孙,经百世之后也无法更改。《诗经》上说:‘殷商的鉴戒并不遥远,就在那夏朝统治的时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圣人与一般老百姓相比,是同类。只是圣人高出于他的同类。

                                                                

8.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教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良能和良知是人的天性,是不经学习就具备的,是不需思考就知道的。

B.孩提之童都知道孝敬父母,等长大后都知道尊敬兄长,说明爱亲敬长是人的本性。

C.孟子认为仁义就是能够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要求。

D.孟子认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人的良知良能,这两种人的本性能够通行天下。

【解析】选项中“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要求”曲解文义。

【参考答案】C

(2)结合上面的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孝弟(同“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句话所表现的思想的理解。

【参考答案】这句话意思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实践仁德的根本。孟子继承了这一观点,提出孝敬父母就是仁,尊敬兄长就是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仍有积极意义。

【参考译文】孟子说:“人不经学习就具备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知道的,那是良知。年幼的孩子,没有不知道要爱他们父母的,长大后,没有不知道要敬重他们兄长的。爱父母就是仁;敬兄长就是义;这没有别的原因,这两种人的本性能通行天下。”

                                                                        

《论语》、《孟子》

1.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①,小车无车②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③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不亮④,恶乎执?”(《孟子·告子下》)

【注】 ①车(ní):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木销子。②车兀(yuè):义同“车” 。③硁硁(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④亮:通“谅”,诚信。

(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上选文反映了孔子和孟子在对待是否诚信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

B.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民无信不立”,说明治理国家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C.“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由此可以推断出“小人者,言必信,行必果”的结论。

D.以上选文可以看出孔孟在对待诚信问题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解析】不能据此反推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C

(2)不少人都把“言必信,行必果”当作座右铭,根据上面四个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我们既要讲信用,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用“义”的大原则来进行变通。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超脱出来,不做“硁硁然小人哉”的读书人,而做一个通权达变的人。

【参考译文】孔子说:“做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车,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车兀,如何能走呢?”

孔子说:“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坚决、果断),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

孟子说:“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都车要果断,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孟子说:“君子不讲求诚信,还有什么操守呢?”

(2)说话必须要有信用,行动必须要果断。

                                                                           

2.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①,必请所与②;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孟子·离娄》)

【注】 ①彻:通“撤”,撤除。②与:通“予”,给予。

(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B.在事亲方面,曾子和曾元供养父亲都有酒肉,但孟子对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

C.孔子说的“是谓能养”的“养”,与孟子说的“养口体”的“养”的内涵相同。

D.关于如何事亲,孔子比较重视精神上的侍奉,而孟子比较重视物质上的供养。

【解析】两人都重视精神上的侍奉。

【参考答案】D

(2)如何做到“孝”?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要做到“孝”,既要懂得“养”父母(“养口体”),让父母衣食无忧;更要懂得“敬”父母(“养志”),尊重、满足父母的意愿。

【参考译文】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行了。至于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养活父母和饲养犬马怎样去分别呢?”

孟子说:“曾子奉养曾皙,每餐一定都有酒有肉;将要撤除的时候,一定要问剩下的给谁;曾皙如果问还有剩余吗,一定回答‘有’。曾皙死了,曾元奉养曾子,也一定有酒有肉;将要撤除的时候,便不问剩下的给谁了;曾子如果问还有剩余吗,便说‘没有了’——要留下预备以后再进用。这叫做口体之养。像曾子那样,才可以称为顺从亲意之养。侍奉父母做到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告诸往而知来者。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

(1)下列各项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观水有术”,由“流水不填满地上的坑坑洼洼,是不会前进的”这一情况推及君子,指出“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B.孟子指出的“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涵义与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致。

C.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境界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

D.子贡虽不能理解《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的意思,但孔子仍然认为可以与他谈论《诗经》了。

【解析】子贡能理解《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的意思,他已经可以举一反三了。

【参考答案】D

(2)孟子的“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和孔子的“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两句话,各告诉我们有关学习的什么道理?

孟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孟子认为:学习应当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由此及彼,通达事理(或:触类旁通)。孔子认为:学习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参考译文】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日月都有光,细小的缝隙必定都照到。流水这东西,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

(2)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4.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孟子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万章上》)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个人的主动性非常重要。

B.孟子肯定舜的重视兄友弟悌的血缘亲情行为,认为那也是“仁”的一种内涵。

C.孟子肯定舜封庳于象的做法旨在强调“仁政”要善于用人。

D.孔、孟的“仁”有时偏于强调个人能动与情感,缺乏法理精神,容易导致腐败。

【解析】孟子肯定舜封庳于象的做法旨在强调“仁政”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对待身边的人做起。

【参考答案】C

(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请结合选段内容和学习儒家经典著作心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学习要多独立思考,能够举一反三,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孔、孟思想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学习过程中要独立思考、批判地吸收其优秀的一面,如重视个人修养、血缘亲情等,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参考译文】

 孔子说:“仁爱真的离我们很远吗?我心中想到这样做的时候,仁爱就到我身边了。”

孟子说:“仁人对于自己的弟弟,不藏怒气在心里,不留怨恨在胸中,只知道要亲他爱他罢了。亲他,就想让他尊贵;爱他,就想让他富有。把有庳封给他,就是要让他既富有又尊贵,自己当了天子,弟弟却做百姓,能说是亲他爱他吗?”

专题复习与针对训练

专题四  文化经典阅读

考题精练

一、福建省高考试题·文化经典

(一)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

【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3分)

     译:                                                                                                                      

     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4分)

     译:                                                                                                                

2)上述对话中,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怀?(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                                                                                                                         

 【答案】(1) ①(3分)您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②(4分)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2)(3分)体现了自视极高、自任极重(或“自信心、责任感极强”)的心怀。(意思对即可)

               

(二)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子谓颇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用之则行,舍之则哉,惟我与尔赴有夫!(3分)

译:                     

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3分)

译:                  

2)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4分)

答:                  

【答案】(1)①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任用我,我就退隐。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②(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和天下百姓一起实行自己的抱负;(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走向,(就)走自己的路。

【答案】(2)孔子和孟子都希望通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认为,如果自己不被君任用,就光养晦,安贫乐道;而孟子认为,如果自己不得志,就独自践行,守道不屈。(意思对即可)

                              

(三)(四)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福建卷)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

【注】 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影响,要慎重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两则材料的意思分别为:①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挑选住处,不选有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呢?”②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材料中的“知”是通假现象,通“智”,“焉得知”的意思是“怎么能说是聪明呢”,所以C项中“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的表述错误。

【答案】C

2、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无友不如己者”谈的是择友的问题,“择处”说的是选择居所的问题,在孔子看来,二者有相同之处。

【答案】“择友”和“择处”,都是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从其他角度解释,言之成理亦可。)

        

(四)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福建卷)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也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禹有大焉,善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判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要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

1)A、B、C三项在两端选文中都有依据,而D项“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是无中生有的。

2)解答本题要理解“乐取于人以为善”的含义,善于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完善自我,去做善行,为社会和他人做有意义的事情。在表述是要表达简明扼要,文从句顺。

【误区警示】对于本题一是要注意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认识。考生失误往往是理解和认识上的差距,语言表述也不容忽视。

【答案】(1D

2)我们要谦虚好学,择善而从,完善自己,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 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意思对即可)

                                                                

二、(2010·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地追求道德完善。

B、在为人处事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莫轻率,要经过思考。

C、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获得生活的满足和精神快乐。

D、孔子说的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概括了对君子各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儒家精神所崇尚的。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C项中“孔子认为要接近仁道”有误,应是要接近有才有德之人;“获得生活的满足”有误,获得的应是道德和精神方面的。

【答案】C

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这句话所表现的孔子思想的理解。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解答前首先要弄明白题干中语料的意思,然后结合上面选段内容剖析其中所体现的孔子思想。

【答案】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君子不应总是为自己的物质享受而奔波,更重要的是追求精神的完善。这在当前还有教育意义,现在物质比古人丰富了,但也不能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三、(2010·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邹与鲁讧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③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对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残⑤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⑥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下》)

【注】 ①讧: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③转:弃尸的意思。④慢:轻慢。⑤残:残害。⑥尤:责备、归罪。

1、下列各项中,对下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本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官员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因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这则材料的意思是: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命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道:“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迈体弱的辗转饿死在荒山沟里,壮年人逃往四方,都快上千人了,然而您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员们没有一个向您报告(这些情况),这就是对上怠慢君,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说过:‘警惕啊,警惕啊!你做出的事,后果会反加到你身上。’百姓从今以后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您不要责怪他们了。(如果)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牺牲了。”原文没有“乘机巧取豪夺”的意思,而是强调官吏在灾年毫不体恤百姓,见死不救。

【答案】C

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离娄下》),孟子说的也是投桃报李的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首先要清楚“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和“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意思,然后从投桃报李的角度剖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贤明的君主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这种情况在我们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也同样存在,“你不仁,我不义”和“你仁我义”情况的产生,都是原先善恶的回报。

                                                                 

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第一》)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章所讲的“自省”,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B.曾子认为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不能出尔反尔,对人要真诚。

    C.曾子这里所讲的“信”有两个涵义: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朋友之间要诚实不欺,说真话,说话算数。   

D.本章中,曾子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就是替人办事要尽心竭力,与朋友相交要真实守信,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2)结合上面的选段,你认为下面选段体现了孔子的什么观点?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第一》)

    []①②贤贤易色:看重贤德而轻视表面的姿态。致其身:致,献出,尽力。这里指把生命献给国君。

答:                                                                

1(1)B(本题考查的是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关于如何做人的儒家思想的理解  B项“不能出尔反尔,待人要真诚”有误,这里把“忠”与“信”的范畴完全等同起来”了)

 [参考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对自己进行多次反省: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尽心竭力了吗?同朋友交往诚心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用心温习了吗?

  (2)本章进一步体现了孔子教育以德为先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与理解,孔子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子夏继承孔子的思想,认为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及其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看他的道德修养、这是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思想之具体体现

    [参考译文]   

    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国君,能够不惜自己的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自谦说没有读过什么诗书,我也一定要说他是读过诗书的。”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予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第二》)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章孔子谈到了如何尽孝的问题,即要做到“无违”。

  B.孔子这里所说的“孝”,主要是指对父母要孝敬孝顺。

  C.如果我们做到了孔子所说的“无违”,就算真正做到了“孝”。

  D.“孝”是孔子思想核心“仁”中的重要内容,属于人格培养与塑造的范畴。

(2)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选段,说说孔子认为怎样才算做到了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第二》)

答:                                                             

2(1)C(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C项“就算真正做到了‘孝”’有误。“做到‘无违’,就算真正做到了“孝”这种理解还是片面的,孔子听讲的“孝”,范围很广,不是仅停留于形式,还要真心实意地去做。)

    [参考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节;”一天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便告诉樊迟说:“孟懿子向我请教什么是孝,我答复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当你父母健在的时候,应该按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应按礼节安葬他们,祭奠他们。”

(2)孔子认为孝不是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要诚心诚意地孝敬父母。如果仅是替父母办事,给父母饭吃,而脸色难看,那是不孝。孝决不仅仅是赡养,更应该做到敬重。   

[参考译文]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有好喝的,让父母享受。难道这样做就可以认为是孝吗?

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貌?  (《论语.八佾第三》)

    []摄:兼职。坫:设在厅堂中两楹间的土台,用以放置献过酒的空杯

子。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认为管仲是既不节俭,又不知礼,对管仲持批评的态度。

    B.孔子认为管仲虽不节俭,但还是知礼的,对管仲持宽容态度。

    C.孔子认为管仲既不节俭,又不知礼,违反了儒家倡导的“节俭”和“礼制”精神,因此,管仲还不是一个真君子。

    D.从语段可以看出,孔子是很重视礼的,对人物的评价也是实事求是的。

(2)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选段,请简述孔子对不合“礼”行为的态度及主张。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第三》)

答:                                                           

3(1)B(本题考查的其实是对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理解。B项“对管仲持宽容态度”有误,孔子向来很重视“礼”。对管仲居功自傲,不遵礼制的做法是批评的。”当然,在其他篇章里,孔子对管仲也有肯定的评价  )

  [参考译文]

    有人问:“管仲生活俭朴吗?”孔子说:“管仲有三归台,他下属的官员都各司其职而不兼职.这哪里谈得上俭朴呢?”那人又问:“既然这样.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说:“国君的。宫殿门前立有照壁,管仲府大门也立有照壁;国君设宴招待贵宾,在堂上设有放置酒杯的土台,管仲待客也设有这样的土台:如果说管仲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吗?”。

 (2)孔子学说是以叫“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整的思想体系  孔子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仲规定,对大夫僭用国君之礼这种违制失礼的行为表现出极大的愤慨。

  [参考译文]   

    孔子议论到季孙氏时,说:“他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使用了周天子的八佾,这种事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的呢?

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使漆雕开。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论语.公冶长第五》)

 []漆雕开:孔子的学生,姓漆雕,名开。“吾斯”句:“吾未能信斯”的倒装。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所以他经常鼓励学生学好知识,若有余力,就要去做官。

B.漆雕开是一位甘于寂寞、潜心研究学问的人,不是热衷官场、追名逐利的人。

C.孔子对漆雕开自认为还不能做官这种有自知之明的想法感到高兴。

D.漆雕开说自己对做官没有信心,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2)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选段,你认为孔子提出了什么主张?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第二》)

答:                                                              

5(1)D(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D项“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有误。漆雕开感到自己尚未达到“学而优”的程度,希望继续留在老师身边学习,晚些时候去做官。)

    [参考译文]

    孔子叫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感到高兴。

    (2)孔子提出了一个为政用人的原则:举荐贤才、选贤用能。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分析。孔子认为国家的兴衰成败、人心的向背,关键在于是否有德才兼备的人当政。他主张在“知人”的前提下,大力举荐贤才,只有使用贤才治国治民,才能收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理想政治功效。

    [参考译文]

    鲁哀公问道:“怎样才能让老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提拔举用正直的人,把他们安置到奸邪小人的上面,老百姓就服从了;如果举用奸邪小人并把他们放置在正直人的上面,老百姓就不服了。”

1、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颜渊篇第十二》
【注释】
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一章反映的是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基本核心核心是“富民”思想。

B. 有若认为,只有削减田税的税率,才能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

C. 按照时令,役民于时,老百姓才能服从君王的统治。

D. 君王不应搜刮民脂民膏来聚敛财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能富足

参考答案:C。本文没有涉及此项内容。

2)结合上面选段,分析本文所反映的经济思想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本章所反映的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有若认为,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参考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2、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篇第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篇第十三》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主张的“周”、“和”就是要取消等级观念,

B. 君子无论和什么人交往都能一视同仁,从不拉帮结派;小人却总是喜欢和自己相近的人结成小圈子,一起排斥异己者。

C. 党同伐异几乎是人类难以消除的天性,孔子却把这称之为小人行径。

D.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相反。
【注释】
周:合群。比:音bì,勾结。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A。孔子主张并没有主张取消等级观念。
2)结合上面两选段,分析选段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 “君子”观。

参考答案:孔子认为君子应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3、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孟懿子:鲁国的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无违:不要违背礼制。樊迟:姓樊: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 御:驾驭马车。 孟孙:指孟懿子。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极其重视孝道,他认为尽孝要做到“无违”。

B、孔子这里所说的“孝”,主要是针对父母要孝敬孝顺。

C、“孝”是孔子思想核心“仁”最主要的内容,属于人格培养与塑造的范畴。

D、孔子所说的“孝”不是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

C.“仁”是孔子思想核心。“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以“仁”为本体的一种具体表现。

2)“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学而》),意思是说“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却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在孔子看来孝悌与政治相通的,结合上文,谈谈你对这话的理解。

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一切依礼而行,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4、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注释】
无道:指无道的人。 有道:指有道的人。 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 偃:仆,倒。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政治上实在无法可施时,当政者“如杀无道,以就有道”,是不得已而为之。

B、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当政者个人的道德表率是非常重要的。

C、“子欲善而民善矣”既是孔子的反驳,也是对当政者的善意规劝。

D、最后一句运用比喻,形象化的语言增强了说服力。

A、孔子是反对杀人,主张“德政”的。

2)“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结合上面语段,谈谈你对“正”的看法。

    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正”字。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所以,在位者要率先做出垂范。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5、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挺
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
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梁惠王上)
【注释】   
  
安:乐意。 梃:木棒。 庖:厨房。 厩:马栏。 恶(wu):疑问副词,何,怎么。 俑: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挺与刃” 的譬喻是为了说明“以刃与政” 的“不仁”,来引起惠王的警惕,提高他的觉悟。

B、“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强调的是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C、文中用人们对兽相食尚且恶其残忍,来说明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就是对人的同情,这样来激发惠王对人民的仁心。

D、“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直接揭露了梁惠王驱兽食人的残暴行径。

D、这句不是直接揭露梁惠王的残暴行径,而是委婉说明产生这种情况无异于驱兽食人。

2)分析上面选段,你认为和下面选段在表现孟子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析。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两个选段都体现了孟子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
【译文】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者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来投奔了。

 

6、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
而已矣。”

【注释】   
 
  运:转。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选段看,孟子是反对攻伐燕国的,他认为会造成“水益深,火益热”的后果。

B、“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说的是被攻伐的国家的百姓欢迎犒劳前来的仁义之师。

C、孟子以为是否攻打燕国应该看燕国人民的态度,做事情要尊重人民意愿的思想。

D、文中举周武王和周文王的做法,是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回答宣王的问题。

A、孟子并不反对,而是认为应尊重人民意愿的思想。如果不能使百姓“避水火”反而“水益深,火益热”,就会造成老百姓流离失所。

2)结合下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的战争观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孔子和孟子战争观的立论基础是以"民本"为核心的"仁政"原则。不同: 孔子希望用“仁义”代替战争,“足食”、“足兵”和“民信”,三件为政大事,孔子毫不犹豫地主张“去兵”,其对战争暴力的警惕和不认同态度于此可见;孟子认为进行战争的起点和支点是"仁政",只要符合老百姓的意愿,使百姓远“避水火”,就可以攻伐。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论语阳货》)。

注:讪:毁谤。窒:阻塞不通,此指顽固不化。徼:抄袭。

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恶称人之恶者”是指厌恶宣扬别人不好的人。

  B.“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是指厌恶处在下位而讨好地位在他以上的人。

  C.孔子认为君子应该符合道德礼教的行为。

  D.子贡讨厌揭发别人的短处还自认为直率的人。

参考答案:B(指厌恶处在下位而诽谤地位在他之上的人)

2)结合以上选段谈到的“勇”,分析下面选段关于“勇”的思想。(3分)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参考答案:孔子主张“勇”应该用“义”来规范。孔子认为君子如果没有“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没有“义”就会去做盗贼。

附:参考译文:1、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厌恶偷袭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的知识的人,厌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2、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离娄上》

注:圹:同“旷”,旷野。爵:同“雀” 。 zhan):一种像鹞鹰的猛禽。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的意思是“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B、“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这两个比喻阐述的是不施行仁政的不良结果。

C、“为渊驱鱼”“为丛驱爵”,两个比喻说的是坏人在无意中帮助了好人,恶成了促进历史前进的动力。这里面所蕴含的,正是善与恶的历史辩证法。

D、选段反映了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参考答案:B(两个比喻阐述的是施行仁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选自《孟子·尽心下》,反映的也是孟子的仁政思想,请你结合上面选段,谈谈自己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上面选段,孟子强调的是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得民心者得天下;这里孟子更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认为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都反映了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

附:参考译文:孟子说:“桀和纣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之所以失去老百姓的支持,是因为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 办法:获得老百姓的支持,便可以获得天下;获得老百姓的支持有办法:获得民心,便可以获得老百姓的支持;获得民心也有办法:他们所希望的,就满足他们,他们所厌恶的,就不强加在他们身上,如此罢了。老百姓归服仁德,就像水往低处流,兽向旷野跑一样。所以,替深池把鱼赶来的是吃鱼的水獭;替森林把乌雀赶来的是吃鸟雀的鹞鹰;替商汤王、周武王把老百姓赶来的是残害老百姓的夏桀和殷纣王。当今之世,如果有哪位诸侯喜好仁德,那么,其他诸侯都会替他把老百姓赶来。就是他不想统一天下,也会身不由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