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画的笔墨

 云中公子 2011-10-07
     已逝大师吳冠中,在近20年中,-直处在口水旋渦之中。主要是他快人快语,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他敢于说,他的一些活,有的是实话,也是真话。但不过实话未必中听,比如他大声疾呼要取消画院,取消美协,是因为他看到了弊端,也切中时弊,但谁会听他的。若照他的话办,那些捧着这两块牌子吃饭,做官,发财的人怎么办?

山人陋屋藏画-----【百态猛虎】 - 冰凉 - 冰凉的博客       至于真话,是指他真实的感受,毫不掩饰地表达出来,但真话未必是真理,如所谓"笔墨等于零",就是有些近乎昏话。因此遭到同辈和后辈学者,如张仃先生等艺术家的质疑与反驳是在所难免的。当然也有站在拓展此话本意而为其辩护的,不过辩护一方看来市场不大了。因为笔墨从根本上讲,是中国一种特有或独有的文化,是一种精神。如果作为中国画传统的文化之不存,或毫无价值,谈何民族文化传统与传统精神。

     现代国画欣赏之四七(猫)(23P) - 桃源居士 - 桃源居  此外笔墨本身有独立意义,即审美意趣。这-奌,明代董其昌就意识到了,可惜吳冠中大师不懂,或没读懂董其昌。董其昌在谈到自然景色与艺术表现问题时,有一段精僻的话,他说:"以蹊径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精妙论,则山水不如画"。这段话有多层意思,首先,把自然山水和艺术山水画之山水划分成两个不同的层面,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二者既有联系,更有区别,不能等同。其次,将二者进行比较,山水自然奇与怪胜于画,而山水画笔墨之美高于自然山水之美。注意,这种"高于",主要指精妙的"笔墨"。这里,笔墨就担当独立的审美情趣,也有了人文意义。这是第三层意思,更为重要。张乐毅绘画作品欣赏 - 李梨 - 李梨于是,不同画家,由于思想,学识,气质,襟怀,品格不同,产生出各各个性不同的笔墨,呈显丰富的笔墨风貌,使我们无论鉴赏还是鉴定,有了最基本的依据,分辨出哪是齐白石,哪是黄宾虹,哪是吳湖帆,哪是傅抱石,哪是李可染.......吳冠中之中国画,色彩大于笔墨,笔墨因追求形式而过于单调,至于书法,则状如算珠或类美术字,显然与"零"意识相关,此可谓"智者千思,必有-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