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画欣赏

 @紫藤萝 2011-10-11
【禅画欣赏:第一幅 寻牛图】“茫茫拔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丢失了自性之牛,茫茫然遍寻不见,上下求索,找得筋疲力尽仍然不见踪影。这比喻为苦心求道的开始阶段,这是一段旷日持久而又十分艰苦和烦恼的时期.
【禅画欣赏:第二幅 见迹图】“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坡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经过一番苦修、苦参以后,图中人终于找到了修行的方向。由此他坚信,不管这头“自性牛”藏在山高水深的哪个地方,也一定能找到它,也就是说,坚信自己一定有开悟见性的可能。
【禅画欣赏:第三幅 见牛图】“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图中人终于发现了“自性牛”。但开悟需要一个过程,他还没能窥见牛的全貌,此时稍不留神或心念旁骛,“牛”又有可能被草丛及树林所遮掩,从而再度迷失。
 
【禅画欣赏:第四幅 得牛图】竭尽神通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图中人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自性牛”,开始进入了悟境。但青山易改,本性难移。自性牛的种种恶习俗念根深蒂固,尚难一下子彻底清除,时不时还可能暴露出来,难以完全驾驭,还需更精进的用功。
【禅画欣赏:第五幅 牧牛图】“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抑自逐人。”——自性牛虽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其野心尚未完全驯服,不能高枕无忧,还需时时管束它,如果将“自性牛”调服得心性纯和了,那么、即使不用绳索牛鞭,它也会与你厮守相伴,不会迷失走散了。
【禅画欣赏:第六幅 骑牛归家图】“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图中人已经驯服了“自性牛”,表达了参禅者已经达到了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境界,渐渐地走向不生不死的自性的老家,由于悟出了禅法深意,心中充满着“悠然自得”的喜悦.
 
【禅画欣赏:第七幅 忘牛存人图】“骑牛人已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图中人回到家中,独自舒适的坐在茅屋外,他已经忘却了曾骑过的那头牛。达到了《六祖坛经》所说的“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的程度。既然已无一切妄心,“自性牛”也就不存在了。
【禅画欣赏:第八幅 人牛俱忘图】“鞭索人牛俱属空,碧天廖廓信难通。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图中只画一个圆圈,圈中空无一物,无牛亦无人。无主无宾,无外无内,无人无牛,物我两忘。凡夫圣者无踪迹,众生与佛悉皆空。
 
禅画欣赏:第九幅 返本还源图】“返本还愿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此时的修行者,已不为外界的声色所打动,所以如盲如聋。他心如明镜,映照万物,所见的山水,已不再是修行前所见的山水,而是清净自然的万物本性了。
 
【禅画欣赏:第十幅 入塵垂手图】露胸跣足入塵来,抹土涂灰笑满腮。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这是参禅修行的终点站。自我解脱后,便会自然生出广度众生的大慈悲心。脱俗而不厌俗,入俗而不著相,充满了大智慧、大神通、大解脱、大慈悲的活力,以至于顽石也能点头,枯树也能开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