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是否一定要接受教育?

 BJ成长日记 2011-10-12

这个问题来自于另外一个问题:

假如您家里有个孩子将上大学,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只能上一个非常普通的学校。而你们的经济状况很是一般,如果这个孩子上大学,意味着你们家要缩衣节食甚至东拼西凑才勉强能让孩子完成学业,而完成以后能否找到一份好工作还是一个茫茫的未知数。于是,您的困惑是:这笔投资是否值得?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也许它来源于根植于人们脑海中的两个普遍看法和社会现象:

上了大学未必能找到工作或者好工作;

教育体制让这个社会失望。在2009年的搜狐圆桌教育论坛上,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家卢乃桂先生曾题词说:中国的希望在教育。而接着,云南大学董云川教授跟题词:中国的失望也在教育。

 

从这个问题引申开去,我们也许应该从更深的角度去思考:教育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教育?人是否一定要接受学校教育?

 

经过一个晚上的散步,终于整理了思路,回想了自己的观点,发现这更象一段条件式程序代码:

FOR 这里的教育=学校教育;

=独立人 OR =社会人 =人类

接受教育的目的=找工作 OR接受教育的目的=建立社会关系 OR接受教育的目的=学习知识

 

If =人类

Then 人应该接受教育

While 教育本体论的几种观点:

1、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永恒的必要的社会现象,它与生产有绝对的联系,现代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列宁),教育的本质属于社会生产力,而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人应该接受教育。

2、教育是上层建筑或基本上是上层建筑,其本质主要是传播文化科学知识,是一种精神活动而非物质生产活动,具有历史继承性,因此人类要传承,就需要接受教育。

3、教育是一种培养人、促进人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其他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构成教育的各种社会功能。因此,人类需要教育来构成完整的社会。

4、桑新民观点:教育是人类特有的遗传方式和交往方式,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因此,人类需要实现世代延续,因此,人类需要教育。

 

IF 人=独立人

Then 人不一定要接受学校教育,没有学校教育人也照样可以活得很开心。艳杨同学说,农村的孩子没钱上学,放一辈子的羊,也照样乐呵呵的。

 

IF=社会人 and 接受教育的目的=建立社会关系(积累人脉、建立社会规则)

Then 人应该接受教育

While 当人作为一名社会人存在时,意味着他需要去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规则,遵行社会规范,参与社会活动。而教育作为社会中的一种工具,不仅具有知识传承和传播的作用,它也是统治阶级传播统治思想的重要手段。学校教育更提供和营造了一个环境,通过环境的力量去影响人的行为和思想。实际上,接受学校教育与其说是去接受知识,不如说是被环境熏陶。而环境于人的作用是巨大的。古人云,一命二运三风水,这其中的“命”其实意指环境。一个人出生于什么样的环境,已经决定了他先天的命运,如果他永远不离开这个环境,那么就无法改变命运。而“运”,在中国的汉字里,意思是云在走,也就是寻找出路。只有走出去,都会有出路。看,中国的思想多么奇妙啊!所以,环境之于人的命运,是起决定性也是最重要的作用的。这个世界也许真的存在一种叫做“气场”的东西。有一次,扈中平教授在他的讲座里说道,他进到哈佛校门后,觉得哈佛的空气都不一样。我相信这不是一个盲目褒洋贬中的胡言乱语。因为我认为他是一位实事求是的学者。所以当人处于一个特地的环境当中的时候,这个环境就会不知不觉地改造了这个人,使他打上环境的烙印。想想看,一个刚刚从农村来到城市的人,是不是很容易就能让人辩认出来?可是,当他在城市里生活一段时间后,也许就有了极大的改变。

所以说,因为统治阶级是通过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传播统治思想和社会规则,因此,当您想作为一名社会人存在的时候,学校就是一个最佳的改造营了。

 

IF=社会人 and 接受教育的目的=找工作(谋生)

Then 人不一定要接受学校教育

While

if 学校是个好学校,它的文凭对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then 那就上吧

else 别花冤枉钱了

 

IF=社会人 and 接受教育的目的=学知识

Then 人不必接受学校教育

While

在现在这个开放的世界里,获取知识的途径实在是很方便啦。有例子说有一名学生通过自觉网易公开课考上了国外名校,所以学校教育不象过去那样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了。

 

呵呵,程序题终于做完,此算法有诸多漏洞,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当哲学家的潜质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