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T、MRI引导立体定向手术

 weishudong 2011-10-13

CT、MRI引导立体定向手术

    【名称】

CT、MRI引导立体定向手术(CT and MRI Guided Stereotactic Operation)

    【概述】

CT、MR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不仅对诊断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独特的价值,而且也拓宽了立体定向脑深部手术的范围。CT和MRI提供脑结构三维图像,恰好与立体定向三维坐标原理一致。借助CT、MRI一系列扫描及计算机系统,可显示脑内病变的三维空间,也可将脑深部任一结构作为参照点。术者可方便地通过CT、MRI计算机直接定出或在CT、MRI摄片上测出手术靶点的三维坐标;这些手术靶点往往是普通X线摄片定位看不到的。先进的CT、MRI机还可储存所有图像信息,随时供立体定向手术中应用。
    CT、MRI引导立体定向手术代替了以往应用的脑室造影定位方法,不仅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减少或避免了传统方法的一些并发症;更重要的是使靶点的定位精度提高到误差不超过1mm,扩大了立体定向手术范围,提高了手术效果。由于MRI对脑灰、白质的分辨更为清晰,并可以从任意角度得出脑三维图像,因而在直接确定手术靶点、判断脑深部手术效果等方面较CT更优。

CT、MRI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有两种方法。一种为直接法:立体定向手术直接在CT扫描机上进行,手术中可随时定位,但设备技术要求复杂,术者受CT、MRI机窗限制,操作不便。另一种为间接法:病人先安置立体定向仪框架行CT或MRI扫描定位,而后到手术室施行手术,由于占机时间短、操作方便,故应用比较广泛。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CT、MRI引导立体定向仪是Leksell型和Brown-Roberts-Wells型,此外还有Riechert-Mundinger型、Talairach型等。本文主要以Leksell型为例,介绍CT、MRI间接法引导立体定向手术。

    【适应证】

(1)功能神经外科疾病。采用脑内及上颈髓的核团毁损或传导束切断,治疗运动性疾病(如帕金森病扭转痉挛)、癫痫、精神病、顽固性疼痛或癌痛等。
    (2)脑深部及重要功能部位占位性病变活检。
    (3)脑深部囊肿、脓肿抽吸。
    (4)高血压脑内血肿排空。
    (5)脑深部异物取出。
    (6)脑肿瘤内置入同位素或确定靶点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7)脑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的夹闭。
    (8)立体定向内镜手术和锁孔开颅手术。

    【禁忌证】

(1)前额或后枕部颅骨大块缺损,不能安置定向仪框架者。
    (2)颅内有顺磁性弹片、弹丸和动脉瘤夹等,以及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者,均不能行MRI扫描。

    【术前准备】

参见“立体定向脑内金属异物摘除术”。

    【手术步骤】

(1)麻醉后,先用直径4mm的细钻在额、枕部颅骨钻孔,深3~4mm至颅骨板障,再用尖头碳纤维棒将定位框架固定于颅骨。
    (2)在框架两侧放置CT或MRI定位板。
    (3)通过CT或MRI床头端的结合器将定位框架固定,进行扫描定位。
    (4)确定手术靶点。通过CT、MRI上的计算机直接测出;或在CT、MRI摄片上测出其X、Y、Z三维坐标(图1、图2)。
    (5)去掉定位板,安装立体定向引导装置,施行所需的手术。
    (6)手术完毕,取下定向仪,缝合头皮切口。



              图1 CT片上测定X、Y、Z三维坐标 
    

              图2 MRI片上测定X、Y、Z三维坐标
    

    【术中注意要点】

(1)保持定向仪基架稳定,防止错位移动造成手术误差。
    (2)CT、MRI扫描定位时,病人头部不能带有对影像干扰大的金属或器械。
    (3)CT、MRI扫描平面(0点)应与立体定向仪基环平行。
    (4)细孔钻颅手术,止血务必彻底。

    【术后处理】

同“立体定向脑内金属异物摘除术”。

    【主要并发症】

同“立体定向脑内金属异物摘除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