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花之味

 2009妙手空空 2011-10-14

文 by honeymia




南方的九月和十月,空气中处处浮动着桂花的香气。无论是清晨或者傍晚,这种香气总是在你途经的路上,像一只充满热情的小猫一下子就跳到你怀中,上上下下地围着你,腻着你,而这种无处不在弥漫着的令人晕眩甜蜜气息,也总是让人无法释怀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张开全部嗅觉去探索、去捕捉。

\

中国人大多是爱兰或菊的,爱她们保有距离感的矜持,以及低调的不经意的暗香,以及由此附会上去的高洁品格。相比之下,浑身散发着浓郁香气的桂花就显得香艳与过度热情。可桂花一旦腌制成了桂花糖,却呈现出另一番极妙景致。桂花的香气渗透在糖中,甜味不再显得单薄,味蕾的感觉也越发丰富。

坊间售卖的桂花糖,多半是一大瓶糖汁里,金贵地悬浮着为数不多的桂花,越发地让人觉得稀罕。旧时的妇人们会在这个季节采摘了桂花,亲自腌制上一罐桂花糖以备后用。桂花糖的做法总有些江南的温润小情调,小小的星星点点的桂花,金黄金黄的,收集、阴干。接着,薄薄地铺在罐子底,撒上一层细砂糖,然后再一层桂花一层糖,慢慢累加,桂花要铺得薄,糖要撒得均匀,密密实实地腌满一罐子。这是费功夫的细活,要细细做、慢慢做才能显出韵味。最后,把罐子封紧,桂花的香气便被紧紧地囚禁起来了。等到过了三、五个月,但凡要做个酒酿汤圆、红豆汤的时候,旧人们便会小心翼翼地打开罐子,用细颈勺子少许的挑上一些作为甜点的点缀。

\
桂花,又称为木樨,具有生津、散寒、止咳、辟臭的功效,不仅能够食用,做成饮品也是极好的。

古人处处流露着对香气的痴迷,无论焚香还是熏衣,无时不在创造着芳香的小环境,而身体能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香气,更是追求的极至。明代高濂在其养生著作《遵生八笺》中描述过一种“天香汤”,据说长期饮用可以使人体散发香气,其中的配料就有桂花。每到桂花盛开的时节,清晨趁着花带有露水,在桂花树下铺上一层薄布,用木杖打下花,捡掉花萼、花蒂,放在器皿中搅拌成泥,榨得很干后收起,每一斤,加甘草一两甘草、10颗盐梅,捣成饼,放在罐子里密封,喝的时候取一些用沸水冲服。

\

过节回家南方的桂花已几近凋落,身在北方难寻桂花踪迹,要作新鲜桂花作原料的“天香汤”真是为难。不过,清代医家顾仲《养小录》还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桂花汤”的方案:四两干燥的桂花,加上少许干姜、甘草、盐,一起研磨成末、和匀,用沸水冲服。

于是综合“天香汤”方与“桂花汤”方后,我的配方是:50克干燥桂花、5克甘草,2颗盐梅,少许姜(如不爱姜辛味,可去除),研磨碎、和匀,饮用时取适量沸水冲饮。

\

“天香汤”肌肤生香、足底生香的功用,没有三、五年的长期服用大约是没有效果的。但用桂花作为主香的 “香茶木樨饼”,却可以令人瞬间吐气芬芳。孟晖的《画堂香事》就谈及《金瓶梅》有这么一香艳桥段:“西门庆向袖中取出银穿心金裹面盛着香茶木樨饼儿来,用舌尖递送与妇人”。“香茶木樨饼”通常用桂花、孩儿茶、调上甘草膏和糯米糊制成,若想更精致些,还可添加上檀香、白豆蔻、砂仁、沉香等香料,将所有配料调搅匀成糊状,做成一个个的小饼子,干燥后装在精致小盒子里随身携带,时不时拿出来吃上一块,口气立刻清新,如此纯植物、可食用的配方,可谓古代传统绿色口香糖。

用桂花制成的“香泽”,是旧时闺阁中寻常的润发之物。将桂花、薄荷叶与浸了清麻油的蕙草一同放在大火上煮开、冷却,静置了半个月后,滤出的花油便是桂花香泽。初秋的清晨,露水打满的桂花枝头,星星点点含苞的桂花积聚着绽放的能量。闺中的女子将桃木雕花的梳子浸满桂花香泽,散开如瀑的长发,顺势而下,香泽滋润了每一缕发丝,桂花的香气弥漫过鼻息之间,缱绻而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