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末冬初防治咳嗽

 fafa168 2011-10-25
秋末冬初防治咳嗽

提要:进入秋末冬初季节,由于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寒冷,患感冒、咳嗽、咽喉炎、鼻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加。不少人还出现喉痒咳嗽、干咳少痰的症状,而且一旦咳起来就很难制止。做好秋末季初的咳嗽防治是关键。  
  秋季咳嗽因病因不同,一般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在防治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一、燥热咳嗽:温燥有咳嗽少痰、不易咳出、咽干鼻燥等特点,在治疗上主要是疏风清热、润肺止咳,常见的方剂为桑杏汤等。
       桑杏汤出自《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方。原方组成:桑叶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沙参二钱,象贝一钱,香豉一钱,栀皮一钱,梨皮一钱。上以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现代药方: 桑叶15克,杏仁10克,沙参15克,川贝母3克,香豆豉6克,山栀子10克,陈皮10克,热盛加黄芩10克,菊花10克,甘草6克,痰多加桔梗10克,牛蒡子10克。(成人用量)
  二、凉燥咳嗽:凉燥引起的咳嗽往往容易与感冒混淆,如头痛、恶寒、发热,但无汗无痰,在治疗上主要是疏散风寒、润肺止咳,常用的方剂有杏苏散等。

      杏苏散也出自《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方。药方组成: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去核)橘皮,杏仁。

     现代药方:苏叶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前胡10克,苦桔梗10克,枳壳6克,甘草6克,生姜3克,大枣5枚(去核),陈皮10克,杏仁1克,。
  中医专家提醒:

        1、对于秋冬季节容易咳的人来说,首先要做好预防,“多喝水”决不能当成是一句轻描淡写的提示,而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多吃一些有润肺功效的瓜果和食品,如鸭梨、白萝卜、蜂蜜、鲜姜,或用之熬汤服用,也是一种缓解的方法。
        2、秋冬季咳嗽被误认为感冒的几率很高。很多人自以为是感冒,自行服用感冒药来治疗。实际上,秋咳为秋天燥邪侵犯人体所致,盲目用不相干的感冒药、抗生素等,会逐渐损耗人体正气,加重病情。用止咳药如复方甘草片等来止咳,则是治标不治本,往往会掩盖病人的症状,以致耽误治疗。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咳嗽,应及时查出病因对症下药,切勿随便服用止咳药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