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古一里等于500米的考证

 king9413 2011-10-28

远古一里等于 500的考证

 

远古时候,即大禹治水之时,一里等于现代计量单位多少米,是破解《山海经》山经26条路线440多座山的定点位置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其他问题才有探讨的基础。于是,我花了不少时间去探讨这个问题。

我阅读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历代度量衡制度的演变等,发现人们对长度的理解,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名称很多。虽然各个朝代的制度不一样,但从远古到现在,“里”这个单位是一直存在的。

如《春秋?谷梁传》记载: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大意是说,在周代的井田制度下,正方形的一里,四边都是三百步,叫井田。一井田就是九百亩,其中十分一属于公家。

这是我们所能找到的,关于“里”的早期记载。我相信一里的长度为三百步是远古传下来的。

 

为什么说“里”是远古传下来的长度单位呢?这个问题留在后面分析,先说说“步”是什么?一步有多长?

《汉书?食货志上》说: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升,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大意是说,每一亩的边长为一百步。一个农夫耕种地的面积是一百亩。井田制的正方一里,为九个农夫耕种地的面积,即九百亩。因此,一步有六尺。

 

那么,一尺有多长?古尺在中国各地都有出土,收藏在各地的博物馆。

比如:商朝的古尺,有一把殷墟出土的骨尺,长16.93厘米。现由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

战国及秦代的,有洛阳金村出土的铜尺,长23.1厘米

西汉的古尺,有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王妻窦绾出土的错金铁尺,长23.2厘米;有1957年甘肃酒泉汉墓出土的铜尺,长23.1厘米

东汉的古尺, 1956长沙雷家嘴东汉墓出土的铜尺,长23.39厘米

魏(三国时代),有1972年甘肃嘉峪关三国魏墓出土的骨尺二件,长23.8厘米

唐代,有日本正仓院所收藏的唐尺26支,长度从29.431.7厘米,平均29.75厘米。还有1976年西安郭家滩78号唐墓出土的尺,长30.09厘米

宋代,有1921年巨鹿故城出土的北宋木矩尺,长30.91厘米

明代,有1956年山东梁山洪武年间沉船中出土的骨尺,长31.8厘米

清代,有康熙牙尺,长32 厘米,现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还有康熙户部尺,长34.86厘米

 

如果以秦汉时期的尺为例,一尺等于0231折算,古代的一里等于1800尺,就是今公制长度4158

如果以唐宋时代的矩尺,长约31厘米折算,古代一里1800尺,约等于今公制558

如果以清朝光绪末年所订立的里制:一里为营造尺1800尺,一营造尺等于032折算,古代一里等于576

从以上摘录看到,古代各个时期的“里”和今公制“里”相差很大,与一里等于500相差甚远。

 

现代一里等于500,是公元1929年(民国时期)制定的,一市里为150丈,合公制为500。据说这个度量单位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里制的特点,又吸收了西方米制,是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单位,是最先进、最科学的计量单位。

那么,现代制定的一里等于500,与中国历史上一里的长度从400-500多米不等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这需要深入的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顺序法,也可以倒序法。我们不妨用倒序法来推演,看看结果如何。先以一里等于500来推算,远古一里为300步,一步为6尺,一尺就是(500÷300÷60.278

 

下面分析一下秦汉尺长0.231,唐宋尺长0.31米,清朝尺长0.32米,与远古尺长0.278米是什么关系。

我们先从古文献中找找原因。

在《小尔雅?广度》中记载: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大意是,跬是走一脚,走两脚(左右)为一步(和一呼一吸为一息的道理一样)。

在《孔子家语》有这样的记载:夫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斯不远之则也。大意是:中指节上一横纹,叫一寸;拇指同中指一叉相距为一尺;两臂伸长,叫一寻。大约数是这样推算的。

《说文解字》则说: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尺。就是说,以妇人的平均手长的八寸,作为尺的长度。

还有《孔丛子》记载: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四尺谓之仞,倍仞谓之寻,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

从上所录可知,古代的长度单位的命名与人的动作有关,以人体的身高手长为法则。这可能就是远古时代度量衡单位的来历吧。但这种做法很原始,太含糊了,似乎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可循。

 

有科学一点的记载吗?

在《吕氏春秋?适音》有记载:昔,黄帝令伶伦作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至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窍厚均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

这段话的大意是,古时,黄帝下令伶伦制作“律”(所谓律,望文生义,就是人人遵守的法则)。伶伦从大夏国以西,一直走到阮隃山的北部,来到一个叫嶰溪的山谷。(那里有很多竹子),他截取那些生长匀称,孔窍均匀,管壁厚薄一致的竹子,从两节之间截断,制成一支长三寸九分的竹管,用于吹音。……以这些竹管吹出的声音与黄钟的宫音进行比较,符合黄钟的宫音的,就作为制作“律”的标准。所以,以黄钟的宫音为准则,就是律和吕的基础。

这段古文献的叙述十分清楚,讲述制作“律”的方法也很详尽,科技含量相当大,是比较科学的。

 

再来看《史记?夏本记》,有一段称赞大禹的记载:卑宫室,致费于沟淢……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洲,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这段记载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但所记载的工具、方法来看,古人的做法也是科学的。所谓规,是用于画圆、判断方位的工具。所谓矩,是后来的曲尺,又叫鲁班尺。所谓准,是定水平线的水准。所谓绳,就是度量长度绳子。

因此,汉朝人编写的《汉志》说:三代稽古,法度章焉。大意是说,考证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度量衡的章法是明白清楚的,是有科学依据的。

 

那么,在夏商周三代,有什么长度单位呢?因用途不同,大概有跬、步、尺、仞、寻、常、墨、丈、端、匹、疋、束等十多种长度单位,后来逐步演变为分、寸、尺、丈、引五种,称为“五度”制。

因此,在《汉书?律历志》中记载: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

这段话的大意是,分、寸、尺、丈、引都是用来度量长短的单位。这些计量单位的来源,是用黄钟律管作为一尺的长度所定出来的。用黍粒排列的方法,制定尺的长度。一尺的长度等于黄钟律管的九寸,把律管的长度分为九份,再加一份,就是远古一尺的长度。

这就是汉代尺的来历,即汉代的一尺,等于远古尺的0.9尺(九寸)。

 

黄钟又是什么呢?黄钟是古代十二律管之一,就是前面提到的伶伦制定的“律吕”,简称“律”。用长短不同的管子(竹、铜或玉管)来审定音准,在口径相同时,管越长,音越低;管越短,声越高。

“律吕”分律管,有黄钟、大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个音,叫六律;吕管,有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六个音,叫六吕。

黄钟是律管之中最长的,所以是十二律中的最低音,即宫音(古代声乐分五音,分别为:宮商角徵羽,宮音最低,即波长最大)。

可能有人问,古人用声音来制定度量衡,是不是痴人说梦,与科学不沾边,风牛马不相及啊!

如果哪位朋友有这样的疑问,也不奇怪,因为我们接受现代教育之后,对音乐的知识几乎为零了。不过,这是科学的!与现代长度单位“米”用光的速度来测量的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说,如果现代人思想不够开放,听我讲远古的故事,也就是YY。现代社会上的所谓人文科学与远古的自然道德相比,差距有多大,看来不是用“斗”可以量度的啊!

 

根据以上所说,远古度量衡的度(长度),起源于黄钟律的长度。那么,量和衡与黄钟也有关系吗?

量(体积)和衡(重量)与黄钟也是有关系的。黄钟(竹管内)的容积及其所容之物的重量,就是量(体积)和衡(重量)的标准。这样,度、量、衡三者的关系就确立了。

古人用音乐来制定度量衡看似是一门艺术,却也是一门科学。这是多么的神奇啊!如果有人把艺术和科学对立起来看问题,思想是不是太狭窄了?

一种工具,一件事物是否科学,不是由某些权威机构或某些权威人士说了算的。人的思想局限性很大,现代科学还处于幼年期,以现代科学为准则无疑是自我束缚。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判断的权力,不人云亦云,才是科学的态度。

 

言归正传。那么,古人是如何将黄钟的声音转化为长度单位的呢?

我们先从古文献中找找相关的依据。

据《通志》所载:“夏尺十寸,周尺八寸”。意思是说,周朝时期使用的尺子长度,是以夏朝尺为标准制定的,周朝的十寸尺为夏尺的八寸。

《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黄钟之长九寸,一寸九分,计八十一分。

司马迁《史记·律书》记载:黄钟之长八寸一分,亦计八十一分。

明朝的朱载堉在《律吕精义》中说:黄钟无所改,而尺有不同。意思是说,黄钟的长度自古至今都没有改变,只是尺子有所不同,因此得出八寸一分、九寸、一尺的不同结果。

 

黄钟长九寸是什么意思?这是“夏尺”的标准单位。

夏尺是大禹统一天下九州之后,在夏朝兴起使用的尺子,又叫黍尺。黍尺是怎么来的?黍是远古时代最重要的粮食之一。因此,以黍一百粒横排,得出的长度定为尺的长度,叫“黍尺”。

大洪水之后,由于地球气候的改变,黍的籽粒变小了。因此黄钟的长度和黍粒的长度不一致了,同样100粒黍籽排成的长度,只是原来黄钟长度的九寸。所以夏朝人制定的尺子的长度,是远古时代黄帝下令伶伦制定律吕时的尺子长度的九寸。这个改变一直延续到清代。

 

那么,黄钟之长八寸一分又是什么意思?这是周朝使用的尺子的长度。

在周代,社会上流行大尺和小尺。小尺主要在西周京畿等地使用;大尺在其他地区继续沿用古制。周小尺为大尺的八寸。

近代有学者根据《周礼冬··考工记》中提到的“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的记载,从周代的玉璧中,测出古尺的长度为19.7厘米,就是周小尺的长度。

以周小尺为大尺的八寸算。大尺就是(19.7÷0.824.63厘米,即夏朝制定的尺子的长度。

 

现在我们得到了几个尺子长度的数据:周小尺19.7厘米;夏尺(黍尺)24.63厘米;殷墟出土骨尺16.93厘米;战国出土铜尺23.1厘米。长沙出土战国楚铜尺22厘米。这些数据有什么联系吗?

殷墟出土骨尺16.93厘米的黄钟之长八寸一分(16.93÷0.8120.9)与周小尺19.7厘米接近。长沙出土战国楚铜尺22厘米,与黄钟九寸(22÷0.924.44厘米,与夏尺(黍尺)24.63厘米接近。

我们把这些数据翻来覆去进行比较,虽然有些接近,但没有一致的,令人很困惑。我经过仔细的研究分析,发现古人可能把“黄钟之长九寸”和“夏尺十寸,周尺八寸”的意思搞混了,其中可能包含几层意思:

1、夏尺(黍尺)是黄钟长度的九寸(24.63厘米)。

2、周大尺又是夏尺(黍尺)的九寸(22.167厘米)。

3、周小尺是夏尺(黍尺)的八寸(19.7厘米)。

4、周大尺为黄钟的八寸,即黄钟的长度为(22.167÷0.827. 708厘米

以上分析,说明在夏朝时期,其实和周朝一样,社会上也流行两种尺子,一种是远古的黍尺27. 708厘米一种是经过修改的,是原来的老尺子长度九寸的新黍尺24.63厘米

经过这样的推理,各种数据的关系就比较顺了。原来在远古时候,即大洪水之前,黄帝时期制定的尺子,一尺为27. 708厘米

如果按照一里为300步,一步为6尺算(27. 708×1800尺),一里就是498.74,接近500。这就是远古一里等于500的原因。

 

事实上,我们还可以从汉代之后的各种文献记载,进一步分析尺子的演变与远古时期黍尺的关系。

例如,在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大都提倡恢复古乐、雅乐,有专门机构制礼作乐。由于远古黄钟律管所发之声音,已无从证实,因此制乐者各树其说。

历代制乐者都标榜自己以古黄钟律为法典,作为制定度量衡的标准。因此历史上出现各种长短不一的黄钟之尺。其中有偏短的,如西晋荀勖之尺,后周王朴之尺、北宋蔡元定所制之尺,所制黄钟比古黄钟高三律。也有偏长的,如北宋李照的太府尺(30.72厘米),明冷谦的营造尺(32厘米),所制黄钟分别比古黄钟低二律或三律。

 

按照各个朝代制定的尺子,折古黄钟之尺九寸来算,一里的长度都在500上下,进一步说明远古一里为500是一个定数,各个时期出现的误差,只是人们对音准校正出现的偏差,误差在3%之内。

例如,以唐代尺约 30.09厘米 ,九算(30.09×0.9=27.081×1800)计,远古一里等于487.45米,偏短了。

以宋代木矩尺30.91 厘米,九算(30.91×0.9=27.819×1800)计,远古一里等于500.74米,比较接近。

以明代的营造尺 31.8厘米,九算(31.8×0.9=28.62×1800)计,远古一里等于515.16米,偏长了。

 

看了以上推理分析,细心的人可能留意到了,各个朝代尺子因用途不同,长度不一,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以古黄钟之尺的九寸作为当时制尺的准则。

这是为什么呢?可能的原因是,大洪水之后,地球的运行发生了改变,黄钟的音准改变了。这个结果与地球在大洪水之后运行改变,自转轴(黄赤交角)发生变化的事实基本相符。

四千年前,一场毁灭人类文明的大洪水,不仅改变了人类的命运,还改变了历史文化进程。然而,天地运行改变了,远古留传下来的龙脉和风水的理论却没有人去修正,人们还要用远古的计量单位进行测量。所以,不管后来社会如何变迁,各种尺子的用途和长短如何改变,以黄钟之尺的九寸为准则的规矩都不改变。

 

以上就是我对远古一里约等于500的论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以这个单位为准则,我在卫星地图上寻找《山海经》记载的山经路线时,得到了验证。后来通过在google地球上的准确标注,进一步被确认。其误差比较想象的还小。(完)

 

为什么远古一里是 500

前面我已经就远古一里等于500米的问题,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和古文献资料的记载上做了考证。

但是,我觉得这样做还是不够的,历史文化资料浩瀚如海,鱼龙混杂,真假参半,只能作为参考,真正值得我们相信的,是亲自去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搞清楚一里等于500米的原因。

下面谈谈我亲自实践的结果。

 

首先,说一说“米”的来历。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米”起源于法国。以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叫做米。

公元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对米的定义作了如下更改: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

公元188310月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又通过了米的新定义: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据说这是最科学的长度单位定义了。

以上说明,米是来自于“自然”物理的长度单位,米与声光传播的波长相关。这和古文献记载的伶伦取竹管吹音定律,用音律制定度量衡的原理是一致的。四千年过去了,人类的智慧没有任何突破。

 

第二,“米”与“里”存在什么关系?试想,远古时候人们最崇拜的是什么呢?是自然!古人的思维是纯朴的,方法是实用的。这样,远古的里和现代的米就不谋而合的默契了。

我们知道,中国在二十世纪20年代制定的长度单位,一公里等于1000米。一公里等于2华里,即一里等于500米。这是现代才有的概念,凭什么说远古的一里也是500米呢?

其实,有这个疑问,一般来说,源于人们对现代科学的迷信,因为大家习惯由权威科学家给我们一个标准答案。

我是不迷信权威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这样的话,我之所以能成为权威,是因为我不相信权威。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那么,我们就自己来做个试验吧!不亲自做实验的话,即使得到结果,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经过很多次的定距、行走、记录、统计之后,我发现,原来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距离,平均数是每小时5000米左右。

古代一个时辰等于现在两小时。一个人正常走路,从日出到日落,除了中途吃饭休息时间,大约是五个时辰(即十小时),可以走50000米,按一里等于500米算,正好是100里。

这样的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吗?如果一个人崇尚自然,思想自由,不受现代应试教育灌输的形形式式、条条框框观念的束缚,应该不会觉得意外的。一个人正常行走一天为100里路,没有比这个更合理的长度单位了。

 

因此,远古的一里等于现代长度单位500米,我不敢保证绝对的准确,可能有正负几米的误差。但对日常生活来说,肯定是最合理的。感兴趣的话,不妨一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