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伤寒论》诊脉法的问题。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1-10-31
关于《伤寒论》诊脉法的问题。

今天看到的宋本《伤寒论》的诊脉法到底是一种什么脉法?

从《伤寒论.序》所论来看,和书正文中的脉法也不尽同。

我个人翻看《伤寒》、《金匮》,书中明确涉及的脉法主要是诊寸口、诊趺阳、诊少阴。这个我觉得还有些全身遍诊脉法的遗风,象是抓重点简化的。

黄龙祥的《针灸学术史大纲》中有说《伤寒论》中有“人迎、冲阳上下比较”的脉法,认为是“十二标本脉法”的缩影,但我真看不出来《伤寒论》有这种脉法,不知黄先生的具体所指?《伤寒论.序》中是有提到:“观今之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如果《伤寒论》的作者真如所说的这样摸脉,那似乎可属于一种遍体诊脉法。

有人在《追寻失落的文明---古脉法整理与研究》一文中又说“我可以举出大量的证据说明仲景所采用的脉诊方法,是三部九候脉法”(没看他举例),我倒也看不出《伤寒》中哪里的脉法是三部九候脉法,有高明者还请示教。
山东中医药大学姜建国教授曾经就仲景脉法做过深入研究。
仲景脉法有三根本,私以为握此三本,可以思过半矣

一,脉因以“风寒”而发端。
二,脉机以“营卫”而肇始。
三,脉本以“胃气”而立极。 各位大概是就寸口脉法而论。本贴其实是想从医学史的角度了解《伤寒论》作者使用的是历史上哪一种脉法?

  中医早期不论是经脉学说或诊脉法都有很多流派,百家争鸣。寸口脉法大概东汉末才开始流行。可能在宋代以前医界还是有多种诊脉方法的,《周礼》中东汉郑玄注说:“脉之大候,要在阳明、寸口”,不知具体是何种脉法,应该是当时流行的,《伤寒论》脉法涉及诊寸口、诊趺阳(阳明脉)、诊少阴,似乎比郑玄所说的脉法还要复杂些。唐代贾公彦《周礼注疏》接着再注:“但医者诊脉,诸脉皆可据,若脉之大候,取其要者,在于阳明、寸口而已”,前两句似乎说明唐代时候古典的“分经候脉法”还有流行,后面的话似乎说明唐代还有“阳明、寸口脉法”。“北宋医王”庞安时使用的就是“人迎、寸口”脉法(具体不清楚是早期的上下人迎、寸口脉法,还是后世改变的左右手人迎、寸口脉法,“人迎、寸口”脉法也不知是不是郑玄所说的“阳明、寸口脉法”的变异?因为“人迎”属于足阳明脉)。

  今天各少数民族医学的诊脉法不少就具有中医早期脉法的特点,诊脉部位多,但脉法简明易把握,属于始难学后易精的(中医寸口脉法属于易学难精)。中医的诊脉方法从遍体诊脉法逐渐演变成独取寸口的脉法,许多学者认为跟汉代开始兴起的男女大防的礼教有关。近代有一些医家推崇古典的“分经候脉法”,而批评独取寸口的脉法,认为前者更直接简明实用。
医学史学者论说中医主流诊脉法的历史演变,认为大概如下:

一、    早期是多脉遍诊法,或叫分经候脉法,以一处脉象与其他各处脉象比较,或与本脉正常脉象比较,看是否“异动”,有“异动”则为“有过之脉”。把脉部位应该主要也在手足腕踝十二原穴部位一带,针灸治疗部位也是这些把脉部位。

二、    十二标本上下比较诊脉法,即取某脉四肢末端的本脉的脉象与上部的标脉的脉象比较(本脉大约在手足腕踝十二原穴部位,早期不是具体的点而是一个部位)。其实也是一种分经候脉法。十二标本上下比较诊脉法所审查的内容为寒与热,坚实与陷下,滑与涩,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寒与热,早期诊脉法把脉时诊脉处皮肤的寒与热是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伤寒论》中大量的“手足温”、“手足冷”之类表述可能原本就是脉象的内容之一,今天壮医医学的脉法中还是特别注意诊脉部位的皮肤温度的。这种诊脉法是黄龙祥先生重新“发现”的,《内经》中有些篇章论述了这种脉法,如《灵枢.卫气》,还有《太素.经脉标本》。过去大概没有人真读懂这些文字。黄龙祥先生还据此推断经脉的最初形成,就是古人认为人体上下部存在内在的联系是通过血脉连接实现的,他们将本脉与标脉画线连接,就形成了最初的近乎直线的经脉(出土早期经脉人像实物确实如此)。

三、    人迎寸口上下比较脉法,人迎诊外、诊阳,寸口诊内、诊阴,见《灵枢.禁服》。黄龙祥先生认为这种脉法是十二标本上下比较诊脉法的缩影。可是除了上下比较这一点相近外,我看不出两者有什么内在逻辑关系,人迎和寸口又不是一条经脉的。黄氏还推测《灵枢.经脉》的编著者可能比较推崇人迎寸口脉法。 人迎寸口上下比较脉法如按《灵枢.禁服》所说,后世医家认为是有问题,胡天雄先生《素问补识》所云“正常人迎之脉,本来就大于寸口,《经脉》、《禁服》等篇所说的彼此大小几倍,寸口脉一般是不会大于人迎的。可能是后人妄形加工所致,此处一盛二盛,按《终始》及本篇来理解,应该是对其本身而言,并非此大于彼或彼大于此”。后世‘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的左右手比较的“人迎寸口脉法”不知从何而来。何梦瑶《医碥?人迎气口》认为是:“按:结喉旁人迎脉,恒大于两手寸口脉数倍,从无寸口反大于人迎者,此后人所以改候人迎于左关以与右关较大小也。”尚可从。

四、    《难经》早期独取寸口脉法,关前寸(诊阳,取代人迎),关后尺(诊阴,独揽了原人迎寸口脉法寸口脉的地位),关还只是分界。

五、    《脉经》定式化独取寸口脉法,寸关尺三部脉法,关从分界变成了“关脉”。
  从《伤寒论》脉诊多以尺寸论阴阳、少提关脉来看,尚带有早期原始独取寸口脉法的遗风。

   从二到三之间比较有问题,尚不能说得通顺,可能有缺环,或者不是这样的路线演变的。从三到五廖育群先生比较深入的论述过,比较说得通顺。
中医脉法的演进史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一,脉法长期临床实践的检验原则.这条原则决定了中医脉学在其自身的发展史上一定有一个不断取舍的拈择修正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会是贯彻脉学发展史的始终的,也正因了这个过程,中医脉学才会不断的进步发展,渐趋成熟,并尽量靠向她的完美境界。譬如内经遍诊法的头部三候,临床中多见于头痛,齿痛,耳爆,面瘫,脑血管,外感,情志等疾病,此处脉动大多呈现出浮越坚硬痉挛的急数搏动态。这样的脉态非只在此三部独现,其实在独取寸口中也大多可以判断以上疾病且还能更深入地认识。如是这样,临床医者自然是要舍遍诊而就寸口了。中医脉学的发展在外在的取脉方法的进步上其实是远远过于中医脉学内核的发展取舍的。这个脉学内核的发展进步取舍修正的过程没有跟上中医的临床实践,并由此带来中医脉学认识的许多歧义,这是古人的遗憾,自然也是今人的迷惑,当然也更应是今人的对脉学发展的机遇。譬如内经中对诸脉象实质的论述中,有许多是不切于临床实际,而且还有许多误导之嫌,如是,我们后人又该如何来发展修正呢?

二,脉学发展进步修正过程中基础理论的渊薮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皆有始源。这个始源的脉学基础理论是其自身发展进步的根本,说到底,这个根也是整个中医学的根。明白了这点,我们遂可以知道仲景脉法是怎样渊源于内经而又有所取舍侧重发展的了。仲景脉法实际上是内经遍诊脉法后的“三部诊法”。这里我就仲景脉法的“趺阳诊法”引内经一小段经文,大家一看自然就融会贯通了。

“素问,五脏别论: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脉法是中医的心髓,从重了说,不知脉法,不究脉法,不为中医。
气口(寸口,亦谓脉口),属手太阴肺经。在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路线中,胃是水谷之精气的原点,首先进入的就是手太阴肺经(谷气在这里还和天之真气混合,见《灵枢.刺节真邪》),所以说“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这个解释了古人之所以用寸口诊脉的原因。不难理解。《难经·一难》 :“十二经皆有动脉 ,独取寸口 ,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 ,何谓也 ?然。寸口者 ,脉之大会 ,手太阴之动脉也”。后世医家解释寸口何以候脉,多是从“肺朝百脉”“脉之大会”的角度解释,这大概是偏离古人的本意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气刚出胃到肺经,还没有经过其他脏、腑,寸口诊脉何以可知五脏六腑的病变?如果已经经过五脏六腑回流经过寸口,“理论”上才说得通,推论起来,古人的原本“理论”大概还是在寸口脉的“去与回”变化的比较中推测五脏六腑的病变。在古人构建的十二经脉循环流注理论中,肺被视为起点和终点(胃气首先进入肺经,循环最后又回到肺),如此看来,寸口脉法形成需要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经脉流注循环理论的形成。经脉学说的早期各经脉是独立的,并不相连,无所谓循环。循环说大概还是产生在公元前后时代。

另不知这句如何跟“趺阳诊法”有关?

趺阳脉(冲阳脉)属足阳明胃经的经脉。本意也是诊胃气或诊五脏六腑之气?《伤寒论》中关于趺阳诊脉的条文明确跟胃气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