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辩证的系统性 - 解密中医

 图书 馆员 2011-11-17

六经辩证的系统性 - 解密中医

伤寒六经辩证法,无论在辩证方面或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完整的系统性和系列性。所谓系统性,就是数百个伤寒的具体证候,以病位的、病性的同一性组成六个病理阶段,即六经。六经又以同一的病因组成一个伤寒整体,即伤寒病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伤寒六经病理阶段过程中的若干具体证候之间纵的病理关系,形成了六经辩证的系统性。所谓系列性,即数百个伤寒具体证候,以病理趋势的特殊性相区别,以病因的同一性而组成一个伤寒证候的系列,又以同一的病性而组成阴性证系列与阳性证系列,又以病位病性的同一性形成六经证系列性。六经各证候之间的横的病理关系形成六经辩证法的系列性。从其系列性说,伤寒过程依据器官功能盛衰分化为阴阳两类证候。阴证类与阳证类又依据表、里、气机病位而分化为六经。六经各经中又依据不同的病理趋势分为若干具体的证候。从伤寒一病分六经,六经又各分为若干具体证候,都是以病因、病位、病性相联系,又以病位、病性相区分,形成一个辩证系统。辩证之目的为治疗。由于伤寒病为一种生物病原体所引起的病理过程,因而以“因势利导”为治疗的主导思想。从这一治疗思想出发,对伤寒阳性过程以祛邪为治疗原则,对伤寒阴性过程以扶正为治疗原则。在三阳病中,由于不同的病位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而有不同的祛邪法;在三阴病中,也因不同病位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而有不同的扶正法。如太阳为阳性表病而用汗法祛邪;阳明为阳性胃肠病而用吐法、清法、下法祛邪;少阳为阳性气机病而用和法;少阴病为阴性表病因而用助阳温经之扶正法;太阴病为阴性胃肠病而用助阳温里法扶正。祛邪法分汗、吐、清、下、和诸法;扶正分助阳温经、助阳温里、回阳救逆诸法。如此形成一个伤寒辩证治疗系统。略如下列图表:

 
上述是伤寒六经系统与治疗法则。以下为六经辩证治疗系统的各经证治。

(一)太阳经证治系统
在太阳病理阶段,由于是表病位的阳性过程,体表组织在抗御反应中表现着功能亢进与代谢增高,体表组织因其功能特性而通过排汗的代谢机能以祛除病理物质,所以有发热自汗出与发热汗不出两种向外趋之势态。仲景根据太阳这种外趋之病势而因势利导用汗法祛邪。但汗法据自汗病势用解肌法,以桂枝汤为主方;据无汗病势用发汗法,以麻黄汤为主方。自汗病势之各具体证候因有太阳自汗病势的同一性,又各有其特殊性质,所以皆用桂枝汤加减法治疗。无汗病势之各具体证候也因有着太阳无汗病势的同一性及各自的特殊性质,也皆以麻黄汤加减方治疗。桂枝汤加减方共十五个都以桂枝为主体,都以脉浮、发热恶寒、自汗为病理依据。麻黄汤加减方包括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等四个,都以麻黄为主体,都以脉浮、发热恶寒、无汗为病理依据。这样组成一个伤寒太阳辩证治疗系统。但在太阳病理过程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造成这样那样的并发或继发证。这些并发或继发证因为不是伤寒病因引起的,所以属杂病的范畴。如蓄血、水逆、热喘、水饮、虚烦、悸气、结胸、心下痞、胀满、停饮、滑脱等证。太阳阶段的辩证治疗系统略如下表:

(二)阳明经证治系统
在阳明病理阶段,由于肠胃的生理特性(如胃的呕吐和肠的排便亦为保护和防御反应),在抗御过程中,表现为上越、里热、下夺三种趋势。仲景据上越趋势而用吐法,以涌吐而祛除病理物质;据里热之势而用清法,以通肠来祛除里热;据下夺之势而用下法,以排便来祛除病理物质。上越、里热、下夺以胃家实为共性,上越以愠愠欲吐,里热以汗出而渴,下夺以不大便为各自病理特性。吐清下三法皆祛邪法,以邪之所在不同,因其所趋之势而祛除之。在阳明阶段中亦有并发或继发证,例如黄疸、热入血室、蓄血、虚烦、热淋、便秘等。阳明经辩证治疗系统略如下表:
 

(三)少阳经证治系统
少阳病理阶段是伤寒在气机病位引起的病理反应。由于气机的功能特性规定着它调节失常的病势。仲景则因势用和解法,以柴胡汤为主。对兼有表证里证或其他证的俱以柴胡汤加减法治疗。在少阳阶段中也有热入血室等并发性杂病。少阳经辩证治疗系统如下表:
 
 
(四)少阴经证治系统
少阴病理阶段是表病位阴性过程,病理趋势为阳虚表寒。仲景治以助阳温经法,以附子汤为主方,在其阶段过程中的各具体证候,亦有着各自的特殊性质,如阳虚表热、阳虚水不化、亡阳厥逆证等。当少阴与太阴合并过程中则出现表里虚寒与亡阳阴竭之证。少阴阶段也由于不同原因而发生下利便脓血,吐利烦躁、阳虚咽疼、咽中生疮、虚烦等继发性杂病。少阴病阶段辩证治疗系统如下表:
 

(五)太阴经病证治系统
太阴病理阶段是里病的阴性过程,其病势为阳虚里寒,因其势而治以助阳温里法,以四逆汤为主方。太阴过程之辩证治疗系统如下表:
 
  
(六)厥阴经病证治系统
厥阴病理阶段为气机病的阴性过程。对厥阴病仲景未出示治法,但他揭示了厥阴病理阶段中四个证候是气机病的阴性过程,也就是在机能衰弱和体液不足状况下的气机障碍。其辩证系统如下表:
 

六经病理阶段在辩证治疗上各成系统。六经证治系统又以病因的同一性连接为一个伤寒辩证治疗系统。六经之间既以病性、病位的特殊性相区分,又以病性、病位的同一性相联系。使千姿百态的具体伤寒证候,以类相属,而又分擘条理地编组为系统,连接为系列的东西,这不是别的,正是伤寒病理过程本身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的特殊性质和同一性质。例如,同一病位依功能盛衰而分化为阴阳两性病理过程,它们又因功能进退变化而相互转化。同一病性的病理过程依据不同的病位而分化为三种过程,但又以同一的病性相联系。不同病性的过程皆以同一的病位相联系。如此地将伤寒病理发展过程中数以百计的特殊证候区分为六经,又连接为一个整体。六经病之间的传变皆取决于阴阳消长的变化:阴病转阳则病退,阳病转阴则病剧;阴病伤阳则病危,阳病伤阴则由表传里,阳病伤阳则向阴性发展;阴病伤阳则二阴合并,阴病伤阴则阴竭阳脱。在治疗方面,阳病治阴,治阴在保存津液;阴病治阳,治阳在扶正气。汗吐下清和诸法,皆祛邪法。邪气去则津液存、正气安。助阳温经、助阳温里、回阳救逆诸法皆扶正法。正气胜则邪气衰。六经辩证与治疗也是一个整体。因为辩证是方法,治疗是目的;辩证是治疗的根据,治疗是辩证的结果。因势利导是根据外界致病因素引起的伤寒病,在长期的实践中的总结,它本身即是按照客观规律去解决矛盾之意。阳性病以祛邪、阴性病以扶正的治疗原则,正是在因势利导思想的基础上,根据阴病和阳病的客观规律而产生的。例如,阳性病因功能强盛体液充足而发生功能亢进与代谢增高的抗御反应,自可根据病位的功能特性,顺应其抗御趋向以祛除病理物质。如太阳病在表用汗法;阳明病在上用吐法,在下用下法,里热用清法;少阳病在气机调节失常用和法。阴性病因功能衰退和代谢减低,这自应鼓舞机体功能提高抗御能力,以改变正邪之间的矛盾地位。如少阴病为表病的阴性过程,因体温不足而恶寒,身疼脉微欲寐,知为阳虚表寒之势,所以用助阳温表法以提高体表组织功能而利于抗病。太阴病为胃肠的阴性过程,胃肠因功能衰弱血循环不足而吐利腹疼,为阳虚里寒之势,所以用助阳温里法以提高胃肠功能而止其吐利疼痛。六经辩证与治疗是一个整体,虽然辩证可自成系统,而治疗方面亦自成系统。但辩证与治疗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关系,一旦分割开来,便俱失存在的意义了。
伤寒六经是一个完整的辩证治疗体系。其纵的关系表现了它的系统性,其横的关系表现了它的系列性。如太阳病是由一个桂枝汤证的证治系列和一个麻黄汤证的证治系列所组成;阳明病是由一个瓜蒂散证的证治系列和一个白虎汤证的证治系列,及一个承气汤证的证治系列所组成;少阳病是由一个柴胡汤证治系列组成。太阳、阳明、少阳诸证为一个伤寒阳性病证治系列。少阴病是一个附子汤证治系列,太阴病是一个四逆汤证治系列。少阴、太阴诸证是一个伤寒阴性病证治系列。阴、阳两大系列为一个伤寒病的证治系列。伤寒六经辩证治疗体系,纵成系统、横成系列、辩证与治疗、理法与方药,井然有序,浑然一体,正是伤寒病理过程本身发展规律的反映,是长期临床实践认识的结果。它是祖国医学中最完美的辩证治疗系统,是祖国医学光辉的科学成就。但《中国医学史略》却说:“《伤寒杂病论》是一部条文式临床札记性的著作……既没有系统的专门论述,每条条文也不是加以明确的说明。”是的,所谓条文札记性,是《伤寒论》的简书的文字形式,但这并不妨碍条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六经本身即是专门的系统,只是仲景作出了《伤寒杂病论》,没有加以“明确的说明”,这也正如史前人类发明了钻木取火而没有说明摩擦生热一样!

《六经病欲解时图》

通过阴阳鱼的构图,可以理解很多中国传统科学、哲学中的内容。最直接的,我们可以看到阴阳的消长变化在一年中的具体表现,“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以北半球黄河流域及周边为参照),从这一天起白昼开始逐渐变长,阳鱼也逐渐从一个小尾巴点开始扩张;夏至日白昼最长,从这一天起白昼渐短,夜晚渐长,阴鱼开始扩张。阴阳互相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六经病欲解时:

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大约早9点——15点

“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大约 15点——21点

“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

“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

“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

“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大约凌晨1点——7点

和子午流注图
 
“子配胆及胆经;丑配肝及肝经;寅配肺及肺经;卯配大肠及大肠经;辰配胃及胃经;巳配脾及脾经;午配心及心经;未配小肠及小肠经;申配膀恍及膀恍经,酉配肾及肾经;戌配心包及心包经;亥配三焦及三焦经。”

人体一天内经络打开时间

21:00_23:00 三焦经
23:00-1:00 胆经(要上床睡觉)
1:00-3:00 肝经
3:00-5:00 肺经
5:00-7:00 大肠经(起床要喝水)
7:00-9:00 胃经(要吃早餐)
9:00-11:00 脾经(1个小时要喝一次水,慢慢饮)
11:00-13:00 心经(开心快乐)
13:00-15:00 肠经
15:00-17:00 膀胱经
17:00-19:00 

19:00-21:00 心包经(适宜散步)

人们要想健康就要从六经病欲解的时间规律找出子午流注图五行地支与子午流注图他们的关系。 

“六经病欲解时”蕴含着天人相应

六经病欲解时属于时间病理学的范畴,时令因素对人体健康以及病程的影响是外因,而人体的正气是内因,这与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理论是一致的。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的运动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不断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体必须随时适应自然规律,才能与环境保持协调而出于健康状态。

六经病均有一个欲解时,如《伤寒论》第9条、193条、272条、275条、291条、328条,说明六经各有一个欲解的时辰,而这些不同的时辰,代表大自然阳气的盛衰,紧密关系着六经的气血盛衰,它是天人相应思想的体现。《素问?脏气法时论》说:“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其所不胜而甚,至其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其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这段话对理解六经病欲解时很有帮助。

如太阳病自得其位的时间是9时至15时,此时大自然的阳气最盛,人体的太阳经经气此时最旺盛,二者相加,则太阳病阳气被风寒所郁遏,可应时而解,故“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再如阳明经自得其位是从15时至21时,此时大自然阳气衰退,人体阳明经经气最旺,二者相较,正胜邪退,则阳明经热盛之邪得以外达,其病欲解,故“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内经》中所述“必先定五脏之脉”,正是强调了内因在其病欲解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由此进一步推导出在天人之间,以人为本,以天为标,以正气为本,以时令为标,把握机遇,因时而动,“必先定五脏之脉”,参以天时,促其自愈,这正是《伤寒论》务本论道的精髓,也是整个中医学的优势所在(谷万里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另外

“六经病欲解时”与“阴阳自和必自愈”的提法互见于<伤寒论>始终,二者有其内在的一致性,高度统一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以下是《六经之间传经》本人听课的笔录:

六经病病里的概念和病性意义与病势的意义:(也就是病症的概括)

1“太阳病、(三阳)欲解时,从已至未上”;早9点——15点

太阳病 :

病位是

足太阳经、足太阳腑、涉及到膀胱和体表的阳气被外来风寒邪气所伤。它根源于下焦膀胱,根源于下焦肾。病性:是阳证。

病势是:阳病的初起。

例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

证见口渴,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水入即吐,为膀胱蓄水证,治宜五苓散。

 2 。“阳明病,(二阳)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大约 15点——21点

 阳明病:阳明和太阴相表里

病位是:涉及到手足阳明经、腑,也就是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还有大肠经、胃经。

(一般足经循行路线长受寒邪反映比较明显,受阴邪经循行路线短就反映不明显。)

病  性:是阳证。

病势是:极期。 阳明的阳气量比较大,但是, 邪气入阳明就化热了,邪气就成了阳邪,成了热邪 ,两阳相加正邪斗争激烈,所以表现大热,大实的证候 。从病里的角度来说:  阳明病是阳证的极期阶段。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主要病候:经脉病: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3。“少阳病、(一阳)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

少阳病:少阳和厥阴相表里。

病位是:涉及到胆经,胆腑和三焦。(如:无汗而喘。邪热壅肺汗出而喘。水寒设肺而喘。)

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                                           

病  性:是阳证。

病势是:是后期。这是为什么呢?进入少阳的邪气它可以是寒邪也可以是热邪 。如果邪气在足少阳经脉的话,它是寒邪。因为它有往来寒热的症状。为什么有恶寒?那一定是有寒邪伤人阳气的症状。

所以,寒邪在经的时候是寒邪。邪入腑的时候就化热。而正气是少阳是小阳,是弱阳也是稚阳、嫩阳、幼阳。如日初出。阳气不亢不烈。一旦少阳抗邪不力的话。邪气就有可能内传三阴。因而出现太阴病。

头痛,目赤,目痛,怕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内障,目翳。

所属病候:耳聋,腹胀,水肿,遗尿,颊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上肢外侧痛,小便不利等。

主治: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4。“太阴病,(三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

太阴病:[ 阳明和太阴相表里。]

病位是:涉及到脾经、涉及到脾脏 、没有涉及到手太阴肺。

为什么?太阳主表,肺主皮毛,当太阳体表的阳气被风害邪气所伤的时候,常常会影响肺气的宣发失调。因而出现咳嗽、喘。在上边太阳病中就包括了。这里就不讲了。                   

病  性:是证。仅仅涉及到脾阳虚。

病势是:是证的初期。

5。“少阴病、(二阴)欲睡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

少阴病:

病位是:涉及到心、肾。涉及到肾经。

心主火,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主水,肾又是元阴元阳之根本。当寒邪进入少阴导致阴阳两衰。而以肾阳虚衰为主的证候的时候,那么这就是阴证进一步加重。

病  性:是证。                                                   病势是:是证的危重期。特别是心、肾真阳虚衰为主的这种少阴病,不去积极的救治,常会出现不良的后果。它是阴证的危重期。当然,少阴病另外又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说;不是以心、肾真阳虚衰为主 ,而是以外来的寒邪盛为主。:雪崩人埋葬雪里,你心、肾阳气再盛;雪的阴寒太盛,人的生命也要受到威胁。

6。“厥阴病,(一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大约凌晨1点——7点

厥(jué)阴病:

病位是:涉及到肝和心包(具体讲厥阴病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它的复杂性)。如果这个病是由 少阴传来的,你就是 病势就是末期。

病  性:是证。

病势是:末期。有死无生。 因为少阴心、肾真阳虚衰 ,又导致厥阴相(象)火 , 肝和心包的 相(象)火衰竭,那的确是 证的末期。 有死无生。

另  外:“ 厥者,尽也。 厥者,极也。”如果这个病不是由心、肾真阳衰微而转入厥阴,而是外来的阴寒邪气郁遏ě了厥阴的相火,这可能就要发生变化了。当阴寒邪气特别盛,盛到极点的时候,而相火被郁到极点的时候,相火爆发,阳气来复。厥阴病就可以有阳气恢复的这种机转。如果 阳气恢复以后阳复阴退,病就可以自愈。如果阳气恢复的过热又可以转成热证。转成阳证。所以,厥阴病又存在着阴尽,阳生的变化。

六经病他们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就叫做传经。具体来说一经的邪气传到另一经,相应的临床症状就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就叫传经。

如:“太阳病”作为一个表证,太阳邪气可以传给其他任何一经。

太阳可以传给—— 阳明;

太阳可以传给—— 少阳。 

太阳可以传给—— 太阴。  

太阳可以传给—— 少阴。     

太阳可以传给—— 厥阴 。

因为体表的阳气属太阳所管,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以后,就等于人体的防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出现缺口,所以邪气就可以传给其他任何五经。

但是,少阳可以传阳明。而邪入阳明就一般不在传给其他任何经了因为阳明是属土的,就象地球一样,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地球上的各种动植物是地球上所化生的,最后死亡以后都回归于大地。所以邪入阳明以后,想再传其它经是不可能的。就象阳明的里热,尤其是阳明里是实证,你若不是通过泻下就在阳明本经解决的话;阳明的燥热实邪能传入太阴吗?是不可能的。

少阳病之邪可以传太阴太阴之邪可以传少阴,少阴之邪可以传厥阴 。这些显然是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

我们说由一脏一腑,他们经常是脏腑相连,经脉相互络属。

比方说:太阳和少阴,脏腑相连,膀胱和肾脏腑相连,经脉相互络属,它们相表里。所以,太阳之邪有飞渡少阳的时候,这种情况很多。

那么,少阴阳气恢复以后,有没有脏邪还腑阴病出阳的这种变化呢?有的!太阴可以外出太阳。也就是当寒邪盛的少阴病,而不是真阳衰的少阴病。然后祛邪达表,使少阴脏邪还腑阴病出阳,可以外出太阳。

少阳和厥阴相表里。

少阳之邪不解可以内传厥阴。厥阴阳气恢复以后邪气又可以外出少阳。这就是厥阴阳气恢复以后驱邪达外,厥阴之邪外出少阳的。

还有一对,就是:

阳明和太阴相表里

在<伤寒论>原文里说: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此为阳明病

这就是一个太阴湿浊不化,在太阴郁积久了之后从阳明燥化,外出阳明的一个例子。

以上是六经之间传经的基本模式。

自配“加味丹七芎芪散”治疗心脑血管病

我有家族性高血压。1998年9月,我又因心脏骤停从电杆上8米处摔下来,摔断了左侧六根肋骨,肺脏有半叶瘀血,心脏、肾脏被摔伤出血,在医院昏迷三天,经抢救脱险。1999年12月我又患脑血栓右半部身体瘫痪住院。

2009年检查身体,作心电图检查,检查结论是:“心率: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结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提示:心肌呈缺血型改变。我儿子知道我的病情后,带我去作64排CT对心脏冠脉成像。检查记录:冠脉CTA扫描,检查所见:冠脉钙化分析,冠状动脉走行区可见钙化影。冠脉CTA:冠脉分别呈右冠优势型。左主干、前降支近段、中段可见多发低密度斑块影及混合密度斑块影并管腔轻-中度狭窄;右冠今段可见混合密度斑块影,并管腔狭窄约23%,对角支、回旋支、钝缘支、后降支血管充盈尚可,管腔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受患者心率及呼吸运动影响,部分图像可见模糊伪影。检查印象:1、前降支近段、中段发软斑块及混合斑块并管腔轻-中度狭窄。2、右冠近段混合斑块并管腔轻度狭窄。”我开始用西药治疗。

以后,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我自配 “丹七芎芪散”治疗心脑血管病,处方:丹参4克、川芎3克、三七粉2.5克、黄芪5克。此后我就按丹参4~5克、川芎3~5克,三七粉2.5~5克、黄芪5~8克,自己调整用量,既不要出现夜间口干,又达到最佳治疗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疾病。我感觉效果不错,于是在2012年12月17日写了题为《自配“丹七芎芪散”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日志。

此后,我弟弟作为中医大夫对我建议说:“丹七芎芪散”中的丹参、三七、川芎是活血的药,黄芪是补气药。建议增加补血药当归5-10克,活血化瘀药山楂7-15克。我又将“丹七芎芪散”又增加当归、山楂两味配制,服用一年多,感觉有良好效果。因此今日以《自配“加味丹七芎芪散”治疗心脑血管病》为题再写一篇,“加味丹七芎芪散”就是“丹七芎芪归楂散”。有同病的朋友在中医大夫指导下不妨服用看看效果。

为了使朋友了解“加味丹七芎芪散”,我将各味中药的有关论述摘录如下:

丹参: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功效: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宁心安神。《神农本草经》将丹参列为上品。丹参“主心腹邪气,......寒热积聚,破瘀除瘕,止烦满,益气。”《别录》称丹参“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药性论》记载丹参“治脚弱,疼痛,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鸣吼。”《日华子诸家本草》称丹参“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关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丹毒,头疼,赤眼,热温狂闷。”《纲目》记载丹参“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滇南本草》记载丹参“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本草求真》说“丹参,书载能入心包经破瘀一语,已进丹参功效矣。然有论其可以生新安胎,调经除烦,养神定志及一切风痹崩带、癥瘕、目赤、疝痛、疮疖肿痛等,总皆由其瘀去,以见病无不除,非真能以生新安胎,养神定志也。”用量:3—15克。

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能: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养生。《本草纲目》称三七能“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着,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玉楸药解》记载三七“和胃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伤,一切新血皆止。”《本草新编》记载:“三七根,止血之神药也。无论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独用亦效,加入于补血补气药中则更神。”《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三七善于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吐衂要药,病愈后不至瘀血留于经络,症变虚劳。兼治二便下血、女子血崩,痢疾下血鲜红久不癒,肠中腐烂,寝成溃疡,所下之痢血紫腥臭,杂以脂膜,此乃肠烂欲穿。为其善化瘀血,又善治女子癥瘕,月事不通,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外用善治金疮,以其末敷伤口,立能血止疼愈。若跌打损伤,内连脏腑经络作疼痛者,外敷内服,奏敛尤捷。疮疡初起肿痛者,敷之可消。”清代赵学敏首先把失去作为滋补强壮药。《本草纲目拾遗》指出“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为中药最珍贵者。”用量:3—10克。研粉吞服1—3克。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抗衰老。《神农本草经》将川芎列为上品,“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别录》指出,川芎“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来去,目泪出,多渧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药性论》称川芎“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胎衣不出,治腹内冷痛。”《日华子本草》记载川芎“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瘀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漏,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疱疥,及排脓消瘀血。”《医学启源》指出:川芎“补血,治血虚头痛。”王好古称:川芎“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本草汇言》称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瘀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凡散寒湿,去风气,明目疾,解头风,除胁痛,养胎前,益产后,又癥瘕结聚,血閉不行,痛痒疮疡,痈疽寒热,脚弱瘘痹,肿痛却步,并能治之。”明代张介宾在《本草正》记载,“川芎,其性善散,又走肝经,血中气药也。”《主治秘要》云,“芎藭其用有四,少阳引经一也,诸头痛二也,助清阳三也,湿气在头四也。”张元素说:“芎藭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故清神四物汤皆用也。”川芎用量:3—10克,研末服每次1—1.5克。

黄芪,补气养生,抗衰老,固表,生肌,利水。《本经》将黄芪列为上品补益延寿之药。张元素在《珍珠囊》说: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长肌肉,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明代倪朱谟《本草汇言》说:“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遂者,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脓血内溃,阳气虚而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溃者,黄芪可以托脓毒。”清代王昂的《本草备要》指出:黄芪“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解阴火,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疡圣药。”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说:“黄芪能入肺补气,入表实卫,......生用则能固表,熟则生血生肌,排脓内托,是盖指其气足,则血与肉皆生。”中医认为黄芪是“补气诸药之最”,“气中血药”,“疮家圣药”。是养生抗衰老不可多得之常用之药。黄芪用量:9—15克,大剂量30—60克。

当归:甘、辛,温。归心、肝、脾经。《本草重圆》记载说当归是《本经》中品。“气味苦温,无毒。主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汁饮之。”《神农本草经》记载“当归,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温虐,寒热,洗在皮肤中(《大观本》,洗音癣)。妇人漏下绝子,诸恶创疡金创。煮饮之。一名干归。”《名医别录》记载“当归,味辛,大温,无毒.主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 ,汗不出,湿痹,中恶,客虚冷,补五脏,生肌肉。生陇西,二月、八月采根,阴干。”《本草正》记载:“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日华子本草》记载:当归“补一切劳”“ 破恶血,养新血。”当归用量:煎服9—15克,补血宜归身,活血宜归尾,养血宜用全当归。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日用本草》记载。山楂“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本草纲目》说山楂“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凡脾弱食物不化者,胸腹酸刺胀闷者,余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本草衍义补遗》称山楂“健胃行结气,治妇人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山楂“醒脾气,消肉食,破瘀血,散结消胀,解酒化痰,除疳积,止泻痢。”张锡纯《衷中参西录》之指出:山楂“善入血分,为化瘀血之要药。”“其化瘀之力,更能蠲除肠中瘀滞,下痢脓血,且兼入气分以开气郁痰结,疗心腹疼痛,若以甘药佐之,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本草通玄》记载:“山楂,味中和,消油垢之积,故幼科用之最宜。”《景岳全书》称:山楂“......性善于消滞,......善消宿食痰饮吞酸,去瘀血疼痛......。”《本草经疏》记载“山楂能解入脾胃消积滞,散宿血,故治水痢及产妇腹中块痛也。大抵其功长于化饮食,健脾,胃行结气,消瘀血,故小儿产妇宜多服之。”山楂用量:9—15克,大剂量30克,煎服,消食多炒用,止痢、化瘀多炒炭。

 我将丹七芎芪散加入当归、山楂两味配成“加味丹七芎芪散”或称“丹七芎芪归楂散”服用近二年时间,治疗预防再次脑血栓和冠心病,我感觉效果不错,我已经不用再服用“速效救心丸”了。同病相怜,我将我的体会告诉同病的朋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