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慧心品得秋味足?——《学海观止》(《故都的秋》篇)(下)

 鲤鱼山九龙门 2011-11-20

慧心品得秋味足 ——《学海观止》(《故都的秋》篇)(下)

(2011-11-16 22:09:41)  读书笔记

                    慧心品得秋味足

          ——《学海观止》(《故都的秋》篇)(下)

 

                                           久 

慧心品得秋味足 <wbr>鈥斺敗堆Ш9壑埂罚ā豆识嫉那铩菲ㄏ拢   《故都的秋》自问世起,就备受人们的青睐。文中作者用饱醮情愫的柔毫,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的北国秋色图。图中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它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百读不厌的美文;它像一首诗,抒发的是一个平民作家在风雨如晦的年代给自己忧虑、孤独的心灵找一个精神家园的幽情。

但该文自问世以来,解读中也多争议。

 

一、一份被误读的感情:故都、秋与郁达夫的关系(姚康康)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写的一篇描述北平(京)秋景的著名散文,除此之外,他还写了《北平的四季》。粗看之下,郁达夫对北平(京)是抱了热爱之情的,如《故都的秋》中所言:“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以及“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其实,纵观郁达夫的一生,北京之于郁达夫,实在是内心的一份隐痛,说恨算不上,但绝不至于爱,对于《故都的秋》中所表现出得情感,我们应该分得清文中营造的情感和作者真实的情感的区别。

赵园先生谈到,“中国式的文人,何言只是‘文’与‘言’分离,做文章的态度有时也与实际生活态度分离。”这段话是她用来评价郁达夫的,在郁达夫的作品中,诗、小说、散文,每种文体中都有真实的自我,也有文学上的创作,有些适用于作品中的情感会和现实生活中产生某种“偏差”。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北京当时曾经汇集了当时一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但郁达夫似乎并没有在二十世纪初对此留下太多的纪念。19199月,从日本留学归国的郁达夫,受长兄之意在北京参加外交官与高等文官考试,他辛苦奔走几月,终以落魄失意而告终,用郁达夫的话说,是“被斥”。北京并没有接纳这位满怀希望的青年,在陶然亭,郁达夫在墙上题诗:“泥落危巢燕子哀,荒亭欲去更徘徊。明年月白风清夜,应有蹁跹道士来。”1919年的北京,断了郁达夫的“仕途”之梦,那时的北京,在郁达夫看来,清、冷、保守,从9月到11月,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风秋雨中一点一点地失意,何来热爱?只有离开。

 19239月,北京大学的陈豹隐教授因公赴苏联,他担任的统计课程暂时无人任教,为了生计,郁达夫应聘到北大讲授统计课程。从该年10月到1925年初,郁达夫一直住在北京,钟情于文学的郁达夫在北京教的却是统计课程,且仅仅是讲师的职称,他本无心于此,心中的落寞可想而知,“大都会!首善之区!我和乡下的许多盲目的青年一样……骑驴走马,积了满身尘土,在北方污浊的人海里,游泳了两三年”,这是郁达夫第二次被北京拒之门外的感受。

1925年夏及10月中旬郁达夫还两次到北京看望寓居在此的妻儿,19266月,儿子龙儿在北京患脑膜炎夭折,郁达夫从广州奔赴北京,郁达夫住到10月初才离开,一片伤心画不成。当时,得知儿子病危的情况后,郁达夫忧心忡忡,等他赶到北京,竟未能见爱子一面,对于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的郁达夫而言,其内心的伤痛可想而知。北京,丧子之城。

 散文《故都的秋》其实是一篇“约稿”,当时任天津《当代文学》杂志主编的王余杞盛情邀请郁达夫秋后到北平一游,并写信告诉郁达夫“谓胶济津浦路免票”,可为他办理。1934814日,郁达夫从青岛抵北平正阳门车站,郁达夫在日记中说,“十年不见之北京故城,又在目下了,感慨无量”,其实,不论是在这里,还是在《故都的秋》里,郁达夫所称“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并不确切,对此,郁达夫多了一份沧桑之感,八年之别,竟有十年之感。

 由于郁达夫1934年到达北平恰是秋之刚至,八月十六日,就是农历七夕这天,郁达夫写到,“今天是双星节,但天上却布满了灰云。晨起上厕所,从槐树阴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在这一天,王余杞来信,向郁达夫催稿,并且告诉他第二天来取稿,如若不行,他就坐在郁达夫房中,直到拿到稿子。王余杞是郁达夫欣赏和提携过的文学晚辈,这份人情,应该还得答应的。八月十七日这天早晨,郁达夫一早起来便坐在书桌前,为王余杞写了二千字的“约稿”,这便是《故都的秋》,如果没有王余杞的热情和苦摧,现代文学中这篇名作是否会诞生就很难说了。

郁达夫在文章开头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种情感是极其真实的。有人说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间是“秋士悲秋”,其实这种“悲凉”背后有着郁达夫对北京不堪回首的回忆,而这种回忆,往往都与秋有关,这座城的冷漠,这座城的伤痛,令人挥之不去,我很难想象郁达夫会和老舍《想北平》中一样,内心深深地爱着这座故都。

慧心品得秋味足 <wbr>鈥斺敗堆Ш9壑埂罚ā豆识嫉那铩菲ㄏ拢与郁达夫小说的现代气息相比,他的散文则有浓厚的古典意蕴。郁达夫一生诗、散文、小说俱佳,各方面的创作都堪称大家。在他身上,一方面,从小说创作而言,无论从内在精神还是外在表现而言,郁达夫更具有现代启蒙和个性解放的气息,但另一方面,到了散文和古典诗歌中,郁达夫又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情调中,这种对传统文化的修养与偏好,赵园先生认为,“以古典式的意境、情调为生活,使得郁达夫常常在感官中混淆了艺术与人生、现实与梦。”所以说,在《故都的秋》中,从第二段开始,郁达夫就偏离了第一段的现实情感,他回味的是“秋”这种传统题材的诗意,他仿佛忘记了北京之于他的不快,有意要做一篇称颂北平之秋的文章。与其说郁达夫写的是对故都的秋的感慨,不如说他凭借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在完成一篇“命题作文”,这篇“作文”固然完美,成了经典,但真的如文中所言“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饱尝这故都的秋,又何来的“悲凉”?所以说,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故都的秋》的文字之美、意境之美、和谐之美,其实忽略了背后郁达夫的伤心和无奈。这篇文章,第一段和后面部分有着某种程度上的“不统一”,郁达夫还是在这里“欺骗”了大家,我们很多时候,都误读了《故都的秋》。郁达夫对于北京,只是个过客,不是归人,郁达夫一生对于北京的感情始终是矛盾的,现实中的不如意,在《故都的秋》里,终于“功德圆满”了,这只是郁达夫的一个梦,梦醒之后,他还要离开。

 

二、《故都的秋》的几个误读(金传富                                       

1、秋天是好还是孬?

“秋天”究竟好还是不好,这是一个无从回答的问题。可能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当然,说好,或者说不好,其答案无是以个人的意念为中心的。既然郁达夫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那么,在作者的心里,已经为秋天定了一个基调了:秋天应该是不错的,是能引起人们的美好思绪的。从这个基调上判断,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作者对于“秋”,对于秋天的“故都”并不都是心怀“悲切(戚)”的。那种认为作者“悲秋”并且坚信不疑的说法,就似有不太合宜的地方。[]

在本文中,作者反复地明确表示了对于故都秋的好感:“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里很直白地告诉了读者,对于北平这个“故都”的“秋”,作者始终怀着两样的感情:一种是真正的“秋”的滋味对于作者心灵的引诱。另一种是心中的隐性情怀——作者郁达夫对于秋天的这种眷念及敬畏之情。不少读者也看到了这点。

由第二层意思,可以判断,作者所说的对“秋”的感情,恐怕并不是简单的“好”或者“不好”,在这个“好”与“不好”之中,无疑隐含着作者的更深一层的情绪。换言之,这里的“好”与“不好”仅仅是作者行文的一个引子罢了,这作者为了行文而专门拽出来的。因为,任何一个有基本判断力的作家,他都不至于在自己的文章里进行肤浅的线性判断。可惜,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往往泥古不化。却往往也上了作者的当。

2、“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着落点在哪里?慧心品得秋味足 <wbr>鈥斺敗堆Ш9壑埂罚ā豆识嫉那铩菲ㄏ拢

我们所见的对本文的解读材料中,几乎没有不重视“清”“静”“悲凉”诸字的。

这些观点认为,这“清”“静”“悲凉”三字,写的是本文的景,或者认为这三字写的是作者的情,或者兼而有之:前二者写的是全文的景,后者写的是作者的情。[]

有的人从结构上讲,认为这三个字确乎是全文的文眼,[]起统摄全篇的作用。究竟这“清”“静”“悲凉”三字,在文本之中起什么作用?是否如有的论者所说“统摄”全文,又涵盖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我们认为都未必:

其一,从文理上判断,统摄全文的只能是作者的感情。这一点,从开篇的动机与结尾的愿望就可轻而易举地看出,作者对秋天的特别厚爱。开篇第一句话“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意思是说,“呵呵,我可要写文章了啊。”此外是别无他意。因为秋天的好与坏不过如此。按照美国著名写作学家傅乐施的话说,这叫给文章放一个烟幕弹。

第二句话“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是”是一个转折。意思是说,“哪里的秋天都不错,只是北平的秋天有这个特点啊。那就是‘清’‘静’‘悲凉’啊。”然而,从下文看,我们似乎并不能找到直接与“清”“静”“悲凉”分别两两相对应的文字。相反与文章内在脉络对应的却是作者内心的感情:即“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也不过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作者说得十分清楚,我到北京来,就是喜欢北京的“秋味”。

显然,对于“北平的秋味”的追求,才构成了这篇文本的核心思想。换句话说,下文北平的各种“秋味”才是演绎这篇文章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而各项与“秋味”相关联的呈现,也才是本文逻辑的一个基本暗扣。

如果不信,将第一二句话删除,本文照样文通字顺,但感情的深沉度降低许多。

其二,并不能从文本中找到与“清”“静”“悲凉”直接对应的文字。

这里又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清”“静”“悲凉”这三个词的含义本身是模糊的。究竟什么是“清”?语义不明。涉及“清”者,通检全文,仅有三见。一是写江南的:“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二是写“北国的槐树……又觉得清闲”。再是写“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从词汇学的角度分析,假如不能准确给一个词定位,那么,这个词没准只是一个词缀或词素而已。既然不能找到关于“清”的一个准确的定位,那么,这里的“清”似乎也只是一个词素而已,是实在不能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的目的。下文的“静”与“悲凉”也是同此道理。

另一个原因是,下文所有的文字描绘也并非服务于“清”“静”“悲凉”。特别是“静”,不少人认为,你看北方的秋,哪里不是“安静”的啊。或曰“以闹衬静”。实际上,文中描写“闹”多于“静”。如:“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皇城人海”“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它们的啼唱”“秋蝉的嘶叫”“忽而来一阵凉风”“都市闲人”们的对话,有哪一样是静的?没有哪一样是静的。

试想,这一个大国的都城,又是处于一个特别的生活的季节,人海苍茫,芸芸众生,喧嚣不止,无论如何它不可能是静谧无声的。如果不是作者的故意,我们也要跟着以为作者就是基于“静”来行文,这,是对于本文的一个误读。

再从文章的着力点来看,文章的要义就是写作者内心对于故都的情感,对于故都“秋味”的一种复杂的感怀。显然,“动”或“静”,“闹”或“静”都不是文章唯一的要旨。

慧心品得秋味足 <wbr>鈥斺敗堆Ш9壑埂罚ā豆识嫉那铩菲ㄏ拢而以“悲凉”讲,文章一开篇就已经交待了作者对于秋天的一个印象,“总是好的”。这句话实际上已经为全文的感情脉络定下了一个调子。也可以说,文章的大部分内容或者说情感的色调已经被确定了。既然已经定了调子,如果我们读出来只是对于“秋”的“悲凉”的态度,显然是矛盾的。

  又从全文看,不但“悲凉”的景象描绘较少,而且,有诸多描绘都是带着“秋”的热烈的。比如“陶然亭的芦花”是很清白,然而不见得就冷;“钓鱼台的柳影”,是一种生命的色彩;“西山的虫唱”,也是一种有生命迹象的标志;“玉泉的夜月”,太冷了不会有人去看的,赏月也不会超出中秋老远;“潭柘寺的钟声”,“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漏下来的日光”,“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等等,没有一样是凄清之色调。即使下了秋雨,然而也只是“凉”,并不足以说明就是“冷”。

  一个足资证明的事实是写的“秋枣”及其他“秋果”,其实写的是一种秋天的镏金的色彩,“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Golden days。”所有这一切,假如我们用画家的色调来量度,至少也是一种温暖之色,而绝不可能是一种冷色。不然作者不会用那个具有洋文色彩的“Golden days”了,这里应该是特别有意味的。以此判断,作者笔下的秋,其实并不“悲凉”――作者对秋的情感与态度也一目了然。

以此,我们硬要说作者对秋的态度是冷淡的,又是悲凉的,显然是说不过去。

而真正要从文章老手的角度讲,这不过是作者的顺带一笔罢了。也可以说是高明作者对读者的一次逗趣。总之,这里的三个词是悬空的。

3、文章究竟写了几幅图画

对这篇文章的解读,许多读者似乎都提到一个观点。即认为,此文写了多少幅画面。特别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语文教师用书》第三册明确说“文章……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即是后来的“五幅图”。此说之行,流毒万方。几许的解读,没有不遵循这一说法的。

如:《<故都的秋>教案及评点》[]:“……找出相应的段落……明确:“清晨院中赏秋”“早晨落蕊所感”“秋蝉衰弱残声”“秋雨微叹秋凉”“北方果树奇景”。

《诗情画意总关情》[]:“……作者描述的几种秋景其实就是几幅美妙的图画。一、庭院幽深图……二、幽人徘徊图……三、闲人伫立图……四、秋枣半熟图……此外,散见于文中的一些句子有不少也是富有诗意的图画……一篇文章中就有这无数幅山水,无数的诗篇,让人赞叹不已。”

<故都的秋>探究性教学初探》[]:“问题3:请同学们在作品中找出描写具体的故都的秋的段落,并明确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物象?问题4:这些具体景物可以组成哪几幅/故都秋景图(不超过四个字)?问题5:这五幅图又是怎样体现出清!!悲凉的特点呢?问题6:作者是用什么将这五幅图连接在一起的呢?

<故都的秋>微型教案》[]:“作者描绘了五幅画面表现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第一幅:清晨静观……第二幅:落蕊轻扫……第三幅:秋蝉残鸣……第四幅:都市闲人……第五幅:胜日秋果……”

<故都的秋>悟读》[]:“五幅图画凸现秋之神韵:1.蓝朵图—庭院读秋……2.落蕊图—清晨踏秋……3.秋蝉图—残声啼秋……4.秋雨图—闲人叹秋……5.秋枣图—柿枣映秋……也许正是这秋之‘奇景’,让故都的秋‘悲’而且‘壮’,也让作家平添了一份眷恋与向往。”

又如《真挚与爱凝成的篇章──<故都的秋>教学随笔》[]:“文章......便从平常生活写起,从百姓身边粉笔,依次写出五幅故都秋色图。第一幅是庭院秋色。……第二幅是槐蕊纷落……接着第三幅图景是秋蝉残鸣……第四幅是秋雨风凉……第五幅是秋果初熟。……”

此外还有所谓六幅画面的。[]

从以上论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故都的秋》中的几幅图画好像是铁定的了。可是,又不难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以上每一个论断所确认的指向都是各各不一的。撇开语言文字上的差异性不论,单是这指向的内容与角度就不能让人信服。

从文章学的角度讲,既然文章花了大气力去写这几幅图,那么这几幅图一定是文章的一个天然结构中的链接元素,每一个元素都是不能分割的,而且有着必然的逻辑依存与对应的关系。然而,这里的几个图画概括都涵盖不了全文中所有的信息。

比如,这“清晨静观”就是不靠谱的。从字面讲是讲大清早观察之景物。然而,那“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就无从落脚。比如,有的东西根本就不是清晨所能获得:没有人会大清早去寻柳影,“玉泉的夜月”也不是清晨能见的。再如可能讲“早晨起来……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然而,那“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却不只是“看”来的。

至于说写什么“落蕊”之类,其实说的也不仅仅是“轻”的问题,还有一个反映社会的与自然的“死寂”,即尘埃落定的寂静。虽然作者用了“深沉”二字来美化它,终究是掩饰不了生命的沉寂的。恐怕这才是作者隐喻之所在。

类此问题都不用细说。我们从中读到的信息是,读者并没有真正深入文本去探求。只满足于表面化的获取。慧心品得秋味足 <wbr>鈥斺敗堆Ш9壑埂罚ā豆识嫉那铩菲ㄏ拢

以此分析,本文写了几幅图并不十分重要。如果非要说写了什么,也不能简单地用一些生硬的文字来凑合,只能以是否全面反映文章的中心作为评价文章的标准。

 4、文章的结尾怎样理解?

 在笔者的视野中,有相当多的研读报告没有提到对于文章结尾部分的理解。实际上这才是此文文眼之所在。毕竟文章不仅仅是“写景”与“抒情”。“景”也好,“情”也好,都隐含一种“理”在其中——情理交融。而“理”无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有时,作者为表达某些隐晦之义,也会借文章的结尾进行一些申发。

 笔者以为就此而言,是文中十分突出的特点。如:“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英德法意等诗人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这段话作者无非想告诉人们,“秋”的“景”也好,“情”也好,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运转罢了。从本质上讲是谈不上“好”与“坏”“优”与“劣”的,它们都是自在的外在之物,这是用来为人所用的。

 对于秋的“情”,各人可以生发出各人自己想生的任何“情”来。中外古今,莫不如此。——实际上,这是作者在卖关子——我写故都的“秋”,有其动情之处,也有其“悲悯”之处。动情之处在于,它能激发我的“文情”,并使其郁勃。而缺憾在于,这使我看不到“故都的秋”的生机罢了。——因此,观景在此文中就显得无足轻重,重要的还在于作者的思考——“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也就是对于生命的一种系念和万物有情的喟叹!!换句话说,我之写秋,本意并不在秋也!!

下文所说的即使是“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这,更是情和理之极至。所以“秋”之味才更加有味。而这“味”就在于对于人生、对生命的悲悯。

那么,“南国之秋”写的又是什么呢?我们看到大部分人似乎都有一种错觉,似乎作者是在扬“北”而抑“南”。究竟真实的情感是怎样的?其实作者在这里交待得十分清楚,它是“南”也不抑,“北”也不扬。作者这里也说得十分明白晓畅:“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虽然“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然而,“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也算是各臻其妙了:南有南的好处,北有北的好处――因为标准不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有人或许会说,作者不是明明说了“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交给“北国的秋”么。这句话又怎样理解?无他,其实这是作者玩的一个文字游戏焉。不过告诉你,“我固然是热爱北平的”,然而,对于“南国”,我也并不反感。

 []肖家芸,<故都的秋>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03:“这悲凉二字便是故都那浓浓的秋味所在。”

黄清华,《<故都的秋>的画面美和音乐美》,《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萧条悲凉,这是秋的悲凉。”

《悠悠的态度颓唐的情调——<故都的秋>赏析》《名作欣赏》,200205:“《故都的秋》最能打动我的就是作者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悠悠的态度,以及由此而流露出的深切苍凉颓唐的美。”

周文轩,《不知秋思落谁家——<故都的秋>解读》,《语文天地》,200423:“故都的秋,色是冷色,‘灰’,声是寥落,感觉是凉冷的。……”“那牵牛花……作者只用了寥寥数笔略作勾勒点染,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之中……在写到故都的‘人’在这秋色中时……他们的语调是平静的,他们的行动是清闲的,他们的感叹是悲凉的。这样,一景一人,构成了故都之秋的旋律。……”

[]《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语文教师用书第三册》:“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又:“《故都的秋》中的这‘清’‘静’‘悲凉’的特点……通过平凡的词句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与秋味。”

[]《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语文教师用书第三册》:“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

刘胜兰,《<故都的秋>探究性教学初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S2:“问题5:这五幅图又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问题7:作者写北国的秋,为什么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张树生,《<故都的秋>的写境艺术及其情感背景》,《语文学刊》200205:“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奠定全篇情感基调的文字就包含了快而且沉的双重滋味。”

胡和平,《<故都的秋>悟读》,《语文教学通讯》200430:“文章……始终都贯穿着一条感情线索。那就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不但是北国之秋突出的特点,而且是作者对北国之秋深切的感受,也是全文的感,情基调。”

类似的文章还有:

田美英,《抓住“文眼”教<故都的秋>》《湖南教育》200105

张超,《清静悲凉好个秋 慧心品得秋味足——<故都的秋>备课一得》《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12

魏华中,《<故都的秋>微型教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Z2

刘青,《<故都的秋>教案及评点》《语文教学通讯》200120

邓淑珍,《<故都的秋>教学方案》《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17

肖家芸,《<故都的秋>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03

肖家芸,《先进,科学,灵巧,实用——从〈故都的秋〉的教学实践看点拨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03

[]《语文教学通讯》200120刘青文 

[]《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期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S2,刘胜兰文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Z2, 

[]《语文教学通讯》200430

 

[]《绥化师专学报》199404,宁桂芝文 

[]<故都的秋>意境新探》,《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23,黄红,邓瑞武:“即使六幅画面的描写之中,也不乏这种鉴赏家的眼光。在选定北国庭院作描写对象时,作者是“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这分明是一个闲适的人……”慧心品得秋味足 <wbr>鈥斺敗堆Ш9壑埂罚ā豆识嫉那铩菲ㄏ拢

 

三、《故都的秋》指瑕(王 彦)

《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在郁达夫《故都日记》里,816日的最后一段是:“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17日的头一句又是:“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可见此文是为杂志社写的应急文章。文中浓厚的情感,隽永的意味,优美的文辞,令师生击节。但师生在共同研讨时,也发现急就章中有不和谐的地方,现提出来与同仁商榷。

第一、本文有些句子,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是病句。

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饱尝一尝”可分解为“饱尝(指长期地经受或体验)”和“尝一尝(指经历或体验一下)”,意义重复且矛盾,读起来也不顺畅。根据文义,应去掉“尝一尝”。改为: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2、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并且(用在复合句后一半里,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又(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意思重复,应去掉其中一个。改为: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时常多雨而少风。

 3、……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秋的色”——“看不饱”——“名花”互相对应;“秋的味”——“尝不透”——“美酒”互相对应。因此“秋的味,秋的色”应换为“秋的色,秋的味”。改为:……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色,秋的味,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4、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将近”修饰确数,“十余年”是约数,搭配不当,且有重复之嫌。两种改法:①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②不逢北国之秋,已十余年了。

5、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很高很高”作定语,不能修饰宾语“天色”;“碧绿”与“色”重复。改为: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空。

6、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感出”作谓语,与宾语“触觉”搭配不当。改为: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有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7、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处处”与“全”重复,去掉“全”。改为:因为北平处处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8、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病因有二:①主语、宾语搭配不当:嘶叫像是家虫。②“家家户户”、“家里”、“家虫”多次重复。改法也有二:①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养在家里的虫子的叫声。②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养在家里的虫子。

9、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微叹着互答着”与“说”重复,应去掉“说”。改为: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

10、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总(一直,一向)”与“老(经常)”重复,去掉一个。改为:北方人念阵字,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11、屋脚,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 “它”是单数,“一株株”是复数,放在一起不合逻辑。改为:屋脚,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们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

12、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病因有二:①缺少对应的关联词语,应加“才”。②“最好也没有”不合逻辑。改为: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才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才是一年之中最好的Golden Days慧心品得秋味足 <wbr>鈥斺敗堆Ш9壑埂罚ā豆识嫉那铩菲ㄏ拢

13、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与“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goy”语意重复,只须保留“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改为:但你若去一翻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总能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14、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病因有二:①“有感觉的动物”包含“有情趣的人类”,二者不能并列。②主语不明。改为:足见对于有感觉的动物,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15、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三分之一”与“零头(不够一定单位的零碎数量)”重复。“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多余。改为: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第二、文中有些虚词,在句中可要可不要,为培养学生简洁为文的习惯,应去掉。

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在”可删掉。

2、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的” 可删掉。

3、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也” 可删掉。

 4、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了” 可删掉。

第三、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一种解释,但就本文语境来说,是另外一种意思,所以必须给学生讲清楚,消除误解。

1、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单衣”(指只有一层的衣服)与“很厚”矛盾。根据语境,在文中“单衣”是指单件衣服。

2、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词让人费解,“秋士”在现在只能算词语。根据语境,在本文“成语”是指现成的词语。

3、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既然有“第一”,那么,怎么没有与它相呼应的“第二”呢?是不是作者遗漏了呢?根据语境,在本文“第一”是指“数第一”,文中只写最奇的枣子树,不写其它的果树。

第四、《故都的秋》倒数第三段文字,在手法、内容、结构上,与全文不和谐。

慧心品得秋味足 <wbr>鈥斺敗堆Ш9壑埂罚ā豆识嫉那铩菲ㄏ拢“有些批评家说,……,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的到底。”师生在讨论这一段时,发现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景文字,为何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议论呢?教参上是这样解答的:①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②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一笔,纵横议论,显出灵气,显出开阔的思路。学生对这样的解释不能苟同:①这段议论文字与全文情景交融的手法有些不和谐;②本文主要内容是赞美故都的秋天的自然美景,表现了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文章不需要创造文化氛围。③去掉这段文字,全文结构完整,主要内容更加突出,浑然天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