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伯虎和他的朋友们

 苏迷 2011-11-25

01.jpg

观梅图轴

       总策划:詹刚 薛峰
  执行策划:谢强 梁振华 曹勤良 何建平
  撰稿:首席记者 李婷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个普遍规律,500年前的苏州阊门内,还要再加一句,地灵人杰。那时的阊门一带不仅是苏州城的CBD,吸引到万商云集、店铺林立,还是吴门才子交流、唱和的首选之地,因为那里住着唐伯虎、文徵明、张灵、都穆等一批青年才俊。
  同龄不同运的一对好友
  明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唐伯虎生于阊门内皋桥南堍吴趋里,即今吴趋坊。那一年的十二月初六,文徵明出生。文氏故居似乎应与唐伯虎家非常近,因为唐伯虎在《送文温州序》中说道:“衡山文璧与寅齿相俦,又同井共轩。”文温州者,即文徵明的父亲文林,他人生的最后一个官职是温州知府,因此称为“文温州”。
  天才早慧的唐伯虎与幼年驽钝的文徵明简直就是上天特意安排下的一对“比较体”,家境小康但门第不高的唐伯虎才华横溢,吟诗绘画一学就会,书香传家世代为官的文徵明在学习上具有极好的条件,却一直很不给力。比如,父亲文林为儿子请来了当时的大学者吴宽传授古文,在绘画上则请大画家沈周教文徵明绘画。可是,结果却是文徵明一共参加了9次乡试,屡败屡试,他后来对儿子文嘉感慨道:“我从小就学习科举之文,你爷爷和我当然都期望能有点收获的,唉,啥人晓得,却是一次也没有考中啊!”比唐伯虎更励志、更想谋求科举成功的文徵明还因此把自己事实上也具有相当天赋的绘画,视为“画是生平业障”;当他20岁那年终于想跟随沈周学习绘画时,对文家父子知根知底的沈周刚开始还不太愿意教他,其原因就是“不欲徵明以艺事妨举业”———艺事事小,仕途事大,不能耽误了文家的这个好孩子。再来看看20岁的唐伯虎,已经在4年前考取苏州童子试的第一名,在3年前画下了第一张标志着进入苏州画坛的《贞寿堂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爱惜人才的文林是少年唐伯虎的第一位伯乐。文林不仅亲自给予唐伯虎在诗文、科举方面的学习指导,还把唐伯虎推荐给他的好友沈周、吴宽,尽力帮助唐伯虎融入上流社会。但聪明与顽皮与生俱来,坊间邻里有些不学好的小赤佬们经常找唐伯虎,文林一听说唐伯虎与此辈为伍,就会对他痛加训斥,一点都不客气的,直到唐伯虎老老实实地每天坐在家中读书。
  也正因如此,文林对自己的儿子和唐伯虎作出了极其准确的预言和判断。当唐伯虎考得应天府乡试头名解元时,文林给文徵明写了一封信,安慰儿子说道:“子畏(即唐伯虎)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吾儿他日远到,非所及也。”其实,性格“慢热”的文徵明一点也不担心自己比不过聪明小子唐伯虎。
  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在很多方面显示出区别。有一次,唐伯虎和祝允明商量好了要戏弄一下文徵明,三人一同前往竹堂寺游玩。途中要经过一家妓院,唐伯虎已事先关照好了一个青楼女子:“这次跟我一起来的文先生,在青楼中向来被称为豪侠。不过他的性格不那么容易接近,你们要好好服侍他哟!”当三人行至妓院时,唐伯虎使了个眼色,那青楼女子单单拦住文徵明,而且抓住就不放手,文徵明当然晓得是被两人“陷害”,只好大笑而别,这故事还有个版本则演绎成事发于去山塘游玩的画舫上,被妓女们围住的文徵明最后要“跳船落水”以保清白,唐伯虎只好放他逃生而去。
  因为科场案而终生与仕途绝缘的唐伯虎回到苏州后,纵情于酒色之间,这与文徵明的志向可是南辕北辙了,两人的关系由此恶化。想想看吧,9次失败都打不倒的文徵明看见科举路上一帆风顺的唐伯虎第一遭“吃瘪”,就对自己没了要求,难免会对唐伯虎的挫折教育大摇其头。在人生的残酷与真实面前,两个总角之交的好友渐行渐远。
  1523年,唐伯虎去世前一年,文徵明终于在苏州府的推荐下,到北京翰林院任职,三年后,饱受排挤的文徵明辞官返乡,好友唐伯虎已经谢世两年了。从那时开始,这位注定要在中国艺术史上大放异彩的大器晚成者,开始了他真正的辉煌。文徵明89岁时去世,长寿的事实导致他成为“吴门画派”的真正盟主,而且与唐寅身后衣钵无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吴门画派”自他始进入了文氏时代,文氏家族及其画作见于著录的就有三十多人,绵延传承了数百年,成为人类艺术史的一个罕见例证。

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张灵
  如果说性格完全不同的唐伯虎与文徵明能成为好友,是父辈们的撮合,那么同样与唐伯虎为邻的张灵,则是唐伯虎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一个“影子朋友”。关于张灵的历史记载非常稀少,连生卒年都是个“不详”,原因就在于张灵出身寒门,而且他本人早亡,后人估计其生于成化年间,卒于正德年间,不过40岁左右。
  从文人笔记中记下的唐伯虎与张灵的很多小故事,可以看出这两人到底有多么气味相投。10多岁时,唐伯虎与张灵会赤身裸体站在水池中,互相泼水打水仗。———就算是在诞生了《金瓶梅》的明朝,光天化日之下赤裸身体玩水,也是件骇人听闻的异事。
  张灵是祝允明的弟子,三人中,祝也最年长,可是祝、唐、张三人玩乐起来倒是不拘师生之礼。这三个人曾经在某个落雪之天装扮成乞丐,敲着竹板唱丐帮帮歌《莲花落》,讨得一些铜板后立刻买上酒,跑到野外破败的寺庙里围火痛饮,还要发大感叹:“唉呀,今天的这种快活,就是可惜李太白这位大酒仙不知道了!”
  张灵爱喝酒,与卖酒的唐家算是有缘的。大喝大醉后张灵就放言:“皮日休这样的小子,也敢称醉士,我为啥不可以?”有一天,唐寅跑进张家对着他大喊:“太阳高到晒屁股哉,你怎么还在睡呀!”张灵不高兴了:“今天没酒喝,俺心里不快活。刚才睡着,你又来把人叫醒了!”唐伯虎大笑:“就是找你来喝酒的!”张灵开心地披上衣服就和唐伯虎开怀畅饮。
  与祝允明、唐伯虎、文徵明齐名为“吴中四才子”的徐祯卿非常赏识张灵,徐曾经为张灵作了个小传,介绍张灵虽然家境贫寒,但天资甚高,且不与世俗为伍,祝允明很喜欢他,教授他学问;只是他生性放达,科举之路很不顺利,在怀才不遇的郁闷中早早地结束了生命。
  然而,张灵短暂的一生却幸运地拥有唐伯虎这样的知心朋友。在目前收藏于北京、台北、上海等机构的张灵画作中,研究者们发现,他的画风与唐伯虎如出一辙,山水、人物皆精。由此可见,张灵与唐伯虎对于绘画拥有相类的审美口味与实践结果,张灵的《秋林高士图》与唐伯虎的《秋林独步图》基本上就是“同题作文”。画中两位人物的形体姿态、服饰几乎相同,这也可以说明两个好友不仅是生活中的“发小”,还是艺术实践上的“知音”。清朝太仓人陆时化在其《吴越所见书画录》中这样写道:“梦晋(即张灵)与唐六如、祝希哲同时友善,画更高于六如,死亦更早。”陆时化认为张灵的画艺比唐伯虎还要好。
  “羡慕忌妒恨”让他告发了唐伯虎?
  前文说过,唐伯虎的一生是先甜后苦,文徵明的一生是先苦后甜。而改变了唐伯虎一生命运的1499年科场案,有一个举报、告发了唐伯虎的重要人物,从唐伯虎写的《与文徵明书》和祝允明写的《唐伯虎墓志铭》中,可以看出两人都没有写下告发者的真名实姓,但是此后的大部分观点都认为,是同时赴考的苏州生员都穆扮演了告发者这个不光彩的角色。
  但是,都穆在此之前,却是唐伯虎在文学诗词上亦师亦友的一位同道。都穆比唐伯虎年长12岁,本来家住相城,与沈周是同乡,后来搬到阊门外南濠,人称“南濠先生”。都穆是早负才名的一位诗学大家,是文徵明学诗的老师;他的《南濠诗话》后来也被时人公认为识见极高的一本代表吴地文学理论的重要著作。
  但是他在科场案中因“羡慕忌妒恨”而暗下中伤唐伯虎一事,500年来已成共识。而且后来的《历朝诗案》中明确记载:“都穆年轻时和唐伯虎算是莫逆之交,唐伯虎因为科场案被抓起来吃牢饭,正是这个都穆去告发的。后唐伯虎发誓一辈子不愿再看他一眼,而且苏州一地的不少文人士大夫们也都特别看不起他了。”在另一本《游石湖纪事》中,作者还记录下了唐伯虎听说都穆同赴一个朋友家吃酒,情急之下,竟然冒险从二楼的窗户中纵身跃下返回家里,就是不能违背自己“终身不与都穆相见”之誓。
  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目前可见的唐伯虎传世真迹中,有三张作品上出现了都穆的题记。一是收藏于北京故宫的《风木图》,这张画有明确纪年,作于唐伯虎33岁,正是科场案后唐伯虎游历名山大川的年头。唐伯虎的题诗如下:“西风吹叶满庭寒,孽子无言鼻自酸。心在九泉灯在壁,一襟清血泪阑干。“画中一位在西风中以袖掩半面的书生,也许正是画家本人心境自况的一种表达。然而正是这张画的后纸首段就有都穆的题跋。难道也是聪明人的都穆看不出画中之境与画上之诗的意味吗?
  其二也是一张现藏于北京故宫的《观梅图轴》,画未置年款,但从画法上比较接近唐伯虎40岁之前的特点。在这张画上,唐寅“为梅谷徐先生写”的右边,是都穆的一首题画诗。
  最后一张是唐寅画作中相当重要的《双鉴行窝图册》,这是唐伯虎51岁时画风转型成熟的代表作,后页不仅有都穆题记,还有其他文人的题记,而且重要的是在都穆之后,又有唐伯虎亲笔再题。
  研究者认为,这三张保存于北京故宫的唐伯虎真迹,首先都是科场案之后的作品,也就是大家认为唐伯虎与都穆老死不相往来的时间段。但是都穆仍然在唐伯虎的画作上题记,这至少说明取得唐画者还是很看得起都穆,故而请他题写,即使唐伯虎不知情,但得画者认为“唐画都题”是可行的。而最后一张《双鉴行窝图册》上,唐伯虎不可能没看见都穆在其画作后的题记,照常理,唐伯虎应该拍案而起,掀翻笔墨纸砚,“撕掉,撕掉,我宁可再画一张送汪先生,也不要这厮在我的画上拆烂污,”———可是这一幕没有出现,“誓不相见”的唐伯虎与都穆还是在作“笔谈”呀。
来源:姑苏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