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口服药物还是胰岛素治疗?

 兰黛公主 2011-12-04
  

选择口服药物还是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应该而且只能够选择胰岛素治疗。就像肚子饥饿就要进食一样,注射胰岛素治疗就像吃饭一样简单而且必不可少。我们常用的宣称口号是:一个人只要能够打电话,他就能自己打胰岛素。可见,自己动手注射胰岛素并非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为什么胰岛素只能够通过皮下注射,而不能够像其他药物一样口服呢?人的胰岛素是一个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如果像其他食物一样进入胃肠道,胰岛素会很快被肠道内的消化酶分解,在进入血液循环发挥革命作用之前,就已经粉身碎骨,被彻底分解了。现在,不同类型的胰岛素正在生产试验中:有的通过鼻喷途径,将胰岛素喷到鼻腔里面,让胰岛素透过鼻腔表面的血管而进入血液循环。有的将胰岛素放在胶囊之中,就像给胰岛素穿上一件防弹衣。进入消化道的胰岛素,因为有了防弹衣,可以避免被消化酶分解的危险,在合适的肠段,防弹衣自动分解,胰岛素释放出来以后,进入血液循环,送到全身而发挥作用。当然,这些试验的结果目前看来并不理想,效果并不是非常令人满意,所以尚未有大规模应用于临床。     

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可以根据得病时间的长短,残余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糖尿病慢性和急性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选择胰岛素治疗。一般对于形体偏瘦、病程长、残余胰岛细胞功能差、血糖很高、药物降糖作用失效、已经出现急慢性并发症的患者,胰岛素治疗比较合适。对于形体偏胖或早期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需要注意: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或者选择胰岛素治疗只是降低血糖的“手段”,最终都要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提示治疗方案不合适,需要调整方案。糖尿病患者因为病程长,求医心切,往往在不同的医院就诊,得到不同的治疗方案。即使是不同的知名专家,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案。我们应该知道,其实这些治疗方案都是初步的“拟定方案”,需要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血糖水平不断调整。是否使用胰岛素治疗,在很多场合并非绝对的正确或者是绝对错误。     

对于不少患者,较早换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可能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因为使用胰岛素后,血糖控制更加满意,出现急性和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的几率就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出现时间可能会推迟,从而提高将来的(5-10年后)生活质量。在这里,提醒患者朋友们注意,与其等到将来肾脏或眼睛彻底衰竭的那一天换用胰岛素,不如早早换用胰岛素。因为我们降低血糖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各个重要脏器的功能,如果脏器已经彻底损坏,降低血糖还有多少意义呢?就像警察(或人民政府)想要阻止一个罪犯杀人放火和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应该在这些罪恶或事故发生之前就将歹徒或有关人员捉拿归案,而不是等到恶性事件发生以后再采取行动。糖尿病是一个公认的“十恶不赦的”罪犯,越早行动,我们受到的损失也就越小。     

胰岛素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学习糖尿病和胰岛素的相关知识,避免对胰岛素的恐惧心理。胰岛素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是一把双刃剑,能否获益以及获益的大小,全在于患者自己的使用。一方面,它能够狠狠的杀灭糖尿病的威风,降低血糖。另一方面,使用胰岛素也增加了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危险。对于血糖控制良好的中年患者,一个月出现1-2次轻微的低血糖反应是正常现象。但是对于老年人,血糖控制不宜太严格,低血糖现象应该尽量避免。

(2)每月监测1-2天血糖谱(详见其他章节),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3)监测体重变化。如果在注射胰岛素治疗期间,体重明显增加,提示胰岛素用量过多或饮食控制不佳。机体积累能量过多,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会增大,最后进入“体重增加-血糖控制不良-胰岛素加量-体重进一步增加”的恶性循环。因此,监测体重是胰岛素治疗中最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

(4)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在开始胰岛素治疗的同时,最好能联合应用其他药物,如文迪雅和二甲双胍。这样既能够很好的控制血糖,还能够避免胰岛素用量过大造成的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危险。

(5)掌握应对低血糖事件的知识。当一个月内出现低血糖事件超过3次,或者出现1次严重的低血糖事件时,提示胰岛素用量可能过大,需要调整剂量。

(6)对于认知能力差的老年人,如采用胰岛素治疗,最好请专人监督护理。老年人常常在注射胰岛素以后忘记进餐,导致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增加。

总之,胰岛素注射治疗是一项非常方便的治疗措施,有人形容“只要会打手机,他就能自己注射胰岛素”。而且,近年来新的胰岛素制剂,使用更加方便。现在有一种速效胰岛素,注射这种胰岛素以后,可以马上进餐,不必像以前那样需要等待半小时后才能进餐。在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胰岛素剂量使用得当,每天注射2次的“混合胰岛素”,血糖应该能够得到满意的控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