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医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中医研究的是天人相应的学问,把人放在自然界当中看待。风、热、暑、燥、湿、寒是天之六气,人体生病的一切原因(不包括外伤)都与这“六气”有关。正所谓“内外感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 下面再说这六气是怎样与人联系在一起的。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六气 即是风热暑燥湿寒,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人为天地之中气,秉天气而生六腑,秉地气而生五脏,六气五行,皆备于人身。 六气按顺序排列起来是这样的: 初之气,厥阴风木也,在人则肝之经应之。 二之气,少阴君火也,在人则心之经应之。 三之气,少阳相火也,在人则三焦之经应之。 四之气,太阴湿土也,在人则脾之经应之。 五之气,阳明燥金也,在人则大肠之经应之。 六之气,太阳寒水也,在人则膀胱之经应之。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是怎样得来的了。人有十二条经络,五脏六腑再加上三焦,各对应着一条经络。可能你会问“上面的六气才对应了六条经络啊,还有其他六条呢?”问得好,六气绝非如此简单,展开讨论够讲半天。简单来说,六气分主客,即主令、从化。上面提到的是六气主令,还有另外六经是从主令而化气的。举个例子,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火也,从母化气而为风。五行生克中“木生火”,所以说足厥阴是母、手厥阴为子。足厥阴肝经以风木主令,为什么是手厥阴心包经从令化风呢?肝经、心包经同属厥阴,既然已知足厥阴是主令,自然手厥阴就从令了。而各经又有其本气,例如手厥阴心包是相火,以相火化气于风木,但当它不能顺利化气于风木的时候,就会自现其本气,即现病热之象。其他各经同理。 天人同气,经有十二经络,六气统焉,所以就这样命名了。
附上六气名目: 厥阴风木(足厥阴肝, 乙木。手厥阴心主,相火。) 少阴君火(手少阴心, 丁火。足少阴肾, 癸水。) 少阳相火(手少阳三焦,相火。足少阳胆, 甲木。) 太阴湿土(足太阴脾, 己土。手太阴肺, 辛金。) 阳明燥金(手阳明大肠,庚金。足阳明胃, 戊土。) 太阳寒水(足太阳膀胱,壬水。手太阳小肠,丙火。)
黄师高人啊,他写的书虽然读的人很多,能理解他的又有几个呢?他在世的时候也是中医兴旺的时候,能理解他的人少之又少,以至于他孤独在世,宣泄于书,以求后人能解他,
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火也,从母化气而为风。五行生克中“木生火”,所以说足厥阴是母、手厥阴为子。足厥阴肝经以风木主令,为什么是手厥阴心包经从令化风呢?
风在上焦,居上焦,手厥阴心包经在上焦当从风化,
而各经又有其本气,例如手厥阴心包是相火,以相火化气于风木,但当它不能顺利化气于风木的时候,就会自现其本气,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主火不明,则宰相之火代而行令,六经是相生相制的,你不能独看,六经是在人体的一个小宇宙随外界大宇宙的六气4时行令而动,并非不能圆通的知识,也非不能自圆的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