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第二祖 阿難尊者云: 本來無有法, 無知亦無法; 各由須自悟, 法子無之法。 |
第三祖 商那和修云:非法亦非法, 無心亦無法; 說時心法字, 是法非心法。 |
第四祖 優婆瞿多云: 心是本來性, 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性, 非心本無法。 |
第五祖 提多迦尊云: 通達本心法, 無法亦非法; 悟了同未悟, 無心亦無法。 |
|
|

|

|
第六祖 彌遮迦尊云: 無心無可得, 說法不明法; 若了心非了, 死了心之法。 |
第七祖 婆須密多云: 心同虛空界, 示等虛空法; 等得虛空時, 無時無非法。 |
第八祖 佛陀難提云: 虛空無內外, 心法亦如此; 若了虛空故, 自達真偽理。 |
第九祖 伏馱密多云: 真理本無名, 因名顯真理; 受得其實法, 非得亦非真。 |
|

|

|

|
第十祖 脅尊者云: 真體自然真, 因真說有理; 領得真正法, 無得亦無法。 |
第十一祖 富那夜奢云: 迷悟如隱顯, 明暗不相離; 今時隱顯法, 非一不非二。 |
第十二祖 馬鳴大士云: 隱顯即有法, 明暗光不二; 今時悟了法, 非取不非離。 |
第十三祖 迦毘摩羅云: 非隱非顯法, 誰見真實際; 悟此隱顯法, 非愚亦非智。 |
|

|

|

|
第十四祖 龍樹大士云: 為明隱顯法, 方識解脫理; 於法心不正,無明亦無喜。 |
第十五祖 迦那提婆云: 本對傳法人, 為說解脫理; 捨法實非正, 無終亦無始。 |
第十六祖 羅侯羅多云: 拴法亦非證, 不取亦不離; 法非有無相,內外之何起。 |
第十七祖 僧迦難提云: 心地本無生, 因地從緣起; 種緣不相訪, 筆果亦復爾。 |
|
|
|
|
第十八祖 迦耶舍多云: 有和有心地, 因地能發萌; 與緣不相礙,當生生不生。 |
第十九祖 鳩摩羅多云: 性上本無生, 為對求人說; 於法既無得, 何懷決不決。 |
第二十祖 闍夜多云: 言下令無全, 同於法界性; 若能如是解, 通達理事境。 |
第廿一祖 婆修盤頭云: 泡影同無礙, 如何不了悟; 達本在其中, 非今亦非古。 |
|
|
|
|
第廿二祖 摩拏羅云: 心隨萬境轉, 轉處實能幽; 隨流認得性, 無喜復無憂。 |
第廿三祖 鶴勒那云: 認得心性時, 可說不思議; 了了無可得, 得時不說知。 |
第廿四祖 師子尊者云: 正說知見時, 知見俱是心; 當心而知見, 知見即於今。 |
第廿五祖 婆舍斯多云: 聖人說知見, 當今無是非; 我今悟真性, 無道亦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