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才情万古对》之朱元璋妙对天下传

 胖门神 2012-01-09

朱元璋妙对天下传


   
明太祖朱元璋,濠州钟离太平乡孤庄村(今安徽凤阳二十郢乡小李庄村) 人氏。元天顺帝天历元年(公元1328 年)阴历九月丁丑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朱元璋弟兄3 人,他是老三。“元璋”这个名字是后来起的。他的乳名叫重八(又名兴宗)。因朱元璋出生那年,他父母年龄合计为88岁,故有“重八”之名。朱元璋的长相不怎么样,黑黑的脸膛,高高的颧骨,大鼻子,大耳朵,粗眉毛,大眼睛,下巴比上颧长出好几分,整个脸形像一个横摆着的立体形“山”字,脑盖门上一块骨头突出,像个小山丘。看似其貌不扬,从小却很聪颖善于思考,看事情比别人准,也来得快当。朱元璋小时候就贪玩撒野,因家里穷,没有条件读书,常常和本村同龄儿童周德兴、汤和等在一起玩耍。朱元璋从小就想出人头地,最会出主意闹着玩。别的同年纪甚至大几岁的小孩都听他的指挥。他们最常玩的游戏是“装皇帝”。别看他虽然光着脚,一身蓝布短衣短裤全是窟窿、补丁,破烂不堪,他却会把棕榈叶子撕成丝条,扎在嘴上当胡须,找一块破水车板子顶在头上算是“平天冠”,他在高土堆上一坐,让小孩们一排排、一行行排列在两边,毕恭毕敬、整整齐齐向他三跪九叩,同声喊“万岁”。
有一年,朱元璋家乡凤阳遭大旱,接着又是蝗灾。那时的农民,把这些自然灾害理解为“神发怒了,专与人作对”。于是到处是求神赐福的场面。一天,朱元璋和周德兴、汤和等几个儿童,和村里的大人们一起,在村子附近的一个龙王庙祈神求雨。老年人穿着白麻布短衫,光着头,跪在太阳地里恭恭敬敬地向龙王爷磕头许愿。小孩们脑瓜上戴着枯柳枝圈在庙里窜出窜进,唢呐、锣鼓吹打得震天响,和尚们个个眉开眼笑。才到晌午,忽然飞来一群蝗虫,纷纷降落在龙王庙附近的庄稼地里。有的从稻穗上蹦到田里,有的从田埂上跳到稻秆上,有的一拍翅膀飞上了天空。看着蝗虫的奇特形态,靠在龙王庙墙边的周德兴顺口说了句:
    蹬足蹦下地。
    朱元璋才思敏捷,眼珠一转,马上对下句道:
    撒翅飞上天。

  
 相传清代中叶广东“神童”王应遇一日在塾中玩耍,塾师出上联戏之:三跳跳落地。王应遇应声对道:一飞飞上天。与朱元璋幼时所对此联,有相似之处。
   
朱元璋小时候给财主刘德家看牛放羊。有一天,他肚子饿了,可天还早,他又不敢回家,怕财主打骂。同他一起放牛的周德兴、徐达、汤和等许多小孩也都说饿。他们越说饿,肚子咕噜得越凶。这个说,有一碗白面条吃才好;那个讲,真想吃一块白切肉。有的说肉是财主们吃的,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一说两说,说得大家口里直流涎水。猛然间,朱元璋大声说:“现成的肉放在你们面前,却不知道吃,真是呆鸟!”众人只是呆愣愣地望着他,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朱元璋并不打话,牵过来一头牛犊,用放牛绳捆住小牛犊的前后腿。这时小伙伴们才省悟过来,周德兴赶紧抄起一把砍柴的斧子,照准牛犊的头部就是一斧子。汤和、徐达等也赶忙过来剥皮割肉。其他小孩纷纷拾来干柴和枯树枝,就地架起几块石头,生起火来,一面烤着牛肉,一面大吃大嚼。不大一会功夫,一头小牛犊就只剩下一张皮、一堆骨头和一根尾巴了。这时,太阳已快落山,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蓦地,有个小孩问:“小牛犊被我们吃了,回去如何见财主?”众人面面相觑,想不出主意,急得直想哭。
    朱元璋拍着胸脯说:“我一个人认了,你们都不要着急!财主老爷要问你们,你们就说不知道。”于是,朱元璋带头,将牛皮、骨头挖坑埋掉,用土把血迹掩盖好,只把那根牛尾巴插在石头缝里,说是牛犊钻进山洞里去了,怎么拉也拉不出来。办完这一切,徐达风趣地说:
    小牛钻山洞,尾巴在外。
    朱元璋心里很清楚,“丢”了小牛犊,是要挨打的。但他依然装作没事一样,一边拍打着手上的土、灰,一边风趣地对出下句:
    老爷打重八,脑壳当先。
    当晚,朱元璋就用编造的这一套谎言,告知财主刘德。刘德听后,大发雷霆,对朱元璋的话有些怀疑,即派管家徐二第二天上山看个究竟。
    徐二也是穷苦人出身,知道实情后,十分怜悯这群孩子,便将牛尾巴带回财主家,以谎说谎,证实说小牛犊确实钻进山洞里去了,拉断了尾巴也拉不出来。尽管如此,财主刘德还是狠狠地打了朱元璋一顿,并因此将朱元璋赶回家去了。
    有一次,朱元璋牵着牛过一座小桥,小桥太窄,老水牛脚一滑,跌到桥下的溪水沟里淹死了。财主把朱元璋关了起来,不给他饭吃。一连3 天3 夜,朱元璋水、米未进,他实在饿慌了,想找点吃的东西。东找西找,只发现一个老鼠洞。朱元璋想抓一只老鼠吃了挡饿,于是顺着老鼠洞挖了下去。不料挖开老鼠洞,一只老鼠也没找到,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老鼠的粮仓,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珍珠米、芋艿、红枣,什么都有,只是每一种只有一点点。他就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清理干净,煮在一起。一吃,觉得比吃什么味道都香甜。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大鱼大肉不消说,连山珍海味都吃厌了。一天,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吃老鼠粮仓里各种粮食煮粥的味道来,就叫太监用那些杂七杂八的粮食煮成粥,一吃,味道还真不错。因那天正好是农历腊月初八,所以就命名这种粥为“腊八粥”。朝廷里的文武百官,见皇上吃这种粥,就学着样儿来吃。以后,民间百姓也跟着吃。吃“腊八粥”就成了一种全民性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朱元璋17岁那年春天,他的家乡又遭受了严重的灾难:旱灾、蝗灾、涝灾,加上瘟疫流行,不到半个月时间,他的父母、大哥接连死去。他“天葬”了父母和长兄之后,因无处栖身,在好心的邻居汪大娘的指点下,起了出家当和尚的念头。
    同年9 月的一天,朱元璋在汪大娘的带领下,到离他家村庄不远的皇觉寺,央告高彬法师,落发为僧,披上了一件师兄穿烂了的破衲衣,成了皇觉寺的一名小行童。
    一天,他随高彬法师陪一位姓叶的秀才在寺内游玩。叶秀才平时放荡不羁,见寺庙边田地里有几个尼姑挑禾,心想戏谑朱元璋一番,便信口占上联道:
    师姑田里担禾上(和尚)。
    巧用谐音,语意双关,诙谐风趣。朱元璋略一思索,随口对道: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也巧用谐音,语意双关。叶秀才闻句,连称“高才”。两人重新施礼,谈论十分投机。在返回寺庙途中,叶秀才见池中荷花已然结子,又吟半联请朱元璋对:
    莲子已成荷(何)长老。
    话音刚落,朱元璋即答对下联道:
    梨花未放(叶)先生。
    叶先生更加叹服道:“怪不得人说,‘僧中多才子’,此话一点不假。”
    皇觉寺是靠收租子和善男信女施舍过日子维持的。由于灾害十分严重,收不到租子,善男信女更是少见,眼看库存的粮食吃不了几天了,人多嘴多耗费大,师婆出主意,先打发挂单的和尚出了庙门,接着师伯师叔师兄们也都走出寺门,四方云游去了。朱元璋当行童才满50 天,不会念经,也不会做佛事。没奈何,他也只好装个小和尚样子,硬着头皮走出庙门去四处乞讨“化缘”。
    18 岁的朱元璋戴着一顶破箬帽,手拿一只木鱼,一个瓦钵,背后背个小包袱,拜别了师父和住持,告别了皇觉寺,当起了“游方僧”。
    朱元璋云游3 年多,先后到过安徽、河南两省十几个县。合肥、固始、信阳、汝州、陈州、鹿邑、亳州、颍州,行程500 多公里。“身如蓬逐风,心似汤滚沸”的云游生活,“软化硬讨,山栖野宿,受尽了风霜之苦”,但也使他见了世面,扩大了眼界,学会了许多事情,丰富了社会知识,也锻炼了坚强的体力和顽强的毅力。
    一天,朱元璋云游到安徽合肥某村,恰逢地方官在村里征粮纳税,弄得老百姓叫苦不迭。本来旱灾、蝗灾已使庄稼颗粒无收,再加上官吏、豪绅横征暴敛,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征敛者如狼似虎,被征者怨声载道。村头一穷书生打扮的年轻人,见此情景,欲言不能,欲罢不忍,压低声音道:
    唉,可叹古今良吏少啊!
    朱元璋此时恰巧正从穷书生身边走过,无意中听见了书生的话,便接口道:
    嗯,须知世上苦人多嘛!
    这突然的答对,惊动了穷书生。穷书生惊疑地将朱元璋认真地审视了一番,便搭话与朱元璋攀谈起来。午间,不知是穷书生看重朱元璋这个小和尚的胆识与才华,还是念他可怜,给了他半碗糙米粥。
    有一次,朱元璋云游到了汝州某庄,适逢庄主办寿,庄主家里杯盘的碰撞声和众人的嬉戏声,不断传出门外。已经两餐未进一粒米的朱元璋,肚子叫唤得挺厉害,在门外把木鱼敲得震天响,见无人问津,在门口转了两圈后,径直走进屋子,大大方方地坐在下席的空位子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喝得半醉的胖庄主,看他其貌不扬,穿着破旧,甚觉扫兴,便带着几分醉意,眯着小眼睛,伸出右手,用食指指着朱元璋骂:
    呔!尔小子,肮肮脏脏,进门就吃,又挟菜,又扒饭,好似馋猫偷食。
    朱元璋当众受辱,不甘示弱,边吃边答:
    呸!你老瞎,颠颠倒倒,开口便骂,不通情,不达理,犹如恶狗伤人!
    胖庄主一听,简直气炸了肺,火冒三丈地命打手把朱元璋赶出大门。朱元璋被一群打手推的推,打的打,推倒在门外石狮子上,撞得鼻青脸肿。木鱼、包袱等丢得老远。当他苏醒过来时,庄主的大门早已关得严严实实。他勉强挣扎着爬起来,清点了行李,向庄主大门上吐了几口唾沫,迈着艰难的步子,继续云游。
    且说在外云游了3 年多的朱元璋,听说家乡一带很不安宁,勾起了思乡之情。元朝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他依然和出家时一样,一顶破箬帽,一只木鱼,一个瓦钵,回到了皇觉寺,继续当他的和尚。
    在朱元璋出生前后,已有不少地方的农民、盐商等穷苦老百姓,揭竿而起,扯旗造反,纷纷组织起武装队伍,反对元朝的统治。为了便于和敌人区别,便于友军辨认,这些队伍在起义时都在头上包一块红布。当时人们称他们为“红巾军”。
    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三月底,朱元璋在皇觉寺突然接到已参加了红巾军的朋友、青少年时代的伙伴汤和从濠州托人捎来的一封信,劝他别再当什么和尚,速去参加红巾军。朱元璋读罢信,一时拿不定主意。他以口问心、以心问口,反复计较,还是下不了决心。几天后,他回到本村,找到刚从外乡回来的周德兴,讨了个主意,才于闰三月初,投奔了红巾军将领郭子兴。
    在红巾军中,朱元璋凭着机智勇敢和人缘关系好,加上与郭子兴有亲戚关系(朱元璋娶郭子兴的养女为妻),遂逐步当上了军官。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 年),居然当上了太平兴国翼大元帅。龙凤二年(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初一,太平兴国翼大元帅朱元璋,自太平(今安徽当涂)亲率水陆大军并进,三攻集庆(今江苏南京),途中经过一驿站,见一小孩看守马驿,感到很有趣,便问:“你几岁了?”小孩答道:“10岁!”朱元璋见这孩子挺机灵,见了生人也不害怕,就又问这问那。小孩很有口才,所问之事均能对答如流。最后,朱元璋问小孩:“你会对对子吗?”小孩子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频频点头道:“能!”朱元璋望着手执马鞭的小孩,笑道:
    十岁孩童当马驿。
那小孩咬着手指头,眨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望着朱元璋,答对道:
    万年天子坐龙廷。

   
据民间传说。另据《解人颐》载,这个小孩名叫朱义。
   
时年29 岁的朱元璋闻对大喜,一把抱起小孩,笑道:“好样的!叫我干爹! ”
    后来,集庆城被攻破,守将福寿战死,水寨元帅康茂才和军民50 余万归降。小明王得到捷报后,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任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
    由于朱元璋深受中国民间文化影响,十分喜爱对联这种短小精悍、别具一格的文学样式。因此,无论是行军打仗、饮酒下棋、微服私访、登堂进庙,也无论是对大臣、对书生、对农夫甚至对儿童,都喜欢谈联斗对。即使是日常生活,也少不了以妙对取乐。
    龙凤二年(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朱元璋率军攻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此时,他的地盘以应天(今南京)为中心,西起滁州,东起句容。在以后的二三年里,朱元璋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地盘,不断派遣大将出击,扫除外围敌军据点,胜利一个接一个,地盘一天天扩大,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也与日俱增。
    龙凤四年(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十二月,朱元璋亲统10万大军,军旗上挂着金牌,上面刻着“奉天都统中华”字样,浩浩荡荡向元军重要据点之一婺州(今浙江金华)进发。围城后,元军守将石抹厚孙率领官兵奋力抵抗。后因城中部将各自为阵,矛盾重重,第二天便开城迎降。
    朱元璋一入城就下令禁止军士抢掠。隔了几天,又召开诸将大会,申明军纪说:“要平定天下必须仁义,光靠军事威力是不能取得老百姓支持的。打仗占城要用兵,安定民心要用仁。前些时进集庆,做到了秋毫无犯,老百姓很欢喜。这回新占婺州,百姓安堵,要用心抚恤,使百姓乐于归附。这样,其他各郡县就会迎风归我了。我每回听到诸将夺下一城,占得一郡,不乱杀人,就喜欢得不得了。老百姓是喜欢宽厚政治的。做将帅的能够做到不乱杀人,于国于己都有好处。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可以建功立业、平定天下了。”婺州城攻破之后,朱元璋立即在婺州置中书浙东行省。浙东行省建立那天,朱元璋亲自派人赶制两面大黄旗,亲书对联一副于旗上,挂在行省门墙之上:
    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接着,他又找来工匠,做成宽5 尺、长丈余的木牌两块,亲书对联一副,分刻在木牌上,立于行省大门两边:
    九天日月开黄道;宋国江山复宝图。
    表明了他统一中华的壮志,同时宣传和动员民众团结一心,推翻元朝统治,恢复大宋江山。
    一天,朱元璋上街溜达,看见白生生、嫩鲜鲜的莲藕,禁不住自言自语吟上联道: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卖藕的藕农并不认识朱元璋,闻句应声对下联道: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另有民间传说称,此联系两个佚名者所对。
   
朱元璋听罢大喜,夸赞不绝。
    朱元璋当上起义军的主帅后,兵多将广,但却一直找不到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他听说浙江青田有个能人,姓刘名基,字伯温,此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兵书读得滚瓜烂熟,是与施耐庵同窗共读的好友,就几次派人去请他出山。可刘伯温这人有个脾气,凡未经自己看准的事,任你怎么说,他是绝对不干的。所以,对朱元璋的几次盛情邀请,他都婉言谢绝了。朱元璋手下几个性情暴躁的武将发火了,异口同声地说:“干脆派人去把刘伯温抓来。要是他还不答应出山,就把他杀了! ”朱元璋说:“不行! 我自有办法请他出山。”他用利害说服了几个武将,把这事暂时搁置下来。
    没过多久,刘伯温浪游到杭州湾一带。不知咋的,那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挑箩筐卖私盐的人。此人不但讲义气,轻钱财,而且武艺高强。刘伯温在人们的称道声中听说了此人的许多事例,很感兴趣,决定去见他一面。
    一天,刘伯温信步闲游,经过海滩边,见一个人躺在沙滩上睡觉,只见此人头枕扁担,叉开双脚睡得正香,整个身子和扁担恰好组成一个“天”字。远远望去,特别触目。刘伯温见了,不觉失笑,心中暗道:“这人真有意思,睡觉也想上天!”就上前推了推此人。不料此人侧了侧身子,头一低,脚一钩,又睡着了。说来也巧,他这一侧身,扁担正好转到了腰间。刘伯温一看大惊:“啊!这不是个‘子’字吗?睡觉时能显出‘天子’二字,这人恐怕不简单!”于是,刘伯温急忙推醒此人,同他攀谈起来。一交谈,才知道此人正是自己要找的那个卖盐人。
    刘伯温一见这个人气宇轩昂,胆识非凡,就怂恿此人共谋大事。直到这个时候,此人才哈哈大笑起来,说出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朱元璋。朱元璋说:“请过先生几次了,先生都不肯出山。这一次我亲自来请,总得给点面子吧!”刘伯温这才感到朱元璋确有诚意,又胸怀大志,求贤若渴,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才下决心出山,当了朱元璋的军师。初起义时,朱元璋曾在太平县失利,被元军所败,逃到“千亩田”招兵买马。他这时有些心灰意冷,军师刘伯温每天与他饮酒对句,激励他东山再起。有一天,朱元璋看到“千亩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随口说了一句,恰为半联:
    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
    刘伯温立即对道:
    国乱民怨,王不出头谁作主?

   
民间传说又称,旧时两秀才路遇,曾妙对此联。
   
这是一副绝妙的析字对。“水”加上一点成“ ”字(古时“冰”字的偏旁是一“点”),“王”字出了头,就成了“主”字。构思奇巧,对仗工稳。
    一天,朱元璋带兵行军途中,来到一个戏班的排演场,见两扇大门上贴了一副奇怪的对联:
    行行行行行行行;盛盛盛盛盛盛盛。

  
 民间传说中,有许多与此相类似的对联。如:长长长长长长长;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传传传传传传传;传传传传传传传。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又如:一行行行行行行行行完行止;一种种种种种种种种完种休。传传传古传传传传典;调调调新调调调调词。民间又有传说,称明代徐文长曾为家乡戏台万年台书写过此联,但与此联异文。作:盛盛盛盛盛盛盛;行行行行行行行。徐文长还曾写过一副上下联文字“重复”的奇联。作: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他和部将立即下马,凝视良久,反复琢磨,仍不解其意,便来到戏班请教班主。班主对朱元璋说:“此联说来极简单极明。”这不仅使朱元璋未能明白,反倒更加糊涂,又沉吟再三,仍不解何意,便再三向班主求教。班主这才告诉他,“行”字有两个读音,一读日月灯,……

    ……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大戏场。
   
⑥另有民间传说称,此联是朱元璋出句,解缙足对。
   
朱元璋一生酷爱对联,不仅亲自为名胜古迹、戏台等题写对联,而且常以对联为难题,与朝中名臣贵戚联对,以此取乐,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最重视对联、大力普及和推广对联的皇帝。他登基的那年除夕,即传下“圣旨”,要求公卿士庶家,须添春联一副,并微服出访,四处察看。
    当他看到当时的京都金陵(今南京)城到处都张贴着大红对联时,非常高兴。忽然,他发现有一家人没有贴春联,大为诧异,便进去问是何原因。当他得知这家是一屠户,自己不会写又请不到人写,便要过文房四宝,亲自为这个屠户家写了一副春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⑦据《簪云楼杂记》。另有民间传说称,这家屠户姓苗。
    写完,二话不说,转身便走。当他转回原路复查时,发现这家屠户仍未将他书写的对联贴出来,便进去责问。这家屠户主人说:“你走后我们才得知是当朝天子亲临,为我小小百姓御笔亲书春联。现御笔圣迹已悬于正屋,焚香敬祝起来了。这是皇上为我家带来的幸福和吉祥啊!”
    朱元璋听后大喜,立赐屠户白银300 两。
    当上皇帝后的朱元璋,常微服出访,体察民情。
    有一次,他微服出访来到江南某地一个小镇上,见街上人流如梭,络绎不绝,甚是繁华,心中十分高兴。当他来到一条小街上,见有一个蔬菜市场,有许多菜农推车挑担,蜂拥而来,    他信步走到一个卖莲藕的老农跟前,拿起一根藕看了看,又问了问价钱,然后提出要和老农对对联。老农也不推辞,请他先出句。他笑道:
    一弯西子臂。
    即把莲藕比作白生生、嫩鲜鲜的西施美女的手臂,意在夸赞老农种的藕非常之好。老农一听当然高兴。他看看藕节,又瞅瞅藕眼,笑着对道:
    七窍比干心。

  
 ⑧据民间传说。《坚瓠集》载,旧有江西两兄弟,因夜梦人语“七窍比干心”,而不解,端午仍在太学诵读。朱元璋微服出行,闻两兄弟诵读声,大喜。进屋后见桌上有藕,因出句令对。兄弟不约而同,齐声以梦中人语为对。双方各以美女西施之白臂、殷商忠臣比干之忠心为喻,太祖闻而大赞之,赐之以官。估计是附会之说。又有民间传说称,对此联者,乃明时因文字狱入牢的张安。
   
比干是商朝时殷纣王之叔,官至少师。纣王荒淫无度,国势衰微,他以死力谏,劝纣王修善行仁。纣王恼羞成怒,将他杀死,剖腹验心。意思是说,你真有眼力,心眼也像商朝时的大忠臣比干一样正直无私,不说一点亏心话。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命这个卖藕人随他而行,并亲封这个老农为“祭酒”官。
    一次,朱元璋与军师刘伯温下棋,朱元璋即事吟半联云:
    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刘伯温不假思索,应声对道: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

   
⑨民间另有传说称,此二联系唐代诗人李群玉与一萍水相逢的塾师所对。⑩同此。
   
陶安是明朝有名的大学士,也是朱元璋非常器重的大臣之一。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那年除夕,曾为陶安亲题一联相赠: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可见对陶安评价之高。
    有一天,朱元璋来到陶安家中,见陶安以书作枕,便戏出半联道:
    枕耽典籍,与许多圣贤并头。
    陶安一时无言以对,抬头见朱元璋手握一把折扇,上绘一幅山河图,便脱口对道:
    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朱元璋听后连连称妙。
    朱元璋还给明朝的开国勋臣、大将徐达题书一联: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朱元璋君臣的这些斗对活动及其奇联妙对,很快便在当时的京都金陵传诵开去。直至今天,仍传诵不衰。
    朱元璋登基不久,不仅常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而且频频出访各州、府、县。一次,他出访重庆府时,抽暇到多宝寺游玩。面对那尊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脱口吟出一比上联: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游客中有一位重庆府的秀才,名叫余文,听到朱元璋所吟上联,即在一旁接口对道: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之何所不容?
   
民间又传朱元璋登基后曾回到老家安徽凤阳,为他当年出家为僧的皇觉寺题书一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又,此联在北京潭柘寺、四川峨眉山、杭州灵隐寺等诸多地方,均有悬挂。有关写弥勒佛的妙联还有: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肚肠宽肥容世事,大大大;心肺冷净笑人生,哈哈哈。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守分安贫,便收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个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宽心。
    朱元璋闻听这比对句,忙掉头观看,见是一位书生,便主动打招呼,还邀请余文同去一家乡村酒店饮酒叙话。余文也不推辞,欣然应邀前往。来到乡村小店,由于店小客多,佳肴已被游客买吃一空。朱元璋面对此情此景,信口又占半联:
    小村店,三杯五盏,没有东西。
    余文闻听联句,又把朱元璋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一番,观其貌,听其言,猜想可能是“当今皇上”,便随声吟对半联:
    大明君,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朱元璋闻句大喜。小店中虽无佳肴可用,两人还是从简用了餐。朱元璋为余文把盏时又出半联:
    君子之交淡如。
    余文双手接过酒盏,应声对句:
    醉翁之意不在。
   
民间又传他们二人所对为:君子之交淡如水;醉翁之意不在酒。冯梦龙《古今谭概》则称,一士人家贫,与其友上寿,送不起酒,只好持一瓶水称觞。说:“君子之交淡如。”依《庄子》所言,故意略去“水”字,说明彼此喻于义,论交以情谊,而不在酒肉,也暗示以水代酒为敬。遇事不宜直言,引书摘句,巧为饰语,穷书生虽已财尽,却未才尽。友人也不是那种喻于利的小人,十分尊重对方的情意,当即化引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作答。亦仿朋友之法,隐“酒”字而不说。言外之意是说:你送的虽是白水,我却当作醇醪。又,清初大文学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曾被迫为一赫老爷上寿,亦送白水一缸,并送寿联一副:君子之交;淡泊如水。被其挚友鄂比书联赞为: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二人言来语去,朱元璋愈来愈觉得余文才华横溢,不同凡响,谈论许久之后,意欲授官于余文。可余文不愿为官,托词推诿。临别时,朱元璋又出半联道:
    酒能成事,酒能败事。
    余文接口对道:
    水可载舟,水可覆舟。
    朱元璋禁不住赞叹道:“真贤才也! ”
    这期间,朱元璋有一次遇到一位监生,正准备赴京考国子监(当时全国最高学府)。朱元璋便以窗外明月为题,出一比上联试其才:
    秋月如盘,人在冰壶影里。
    监生闻句,即景生情,对下联道:
    春山似画,鸟飞锦帐围中。
  
 民间另有一说称,这两联乃一微服巡抚出句,某寒儒妙对。后巡抚以此奏知皇上,极称其才,力举为仕。同此。
   
对毕,二人携手游玩,来到附近一个小池塘边。朱元璋见池中星光点点,又吟上联道:
    小沼星沉,似仙人撒下金龟子。
    监生仰望夜空,朗声对下联道:
    古松挂月,如老龙攀出夜明珠。
    朱元璋对监生的过人才华十分钦佩。
    有一次,朱元璋到某地出访,走在路上时,见前面不远处有一位书生,便走上前去与书生攀谈。他先问这年轻书生是哪个地方的人。书生回答说:“四川重庆人氏。”朱元璋先“噢”了一声,吟哦片刻,出一比上联试年轻书生:
    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
    吟毕,让书生对下联。此联巧妙地运用析字手法,把“重”字析为“千里”,又用“重山重水”作衬托和铺垫,引出了“重庆府”,构思奇巧。重庆书生一听,知道出句者不是一般人,颇有才华,佩服不已。但他无论怎样也想不到面前这人就是“当朝皇上”。当他联想到刚刚登上皇位不久的开国皇帝时,便应声对下联道:
    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不经意间巧妙地歌颂了明太祖朱元璋,而且对仗工称,颇见巧思,很受朱元璋的赏识。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无论大小政务,他都要亲自处理。他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不放心,怕别人办事不如他自己那样尽心尽力;二是怕大权旁落。他知道,再有权的人,如果不牢牢抓住大权不放,必然会大权旁落。因此,他不仅大权独揽,而且连小权也不分散。所以,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办公,批阅公文,一直到深夜,没有休息日,没有假期,也从不讲究用文化娱乐调剂精神。由于成年累月不停地看公文,他有时也难免感到厌倦。
    洪武九年(公元1376 年)的一天,刑部主事茹太素给朱元璋呈了一份长达17000字的奏章,朱元璋命中书郎王敏站着读给他听。王敏读到6370字时,朱元璋尚未听到具体内容,说的全是些绕弯子的空话。于是大发一通脾气,命人将茹太素叫来,打了一顿。第二天晚上,朱元璋躺在床上,又叫王敏接着往下读。读到奏章的16500字以后,才涉及正文,建议了5 件事情,其中4 件是可取、可行的。于是,朱元璋拿过奏章,在首页上批了两句话,正好是一副对联:
    冗文赘句即乏味;直言快语斯有为。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茹太素有繁文之过。一份5 件事的奏章,只需500 多字即可说清,可他却嗦嗦写了17000 字。朕厌听繁文,打了他一顿,承认这有不妥之处。对茹太素敢于直言提建议这一点,应予表扬。这说明他是忠臣”。后来,朱元璋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写成文章予以公布,并规定了谏言的格式。经过这番整顿之后,文武百官的奏章便只陈事实,尽量删削繁文。从此,朱元璋批阅公文就省了不少的精力和时间。
    多妻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大特权,明太祖朱元璋也不例外,他的嫔、妃很多,一共为他生了26 个儿子,16 个女儿。朱元璋深恨自己年轻时因家庭清贫没有机会上学。因此,对儿孙们的教育特别重视,特意在宫中建造“大本堂”,贮藏珍贵书籍,征聘四方名儒来教育太子和诸王,轮流讲课,还挑选才华出众的青年侍读,并时常赐宴赋诗、谈古论今、讨论文字、出句联对。为了了解子孙们的才学,他常常到大本堂抽查、面试,并常和儿孙们在一起以对对联取乐。
    有一次,朱元璋来到大本堂,特意要试试皇太孙朱允炆的才思和学问,令其赋诗一首。朱允很快就赋就一首。最后两句是:
    虽然隐落江湖里;也有清光照九州。
    朱元璋喜欢甚至偏爱豪放、粗犷的诗风。看了皇太孙朱允炆的这两句诗,觉得缺乏气度,很不满意。
    一次,朱元璋带着第四个儿子朱棣及长孙朱允炆去看赛马。但见赛马场上飞马如离弦之箭,马尾在奔跑中被风吹得四散飞舞,非常好看,一时联兴勃发,口占上联:
    风吹马尾千条线。
    一来描写所见所闻之实景,二来想再次试探和启发朱允炆这位皇太孙。皇太孙朱允炆当时年岁尚小,但聪明好学。可他怎知道自己的爷爷是“当朝天子”,便信口答对道:
    雨打羊毛一片毡。
    对句虽也工整,但软弱无力,毫无气度不说,还缺乏意境、缺乏美感,实在是小顽童游戏之言。难怪朱元璋听后很不高兴,双眉紧锁,脸色阴沉。朱棣看出了父亲的心思,忙附耳对朱允炆说了些什么。朱允炆这才知道爷爷是“当朝皇上”,威权无比,看着爷爷身上穿的龙袍,在太阳光照射下,闪着光点,分外好看,又对半联道:
    日照龙鳞万点金。
  
 据《坚瓠集》。另有民间传说称,这个故事发生在西汉时三曹父子之间。曹操出句命曹丕、曹植对。曹植因对以“雨打羊毛一片毡”而失宠。曹丕则对为“日照龙鳞万点金”,故曹操据此改立曹丕为太子。还有民间传说称,明代神童才子解缙应某财主之请对句。财主出此上句,命解缙对。解缙想起父亲打鱼时的情景,意欲对为“日照鱼鳞万点光”,又觉气势不足,遂灵机一动,易“鱼”为“龙”,改“光”为“金”足对,制服了这个不可一世的财主。
    朱元璋这才转忧为乐,转怒为喜,连声说:“对得好,对得好!”离开赛马场时,朱元璋再三嘱咐皇太孙朱允炆:“无论作诗写文章还是对对联,都要有气度。岂能软绵绵、无意境?”
    朱元璋的妻子马氏,是红巾军元帅郭子兴的养女,原是郭子兴的老友马公托付给郭子兴的第二个夫人张氏抚养的一个孤女。马氏的名字无人知晓,在历史文献上的记载是,她嫁给朱元璋后人们称呼她为“马夫人”,朱元璋称帝后人们又称她为“马皇后”,死后被谥为孝慈高皇后。
    马皇后长相平常,小时候没有上过学。后随军与朱元璋东奔西战中,一有空闲,就求教认字,暗地里照样子反复描画。做了皇后之后,又要求女官每天教她读书,记下了许多历史上有名妇女的故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马皇后不仅能读书,而且能写文章、赋诗、作对联。有时还帮朱元璋整理公文和资料。一天晚上,朱元璋退朝回到内宫,在宫中拿着一把白色折扇,来回踱着方步,思考当朝时还没有处理的一些事情。马皇后为了照顾朱元璋的身体,使皇上从倦意中解脱出来,便以朱元璋持的那把白折扇为题,吟一比上联道:
    扇描黑龙,呼风不能唤雨。
    朱元璋一听是比精妙的联句,顿时从倦意中清醒过来,掉头望着妻子,坦然一笑,品味着马皇后的出句。当他看见马皇后穿着一双绣有金凤的绿色缎面鞋时,当即吟对下联:
    鞋绣金凤,着地哪堪登天!
    一副奇联妙对完成,夫妻二人爽朗地大笑了起来。
马皇后出身贫贱,很体恤下情,常常规劝当皇帝的丈夫要与大臣们交好,有事多同臣下商量。她常对朱元璋说:“陛下不忘和我贫贱时的日子,也不愿忘记和群臣走过的那些艰难历程。如能常常这样想,有始有终,才是好事呢! ”
    有一次,朱元璋一意孤行,要杀开国勋臣刘基。刘基是朱元璋当大元帅时拜请的军师,战功赫赫。后多亏众大臣极力保举,才免一死,但仍被迫告老还乡。朱元璋将这件事告知马皇后。马皇后听后,连忙以联句形式劝道:
    君君臣臣,商商量量,对对对。
    朱元璋明白夫人所言是一副对联的上联,便以宫中嫔妃每天朝拜的情形对出了下联:
    姐姐妹妹,整整齐齐,排排排。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马皇后不幸病逝。时年仅51岁。朱元璋悲痛不已,特意书写了一副挽联,表示沉痛悼念:
    宝瑟无声弦柱绝;瑶台有月镜妆空。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热心推广、普及对联的皇帝。他的这些奇联妙对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可见只要为人民、为人类做过一点好事,人民和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