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

 马儿1 2012-01-15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

中国网 | 时间: 2011-12-01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环渤海经济圈由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三省二市组成,占我国国土面积的5.4%和人口的17.8%。环渤海经济圈围绕北京、天津两大中心城市,以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山东黄河三角洲、河北曹妃甸新区和河北渤海新区五大板块为载体,土地资源丰富、港口基础雄厚、产业科技发达,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显示出较强的后发优势,有望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之后,成为在中国区域经济板块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带。

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我国沿海开发开放政策重心已由南向北转移,环渤海经济圈同样面临着战略性转变。本文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模式的分析,就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促进区域间进一步融合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环渤海经济圈正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新的重心

(一)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经济增速逐渐领先。

2009年,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二市,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5.7%,分别超出长三角(指浙江、江苏二省和上海市,下同)和珠三角(广东省,下同)4.1个百分点和13.9个百分点(见表1)。

 1 三大经济圈经济总量及占全国比重    单位:亿元、 %

 

2000

2005

2009

长三角

GDP

19465.9

41264.0

72494.1

占全国比重

19.6

22.3

21.6

珠三角

GDP

10741.3

22557.4

39482.6

占全国比重

10.8

12.2

11.8

环渤海

GDP

22914.1

47301.4

86019.5

占全国比重

23.1

25.6

25.7

 

“十一五”以来,环渤海经济圈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3.0%,与“十五”时期相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由“十五”时期分别低0.4个和1.0个百分点,反超0.4个和0.6个百分点(见表2),成为三大经济圈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

2  “十五”和“十一五”时期[1]三大经济圈GDP年均增速

          

“十五”时期(%)

“十一五”期间 (%)

长三角

12.7

12.6

珠三角

13.3

12.4

环渤海

12.3

13.0

 

9.8

11.4

   

(二)核心区域增长较快,京津冀都市圈后发优势显现。

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分别为上海等16城市、广州等9城市和北京等10城市(以下分别简称长三角16城市、珠三角9城市和京津冀10城市)[2]。近年来,京津冀10城市经济增长较快, 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8万亿元,超过珠三角9城市7.81亿元,在三大城市圈中上升至第二位。2009年,京津冀10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万亿元,与珠三角9城市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到1385.6亿元(见表3)。

         3 “十一五”期间三大经济圈核心区域经济总量对比   单位:亿元、%

 

2006

2007

2008

2009

长三角16城市

GDP

40084.5

47583.7

55130.3

59978.9

增速

14.3

15.3

11.3

10.4

珠三角9城市

GDP

21686.3

25759.8

29945.7

32147.0

增速

16.8

16.3

12.8

10.7

京津冀10城市

GDP

21519.7

25767.6

30826.4

33532.6

增速

13.7

14.5

12.0

11.9

 

2008年开始,京津冀都市圈后发优势逐步显现,增速超过长三角0.7个百分点。2009年,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速为11.9%,分别超出长三角和珠三角1.5个和1.2个百分点,实现了领先增长。

(三)工业快速增长带动环渤海经济圈优势扩大。

2001-2009年,环渤海经济圈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5%,超出长三角0.7个百分点。其中“十一五”前4年,环渤海经济圈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6%(见表4),分别超出长、珠三角2.0个和0.5个百分点。

             表4  2001-2009年三大经济圈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单位:%

 

2001-2009

“十五”时期

“十一五”期间

长三角

13.8

14.7

12.6

珠三角

15.5

16.6

14.1

环渤海

14.5

14.5

14.6

 

2000年到2009年,环渤海经济圈经济总量从分别超过长三角、珠三角3448.2亿元和12172.9亿元扩大到13525.4亿元和46536.9亿元,分别扩大了10077.2亿元和34364.1亿元(见表5),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分别扩大4519.8亿元和14490.0亿元,分别占经济总量优势扩大量的44.9%42.2%

         5  三大经济圈中环渤海经济总量优势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

 

与长三角相比(环渤海-长三角)

与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珠三角)

2000年经济总量优势

 3448.2

 12172.9

2009年经济总量优势

 13525.4

 46536.9

2000年到2009年扩大

 10077.2

 34364.1

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扩大

 4519.8

 144890.0

占经济总量优势扩大量的比重

 44.9

 42.2

服务业增加值扩大

 2382.3

 13771.4

占经济总量优势扩大量的比重

 23.6

 40.1



(四)投资力度加大推动环渤海经济圈优势扩大。

2001-2009年,环渤海经济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23.8%(见表6),分别超出长三角和珠三角4.5个和6.2个百分点;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5%,超出珠三角10.2个百分点。2009年,环渤海经济圈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3万亿元,分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1.6倍和4.1倍;实际直接利用外资421.91亿美元,是珠三角的2.2倍;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例达到63.1%,分别比长、珠三角高15.1个和29.3个百分点。

                   表6  三大经济圈投资力度与吸引外资对比

 

长三角

(二省一市)

珠三角

(广东省)

环渤海

(三省二市)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亿元)

34766.9 

13353.2 

54281.1 

2001-2009年年均增速(%

19.3 

17.6 

23.8 

投资与GDP的比例(%

48.0 

33.8 

63.1 

实际直接利用外资

2009年(亿美元)

457.6 

195.4 

421.9 

2001-2009年年均增速(%

16.9 

5.3 

15.5 

   

从核心区域看, 2009年京津冀10城市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6万亿元,超过珠三角9城市1万亿元,投资与GDP的比例达到58.6%,超出珠三角9城市(29.9%28.7个百分点。

二、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形成新的发展模式

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呈现明显的“龙头带动、梯度发展”的模式,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形成京津中心城市优势互补、五大板块竞相崛起的新模式。

(一)京津加快融合,龙头作用显著增强。

1.定位明确,优势互补。

京津两大中心城市在发展条件、产业结构、城市功能上具有鲜明的互补性,城市发展具有不同阶段性,辐射范围具有不同层次性。在城市定位上,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天津到2020年建设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北京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在发展阶段上,北京经济已呈现出后工业经济时代的特点;天津则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加快、重化工业大发展阶段。在产业结构上,北京突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功能,重点发展金融、文化创意、会展旅游、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加快推进产业转移,逐步向外转移低端制造业;天津则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导,努力打造产业集聚高地,主要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金融、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并依托港口优势,发展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在辐射范围上,北京发挥首都优势,辐射全国;天津则重点面向区域,辐射环渤海乃至北方广大地区。

2.政策引导,加速融合。

在轨道交通、商贸旅游、服务外包、产业对接等多方面资源共享,互惠共赢。2005年,国家正式批复文件《环渤海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2020年)》,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和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建成通车,借助京津之间6条快速通道,京津半小时经济圈已经形成,两地间旅游与异地消费逐渐常态化。京津软件与服务外包协作发展新趋势“2008年北京论坛”提出:通过前店(北京)后厂(天津)的模式加强合作。2009年,天津临港工业区在临港规划“北京工业园”,引进北京转移项目。京津之间基本已实现了商品自由流动、人员自由往来,基础设施共建,产业转移逐步进行,区域交通网络体系正在建立,空间布局上的对接逐步延伸。

3.京津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含“粤--澳”的大珠三角的真正龙头是香港,长三角的龙头是上海,环渤海经济圈龙头功能是由北京和天津共同完成的。从经济总量和经济活力看,2009年,京津合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7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8%,超出上海1.3个百分点。“十一五”前4年,京津经济年均增长13.2%,比上海快1.8个百分点。从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看,京津第三产业增加值合计1.2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64.0%。从人口集聚能力看,京津两地常住人口2983.2万人,分别比上海和香港多1061.8万人和2282.8万人。从航运中心功能看,京津合计完成交通运输业增加值1027.6亿元,比上海多392.6亿元。从金融中心功能看,京津合计完成金融业增加值2064.8亿元,比上海多260.5亿元;中外资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4.22万亿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51.4亿美元,均为上海的1.4倍(见表7)。从上述比较看,京津两大中心城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未来发展极具潜力。

          表7  2009年京津与上海、香港龙头作用对比

 

北京

天津

京津合计

上海

香港

经济总量

GDP(亿元)

12153.0

7521.9

19674.9

15046.5

14762.9

“十一五”年均增长(%

11.7

15.8

13.2

11.4

3.1

占全国比重(%)

3.6

2.2

5.8

4.5

 -

中心城市服务功能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9179.2

3405.2

12584.4

8930.9

12706.1

GDP比重(%

75.5

45.3

64.0

59.4

86.1

人口集聚能力

常住人口(亿人)

1755.0

1228.2

2983.2

1921.3

700.4

航运中心功能

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亿元)

556.6

471.01

1027.6

635.0

1063.1

GDP比重(%

4.6

6.3

5.2

4.2

7.2

港口吞吐量(亿吨)

-

3.81

-

5.92

2.43

集装箱吞吐量(TEU)

-

870

-

2500

2104

金融中心功能

金融业增加值(亿元)

1603.6

461.2

2064.8

1804.3

2466.3

GDP比重(%

13.2

6.1

10.5

12.0

16.7

中外资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亿元)

31052.9

11152.2

42205.1

29684.1

  -

实际直接利用外资(亿美元)

61.2

90.2

151.4

105.4

523.9



  注:香港增加值和外资数据为按汇率折算数据。

(二)五大板块竞相崛起,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环渤海三省二市内,有着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    带、山东黄河三角洲、河北曹妃甸新区和河北渤海新区五大经济板块,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聚势聚能,五大板块发展潜力凸显。

从政策支持看,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山东黄河三角洲三大经济新区已先后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天津滨海新区起步最早,1994年建区,2006年纳入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山东黄河三角洲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分别建立于2000年和2006年,在20097月和11月又分别被国务院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河北渤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新区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由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建立。

从发展空间看(见表8),五大板块面积合计接近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5个深圳特区、74个上海浦东新区。其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山东黄河三角洲面积较大,分别为5.65万平方公里和2.65万平方公里;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新区和河北渤海新区面积均在2000平方公里左右。2009年,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山东黄河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完成3810.7亿元、7835.3亿元和5014.8亿元,分别占该省(市)的50.7%52.0%15.3%。天津滨海新区每平方公里的产出密度达到1.68亿元,为五大板块中最高,但与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和苏州工业园相比,仍有发展空间。

                表8  2009年各经济区经济发展情况比较

 

面积

经济总量

产出密度

(亿元/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占本省(市)%

亿元

占本省(市)%

天津滨海新区

2270

19.0

3810.7

50.7

1.68

辽宁沿海经济带

56500

38.2

7835.3

52.0

0.14

山东黄河三角洲

26500

16.9

5014.8

15.3

0.19

河北曹妃甸新区

1944

1.0

650

3.8

0.33

河北渤海新区

2375

1.3

240

1.4

0.10

深圳特区

1992

100

8201.3

100

4.12

上海浦东新区

1210

19.1

4001

26.6

3.31

苏州工业园

288

3.4

1120

14.5

3.89

 

从航运能力看,五大板块包含了多个大型港口。2009年,6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分别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天津港(3.81亿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大连港(2.72亿吨)和营口港(1.76亿吨)、山东黄河三角洲的青岛港(3.15亿吨)、日照港(1.81亿吨)和烟台港(1.24亿吨);5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超过百万TEU,分别是青岛港(1026.2TEU)、天津港(870.4TEU)、大连港(457.7TEU)和营口港(253.7TEU)和烟台港(140.1TEU)。

2.产业密集发展,五大板块形成环渤海产业高度集聚区。

环渤海经济圈大中型骨干企业众多,工业门类齐全,钢铁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和建材工业都很发达,是我国石油、钢铁、化工、重型机械、造船等的重要生产基地。

1)在加工制造业方面,五大板块着重发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等。

天津滨海新区重点打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世界级的产业基地,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及装备制造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力争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源地,基本形成世界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的聚集地。

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设备制造业,重点培育若干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山东黄河三角洲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延伸拉长石油化工和盐化工等重化工业产业链,着力打造“研发系统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系统集成”富有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体系。

河北曹妃甸新区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立区之本,重点打造钢铁、石化、电力和装备制造等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建设形成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精品钢铁基地、以盐化工为主的大型海洋化工基地和北方地区的临港装备制造基地。

河北渤海新区重点发展化工业、装备制造业、电力能源、铁合金及新型材料、新型建材等五大制造产业,努力打造成为中国石油化工和管道装备制造业基地、钢铁产业转移基地、新材料合成基地。

2)在服务业方面,五大板块以港口为依托,积极促进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重点发展现代金融、航运物流、科技研发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高端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努力成为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研发服务基地。

辽宁沿海经济带加快建设大连国际物流中心和“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丹东”区域性物流中心,提高软件服务、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和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重点在大连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山东黄河三角洲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交通运输业、仓储业整合发展,努力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

河北曹妃甸新区发展以陆海联运为特点的物流服务业,努力建成服务“三北”地区的能源原材料物流中心。

河北渤海新区着力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基地,构筑以黄骅综合大港为龙头,联通广大内陆区域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建设形成亚欧大陆桥新通道的桥头堡。

3.合理分工,五大板块产业发展各有侧重。

从主导产业看,天津滨海新区是以石油化工、钢铁冶金、机械电子为主导的综合型工业聚集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曹妃甸新区和河北渤海新区是以重型机械、钢铁、造船、化工等为主体的重型工业基地;山东黄河三角洲是以电子、机械、石化、轻纺、食品等工业为主的轻型工业带。

从产业内部看,五大板块也存在较大差异。如电子信息产业,天津滨海新区通过吸引美国摩托罗拉、日本三洋、韩国三星等大型移动通信公司落户,拥有了目前最完整的手机生产及配套厂商和设施基础,并将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配套厂家群聚之地。辽宁沿海经济带以大连为首,积极发展服务外包和软件开发,初步建成了软件产业基地。山东黄河三角洲的潍坊等城市是新兴的电子工业城市,所生产的投资类机械电子工业产品中的集成电路元器件、数字程控交换机等重点行业或产品具有较强的后劲和实力。在汽车产业上,环渤海各个省市都将其列作重点产业发展,天津主要生产微型汽车,夏利轿车已被国家指定为全国四大轿车生产基地之一,而鲁、辽两地主要生产重型汽车。在钢铁产业上,位于河北的首钢、唐钢为特大型钢铁企业,而天津是中小型钢材基地之一,以优质钢、低合金钢、特殊钢为主。

    (三)谋求合作共赢,区域竞争力提升。

环渤海三省二市在发展规划、招商投资、产业对接、交通物流等方面寻求协调融合(见表9),谋求产业发展对接,分工逐渐明朗。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商务金融合作日趋增多,异地消费和休闲旅游越来越趋于常态化。例如,2009年天津市实际利用内资中,有45.3%为其他三省一市的投资;口岸出口总额中,有39.6%来自于环渤海其他省市。

                        9  近年来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协调融合情况

年份

主要事件

融合成果

2004

京津冀三地政府就一体化事项达成廊坊共识

标志着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合作机制开始建立。

2005

国家批复《环渤海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2020年)》

提出建设以北京为中心,以京津为主轴,以石家庄、秦皇岛为两翼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2007

京津冀三地商务部门首次联合发布《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商业发展报告》

提出在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流机制、加强区域商业的统筹规划、进一步促进农副产品流通、搭建联合招商引资平台等7个方面加强合作。

2008

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和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建成通车

京津半小时经济圈正式形成。

2009

签订《北方地区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

建立以海港口岸、边境口岸和各省区市内陆无水港口岸为网络通道,以跨区域现代物流和中国电子口岸为重要依托的北方地区大通关协作机制。

签订《泰达宣言》

提出:在未来的3-5年,以国家规划建设中的大交通、大港口、大项目基地等资源的优先布局为先导,加强产业分工合作、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联合发布《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商业发展报告》

提出建立统一质量认证体系和市场应急保障互动机制;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各个城市商品信息资源共享。

签订《京津冀旅游合作协议》

联合发行京津冀旅游一卡通,推动三地旅游市场一体化。

签订《京津冀地区共同建筑市场合作协议》

3年内实现三地企业在区域内建筑市场的自由流动,真正实现建筑市场一体化。

签订《关于建立京津冀两市一省城乡规划协调机制框架协议》

明确要建立城乡规划领域的协商对话、协作交流、重要信息沟通反馈、规划编制单位合制和共同市场机制,力争实现区域规划一张图

2010

津保铁路开工建设

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覆盖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城市,预计到2020年,将基本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



三、紧跟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向,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更迭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争建立新的主导产业以重振经济发展。

(一)发展契机——“后危机时代”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经济周期运行规律彰显技术创新重要作用。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技术创新是影响经济周期运动的主要因素。七十年代全球经济危机发生后,日本大力发展以节能家电、汽车、微电子等为重点的现代制造业,打破了美国的垄断地位。八十年代全球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为代表的知识经济,并通过金融创新掌握了全球资产价格的定价权,从而长时间左右世界经济走向。

目前,世界创新中心正在发生转移,从欧美逐步向亚非扩散,向中等收入国家倾斜,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我国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3]确定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区要想在未来新的产业分工体系中抢占有利位置,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由价格优势向技术优势、创新优势转化。

(二)抢占高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特征。应该说,无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新形势,或是与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相对接,还是谋求未来在国内外经济布局中的地位,这都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在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环渤海经济圈以转型促崛起,全面起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多个领域具有比较优势,拥有较好的基础。

1.北京全方位加快科技与产业融合。

北京提出要重点发展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其中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居国内领先地位,生物质能、核能和地热能等产业也具有一定规模。目前,北京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已经成立,预计在2011年实现各类新能源汽车产销24万辆。北京在新型半导体、纳米材料和超导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新材料销售收入将突破500亿元,成为北京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北京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的集群模式和产业集聚度在全国处于领先。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移动通信、数字电视、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高世代平板显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等六大领域。目前,国务院已批准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与集成提供了良好契机。

2.天津着力构建高端制造业高地。

天津航空航天产业从无到有,空客A320大飞机每月组装三架,大推力火箭、直升飞机和无人驾驶飞机正在研发制造。石油化工依托3500万吨原油、2000万吨炼油、130万吨乙烯和百万吨级PVC等龙头项目,发展高端石化产品,打造国家级重化基地。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轨道交通、造修船、工程机械、风电设备等十大成套装备,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装基地。电子信息以3G发展为契机,积极推动三网融合,加快高性能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光电子、软件等领域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积极推进疫苗与诊断试剂、生物芯片、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重大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打造国家生物医药关键技术领航区。新能源新材料重点发展光伏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装备等,现有3个大的电池厂,力神公司跻身全球锂电池企业前十强,风力发电组装整机生产厂家已经达到8个,占到全国四分之一的产量。

3.山东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新能源领域,重点扶持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海洋能源、核电装备及LED照明、新能源汽车等发展。在新材料领域,高技术陶瓷、特种纤维、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水平占据国内优势地位,培育出烟台万华、威海光威等一批龙头企业。在新医药领域,优势产品地位加强,原料药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威海威高、齐鲁制药等骨干企业保持较快发展,10余家企业销售收入进入全国百强。在新信息领域,软件中间件、集成电路设计等关键技术实现新突破,手机、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等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4.河北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优势。

在新能源领域,太阳能光伏和风电产业链比较完整,形成了保定、张家口等产业聚集区,其中张家口风电场装机容量位居全国第一,培育了英利、晶龙等光伏龙头企业。在新材料领域,硅材料、碳纤维等若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材料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电子信息领域,建成了廊坊、保定、石家庄、秦皇岛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形成了从研发生产到系统集成和信息服务的卫星导航产业链。在生物医药领域,依托石药工业园、华药工业园、神威现代中药产业园三大园区,扶持发展生物产业,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

5.辽宁在装备制造、新能源、环保等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装备制造业体系比较完善,数控机床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沈阳机床成为国内最大的现代化数控机床和大型成套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造船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大连船舶重工成为全国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居全球船厂第四位。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以锦州为核心的国家光伏产业基地聚集了数十家规模以上光伏企业,其主导产品单晶硅锭和硅片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拥有硅片切割等多项自主研发技术。环保产业成为辽宁振兴的一大亮点,形成了鞍山、本溪等以矿产资源利用为主,盘锦、锦州等以含油废水、污泥处理及资源化为核心,丹东以环保锅炉制造技术为主,沈阳、大连等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各具特色的环保产业集群。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导向,为环渤海经济圈经济振兴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环渤海经济圈加速融合指明了发展方向。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着力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区域合作体系,加快新一轮经济转型,带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充分发挥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龙头带动作用。



四、对策与思考

在京津两大中心城市加速融合和区域经济快速崛起的带动下,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经济活力。下一步,应立足环渤海经济圈自身优势,积极促进省市间进一步融合发展。

(一)加速京津融合,扩大中心城市的龙头辐射带动效应。

京津两市进一步加强深层次、全方位的融合,发挥两个特大城市在区位、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强大合力,带动环渤海经济圈经济的腾飞。北京是国内最大的技术输出市场,天津要进一步借助北京中关村的技术优势,使天津成为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同时,北京又是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国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天津应力争承接更多的高水平、大规模展会,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不断壮大会展和旅游产业,增加流动性消费。天津金融创新的优势与北京发达的金融产业如能对接,天津现代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发展,如能得到北京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全方位服务,将能实现互惠双赢。

(二)发挥北京辐射效应,扩大创新带动作用。

北京应优先发展高端产业,发挥产业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与环渤海其他省市的产业合作与对接。将产业一体化的重点放在区域产业链的对接与分工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要对接,主导产业链中各环节要链接,研发成果与生产基地要结合。充分利用北京高校集中、科技人才密集、创新能力强的特点,鼓励人才、技术等要素在环渤海区域流动,密切加强技术合作,充分发挥创新优势。

(三)立足天津优势,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天津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紧紧围绕滨海新区功能定位,加大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在大飞机、直升机、高端石化产品、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服务器、光伏电池、风电设备等领域扩大优势。抓住天津成功入选全国低碳城市试点的机遇,全力打造以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调结构、促转变提供强大推动力。

(四)加快河北融合发展,培育延长支柱产业链。

培育壮大新的支柱产业,延长传统优势产业链,以重大项目建设支撑产业大发展,以提升产业集群优势优化区域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基础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利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能源、钢铁、石化、建材等基础产业,优化产品结构。以龙头企业、骨干项目和品牌产品为载体,吸引京津科技、资金和人才资源优势,为河北融于京津、融于环渤海经济圈提供有力支撑。

(五)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增强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实力。

辽宁沿海腹地广阔,工业基础雄厚,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和商务成本较低,已经具备了大开发、大开放的全部条件。应充分发挥大连核心城市、龙头城市的带动作用,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步伐,运用好国家的扶持政策,全面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努力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平台,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造船、石化、钢铁等产业,把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中国沿海新的增长点,不断增强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实力。

(六)构建山东制造业基地,实现半岛新的崛起。

目前山东已经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可不断完善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发挥经济腹地广阔、基础产业坚实、人文资源丰厚的优势,大力承接日韩制造业转移,实施重点突破带动战略,努力在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能源矿产业、海洋生态环保产业等抢占蓝色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把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优势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蓝色经济区。

执笔人:杜西平 杜威 黄瑛郑礼 彭程

[1] 由于数据原因,文中的“十一五期间”只包括2006年至2009年(下同)。

[2]长三角16城市为上海、杭州、宁波、湖洲、嘉兴、绍兴、台州、舟山、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和南通。

珠三角9城市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江门、东莞和中山。

京津冀10城市为北京、天津、唐山、石家庄、保定、沧州、廊坊、秦皇岛、张家口和承德。

[3] 2010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作为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方向。这是我国首份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正式纲领性文件。根据规划目标,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这一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