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青铜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故宫藏的西汉铜印主要有山阳尉丞印、武陵尉印、常乐苍龙曲侯印、长水校尉丞印、修合县宰印、文德左千人印等,是汉代各级官吏使用的铜印,均为青铜铸造而成。
山阳尉丞印是汉武帝时期,山阳郡都尉的佐官使用的印章。铜印通高2.0厘米,背面有筒瓦形状的印纽,印面基本呈正方形,长2.3厘米,宽2.2厘米。印文为汉篆,白文,为“山阳尉丞”四字。
山阳郡的治所在今山东省巨野县附近,管理山东省南部地区。都尉是管理地方军事事务的官员,都尉丞也就是都尉的佐官。
武陵尉印是西汉景帝年间武陵郡都尉所使用的印章,铜印通高2.1厘米,背部有筒瓦形状的印纽。印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2.3厘米。印文为汉篆,白文,为“武陵尉印”四字。
西汉武陵郡管理今湖南南部常德地区附近,都尉主管地方军事。
常乐苍龙曲侯印是西汉王莽执政时期守卫宫廷的太卫属官的印章,铜印通高2.2厘米,背部是龟纽。印面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2.2厘米。印文为汉篆,有六字,为“常乐苍龙曲侯”。
常乐也就是汉代长安城内的长乐宫,为王莽所改。
长水校尉丞印是西汉时期长水校尉的佐官的印章,铜印通高1.8厘米,背部有龟纽。印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2.3厘米。印文为汉篆,五字为“长水校尉丞”。
长水校尉是汉武帝设置的八校尉之一,主管驻扎在长水地区的少数民族军队。
修合县宰印是西汉王莽执政时期修合县的县宰使用的官印,铜印通高2.1厘米,背部有龟纽。印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2.3厘米。印文为汉篆,白文,为“修合县宰印”五字。
修合县史籍无记载,可能是王莽时期所改的地名。
文德左千人印也是西汉王莽执政时期军事长官千人的官印,铜印通高2.2厘米,背部有龟纽。印面基本呈正方形,长2.3厘米,宽2.2厘米。印文为汉篆,白文,为“文德左千人”五字。
千人在汉代是车骑将军的属官。
(武陵尉印印文)
这些汉代铜印与秦代铜印大小相似,长、宽、高都在两厘米左右。与秦印不同的是汉代印文无界格和边栏等。另外,印章级别的高低一般以印纽为准,故宫藏的这几枚印章中,龟纽的级别要高于筒瓦形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