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钟山之谜

 文锦书屋susped 2022-10-18 发布于广东

       辛卯年的初秋,我与几个朋友,慕名相约来到了石钟山旅游,这次旅游不仅是游玩,而且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亲自考证石钟山发声的原理。我们一行几人一下飞机,就急匆匆地打的来到了石钟山。

       石钟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境内,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有两座:一座在湖口县治南,叫上石钟山,一座在北,叫下石钟山。高度只有五六百尺,这样一座貌不惊人的山,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他撰写的《石钟山记》闻名天下,与石钟山相得益彰。石钟山傲然屹立于长江之岸,鄱阳湖之滨,风景雄奇秀丽。它犹如一把铁锁挂在湖口县门前,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登至山顶,可远眺庐山烟云,近睹江湖清浊。鄱湖人余亚飞诗称:“鄱湖接近长江处,二水相交奇景生,澈液浑流互排斥,浊清界线见分明”。长江、鄱阳湖的汇合处,水线分明,江水浑浊,湖水碧清,以截然不同的水色“划”出了一条奇妙的界线。甚称鄱阳湖上一大奇景。此外,石钟山上还有一些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与碑、石刻相得益彰,互相辉映,集楼、台、亭、阁等于一体,典型的江南园林。

       这座山脉特殊的地理构造。石钟山是石灰岩构成因为石灰岩的密度不够大,经过了长时间的打磨以及水流的冲击,造成了下方无数的自然形成的洞穴。“非经大治铸不借梵宫鸣”。上石钟南踞,下石钟北盘。其形宛如一对硕大的风铃,扣置在鄱阳湖的出口处,三面临水,一面着陆,如同半岛,双峰独立,突兀峥嵘,扼湖锁江,气势不凡,山虽然不高,海拔61。7米,。“双钟”总面积也仅为9万平方米,但“绝壁有岩皆起阁,归僧无路只乘舟”,“凌空险峭千重出,插地玲珑百态生”的独特风光,使它名声远振,传颂千古。

      “石钟涛出鲸鱼鸣”,石钟山那发自天籁的“钟声”,长年累月,淙淙铮铮,水石皆鸣。时而清新,时而悠远,时而激越,时而苍闵,空空成韵味,这“钟声”和涛声所构成的一幅有声有色的立体图景,音乐家也难以模拟,诗人墨客也无法描述。这种声音十分的悦耳,走在石钟山里面偶尔休息或者走路的时候都可以听到这种声音根据水流的冲击力发出来的声响也不一样,断断续续的声响让人疲惫中感受到一丝的欢快因此,终使这神曲般的主体图景成千古奥秘,吸引着历代有识有志之士前来探寻。

       早在《水经》一书中,就有鄱阳湖出口处有一座石钟山的记载。缘何称石钟山,众说纷纭。民间传说以形定名,而文人则多以声定名,以声定名者,其论也不一,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说是“下临深潭,微风豉浪,水石相捕,响若洪钟”;但“水石相博”的地方有的是,为什么都没有“声如洪钟”呢?唐朝江州刺史李渤亲自到石钟山实地调查,写了一篇《辨石钟山记》在“山上忽遇双石”,“扣而聆之,南声涵胡,北声清越,抑止响腾”,说是由于潭上有两块敲得很响的石头,南边的一块声音洪大,北边的一块声音清脆,也即因石质而发声。

       然而象这样的石头到处都有,为什么偏偏这两座山才名以“石钟”呢?公元1084年也即宋元丰七年,大文学家苏轼送长子苏迈赴饶州府德兴县尉之任,途经湖口,乘小船登临石钟山,他对上述两说十分怀疑,决定亲自去考察。于是在一个月明之夜,他带着儿子苏迈乘坐一叶小舟,出没在绝壁深潭之间,进行认真的实地勘察。他终于发现绝壁下,“多穴罅”,水浪进出其间,澎湃冲击,有“镗鞯”之声,他自认为他已解开这千年之谜,找到了石钟山“钟声”的真正原因,故作《石钟山记》,说是由于山下都是崖穴,不知道它们的深浅,微波荡进穴里,出出进进,动荡澎湃,才不断发出象洪大的钟鼓声。他批评郦道元考察过于简单,讥笑李渤立论过于因陋,但他哪里知道,却潜隐着荒谬的悲哀。

       到了明代的罗洪先(念庵)1486年春,他路过湖口,游石钟山,刚好碰上水干,山麓崖穴,都露出了水面,他爬进岩穴,仔细观察,深入分析,才算把谜底真正揭开了。他写了《游石钟山记》一文(见《名山记》卷二十五)。他认为石钟山的声音固然由崖穴发出,但如果不是岩洞中空,也是没有音响的。钟的形制就是这样:口大中狭的,声音容易消散;口小中宽的,声音才能沉郁。石钟山就是由于里面是空的,而外面由崖穴造成,中空的地方大,外面的孔穴小,所以声音一来,回声很大,回环往复,历久不绝。正如陶罂、酒樽口小腹大,用水从口外灌进去,所发出的声音大,这就可以证明了石钟山发声的原理。苏轼由于只把小船靠向崖下,没有从山下的崖穴中进去看看,所以结论还不够全面。罗洪先的这段议论真是证据确凿,论理充分,令人折服。罗洪先评述苏轼他是“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他发现苏轼当时也受了大自然的捉弄,他“六月访山,适逢水涨,未见全 ”,故而结果不确。而罗洪先则在冬春江水下落时,踏山觅综,才找到“钟声”的真正原因。“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至此,石钟山的天籁之声,这支“神曲”终于找到“源头”。

       苏轼的肤浅结论,被罗洪先否定。但不管怎么样说,每次“把酒问青天”,都是对科学殿堂的叩击,都闪烁着朴素唯物主义的思辨之光,是值得称道的。清代彭雪琴后来也对石钟山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考察,证实了明代罗洪先的观点。我们此次也想沿着罗洪先的考察路线,对石钟山所发声进行一番实地考察,可惜当地景区管理人员不让,说为了安全起见,还说先人已经证实了,我们没有必要再去凑热闹了。对此我们也毫无办法,只能遵守景区的管理规定,心存一点儿遗憾。

       李渤、苏轼和罗洪先等人,都先后对石钟山进行过实地的调查和研究,但所取得的成绩却不相同。这说明了人类的知识是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不知到认知,从不全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后人利用了前人的成果,“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因而能够后来居上;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事物和问题调查研究得越全面越深入越好。罗洪先虽然是一位唯心主义的哲学家,爱谈“良知”,他写了《游石钟山记》也还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譬如他说:“呜呼,石本无声,虚犹足以召之,又况人之心乎!”但是,他在研究石钟山发声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他能够比较全面的深入调查研究,所以他能够取得比其他人更大的成绩。

       石钟山是儒家的圣地,又是兵家的要塞。被称为”江湖锁钥”的石钟山,明代诗人王英形容石钟山的形胜是“五老云中出,九江天际来。惊涛撼岩石,万壑鼓风雷”。自三国至新中国成立 ,均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周瑜在鄱阳湖操练水军,自石钟山发兵进击赤壁,大破敌军80万;元未朱元璋、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出没于此山之间;清代曾国藩湘军水师与太平军在湖口麈战十载,先后都以石钟山为营垒,进取攻守;民国初李烈钧“湖口起义”讨伐袁世凯,其司令部就设在石钟山上,石钟山屡受战火硝烟洗礼,虽然留下了创伤,但也流传许多可颂扬的英雄事迹。

       大自然造就了石钟山形的奇特,声的奥妙,色的绚丽,在天地间增添了一块潇潇洒洒令人销魂的福地。尤其是它的“钟声”,让人惊奇,这“钟声”的境界,在于一个“空”字。这“空”声是来自洪荒时代的声音,悠远峻冷,天地震惊。这声音带着铁质,带着峻冷,经过历史的打磨,竟变成一部活的历史,让品鉴。随着先人对石钟山发声之谜的破解,人们探险好奇欲望的增加,石钟山也愈来愈吸引世人的关注与向往。去石钟山旅游,除了游玩,还可以增长自己的科学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