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词话(三则)·赏析

 阅读o1 2017-12-15





王国维
【题解】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6岁时参加岁试,中秀才。22岁到上海,任《时务报》馆校对。随后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在通州苏州等地执教。1907年任学部图书馆编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1913年起考释研究古代文字学、器物学、史地学。治史严谨,考证精湛,发前人所未发,开创了史学界新风,被鲁迅誉为“研究国学的人物”(《热风·不懂的音译》)。郭沫若称他是新史学的开山。1924年任清华大学研究院教授,以精深的学识、笃实的学风、科学的治学方法和朴素的生活影响了清华学子。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授”。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给中国知识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王国维学贯中西,又自出机杼,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学者、文学评论家。其学术研究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等领域,成就甚高。其《红楼梦评论》堪称中国文学研究史上第一篇文学比较研究论文。《宋元戏曲史》是我国第一部用西方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完成的戏曲史专著。《人间词话》共六十四则,是其最有影响的著作,融中国传统古典文论和西方美学于一体。行文流畅自然,见解独特,精辟阐释了“境界说”。
本文选自《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1]”、“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2]”,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4]”,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5]”,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6]”,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7]”,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注释】
[1]见冯延巳【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见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度,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3]见陶潜【饮酒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见元好问【颖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5]见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6]见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见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
本篇所选的三则,按内容可分为三方面:
第一则强调指出有境界的作品,才能“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论断有力,言简意赅。
第二则对比分析词的境界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受外界事物感染,带着“我”的情绪看待“物”,谓之“有我之境”;沉浸于“物”之中,“我”“物”泯然合一,谓之“无我之境”。分析精辟透彻,形象地发展了前人的“情景”说。
第三则借用形象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的历程,综述人生奋斗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以“西风凋碧树”,比喻恶劣的形势。说明只有下定决心“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才能排除干扰,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取得成功的基础。第二境界以“衣带渐宽终不悔”,形象描述如何努力奋斗。说明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坚持奋斗,执着追求。第三境界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指出经过多次周折,反复磨练,人就会逐渐走向成熟。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你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你能豁然领悟。三个阶段,多个比喻,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文艺、人生等规律性问题。结构巧妙,见解独到,寓意深刻,行文流畅,比喻贴切,引人遐想。(蒋红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