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材大典6

 淄水渔夫 2012-01-25

白芍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别名:白芍药,金芍药。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用法与用量:6~15g。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临床应用:
 
    1.泰山磐石散(《古今医统大全》)治气血虚弱,胎元不固证。胎动不安,堕胎,滑胎,面色淡白,倦怠乏力,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人参、黄芪各3g,白术、炙甘草各1.5g,当归3g,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各2.4g,续断3g,糯米一撮,黄芩3g,砂仁1.5g。水煎服。方中白芍养血调肝,合熟地则补血养胎之功尤著,为臣药。
 
    2.麻子仁丸(《伤寒论》)治肠胃燥热之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苔微黄,脉细涩。麻子仁20g,芍药9g,枳实9g,大黄12g,厚朴9g,杏仁10g。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1~2g,温开水送服,亦可改为汤剂煎服。方中芍药苦酸微寒,入肝脾,养血敛阴,缓急和里,为臣药。
 
    3.大定风珠(《温病条辨》)治温病邪热久羁,灼烁真阴,或因误用攻下,重伤阴液,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有时时欲脱之势。生白芍18g,阿胶9g,生龟板12g,干地黄18g,麻仁、五味子各6g,生牡蛎12g,麦冬(去心)18g,炙甘草12g,鸡子黄2枚,鳖甲(生)12g。水8杯,煮取3杯,去渣,再入鸡子黄搅合相得,分3次服。方中白芍苦酸微寒,,酸甘化阴,滋阴柔肝,缓急舒经,为臣药。
 

龙骨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主产于山西、内蒙古、河南、河北、陕西、甘肃等地。全年均可采挖。生用或煅用。
 
    别名:白龙骨、五花龙骨。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甘、涩,平。归心、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用法与用量:煎服,15~30g。入煎剂宜先煎。外用适量。收敛固涩宜煅用。其余皆生用。
 
    贮藏:置干燥处。
 
    临床应用:
 
    1.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之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怀牛膝30g,生赭石3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生龟板15g,生杭芍15g,玄参15g,天冬15g,川楝子6g,生麦牙6g,茵陈6g,甘草4.5g。水煎服。方中龙骨质重性降,既可潜降摄纳上亢之肝阳,又可平镇上逆之气血,为牛膝之助,是为臣药。
 
    2.金锁固金丸(《医方集解》)治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泻。腰酸耳鸣,四肢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沙苑蒺藜12g,芡实12g,莲须12g,龙骨15g,牡蛎15g。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方中龙骨煅制而用,涩性增强以涩精止遗,为佐药。
 
    3.桑螵蛸散(《本草衍义》)治心肾两虚的尿频或滑精证。小便频数,或尿色白浊如米泔水,或遗尿、滑精,心神恍惚,健忘,舌淡苔白,脉细弱。桑螵蛸9g,远志6g,菖蒲6g,龙骨15g,人参9g,茯神12g,当归9g,龟甲15g。以上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2钱。方中龙骨宁心安神,收涩固精,为臣药。
 

艾叶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别名:蕲艾。
 
    药性类别:收敛止血药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用法与用量:3~9g。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临床应用:
 
    1.四生丸(《阳氏家藏方》)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舌红或绛,脉弦数。生荷叶9g,生艾叶9g,生柏叶12g,生地黄15g,研末成丸,水煎服。方中艾叶凉血止血,散瘀滞,为臣药。
 
    2.艾叶单味煎汤外洗,治皮肤湿疮疥癣。
 
    3.艾叶鲜品搓绒,塞鼻内,治鼻衄。
 

白茅根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L.) Beauv. Var. major (Nees) C. E. Hubb.的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切段生用或炒炭用。
 
    别名:茅根、地管、茹根、蓝根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味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者加倍),捣汁或研末。体虚者用量宜适当。
 
    贮藏:置干燥通风处。
 
    临床应用:
 
    1.茅根饮子(《外台秘要》)治胞络中虚热,时小便如血色:茅根32g,茯苓10g,人参、干地黄各6g。水煎,分2次服。方中茅根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为君药。
 
    2.如神汤(《太平圣惠方》)治喘:茅根1握(生用旋采),桑白皮等分。水2盏,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温服。方中茅根,清热解毒,为臣药。
 
    3.茅芦根煎(《药物与方剂》)治热病呕吐,胃肠出血,尿血或水肿尿少:茅根、芦根等分。水煎服。方中茅根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为君药。
 

甘松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败酱多年生草本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或匙叶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干燥根茎及根。春秋季采挖,晒干或阴干。切段。生用。
 
    别名:香松、甘松香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味辛、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行气止痛,开郁醒脾。用于中焦寒凝气滞,脾胃不和。
 
    用法与用量:煎汤,3-6g。外用适量。气虚血弱者慎用。
 
    贮藏:置干燥阴凉处。
 
    临床应用:
 
    1.甘松汤(《本草纲目》)治脚气:甘松、荷叶、蒿本格等分。煎汤外洗。方中甘松收湿拔毒,为君药。
 
    2.(《本草纲目》):“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
 
    3.(《本草汇言》):“甘松,醒脾畅胃之药也。《开宝方》主心腹卒痛,散满下气,皆取温香行散之意。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
 

石斛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 、马鞭石斛Dendrobiumfimbriatum Hook. Var. Oculatum Hook . 、黄草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Wall. 、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 或金钗石斛Dendrobiumnobile Lindl. 的新鲜或干燥茎。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及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耳环石斛”。
 
    别名:林兰、禁生、杜兰、金钗花、千年润、黄草、吊兰花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用法与用量:6~12g,鲜品15~30g。入复方宜先煎,单用可久煎。
 
    贮藏:干品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鲜品置阴凉潮湿处,防冻。
 
    临床应用:
 
    1、石斛散(《圣济总录》):治眼目昼视精明,暮夜昏暗,视不见物,名曰雀目。石斛、仙灵脾各一两,苍术(米泔浸,切,焙)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空心米饮调服,日再。
 
    2、主治系统性红斑狼疮阴虚内热型,红蝴蝶症(《中医杂志》1987.8):生地30克,元参、天麦冬各10克,玉竹、石斛、黄精、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银柴胡、丹皮各10克,上药水煎服,日1剂,分2~3次服。
 
    3、祛烦养胃汤(《医醇剩义》):治中消。鲜石斛五钱,熟石膏四钱,天花粉三钱,南沙参四钱,麦冬二钱,玉竹四钱,山药、茯苓各三钱,广皮一钱,半夏一钱五分。甘蔗三两,煎汤代水。
 

甘草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别名:美草、蜜草。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与用量:1.5~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临床应用:
 
    1.黄土汤(《温病条辨》)治先便后血,小肠湿寒。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10g,灶中黄土25g。水8升煮取2升,分两次温服。方中甘草调和诸药,且益气和中,为佐使药。
 
    2.炙甘草汤(《伤寒论》)治心动悸,脉结代;虚痨肺痿。咳嗽,涎唾多,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炙甘草12g,生姜9g,人参6g,生地黄50g,桂枝9g,阿胶6g,麦冬(去心)10g,麻仁10g,大枣10枚。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方中炙甘草补气生血,养心益脾,与生地黄合用益气养血为复脉之本,共为君药。
 
    3.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病。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茯苓12g、桂枝9g、白术6g、甘草(炙)6g。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方中炙甘草补脾益气,合桂枝助阳化气,为佐使药。
 

代赭石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 。采挖后,除去杂石。
 
    别名:赭石,血师,赤土,赤赭石。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心经。
 
    功能与主治:平肝潜阳,降逆,止血。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
 
    用法与用量:9~30g,先煎。孕妇慎用。
 
    临床应用:
 
    1.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之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怀牛膝30g,生赭石3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生龟板15g,生杭芍15g,玄参15g,天冬15g,川楝子6g,生麦牙6g,茵陈6g,甘草4.5g,水煎服。方中赭石质重性降,既可潜降摄纳上亢之肝阳,又可平镇上逆之气血,为牛膝之助,是为臣药。
 
    2.震灵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冲任虚寒,淤阻胞宫之崩漏。出血不止,血色紫红或紫黑,挟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则痛减,舌质紫黯,脉沉细弦。禹余粮120g,紫石英120g,赤石脂120g,丁头代赭石120g,滴乳香60g,五灵脂60g,没药60g,朱砂30g。上为细末,以糯米粉煮糊为丸,如小鸡头大,晒干出光,每服1粒,空心温酒下。冷水亦得。方中代赭石助赤石脂,禹余粮止血,可达下而止崩漏,且皆经火煅醋卒,温涩之力愈著,合之则温养冲任,收涩止血,为方中主要部分。
 
    3.代赭石单味煅用外敷,治外伤出血。
 

白芨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概述:本品为兰科植物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f.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别名:白根、白给、白及、甘根。
 
    药性类别:收敛止血药
 
    性味与归经: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用法与用量:6~ 15g,研粉吞服 3~6g。外用适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临床应用:
 
    1.单味粉剂或白芨调涂纱布固定,治外伤出血。
 
    2.单味末,用萝卜烧汤,以蜡烛油调涂,治手足冻裂。
 
    3.单味研细末,调稀饭,缓缓吞服,物能随下,治诸物卡喉。

玄明粉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拼音名】Xuán Mínɡ Fěn

【英文名】MATRII SULFAS EXSICCATUS

【来源】本品为芒硝经风化干燥制得。主含硫酸钠(Na2SO4)。

【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味咸。有引湿性。

【鉴别】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附录Ⅳ)与硫酸盐(附录Ⅳ)的鉴别反应。

【含量测定】
取本品,用 105℃干燥至恒重后,取出0.3g,精密称定,照芒硝项下的方法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硫酸钠(Na2SO4)不得少于99.0%。

【性味】咸、苦,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外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痈肿,丹毒。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水化洗敷,或研末吹敷患处。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阳起石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本品晶体呈长柱形、针状、毛发状。但通常成细放射状、棒状或纤维状的集合体。颜色由带浅绿色的灰色到暗绿色。具玻璃光泽
 
    拼音: Yang Qi Shi
 
    其它名称: 白石、羊起石、石生
 
    学名: Actinolite
 
    分类: 为硅酸盐类矿物阳起石或阳起石石棉的矿石
 
    药用部位: 矿石
 
    主产地: 主产湖北、河南等地
 
    采收:全年可采
 
    加工:去净泥土、杂石
 
    化学成份: 阳起石的组成是Ca2 (Mg,Fe++)5〔Si4O11〕2〔OH〕2,其中:FeO6~13%,CaO13.8%,MgO24.6%,SiO258.8%,H2O2.8%
 
    性味归经: 咸,温。入肾经
 
    功能:温补命门
 
    主治:下焦虚寒,腰膝冷痹,男子阳痿,女子宫冷,症瘕崩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