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历史上有过一个楚王朝

 吆吮吁 2012-01-27

论历史上有过一个楚王朝  

2010-11-30 14:48:46|  分类: 读史心得记得发哦 |字号 订阅

摘要 :对于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顺序,人们会毫不迟疑地认为秦朝之后是汉朝。其实,这是一个历史谬误,即在秦汉之间漏掉了一个楚王朝。历史的真相是,秦亡之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建立了楚王朝,取消帝制,实行分封制,共分封了十八个王,汉王刘邦也在受封之列。可是,刘邦一心想当皇帝,把天下窃为其一人一家的私产。最终,他打败了项羽,灭亡了楚王朝,当了皇帝,这才是真正建立了汉帝国。随之,“成王败寇”,刘邦及其汉朝廷否认了项羽的楚王朝,把汉朝说成是从刘邦接受秦王子婴投降时开始,在有意地歪曲历史。楚王朝毕是短命的,而汉帝国可长达悠悠四百载,于是汉朝廷的与之一样悠久的谎言,把楚王朝轻而易举、不留痕迹地在历史上抹去了。可是,司马迁在《史记》中隐晦曲折而又极其巧妙地承认了项羽的楚王朝。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附录有一张《中国历史纪元表》,也有一种《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表》,里面都标明秦止于公元前206年,而西汉却也始于公元前206年。察其意思,似乎是秦朝灭亡后即是汉朝的建立。

        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极大的历史谬误,秦朝于公元前206年灭亡后并非是汉朝的开始,汉朝的建立是在公元前202年,在这中间的前后五年时间,存在过一个楚王朝。

        这一发现并非始于我,也非始于任何今人,而是始于西汉的历史学家司马迁,遗憾的是他的观点并未被后人理解,并埋没了两千多年,以致中国人连自己的历史朝代都弄错了,这一错便是两千多年。

        至于发生这个错误的原因,乃是刘邦及其汉朝廷在有意地歪曲历史。在反秦战争中,刘邦率领一支义军首先进入咸阳,接受秦王子婴的投降,于是在以后当了汉皇帝的刘邦自己看来,他的汉朝是始于此时,他及其汉朝廷把这个时候称为“汉元年十月”。

        而历史的真实是,在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后,是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建立了楚王朝,实行了分封制,共分封了十八个王。

之前说过,司马迁发现了这一历史谬误,并把它纠正过来,但是与汉朝廷的官方观点相抵触,因而只能用曲笔隐晦地表现在《史记》中。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刘邦是以什么身份接受秦王子婴的投降的。在那时,他既不是以汉王,更不是以汉皇帝的身份去接受投降,而是以楚将沛公的身份去接受投降。《史记·秦始皇本纪》:“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1]在这里,司马迁明确地指出了刘邦当时的身份是楚将,而且是《史记》里唯一一处在刘邦为沛公时在其前冠上楚将的头衔的,因为这一点是汉朝廷的禁忌。而司马迁之所以在《秦始皇本纪》中明确指出这一点,是因为此处涉及到朝代更迭的重大问题。后文中又有:“项羽为西楚霸王,主命分天下王诸侯,秦竟灭矣。后五年,天下定于汉。”[2]这显然是暗示后人朝代更迭的正确顺序是秦——楚——汉。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3]……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4]”赞里更有:“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5]则是更其明显地承认了项羽建立了楚王朝。同时,项羽还分封了十八个王,实行了分封制,有点像邦联制。项羽是旧贵族出身,思想比较贵族化,也比较保守,一心一意想推翻秦朝的皇帝制,恢复秦统一前的分封制,如夏、商、周三代,他无意于做皇帝。而既然夏、商、周都是王朝,楚为什么不是王朝呢?

        当时人是怎么看的呢?在项羽自己看来,是“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破者,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6]《淮阴侯列传》里载,韩信认为“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7]项羽“霸天下而臣诸侯”,即是当时人的看法。这说明项羽所建之国,乃是分封制下的中央王朝,是为楚王朝。

于是,在所谓的“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皆之国”。[8]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司马迁在《史记》里的一个特大的隐衷,即《秦楚之际月表》。这张表是写得有些怪的。

首先看其序文。其序文中说:“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9]《索引》曰:“三嬗,谓陈涉、项氏、汉高祖也。”[10]其实,《索隐》的这个说法是个天大的荒谬。史载,陈涉起义是于秦二世元年七月,即公元前2097月,到所谓的“汉五年二月”即公元前2022月汉高祖主宰天下,建立汉朝,前后共有八年,而序中明明说是五年,可知这绝对是个谬误。若从秦二世二年十二月即公元前20812月陈涉战死算起,到公元前2022月,那也有7年,总之“三嬗”者,绝非“谓陈涉、项氏、汉高祖也”。这里要说明的是当时的历法是以十月为岁首。我不知《索隐》为何如此说,总之它这么一说,是把三个义军领袖放在一起,曲解了司马迁的真意。其实,司马迁的意思是从秦朝统治的最后一年即公元前206年算起,到所谓的“汉五年二月”即公元前2022月刘邦践皇帝位,这前后总共恰是五年时间,而在这“五年之间”,“号令三嬗”了,即为秦——楚——汉。而“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若陈涉也在受命之列,那司马迁在著史的时候就应该把他列入本纪,而不应归入世家,可事实上是《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三纪紧承而来,这正表明秦——楚——汉三朝的朝代更迭顺序。

之前说过这张表是有些怪的。司马迁在表中列出的主体有:秦、楚、项、赵、齐、汉、燕、魏、韩。第一,把项、汉另立出来本身就有点怪,因为这张表所记的时间是从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7月)到“汉五年后九月”(公元前202年后9月),共有八年时间,而其中有三年项羽、刘邦都是楚将。《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高祖本纪》里都有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11]的记述。《史记·高祖本纪》里有楚怀王“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12]的记述,《秦始皇本纪》则说:“楚上将军项羽将楚卒往救巨鹿。”[13]这些都表明项羽、刘邦在反秦战争中都是楚将。司马迁也许是考虑到刘、项在后来历史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因而在列表之始就把项、刘独立列出来。第二,既然独立列出来了,那就应该列其后来所建的国号,如汉则是,可是项羽的楚却列为项。第三,表中的秦自灭亡之后就再也不列了,可是表中的楚,即所谓的义帝的楚,在义帝死后却一直列着,并未如秦一样去掉。第四,表中先是用秦纪年,在秦亡后就用汉纪年,秦王子婴投降的那一个月始就纪为“汉元年”,而表的题目却叫做“秦楚之际月表”。

其实,这张表之所以这样怪,是因为司马迁著史时的身不由己。司马迁本人承认项羽的楚王朝,然而却是为汉朝廷所忌,于是只能写成这么怪。可是,司马迁毕竟是伟大的史学家,少有的聪明绝顶之人,他在这张怪表中隐晦曲折而又极其巧妙地承认了项羽的楚王朝,同时又难为人所察觉,自然犯不着汉朝廷的禁忌。首先,司马迁把表的题目叫做“秦楚之际月表”,同时把楚、项分立,并且把表中的楚保留到最后,就不会使人觉得项就是题中的楚,而认为表中的楚即是题中的楚。至于用汉纪年,那就是用汉朝廷的官方观点了,因为既不能违抗,也是项羽的楚王朝也许没有纪年,若不采用则没办法纪年了,《史记》里的有关篇章也是如此纪年的。可是司马迁到底没有把题目叫做秦汉之际月表。

表的题目叫做“秦楚之际月表”,当秦之时,是用秦纪年,秦亡后,则是用汉纪年,而汉王刘邦乃项羽所立,汉王国是项羽给刘邦的封国,如果把刘邦受封为汉王,而有了汉王国,当作是汉朝的建立,说西汉是始于公元前206年,那么就可以照样地说,当嬴政为秦王,统治着秦王国之时,秦王朝就建立了,而不必等到他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了。而汉王国开始时,项羽的楚王朝也建立了,所以题中紧承秦之后的楚其实指的是项羽的楚,而显然不是楚隐王陈涉的楚,也不是先前为楚怀王的义帝的楚,因为如果是的话,那么义帝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十月”为项羽所杀,其所谓的楚当算灭亡,可为何表中纪年的时间至于公元前202年呢?既然秦是一个王朝,那么与之并列的楚当然也是一个王朝了,如隋唐、宋元、明清是也。而最基本的事实是司马迁在公元前206年秦亡后到前202年刘邦当皇帝前这一段时间,为其所记上的是一个“楚”字,而非“汉”。

表中也记有“汉元年正月”“项籍自立为西楚霸王”[14],二月“西楚主伯,项籍始,为天下主命,立十八王”[15],而把“诸侯罢戏下兵,皆之国”[16]放在项一列里。楚一列在“汉元年十二月”有“分楚为四”[17]的表述,在正月,楚、项两列之左为“项籍自立为西楚霸王”[18]“分为衡山”[19]“分为临江”[20]“分为九江”[21];在其下,燕一列里有“分燕为二国”[22],在其左为“燕”[23]“分为辽东”[24];其下,韩一列又有“分韩为河南国”[25],在其左为“韩”[26]“分为河南”[27],而这三者之间形式的相似无疑是在暗示项羽一列即是楚。在项那一列里,其后有“汉御史周苛入楚,[][28]“齐王韩信徙楚王”[29]的表述,而没有把它们放在义帝的楚那一列里,而在齐一列里则有“齐王韩信始,汉立之”[30]的表述,这些无疑也是在暗示后人项羽一列才是楚。

前面说过,楚王朝之所以在历史上被抹杀掉,乃是因为刘邦及其汉朝廷不承认它,进而歪曲了历史。所以,作为汉朝的史官的司马迁在著《史记》写到项羽的时候不得不顾忌重重,因而《史记》里关于项羽的记述还有一些怪异之处。《史记》里写人的篇章,在题目中用的是其最后的头衔,如《高祖本纪》《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留侯世家》《陈丞相世家》《淮阴侯列传》《布列传》,其中韩信曾做过齐王,也做过楚王,最后是做淮阴侯,而其谋反又是有冤屈的,至于布最初是在项羽手下为当阳君,后来被封为九江王,再后被刘邦封为淮南王,最后因谋反被杀,是为庶人,故直接称《布列传》。至于项羽,为何直接称之为“项羽”,却又将其列入本纪呢?《项羽本纪》:“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31],可见刘邦的汉朝廷给予项羽的最终头衔是“鲁公”,并不承认他是“西楚霸王”,而照理说,司马迁在写项羽时应称其为“鲁公”,并且不应将其列入本纪,而事实是他写了《项羽本纪》。原因是他既不能称项羽为“西楚霸王”“楚霸王”“楚王”或是“项王”,但又不愿将其称为“鲁公”,故而只好直称其为“项羽”,并因承认其楚王朝,而将其列入本纪。

在《史记》里,司马迁有时称项羽为“项王”,有时则直接称“项羽”、“项籍”。为何如此矛盾?这也是因为汉朝廷之禁忌。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大约从鸿门宴前夕就基本上称其为“项王”。在《陈丞相世家》《淮阴侯列传》《布列传》中基本上称其为“项王”,因为陈平、韩信、布三人曾经是项羽的手下,即乃人臣之故。而在《高祖本纪》《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留侯世家》《樊郦滕灌列传》《秦楚之际月表》则基本上称其为“项羽”、“项籍”。更有趣的是,在《史记》中的不同篇章对在同一事件中的项羽的称谓竟是有所不同。如在《项羽本纪》中说:“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32]。而在《高祖本纪》中说:“以鲁公礼葬项羽谷城”[33]。在《项羽本纪》中说:“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34]。而在《留侯世家》却说:“良曰:‘沛公诚欲倍项羽邪?’……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35]。张良当时应该是称项羽为“项王”的,因为司马迁是汉朝的太史令,若当时不是称“项王”的话,其著史时是不敢写成“项王”的,而至于《留侯世家》中称作“项羽”则是因为汉朝廷的禁忌,不得不这样写。总之,刘邦不承认项羽的楚王朝。在《秦楚之际月表》中,项羽分封诸侯王时,汉一列表述成“汉王始,故沛公”[36],而其他诸侯王则表述成“王英布始,故楚将”[37]“王张耳始,故楚将”[38]“王田都始,故齐将”[39]等,这里司马迁很明显讳言刘邦的汉王是项羽所“王”,并讳言其为楚将。

在《史记》里把项羽称作“楚王”的,则更是绝无仅有。这似乎只有两处,均见于《布列传》,一处是“楚王侍战胜自强”[40],另一处是“布欲引兵走汉,恐楚王杀之”[41]。为什么呢?此亦无他,乃是刘邦及其汉朝廷在歪曲历史而已。

历史的真相是,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建立了楚王朝,实行了分封制,共分封了十八个王,刘邦也在其列,并废除了秦帝国的皇帝制,这五年,中国是没有皇帝的。但是,刘邦、田荣、陈馀、彭越四人或因未得封王,或因所封不满意,故而不久即起兵反对项羽。即所谓“项羽为天下宰,不平”[42]。尤其是大流氓出身的刘邦,更是一心想做皇帝,把天下窃为其一人一家的私产。他联合多方,又不断挑起各方的矛盾,使项羽为了维护他所定下的分封制的国家秩序,东征西讨,疲于奔命,不断地消耗力量。最终,他打败了项羽,灭亡了楚王朝,夺得天下,建立了汉朝,做了皇帝,圆了他的皇帝梦。

可是,国家经历了三年反秦战争,又遭受四年刘邦想当皇帝的战争,结果成了一片废墟,一贫如洗,皇帝连四匹毛色一样的马也找不到,“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43]。国家财富亟待重建。

项羽在战败时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44]。在某种程度上讲,也确实是“天”在亡他。因为,中国文明属于大陆文明,在历史发展到秦代,中国历史的走向已经是大一统王朝,秦亡后,也一样是这个走向。皇帝制固然可恶,但这是历史的必然。就算当时没有刘邦,几十年、百来年后肯定也会产生刘邦这种人,而历史向我们证明,不必等到几十一百年,刘邦当时就已经有了。可是,项羽至死也不明白,只是笼统地归之于“天”而已。

至于项羽之所以实行分封制,取消帝制,以及后来刘邦做了皇帝,建立汉朝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在很大程度上讲是因为传统具有强大的拉力,人们对未来怀有或多或少的恐惧,不敢抛弃传统大踏步地前进,故而保守传统或是部分保守部分改良。

刘邦在当了皇帝之后也分封了许多诸侯王,但是不久也遭到如项羽所遭受的背叛,燕王臧荼、利几、韩王信、陈、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布、燕王卢相继谋反[45]。不过,这些谋反都给他平定了。刘邦并没有遇到一个如他一样的对手。于是,汉朝的基业一定就是四百年。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短命的楚王朝就被悠悠四百载的汉帝国在历史上轻而易举、不留痕迹地抹去了。

 

 

注释:



[1]《史记》,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37页。

[2] 同上,第37页。

[3] 同上,第46页。

[4] 同上,第46页。

[5] 同上,第49页。

[6] 同上,第49页。

[7] 同上,第392页。

[8] 同上,第46页。

[9]《史记》三 [],中华书局,第七五九页。

[10] 同上,第七五九页。

[11]《史记》,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4351页。

[12] 同上,第51页。

[13] 同上,第36页。

[14]《史记》三 [],中华书局,第七七五页。

[15] 同上,第七七七——七七八页。

[16] 同上,第七八一——七八二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同上,第七七五页。

[28] 同上,第七九三——七九四页。

[29] 同上,第七九六页。

[30] 同上,第七九三页。

[31] [32]《史记》,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49页。

[33] 同上,第55页。

[34] 同上,第44页。

[35] 同上,第259——260页。

[36]《史记》三 [],中华书局,第七七八页。

[37] [38] [39] 同上,第七七七页。

[40]《史记》,线装书局,2006年版,第389页。

[41] 同上,第390页。

[42] 同上,见《项羽本纪》,第46页。

[43] 同上,见《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83页。

[44] 同上,见《项羽本纪》,第49页。

[45] 同上,事见《高祖本纪》,第56——58页。

 

 

1.司马迁,《史记》,线装书局,200612月第一版,200612月第一次印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