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为是人性化的极致和方法论的极致的完美统一

 秀水拖蓝 2012-01-30

   “无为”是指通过对事物客观规律之所以运转的关键要素的掌控,从而达到 对事物运转的大趋势的把握的策略。因而把 主要精力放在必要的客观条件的管理上,给具体的运作人员以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度的做法,称为“无为”。归纳起来说,“无为”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是方法的选择上,采用控制关键要素的方式来掌控事物的发展趋势,就是找到最有效率的方法。二是在推广这种方法时的方法或心态,“无为”暗中掌控关键要素,不露痕迹地做好“太上,下知有之”幕后管理者的工作,达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希言自然”的效果。因而老子的“无为”是一种更智慧,将积极性隐蔽起来的更老练的做法,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原则内最睿智的做法。
  
  “有为”和“无为”是相对的一组说法,《道德经》中讲“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这段话说明了区分“有为、无为”的界限在于“德”与“仁”,“道、德”属于“无为”的范围而“仁、义、礼”则属于“有为”的范围,因此我们说的以德治国和以仁治国的内涵是有严格区分的。为什么说“德”是“无为”而“仁”就是“有为”了呢?这要从《道德经》中“德”与“仁”内涵的细微差别来理解,区分在于对人性的尊重的彻底程度。这个关系也是千古以来学者争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无为”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为;而“有为”是具体办事者的工作,或者将 “强为”等同于“有为”。这样的理解完全没有揭示出老子道学的睿智来。
  
  《阴符经》讲“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管子·形势》“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不安。其道既得,莫知起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释之。藏之无形,天之道也。”;《鬼谷子》“己不先定,牧人不正,是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这个是“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层次。如果用“道”的方法所取得的良好效果默默的吸引他人,属于“德”的方法。如果说“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着重“无为”取得的效果,即正因为控制了道正常运转所须要的必要条件,所以虽然不干涉具体运作,也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那么“德”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是侧重执事者自身的修养心态而言的,做好事不留名,不求人知,是没有名利私心的真好事。而那些根本就没有自己在做好事的意识,则是纯朴的心性才会有的状态,“无以为” 就是这样的心境。
  
  如果用主动推介这种效果的做法,就是“仁”,就是老子认为的“有为”了。“仁”,无论作的怎样好,也比不上“道德”的层次。毛病就在于“仁”的主动性上,这个“主动性”无形中,会有低估别人智商的嫌疑,也就会有逆反心理的产生,尤其不利于精英人才的汇聚。 如果,推广“仁”者,能让受众明白他完全是为了大家好,没有个人目的的话,意见虽然可能还会有,逆反心理会减轻一些。这就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的效果。
  
  因此,“无为、有为”的区别,不在于是抓全局还是抓具体,也不在于是搞人事还是搞业务,而在于将重心尽量向相对一线人员倾斜,满足一线人员的成就感、自豪感是对其真正的尊重,由此自然会迸发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来,是一种觉察不到管理痕迹的管理。这个也就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实质内涵,而压责任就是下属获得信任感、成就感的渠道。所以,才说《道德经》的无为说,是人性化的极致和方法论的极致的完美统一。

无为,中庸,中和,中行的理解
  
  孔子提到中庸的说法在《论语·雍也第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首先,中庸是一种品德,而不是一种方法;其次,对象是“民”,而不是“人”。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说文》:民,众萌也;《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种品德是一种适度的平常心,也就是“安分”是百姓最好的品德,而不是指士大夫以上人的品德。这些人应该是“仁、智、勇”,要“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论语·学而第一》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就是例证。
  中行:《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可见“中行”是一种方法,合适的方法找不到的话,可以参考“狂者”和“狷者”两种不同的做法,两者融合,既不激进,又不过分保守,则可以获得比较适中的方法。见《论语·子罕第九》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中和:《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见,“中和”是一种能力,正确的时机,恰当的方法是“中和”,是哲学上讲的那个最合适的“度”。
  后世的《中庸》实际上是“中行”“中和”的集成,而与《论语》中的“中庸”的意思还是有很大出入的。今天,我们先认识一下来源,但依然延用《中庸》这个称谓。
  
  中庸,作为儒学的精华,离不开儒家思想的大框架,就是高低两条线:一是“孝”这个基础;二是“仁”这个追求。这个大框架,表明了儒学治国之道的本质就是“秩序”,《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季氏第十六》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儒家善于守成的实质,也是维护这个“秩序”。
  从儒学的实质,可以看出“中庸”的本质。也就是说“中庸”的大前提是保证现有体制的运行,而不是打破它,最大程度只是改革完善它或者是“清君侧”。在这个前提下,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以维持运行,是“中庸”的主旨。
  而“无为”则是首先着眼于“平台”的搭建,是体制的创立者。而在具体过程中,如果有问题时,也首先会反思体制方面的漏洞。如果不是体制方面的问题,则不加以干涉,而由事物自己通过阵痛、调节来度过难关。
  
  “无为”是根本方法的选择,“中庸”是方法执行中的方法。如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案,如果是针对金融机制 改进的,就属于“无为”的范畴;而通过平衡各方利益提出资金救援,帮助度过难关的,属于“中庸”。他可能会暂缓症状,但是会干涉市场公平竞争,也解决不了机制上的问题。中庸,实质上是一种谈判中平衡各方利益的技巧,高明与否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有发言权的人是些什么人;二是最终妥协方案是根本方法还是权宜之计。
  推行任何一种政策,都有左中右不同的做法,这时走中间道路是阻力较小的一种,是一种智慧,在这方面“无为”和“中庸”的选择可能是相同的,但是,“无为”更侧重于“常态”而不是随时就势宽猛交替,常态是“正”,不能因为民愤大、影响恶劣、长官意识就用“重典”侵犯法制的尊严。无为也更关注环境氛围的营造,注重水到渠成的效果,强制协调、积极协调和自动协调的含义不同,也就是“孔子言为中庸、老子言不如守中、墨家言执其两端拟守其中”之间的微妙关系。
  虽然,儒家也探讨过“无为”的问题,如《论语·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论语·泰伯第八》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於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但是,儒家理解的“无为”更多的是因为管理者“身正、德高”而产生的不令而行的效果,而不是主动控制关键要素的方法,即使孔子在《论语·泰伯第八》中说到了“人才”的问题,但是可惜的是只是停留在了“人才”难得的程度上,而没有能进一步上升到“人才”控制效果的高度上来。
  
  这也许是儒家总要管理者做“大头兵”,而道家则是要管理者做“教官”的原因之一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