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型心肌病
概述限制型心肌病亦称闭塞型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包括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和嗜酸性细胞性心内膜心肌病。以心肌内膜和心内膜下心肌纤维化,心室腔缩小、室壁极度僵硬为特征。血流动力学表现为收缩与舒张功能均有障碍。主要有呼吸困难、乏力、头晕、胸痛、腹胀、颈静脉怒张、奔马律、心律失常、肝大、胸水、腹水、周围水肿。该病较少见。 临床表现1.心悸,呼吸困难,头晕,乏力,胸痛,腹胀; 诊断依据1.发病缓慢,以乏力、头晕、水肿和呼吸困难为主。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休息,心衰时低盐饮食; 用药原则1.消除诱因,治疗原发病。2.洋地黄类药物用于有心衰或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剂量宜较小,并注意毒性反应; 辅助检查1.对具有典型病史者,以检查框限“A”为主; 疗效评价1.好转:症状减轻。 专家提示如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头晕、胸痛、水肿等情况,宜尽早到医院就诊。对确诊为限制型心肌病的患者,宜避免劳累,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绝烟酒,保持良好心境,定期到医院复查,保护或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如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平卧时加重,大汗淋漓,可能为严重心功能不全,应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向医疗急救中心打电话求助或以最安全、平稳、快速的交通工具送往附近医院。发病后不应到未受正规训练的医生处看病,以免延误病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