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碑的影响与刘墉晚年书法的“拙趣”

 鸿墨轩3dec 2012-02-17
北碑的影响与刘墉晚年书法的“拙趣”8 t3 A4 y9 p$ u- I$ r9 A  \6 O

——刘墉晚年小楷书法赏评
□刘兆彬    刘墉是清代书法的“四大家”之一,与同时的王文治、翁方纲、梁同书共享时誉。清代有很多评论家对刘墉书法评价很高,康有为甚至称赞他为清代帖学书法的“集大成”者。[1](P311)当然,也有少数人对他的书法颇有微词,如翁方纲,曾批评刘墉书法没有一笔是古人[1](P117),再如启功,曾在《论书绝句》中认为刘墉书法“莫名其妙”。( M2 I7 L3 j4 D, c& r: b4 b
% R3 i, ~# `1 ~2 h) `6 c
    本文认为:在评价刘墉书法的言论中,包世臣的看法最为透彻。他曾经说:“近世小真书,以诸城为第一”[1](P116),并在《国朝书品》一文中把“刘墉小真书”列入“妙品下”。该文以神、妙、能、逸、佳五品来品第书家,有幸列入“神品”和“妙品上”的只有包世臣的老师邓石如一人,其次是“妙品下”,只有“刘墉小真书”和“姚鼐行草书”获此殊荣。一个“帖学”书家能得到一个“碑学”书法理论家的这种评价,实在是很高的荣誉!
9 e. n/ d2 p. t! _
    包世臣对刘墉书法渊源的看法可谓“洞若观火”!据《艺舟双楫》记载,刘墉曾说过“吾书以拙胜,颇谓远绍太傅”的话,包氏则指出他的书法在实质上仍是对董其昌书法的改良。但是,包世臣也承认刘墉“少习香光,壮迁坡老,七十以后,潜心北朝碑版”[1](P55),并认为向北朝碑版学习是刘墉书法最终超越董其昌书法的契机之一。换言之,在改造董其昌书法的过程中,刘墉吸收了多方面的资源,其中包括北朝碑版、苏轼书法、钟繇书法等。就此而言,张其凤先生断言刘墉以“杂融”和“革命”的方式改造了自己学过的前人书法,是一个很准确的判断![2](P17)  X: ?1 z3 d. r- o0 X. P8 }2 o

    刘墉书法确实是“杂融式”的,这一点从其小楷《苏轼诗〈题合龙怀贤阁〉》(图一)中很容易得到印证。这件作品是刘墉晚年的书法作品,不管是结字形式还是用笔方法,都是多种成分的综合。其中一些字在结构、用笔方面都与《崔敬邕墓志》类似,而另一些字,则与颜真卿书法类似,还有一些字,在结构图式和用笔方法上接近苏轼书法。如“题”、“合”、“龙”、“怀”、“赵”、“丈”等字与北朝碑版十分相像,尤其是和《崔敬邕墓志》的结字和用笔方式息息相通;而“如”、“观”、“西”、“长”、“骑”、“诸”等字,在结构和用笔方面绝类颜真卿楷书,尤其是“犬”、“长”二字“捺”脚处各有一个缺口,是典型的颜字楷书的写法,说它们来源于颜字可谓“证据确凿”、“无可争辩”;而“轼”字的“戈钩”、“寂”字的“宝盖”,又隐约透露出苏轼书法的痕迹,只是在字形上与苏轼“左秀右枯”的结字图式不同。对于一件经过心灵高度综合的作品,试图一一指明哪一笔或哪一字渊源于哪本字帖,都过于学究气,都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因为在思想中完成的高度综合绝非既定构成要素的简单累加,而是对每一构成要素都进行了有意识的加工和改造,这种作品的每一个点画都是对多种构成要素重新冶炼和熔铸,其中还有一些构成要素并非来自古代范本,而是作者个人生理-心理特征的自然流露。因此,我们只能粗略地指明:在这种作品中,哪种构成要素与哪个古代范本相似。与此相似,刘墉书《韩愈“柳州罗池庙碑”〈迎享送神诗〉》(图二)也是“杂融式”的,主要渊源似乎是颜真卿书法:大部分字为方形、横轻竖重,绝类颜真卿《多宝塔碑》;但“民”、“报”等少数字的结构、用笔与智永真书《千字文》声气相通。
 

附件:

1)图一:刘墉小楷《苏轼诗〈题合龙怀贤阁〉》

北碑的影响与刘墉晚年书法的鈥溩救も

 

2)图二:刘墉书《韩愈“柳州罗池庙碑”〈迎享送神诗〉》

北碑的影响与刘墉晚年书法的鈥溩救も

以上两件作品,“碑”味都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 {" I8 f* B' Q/ J( d* L# B$ i
7 n" o+ [: z9 Z: t& B
    (1)体气拙厚3 F) e! U# U: q9 E, N  e: m4 P
8 e& k! \$ P, U! c3 N
    刘墉晚年书法吸收了北朝碑版的写法,体气“拙”“厚”是其最大的特点。尽管刘墉“远绍太傅”的自许遭到了包世臣的否定,但他的字“以拙胜”确是实情。如果撇开“远绍太傅”这一自许的落实情况,这句话至少反映了他的主观意向:学习钟繇,追求“拙趣”。事实上,他自己也承认很少见到可靠的钟繇书法作品,很少从钟繇书法中汲取到自己需要的养料,但对北朝碑版的熟稔使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使其晚年作品达到了“拙厚”的艺术境界。在这一点上,包世臣又一次表现出了非凡的洞见!他说:“盖山东多北魏碑,能见六朝真相,此诸城之所以或过华亭也”[1](P87),可谓的评!
" D5 j5 G: l: `5 W  L$ G. g
    (2)笔气浑厚

    刘墉晚年书法笔挟元气,浑厚有致,“如'慢、柔、圆、沉’的太极拳”[2](P12),动作虽慢,但是“发而皆中节”,虽然“发而皆中节”,却又“悠悠不迫”,流露处一种“圣贤气象”。康有为曾说他的书法“力厚思沈,筋摇脉聚”[1](P366),可谓切中肯綮:所谓“力厚”,指笔力雄强;所谓“思沉”,指态度悠游;所谓“筋摇”,指用锋灵活;所谓“脉聚”,指气脉团聚。刘墉书法的用笔,确实非常灵活,特别善于“用锋”和“用墨”。一般的楷书,往往因为法度森严,容易写得“干硬”、“紧张”,刘墉的楷书不然——由于书写时“悠悠不迫”,因此点画和结字都很“松活”,给人一种“闲适”的审美感受。将法度森严的楷书写得和婉、通灵、虚静、圆融、浑厚,这是刘墉楷书的一大创获,曾经赢得沙孟海的惊赞。# n( ~' q0 J5 y7 [( V* U

    “笔气”浑厚,离不开特定的用笔方式。刘墉书法“先以搭锋养其机,浓墨助其采,然后裹笔以作其势,而以枯墨显出之。遂使一幅之中,浓纤相间,顺逆互用”[1](P113),其中,“搭锋”是“顺锋”用笔,“裹笔”是“逆锋”用笔,前者为顺势、铺毫,后者为逆势、裹锋。刘墉就是通过这两种“兼相成,交相济”的用笔方式,使笔毫不断地在“铺开”和“恢复锥体”这两种状态间顺利地实现过渡和转换的,相应地,点画粗细和落墨多少也就随着笔毫的“铺开”和“收拢”不断地发生变化。
 

 

3)结字茂密& `8 f4 u3 l3 A& X4 N
# V& }1 Y4 g, ^% r+ U
    刘墉书法的结字“茂密”、“巧妙”,“打叠点画,放宽一角,使白黑相当,枯润互映”[1](P117),即以“茂密”为主,“计白当黑”,注意疏密关系的对比。如刘墉书《苏轼诗〈题合龙怀贤阁〉》(图一)中的“赵”字,“走”字旁点画粗重,给人一种“密处不使透风”的感觉,而“肖”字旁点画轻细,给人一种“疏处可以走马”的感觉。1 m9 q. E  l( U& E( R; D
- d0 y6 y5 U( b4 s* B
    (4)墨气浓重' _5 B4 s- M8 f' Q$ A) ]
) Q+ J3 Y, `9 B1 M* K- q
    刘墉的墨法“以浓用拙,以燥用巧”[1](P117),擅长以“浓墨助其采”。像小楷《苏轼诗〈题合龙怀贤阁〉》中的“南”、“葛”等字,《韩愈“柳州罗池庙碑”〈迎享送神诗〉》(图二)中的“兮”、“高”、“报”等字,墨气都很浓。由此可见,他被时人称为“浓墨宰相”确非无据!但用“浓”字来概括刘墉书法的用墨特点并不准确,用一个“丰”字来加以形容或许更加合适。刘墉书法在历史上曾有“墨猪”之诮[2](P13),但这只是一种表浅的意见。如果仔细品味刘墉书法的原作,就会发现他作品中“浓墨”非但没有使自己的字变成“墨猪”,反而增添了字的光彩,这是因为他的用墨充满了“活趣”。他的字只是表面看来肥厚臃肿,实际却是在“丰貌”之下隐含着“劲骨”——那些墨块非但并不“板滞”,反而晶莹剔透,层次清楚,光彩照人!透过层次丰富的墨色轮廓,点画内部笔毫运动的轨迹清晰可见,如“绵里裹铁”!这就使他的书法味厚神藏,在朴素的外表下透露出内蕴的风采。8 x$ K" L! u. D+ [* p" J7 j1 O
( b& a, _& k$ Q- X
    综上所述,刘墉书法“善学”、“善变”[2](P11),在用笔、结字、用墨和体势等方面,都与前人和同时代人拉开了较大的距离,取得了艺术上的巨大成功。其晚年书法得益于对北朝碑版的学习,增加了“拙”、“厚”趣味,给人一种“气象雍容”、“味厚神藏”、“气韵生动”、“神采超逸”的审美感受,开拓了一种“有余不尽”的审美想象空间。当然,他的书法并非无可指摘。本文认为刘墉书法的不足主要有两点:一是“气局”偏小,即包世臣所谓不够“遒逸”;二是“意趣”小巧,尽管韵致有余,但魄力不足。这些问题都不用讳言!但正如张其凤先生所指出的——这正是刘墉之所以为刘墉的特征所在。刘墉书法的优点和缺点,恰如一个巴掌的两面,如果一定要取消其缺点,也就同时取消了其优点,这样,也就没有个性化的刘墉和刘墉书法了。6 E6 o' c6 ~: Z3 t  P5 M9 R

注释:
[1]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M].成都:巴蜀书社,1989.
[2]张其凤.刘墉书法管窥[J].齐鲁艺苑.1997(04).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9.jpg

11.jpg (147.71 KB)

11.jpg

13.jpg (136.65 KB)

13.jpg

15.jpg

17.jpg (76.44 KB)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3.jpg (89.13 KB)

23.jpg

24.jpg (53.77 KB)

24.jpg

25.jpg (74.59 KB)

25.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