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当纯阳拳:九转八步龙心掌[2P] | 中国功夫

 白话小窗幽记 2012-02-22
作者:汪兆辉 

       概述
  20世纪六十年代末,余幸有机缘师从刘师理航专习纯阳拳法,聆听先生之教诲。三十多年来,余研练纯阳拳学成癖。多年的研练,使笔者从中体验并发现武当纯阳拳,上应合天文之象,合乎自然进化之道,以无极而生太极,以八卦自然之象而出五行阴阳变化之数;中洞悉人体经脉、气血运行之法,五脏六腑阴阳互根之理;下穷地利四时之气,五谷而生,青山不老,绿水长流,用其自然之道,运其自然之厢,动其自然之势,还其自然之童体,是谓纯阳。它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开山巨著《易经》,以及《内经》、《灵》、《素》五行应象学说之精典,融会贯通成道家的上乘遗风。
  武当纯阳拳以三十二字拳歌全面的叙述了它的风格特点及其运用所在,拳法的基本理论“三圆六部九字归一法”,是纯阳拳法在运用中的风格特点,从而达到修心养性防身自卫的目的。拳歌有云:“风吹荷花,左右摇摆。飞云流水,穿连不断。踩步悬足,运气养性。慢劲快打,环套八法。”既是行拳指要,又是养生指南。所谓“风吹荷花,左右摇摆”,显示了拳术的轻灵、柔活、飘然、无拘无束的自然景观。“飞云流水,穿连不断”,要求行拳的圆活流畅、匀称不滞,无断续之处,无棱角之点。如云之腾飞,如水之潺潺,无规则的相互穿越,连络不断,川流不息。“踩步悬足,运气养性”,古人效仿白鹤灵龟两种长寿动物的特征,精奥的运用于拳法之中,“踩步”即行拳走步,轻灵飘然,如同白鹤高飞之势,神情之中具有虚灵飘柔之感。用以而吸气,称为“精益玄鹤展翅飞”。“悬足”则是以“龟背鹤膝”为要旨。“龟背”有着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的作用。“鹤膝”是一腿悬起,一腿独立于地,酷似白鹤独立之势,以增强两腿内力及气血的流畅,是为“含胸拔背气沉丹田”以呼气而为之。这种轻灵走步为之吸,龟背鹤膝势沉而呼的演练结果,使气顺能够固守下焦,不使气上浮逆于胸间。两腿长期配合沉气的锻炼,达到上虚下实的结果。从而酿造健康长寿之道。在这些运动作用下,又隐有慢劲快打,以显露拳术技击防身的作用。所谓“慢劲快打”,慢劲即指内劲,纯阳拳在整个运动中,贯穿着三种运动劲力的发放方法,一曰神劲,二曰内劲,三曰明劲。神劲,在行拳走步的运用上是一种精神想象之劲力,外形柔活慢匀,以配合精神想象之意力,达到神形相依的境界,大有飘然欲仙之感。
  内劲,是指导行拳走步中的另一劲力的发挥,是在慢柔匀称的运动中,外形充分显示出一种柔和之感,而内在则隐有一种无限刚硬之劲力,从丹田发源而出,直至所到之处。内劲的发放与外形的柔匀,称之为“形活身实”。
  外劲的发挥,均从慢柔沉匀中运气源于丹田,贯达两腰,穿通各节,集中一点的弹发于外,以抖、弹、震、寸之劲而为之。其慢之极,则反弹为快之极,迅雷不及掩耳。
  此为纯阳拳发力三要点,在练习纯阳拳中均可随心所用。为“慢劲快打”之重要内涵。
  所谓“环套八法”,即起顿、吞吐、旋转、穿翻、缠绕、滚化、循抚、圆活等十六字为内容。由于环环相套,相互为用,故曰“环套八法”。起顿者,升降也,浮沉也。吞吐者,吞身缩势,避让以蓄,则吐手进之于闪电旋风;均强调一个快字,如此方为妙哉。弹打酷似旋风。旋转者,左右转侧也。类同如吞让,然吞后则吐,旋转则不然,让即为进也。全凭腰主使穿翻之道,本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进则即为进,如进不能,即为其引,后有引手,必有后发之。是为穿进翻出,前后、上下、左右,均可为用。前八字用于远打近击之道。然后八字者,缠绕、滚化、循抚、圆活,大凡在贴身运手之中,通身各节均有进击之能,非用双手为其武器,一经贯通则融会百法。缠绕、滚身进,转瞬变肘靠击跌。唯用滚化以引进落空,顺势得乘而取,以心平气和而待周身圆活一气,神形兼备,气顺而守下焦,故精神爽朗,裁手分明,方有阴阳互根、刚柔叠用之妙。
  纯阳拳的基本理论是指导纯阳拳实现风格特点的运动指南。纯阳拳在运动过程中,必须做勤三圆六部九字的统一。即三圆六部行于外,九字真诀动于内,这是拳法运动中的核心论点。否则,难以达到纯阳拳术独具的风格特点。所谓三圆,指行拳走步中的穿连手圆;运动中的旋转腰圆;屈腿走步为圆。六部者即肩、肘、腕、胯、膝、躁六大关节部位的圆运动。其九字为心、意、气、力、势、活、沉、柔、灵。内外的统一集中,达到它的风格及理论要求,无疑就能练好纯阳拳。练纯阳拳不只是单练拳式,重要的是品其风格,方达拳之上乘雅风。
  武当纯阳拳原以不定势的随心所欲,动作反复辗转无定势,使学者入学无绪,难度颇高。笔者学习研练纯阳拳学三十二年,颇得其中三昧,从而规范了纯阳拳的内容体系,以便于后学者学习、掌握、运用,于娴熟之中再随心所欲而为之。
  武当纯阳拳以踩先天卦于九宫,走后天图似八卦,定阴阳五行之位而分其为三段。上段名曰“九转八步龙心掌”,中段名曰“八步纯阳”,下段名为“五步穿心莲”,以构成纯阳拳全套内容。上段为二十八式,中段为六十四式,下段为四十四式,全法一百三十六式。现公诸于《武当》,以飨读者。
  
  武当纯阳拳
  
  穿九宫诀:
  武当八步纯阳功,行拳走步游九宫;
  风吹荷花显真形,黄庭三吾手中。
  走八卦诀:
  九转八步龙心掌,破走八卦踏阴阳;
  鱼化龙吟随意去,隐中杀招如弓藏。
  定五行诀:
  身步旋转穿心莲,慢匀飘柔云中仙;
  五行内外手中成,万化八方一瞬间。
  本篇“九转八步龙心掌”,是一套完全以走步为特点的拳姿,是在纯阳拳五种基本手法的变换之中,转化着某些手法,从中达到技击或炼气,因此具有攻防意识和炼气养生的效用。足下之步灵活多变,以形成身手步整体不停息的流畅运动,大有“飞云流水,穿连不断”之观感。
  所谓纯阳拳五种基本手法,即八字分合手,阴阳缠翅手,风樱旗轮手,展翅双风手,内外缠绕手。此五种基本手法始终贯穿在整个纯阳拳法之中,得此而有万变,与纯阳走步相配合,名曰“五行穿连手”,贯穿于整个纯阳拳中,是纯阳拳的精华所在。
  所谓“九转八步龙心掌”,九为最大之数,旋转是变化之根,说明此拳旋转之多,以此为最,故为九转。八步乃八卦之圈也。走的是阴阳S之形,亦名之八步。九转八步环环相套,如龙之飞腾,如蛇之缠绕,其行拳走步之中,“腰似龙蛇左右转,穿连绕步随身缠”。随心所欲,故有其说。纯阳拳的演练,手无拳型,均以掌型而为之。因掌酷似龙爪,故称之龙心掌;一说武当山龙心道长熟谙纯阳九转八步而得其名。 
 
 
 1、搂抱丹田曲走步,破走八卦游五湖
  
  ①身体站立,双足并拢,双手臂于两侧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如图1)。头放低,两膝下沉,与小腿约90度,右手五指分开成龙心掌,从右侧下往前向上,往内经胸前,往下向下腹(丹田)处划弧,随之左手向上往内向下划弧,交臂至丹田小腹处,同时,腰先左后右两边转动(如图2-4所示)。  


                                          
 
  练法秘要:
  搂抱丹田为纯阳拳之起势动作,实为炼气之法,即站立为吸,手臂两边划圆弧,身体同时下沉,两腿沉步时为呼气,动作缓慢,与呼吸相配合,为炼气沉丹田之法。长期修炼此法,即可使外形柔软如风吹荷花之姿,下盘两腿力量倍增,丹田渐渐坚硬如铁,内气充实,丹田且有反弹内力之发挥,起到内防外御之作用,为纯阳拳修炼方法之一。  
       ②图4之后继续动右脚上步走8字形步,双手的配合以阴阳缠翅手,上右脚即出左手,上左脚即出右手,穿连走步,动作匀称后,或慢或快进行,双手成龙心掌,目视两掌,屈膝走步(如图5-15所示)



  练法秘要:
  走步身沉步稳,动作配合协调,身体轻灵柔活,不用拙力,顺其自然,手眼身步合一。以进步、摆步、扣步为主,走S字形路线运动。  
        两掌运动中左右协调的在身体上缠绕走S字形运动。即右手从左下额经胸前,至右下腰肋往背后左臀部向外前方划弧,左手随之从左到右下额经胸前,至左腰肋部往后右臀部向左外前方划弧,两手交臂作圆弧运动,称之为阴阳缠翅手,与腿部配合协调。阴阳缠翅手练习娴熟,文可炼气养身,武可防身御敌。内隐劈、撩、阻、靠之法,具有出手如闪电,弹打似旋风之威力。  

         纯阳拳八步龙心掌以运丹沉气起势,随之即屈膝走步以锻炼下盘功夫。八卦本一圆形,纯阳拳则是以圆内成圈自转以形成无数之圆的拳形,环环相套,故曰“破走八卦”。《纯阳拳诀》说“环套八法”,就是环环相套的运用八法内义。即起顿、吞吐、旋转、穿翻、缠绕、滚化、循抚、圆活。
  ①接上式,身体向左旋转,双足并拢,左脚向左前方上步,继续走划八字分合手(如图16-19所示)。 
        练法秘要:
  步走轻灵,动作柔和缓慢,亦可快速进行,随心所欲。但整个拳法速度要取得一致性。武当纯阳拳在行拳走步中以缓柔为主,具有穿连不断之势,如飞云流水之姿,但在发手之中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的发放抖、弹、整、寸之力而为之。这就是纯阳拳具有轻灵、舒展、圆活、连贯的一大特征。
  ②接上式走S形,如习者面朝西北方,走步即到东南方向,两掌按掌,右脚在前骑龙步(如图20所示)。


  左脚上步,左掌经前上方,右掌回收于右腰间,右脚继续上步,右掌向左掌前上方穿掌,右脚上步,侧身,目视前上方。右掌从左上方向右旋转180度,若顶上划弧180度,身体同时旋转180度,左脚同时向左前方上步,右手顺势向下,左手顺势向上(如图21-24所示)。
         2、风吹荷花左右摆,穿云左旋神速来
      接上式,腰向右转动约150度,两脚尖随之旋转,右手从上往下至胸前划弧,左手从背后往左侧向前至胸前划弧,两足成右骑龙步,目视两掌之间(图13、14)。腰随之左右转动,两臂掌同时向左右划圆摇动,两手腕亦同时向下向外向上向内转动成龙心掌(图15)。
  练法秘要:
  此动作步法中,手、眼、身、步均要合一,步走轻灵,两腿沉实,步法稳健,亦可配合呼吸作开合式运动。两掌由前向后两侧划弧为吸,同时胸部微前开,两掌往前划弧,两掌相对约3~5寸。即合拢丹田,胸腹内收,含胸拔背,深深呼气,气沉丹田。呼吸与动作的开合配合一致,动作与呼吸速度缓慢、自然,切不可憋气,自然而然。
  此分合之式在纯阳拳中称之为八字分合手,两掌变化灵活,或拍击,或抓劈,或按推,皆以应变而为之。 
        

                                 
  
3、鱼化龙吟左右去,纯阳抛袖弹丈余
       接上式,右脚划圆摆步,弧形上步,右手随右脚从右侧向前划弧,掌心斜朝上,左手随之划弧至右肘部(图25),重心移至右脚,左脚上步内扣成骑龙步,左手随左脚向上划弧,右手随之向下划弧至右腰胯部(图26),右脚迅速向右弧形上步,右手成俯掌随势划弧向右侧前方与右肩平,左手从上往下划弧至右肘下方,目视右前右手掌处,两脚成绞花步(图27)。左脚右前内扣,右手向下划弧,左手从下往上划弧(图28),随之身体向右后方旋转,重心移至右脚,右手掌向上划,左手掌向下划(图29)。左脚摆步向左划弧,同时左手掌从下向上划弧与左肩平,掌心向下,同时右手掌从上向左下划弧,俯掌于左肘处,两脚成绞花步,目视左掌(图30)。右脚随左脚左弧步走圈180度,右脚随左脚上步划弧并步(图31)。右脚继续上步,右手掌上举,左手掌在左下侧(图32)。左脚上步,两腿绞花步下蹲,同时右手掌下劈,左手掌顺势上举(图33)。右脚上步内扣,下沉成右骑龙步,右手掌从下往上推出,左手掌臂同时向下向后按(图34、35)。俯掌,右臂从下往上翻掌划圆弧,身体随之向上,目视上前方(图36)。右手翻掌向上往下划弧,作下按掌,身体随势右旋转约180度,两腿变成左骑龙步,左掌向前上方举推,目视右掌(图37)。 
       练法秘要:
  图26、27、28、29鱼化龙吟之势,动作要下沉,柔韧,连贯,身法如同龙游蛇缠,圆活一气,变化随心所欲。整个动作要轻灵,顺乎自然,不僵滞,速度可随心所用,屈膝走圆。
  纯阳抛袖,道法自然,掌劈如刀斧砍切之威,翻掌有锁喉之能,推按身体形成整体之力,发力完整,穿透。此势在整个拳法演习之中亦可藏而不露,只求如云之飞腾飘然之势。
 
 4、返身穿云右旋去,海底擒蛇随身化 
        接上式,迅速转头目视左前方,连续上步,右手成穿掌朝左前方穿出,右脚上步(图38)。右穿掌迅速在左上方向右向后划圆,身体迅速顺势转身(图39)。左脚踏实,右手由上向下划弧,左手由身后向前向上划弧(图40)。右脚踏实,左脚向前右方划弧走成右圆圈,右手俯掌,左手置于右肘下(图41、42)。
 
  接上式,左脚向前上步内扣,身体向右旋转,右掌向下翻掌。翻掌是内螺旋式的朝下向外转掌,随之身体下蹲,坐莲步向右旋转由伸而向后屈,同时左掌从右掌下旋转穿出,目视左掌(图43、44)。连贯的左脚上步,随之身体立起成半蹲式,左掌向上划弧,右掌随势由上向下往身后缠腰(图45)。
  练法秘要:
  旋转要步稳身沉,动作迅速轻灵,这种运动方法对于运用及变化身手均有良好的作用,能增加其身形的灵活度和手法的多变性。
  海底擒蛇一式可暗取敌之左右太阳穴及双目,中可取敌之心脾,下可取敌之阴部,以灵活而为之。动作应柔和连贯,在行拳走步中暗隐其法,故称之为隐手。
  
 
 5、龙行蛇步攀枝上,玉女穿梭转八方
       接上式,向左旋转90度,右脚向前上步,左手向上往下朝左侧划弧,右手向上往下至左胸前划弧(图46)。随着手的运动,屈膝走步,左手掌在上,右手掌朝下(图47)。右脚向右前方上步,左右手掌随势上下划弧(图48)。随之左脚上步,左手掌从上向下往身后划弧,右手掌随之向右上方运动(图49)。
  接上式,重心移至前左脚,后右脚横移步,右手从上向下至右肩,左手随势从背后向左侧上方划弧(图50)。右脚移至左脚边丁步,重心在左脚,右手继续向下划弧至右胸前,左手向上划弧(图51)。重心移至右脚,脚尖朝前,左脚向前上步,成骑龙步,同时身体向右旋转,重心在两腿之间,左手向下划弧于右肘上面,同时右肘向上穿于左手之上,左掌随右肘臂上翻而落于右肘后,右肘翻掌于面前方,目视右掌(图52)。两足不动,身体向右转90度,重心约在两足中心,右手掌从上向下划弧至胸前,左手从胸前往左上方划弧(图53)。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前跟步,右手由胸前往前上方划弧,左手从上向下往左背后缠绕(图54)。左脚往右脚上方盖步,右脚过左脚上步,成骑龙步,左手下缠,右手划圈向上(图55)。左脚弧形摆步向前,身体略旋60度,右手上举,左手置于背后(图56)。身体旋转90度,同时下蹲,右掌从上向下劈掌,左背手从后下方往上举掌(图57)。右脚向右前方摆步,身体立起,两腿微曲,身体向右转动,右手掌从下往上划弧至右肩侧上方,左手同时从上向下至右肋处,目视前方(图58)。重心前移至右脚,左脚向右脚前方弧形扣步,身体顺势右旋转,重心微微偏重于右腿,上体亦向右前方侧重,左右手臂同时向内旋转,左手穿进右手臂下方,目视两手(图59)。左手内旋转从右手臂下穿出,右手至左肘关节处,两腿往下沉,身体继续旋转90度,重心在两腿间,目视前方(图60)。 

 
  练法秘要:
  蝮蛇攀枝式,是一种实用的技击手法,该拳势的行步为其特点,故边练边走,技击手法隐于其中;玉女穿梭亦深藏其行拳走步之中,均有吹、切、挑、托、点、劈、撩、挂之技击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