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袄教

 wsyd 2012-02-26


袄教:亦称为「琐罗亚斯德教」、或「火袄教」,在西方当今的资料中也称之为「帕西教」,其基本教义为:1.崇拜最高主神阿胡拉 ? 玛兹达。认为他是万物之主,也是光明、慈善的主宰,先创造了天体,而后创造了万物之灵,再由「灵」演生出万物,其善体现在万物之中。2.主张善恶二元论。世界存在善与恶两种势力,主掌善的圣灵是斯班塔 ? 曼纽,代表了光明、美德、创造、善行、真理与秩序;而主掌恶的生灵安格拉 ? 曼纽则代表了黑暗、丑恶、破坏、罪行、谎言与混乱。相信善神与恶神经过长期而反复的较量之后,最终善行将战胜邪恶,光明将代替黑暗。3.相信真理神圣而永恒。真理先于万物而存在,并将永存;琐罗亚斯德是真理的预言者和最高神的朋友。4.认为人由善神创造了身体和灵魂两部分,同时将意志赋予了人的本性,因而善恶伴随着人的一生,选择善行的人死后将升入天堂,而选择恶的人将要堕入地狱。所以人们要以「善思、善言和善行」为道德箴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最终,所有的灵魂都将通过「裁判之桥」接受末日审判。

编辑摘要

袄教 - 介绍

袄教,就是拜火教。就是中国人定义的“索罗亚斯德教”。索罗亚斯德教既崇拜火,也崇拜日月星辰。中国人认为该教是拜天,故称为“袄教”。“袄”者,天神的省义字,不称“天”而称“袄”,说明这是外国的天神,和中国自有的本土天神是有区别的。隋唐之后,中国的史书逐渐将“索罗亚斯德教”统称为“袄教”。现存的袄教经文,是用一种非常古老的波斯文字写成的,说明了其发源地及主要的传播区域。

袄教 - 历史

袄教的历史,延续了超过1000年。从公元前6世纪一直到后来阿拉伯人伊斯兰教的兴起。公元前6——5世纪,是袄教在波斯高原的兴起,以后整个波斯高原,被马其顿人统治者。后来波斯人(安息)于公元前247年起义,建立了波斯帕提亚王朝。这期间的几百年里,袄教比较沉寂。后来,公元224年,阿达希尔大帝建立了萨珊王朝,(公元226——公元240年在位)并推翻了帕提亚王朝。萨珊王朝开始复兴袄教。并将袄教定位波斯的国教,享有极高的威望。很快,萨珊帝国也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帝国。

但是,做为国教的袄教,并没有开放给除波斯人之外的其他民族或者地区,以维护其高贵特征。因此,这种政权与神权教的结合,彼此都有很严重的连带后果。终于,在萨珊王朝被阿拉伯人推翻之后,袄教的宗教团体和教士集团也随着政权的灭亡而崩溃,由于缺乏群众信仰的基础,袄教进入了衰退期。

在伊斯兰教时代,在阿拉伯人统治波斯和阿拉伯半岛时期,波斯人和袄教信徒不像当时的拜占庭人那样,可以选择西迁。他们无路可走。袄教,要么被伊斯兰教同化,要么只有往西南方的印度逃窜。因此,袄教的异端残余分子在伊斯兰教的推广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激烈的抗争。在中亚地区宗教混战期间,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中亚本土的宗教(袄教)之间相互辩论和斗争,产生了几个新的教派——景教(基督教的变种)、密特拉教、摩尼教(掺和着基督教和袄教教义理念的宗教)、马兹达克教等等。而后期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运动”中,很多思想也是受到了马兹达克教教义的影响。这就是后话了~~

至于中国新疆地区的袄教的传入,则是在袄教传入印度之后,再通过印度进入喀里加尼亚地区的。唐朝中后期,随着中亚地区的阿拉伯化,袄教在中国的新疆,这块最后的净土,也终于消失了。 

袄教、摩尼教 在新疆历史上都曾流传过,袄教又名拜火教,原名琐罗亚斯德教。约在公元3世纪后传人新疆。史籍记载,在魏、梁、唐、宋各代,疏勒、于阗、焉青、高昌等地都有袄教流行,直到明朝以后,袄教才销声匿迹,摩尼教早在8世纪以前就传入新疆,到五代、宋朝时期,摩尼教在新疆更加昌盛,现在已经绝迹。 

无可否认袄教在古伊朗的历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它在萨珊王朝时到达了最鼎盛的时期,被奉为国教。

袄教起源于古伊朗部落的宗教信仰(BC11century),在阿黑门时期开始形成统一的宗教仪式,在萨珊王朝时期占统治地位,被奉为国教。其理论为二元论(又称二宗论),主张世界上的光明(善良)与黑暗(邪恶)两个元素的斗争是不断的。代表光明的神是:阿胡拉马兹拉(奥尔马兹德),代表黑暗的神是:阿赫里曼。袄教认为明暗善恶之争,光明必胜,在这当中人类的作用也相当大。这里用强调主观能动性之意。而且人类的灵魂重于肉体。袄教徒必须恪守三戒:1、善思;2、善言;3、善行,且终生要帮助光明。由于袄教崇拜太阳神,而火(阿图尔)的崇拜在袄教宗教仪式中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以至于西方把袄教徒称为拜火教徒。

但是在萨珊时期袄教因其在人民心目中的特殊地位而被统治阶级所利用,修改其教义变为宣扬君权神授的工具。袄教神庙占有大量土地,上层祭司无疑是统治阶级的上层分子。祭司集团通过各种复杂的法事,还从居民手中得到大笔的收入。如果考虑到司法也掌握在祭司集团手中,那就不难理解袄教祭司在萨珊国家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也就可以明白为何历次人民运动矛头总是首先指向袄教和袄教祭司集团,为何所有反对国家和教会运动的都带有宗教改革派性质。


祆教:     祆教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产生于古代波斯的琐罗来亚斯教传入新疆,开外来宗教入疆之先河。琐罗亚斯德教国后, 被称为“袄教”。因该教特别崇拜火, 又被称为“火教”、“火祆教”、“拜火教”等 。 祆教在新疆的早期传播情况不详。 1978年在乌鲁木齐阿拉沟的一座古墓中, 出土了一件高方座承兽铜盘。据考证,这件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铜盘, 与中亚发现的祆教祭祀圣火的。 这表示祆教传入新疆当不晚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传入路线是由波斯经中亚进入新疆。由于祆教崇拜天、地、日、月、水、火、木、土,与新疆盛行的原始自然崇拜基本相同,因此容易被当地居民接受。魏晋至唐宋时期(220-1279),祆教在新疆各地迅速传播发展起来。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屡屡出现祆教徒特有的名字和有关祆教活动的记载。祆教在吐鲁番的迅速发展引起当地统治者的重视和警惕,为加强对祆教的管理和遏制祆教势力的发展,不仅设置了专门管理祆教的官职"萨簿",还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以限制祆教的活动。      当祆教在中原地区不断遭受打击而日渐衰落之际,在新疆却进入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唐朝(618-907)哈密方志《沙州伊州地志》(残卷)记载,当时哈密有一座袄庙,该庙的教主翟磐陀曾入京朝见皇帝,并表演了神灵附体和利刃穿腹的幻术,被唐朝皇帝赐予"游击将军"称号。10世纪的阿拉伯旅行家米撒尔在拔希国 (今新疆策勒县)也看到其国都拨希城内有火教徒。由于祆教没有取得官方宗教的地位,主要流行于农村,与当地的原始宗教相互渗透、融合,最后演变为民间宗教的一部分,所以,从宋代(960-1279)以后不再见于文献记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