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费者理论的重新认识——再读varian的现代观点

 满船空载月明归 2012-02-27


(2011-02-21 17:53:46)

本篇写于2009年9月10号

 

消费者理论的重新认识——再读varian的现代观点

最近又开始看varian的现代观点了,今天算是把消费者理论这一部分看完了吧!花了四天的时候,顺便翻了下平新乔老师的十八讲。感觉这两本书都很不错的,很值得多翻几次,所以,在这里郑重推荐。由于以现代观点为主,下面的观点主要基于现代观点第五版。

一、城内人和城外人交换住房的问题——一个交易成本为零的例子

书中第一章,举了一个交换住房的例子:城中人a对住在城内城外无所谓,而且他认为城内的房子只值300美元;城外人b想住进城内,他认为城内的房子值400美元。于是,就有潜在交换的可能,即互换房子,b在额外给a一笔不高于100美元的补贴,这样双方的效用都能得到改善,完成一个帕累托改进。

在上述例子中,隐含的前提是交易费用为零或是比较低,小于交换给双方带来的额外的收益,否则纯粹由市场是无法完成的。换个说法,交换能不能由市场自由完成的极限就是市场和企业的边界;也就是说,当由市场完成的费用大于由企业内部完成的交易费用的时候,市场的配置是无效的,企业产生。这基本是coase第一定理的内容了:在初始产权界定明晰的情况下,若交易费用为零,则市场自由配置的结果为帕累托最优。

现在在回过头来分析下上面交易中可能存在的交易费用。首先是搜寻成本,即城内人如何找到愿意出钱住城内的人,或是城外人如何找到愿意搬到城外的人。其次就是谈判的成本,即在具体的补贴数额上,到底是多少才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上述两点是这个交易中可能存在的成本。当这个成本不为零或是比较大的时候,甚至要超过交易可能带给双方的收益时,交易纯粹由市场进行将无法完成。于是,企业产生,这个新产生的企业很可能是中介公司,能以低成本收集住房市场双方信息的公司。

那么,谁最有可能成为中介公司呢?应该是最先发现上述需求存在的人,可能是原来的房东,也可能是租房者,总之,是那些有对租房市场比较了解的人。

不过,还是回到书上交易成本不存在的情形,那么谁能顺利得到心仪的房子呢?这是个问题。交易成本不存在,隐含的意思是所有潜在的交易者都不费气力的知道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供给的分布,换句话说,谁速度快,谁谈判技巧高,谁就能先得到心仪的房子。

现实中,交易费用是一定存在的,如谈判或是讨价还价一定要付出成本的;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搜寻房源也是需要成本的。这样子看来,中介公司之所以能存在,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搜寻成本,也就是交易费用的存在。

关于城市住宅选择模型中,例外一个问题是关于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问题,最近各地的经适房摇号出问题的还是挺多的。我的问题倒不是这些,我想到的是一个公平的问题。经适房,廉租房都是面对特定群体的,如低收入者。但是,一个城市,尤其是外来人口居多的大城市,除去本地的经适房对象,外地的人员是不是也应该纳入经适房对象呢?如果他们不在所在城市享受优惠,那他们是回原籍享受呢?还是其他?还有,经适房发放对象隐含的一个前提是收入存在差距,最底层的享受。给这些适用房的机会,对那些比经适房对象略好,但不符合条件的人公平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消费券、“家电下乡”、直接的现金补助——三者效果一样吗?那种更可行?

消费券、“家电下乡”、直接的现金补助,是最近经济危机下各地热潮的几个扩大内需的措施,但是,三者效果一样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值得思考。

先说三者的异同吧:

从范围上,直接的现金补助应该是面最广的,拿到了现金,在哪买,什么时候买,买什么东西,买多少,将全部由自己决定,按说,这个带给人的效用是最大的。

消费券,有些和现金类似,但是一般消费券都有个定点的消费地点,与现金相比,在哪花是指定的,什么时候花也是制定的,面有点受限。

“家电下乡”,这是个代名词,还有汽车下乡等等。与其说“家电下乡”是个消费刺激计划,倒不如说是个行业刺激计划。“家电下乡”,买什么,在哪买等都已经确定了,相比之下,选择性更小。

其次从图形上看,直接给现金,相当于收入的一个突然增加,预算线向外平移,理论上能和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但是,在当前经济危机下,失业增加,收入没保证;加上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一般人的现金增加只会使得他增加持币的比例,不太可能促使他消费的增加。还有一点就是:给谁发现金。平均分发的话,我们知道,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小,给他的那点钱相当于杯水车薪,根本没用。所以,这样看来,全民发现金是不可能的,一是一部分人发了也没用,二是数量大,也负担不起,三是发给谁是个问题,说不定还会寻租,可操作性不强,四是真的发了,效果未必会好。

再看消费券,消费券的发放,和上面一样,有类似的问题。不过,不同的是,消费券是一种凭证,无法直接兑现。也就是说,给你了消费券,你除了花掉,没其他的办法。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消费券的私下交易,即低价私下交易,反正最后买单的是政府,持券者和定点商家只要勾结起来,商定一个合适的分成比例,皆大欢喜。这样看来,消费券也未必能达到目的。河南这边没有消费券,我搜集的信息也比较少,不过,消费券的使用不外乎两种形式:直接充当代金券,而是搭配现金使用。前者的话,相当于国家买单,直接给持券人分发了一笔物品,相当于政府拿钱买了商家的东西,转手又免费送给了个人,起不到一个长期的刺激作用。后者的话,又相当于强制消费,即假如消费券无法交易,只能花掉,否则过期无效。得到消费券的人,看似得到了好处,但这个好处是虚幻的,不直接的,只有再付出一定现金之后才能得到。也就是,得到了消费券,不用的话,过期;用的话要搭配进去一定的现金,这是一个典型的强制消费,尤其是在对未来预期不确定的情况下,它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会大打折扣的。

接着是“家电下乡”,当前的补贴好像是13%,“汽车下乡”的补贴不知道是多少。这个补贴,相当于是商品价格的降低,在收入和其他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预算线的向外转动,会变得更平坦。价格的变动,会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效应,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效用的增加过程。但是,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大量返乡,收入下降,加上农村医疗、养老以及教育等保障体系不完善,这项刺激计划效果是不太好的。

这样看来,三项政策都不是很好。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派发现金只存在于形式,消费券只是叫了几个月,而“家电下乡”等也并没有改变农民多大的偏好;而这项政策在我看来更多的像是行业刺激计划,效果值得考虑。不过,等经济回暖的时候,或许是另外一个样子。

另外,循着凯恩斯传统的观点,当前危机下,如何扩大内需成为一个共识,而在就业等没有改善的情况下,怕是只有减税富民最可行吧!

另外的一个观点:schumpeter的商业危机观点。Schumpeter认为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技术的冲击,只有新的更大技术的出现,才有可能结束原来的危机,带动经济走出萧条。这种观点值得关注。

三、“用序数效用取代了基数效用”——这个观点怕是不对吧?

学过经济学的人,对基数和序数之争应该不陌生吧?现代观点这本书确实不错,费方域老师在译者话里面曾经大力推吹范氏引入了新思想和新观念。在对待之争这个问题上,特别点出了用序数效用论取代了基数效用论,认为这是范氏在写作的时候的一个新特色。

而在看原文的时候,范氏只是提到了基数效用论,并没有明确提出序数效用论,整个章节的写作,浑然一体,没有厚此薄彼之嫌。不禁让人怀疑是不是费老师先前的一番话,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

重新整理了思路,也翻看了资料,觉得说序数取代基数之类的话并不恰当,准确的说,应该是序数是基数的发展,或者说是补充,这样或许更好点。

我们知道,基数效用论的最大贡献就是借用了效用的概念以及引入了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这应该是边际学派在描述消费者理论时候的一大贡献。虽然,基数效用论使得对消费者行为的描述具体形象,但是,他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效用作为衡量消费者收益的度量单位,它本身如何度量呢?效用只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能准确的用数字表达吗?这些都使得基数效用论在描写消费者行为时候面临着挑战。而序数效用论也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认为效用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无法准确计量大小,只能进行优先或是大小的排序,消费者在做选择的时候,依据的是自身的偏好(直接针对效用提出)。为了说明这点,序数效用论引入了无差异曲线,用于对偏好的描述。

看起来是偏好针对效用无差异曲线针对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二者水火不容,但是,从序数效用论效用两个词就可以看出,它是对基数效用论的继承发展,不可能是完全的抛弃。更重要的是,在无差异曲线每一点斜率的计算上,所得到的边际替代率递减和边际效用递减是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的。在放弃某种商品的消费而增加另外一种的消费上,隐含的意思或者说默认的前提是新增的商品带给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或者满足越来越低,即边际效用越来越小,这和基数效用论是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的。

如果说真的有区别,区别就在于能不能计量上,序数效用论拼弃了效用可以准确度量的思想,但是继承了效用这个词及其含义,另外就是引入了偏好一词,作为对消费者行为更加准确的描述。从这几点上看,序数效用论并不是对基数效用论的否定,而是在扬弃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再回过头来看前面的问题,所以,费老师的观点或者说法并不恰当;确切点说,是varian对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进行了融合,使得序数效用论更加完善和丰富。

四、转动、平移——slutskyhicks之外的另外一种方法

看完了slutskyhicks分解,一直觉得这两个分解都有问题,给人有点故弄玄虚的感觉,太循规蹈矩了。呵呵,说下我的分解,不过,估计也是拾人牙慧~~~

价格变动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可以分为两部分:替换效应和收入效应。或者换句话说,价格变化会改变消费的配置和消费者福利。替代效应使得消费者消费的商品进行重新的组合,影响的是消费的配置,而收入效应则改变消费者的福利。但是,二者的分界点在哪?如何分解是个问题。slutsky分解和hicks分解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两个工具。

varian介绍的方法(二手饭啊,没读原文),好像一直在回避一个事实:在收入和其它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改变的只是预算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如横轴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横容易计算的结果,即拿收入除以新的价格,就能得到新的交点,从而确定新的预算线。而要最终求得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比例或是分界点,只需要顺着思路继续往下做即可。但是,范氏在介绍上面两个分解的时候,直接避开了求解新的预算线,而是采用平移的方法。如slutsky是保持原来的消费能力不变,来转动预算线,即绕着初始的最优化点转动;而hicks则是保持效用不变,使预算线绕着原来的无差异曲线转动;然后进行平移,使得新预算线与纵轴相交。也就说是,范氏介绍的两种方法,在图形的绘制上,新预算线的确定是最后一步,这样做有些不便。还是上面说的:在收入和其它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新的预算线是确定而是比较容易画出来的,先确定了这个,在进行初始预算线的转动,不管是采用slutsky还是hicks分解,只需转动动平行的位置即可,这样子做,更简便也更准确。

五、偏好——消费者理论就这俩字

今天算是把消费者理论这一部分看完了,显示偏好和slutsky分解是反复看了几遍之后才有所心得啊!反复思考varian的前十章,觉得整个消费者理论就俩字:偏好!

经济学是一门经验科学,消费者理论完整的说应该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也就是说,消费者理论研究的基础是对消费者行为的观察。那么,应该这样描述消费者行为呢?研究遵循的原则是最优化原则和均衡原则,前一个原则隐含的条件是理性,其实,这在叙述效用论描述偏好的时候也说过,即完备性、传递性和非餍足性,这三个特性是偏好的公理,其实也就是理性之意,即消费者的行为应该遵循上述三点,他选择时要具有辨别不同选项优劣,并作出最优选择。

在消费者理论这一部分,出现的分析工具和理论很多,如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递减;叙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显示偏好、价格变动的slutsky分解;跨期消费及收入可变时的slutsky公式等。但是这些,大部分都是为了描述或模拟消费者行为而引入的。消费者遵守的,只是自己的偏好和消费时的约束,如价格、收入等。但是,价格、收入是外生变量,只是消费时的约束条件,而偏好或者说是消费习惯才是支配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因素。所以,说偏好是消费者理论的核心一点不过分。

在上面列举的众多工具或是理论中,显示偏好是一个特殊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显示偏好是一个规则,一个检验消费者行为或者说是选择是否满足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工具。从这个角度看,显示偏好可以看作是最优化理论的另一个表述。显示偏好不是偏好,偏好是消费者选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而显示偏好则是检验这种行为或选择是否合乎最优化的工具。显示偏好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对消费者福利的检验,不同时期的选择进行对比,可以用显示偏好比较不同选择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

晚上,翻了下平新乔老师的十八讲,他在正文第二页也提高了效用概念的演进。paretoslutskyhicks以及debreu等都对用效用描述消费者行为提出过怀疑和批判,并对消费者理论进行了重新的推导等。在debreu的完整推导中,其所用的效用概念只依赖于偏好关系

唯一遗憾的是,pareto等的推理,我暂时是看不到了。哎,书到用时方知少啊!呵呵,总是到睡觉之前,才知道该念的书没有念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