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部身形要求--含胸拔背

 天地虚怀一 2012-02-28

各部身形要求--含胸拔背

  接前面头部,有一些功友提到说,头顶悬,以头为主宰,会使得气在头上,不均衡。我想按理不应该会有这种感觉;实际上,头越是顶好了,身体越是松的好,而且很自然。所以,估计出现那些不均衡的现象有可能是初练者因为意念太执着而造成的。

  在顶头悬(或称“虚凌顶劲”)时,意念应该是去顶恍惚的虚空,对自己的头部不要太“实体”感,有点象是用虚空来顶虚空一样。这样可能会好很多。关键是“虚”。

  另外,顶头悬一做之后,不要只注意上升的气,还要体察同时也存在的下行的气,就是说,同时会体察到气的开合升降出入聚散化,这样就应该不会有只上不下的偏颇了。

  好,粗略感受,仅供参考。

  精义辅导教材有关胸背部的内容如下:(紫色为原文)

   一、要求

胸背部的要求说起来比较简单,一是含胸,一是拔背。含胸是对前面胸部来说的。是相对于挺胸而言的,就是胸部轻轻往里面一含。因为胸一挺,后面两个肩胛骨就挤上了,胸部里边气就挤住了。肺脏、心脏的气血,胸背部的经脉就都不好通了。一紧张有这些大毛病,所以,要放松,要含胸,使胸部解除紧张与压力。拔背,就是使背与脊柱上拔,抻直,克服脊柱的过度弯曲。

  对女性来说,可能调整身形里最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的是挺胸。

  挺胸的弊端和危害比较明显,一方面,气就不容易松沉到丹田去混化,会影响心肺和头脑;另一方面,由于这个位置对人的身心影响很大,冲这里或堵这里都很难受,就难免要发散发散来平衡,性格上就很容易外求,比如趾高气扬啊,自大啊;而这种张扬和自大的背后又往往很脆弱,脆弱的原因是因为气沉不到丹田,生命力比较弱,所以,没事的时候张扬自大,遇到事情了就脆弱,容易被击倒。

  这个方面看到过一些不幸的例子,比如去年上半年过世的某老师,(仅40岁出头),一直挺胸,所以架子也老端着,自负,外求;后来离开中心,生活上有点不顺心,得了乳腺和肺的病,很快就去世了,对于一个练功多年的老师来说,确实有点太脆弱了。(婚姻上有点不顺,身体上有点毛病,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人的心胸原本可以很大,生命力原本可以很强,这些小麻烦完全可以克服和战胜它)当然,这不是单单一个“挺胸”就可以造成的,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体上的原因。

  形体的偏颇,对人的身心影响很微妙,又很直接,如果不去注意调整的话,多半就成了它的奴隶,加上练功的强化,最后可能死也死在它上面;但如果注意了,它的影响就微不足道了。毕竟,做主的还是人的意识。

  要克服挺胸,就是要含胸拔背,气比较好松沉,好涵住,心胸也就大了,人就不那么自负而张扬了。这点对练功人很实际。心胸越小,生命力就越小,加上气的作用,遇上一点打击可能就要命了。练功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啊。

精义辅导材料上有关含胸拔背的内容如下:

二、具体作法

(一)含胸:含胸不是要大家把胸往里面挤,胸是放松了以后,往两边开,拉开它。这么一拉一开来放松才叫含胸。要把胸松开,从腋窝往上往外往两边拉,这么一拉,胸就拉开了。胸部的放松是要把含和开统一起来。一般做含胸是先含后开,先吸口气,吸满,而后呼气,把气吐得差不多了,胸骨柄上面天突穴与两乳头之间的三角地带就放松了(这儿是胸部放松的位置),胸部就合度了。胸放松了之后,两个腋窝往外一拉一开,胸就开开了。讲松肩虚腋时还要讲这个问题。

(二)拔背:背部要往上拔。一般背部是向后突着的,从头顶、从大椎往上一提,自然胸就不好挺了,也易于放松了。这样背也拔起来了,胸也含了,也开了。但是有一点,就是肩胛骨弄不好起来了,抬肩了,所以我们在拔背的时候,注意把膀落下来。前面要求含胸和开胸相结合,后面是拔背和落膀相结合。这么搞怎么做动作呢?先吸气,再呼气,含胸,腋窝外开,拔背,然后膀子落下来,这里就是注意把含胸拔背、开胸落膀四个结合起来,要经常地调整。

三、作用

含胸,有不少人容易做成肩往前扣,扣肩就是没注意开胸。有时一含胸,一开胸,又拔了背,觉得气发憋,往往就是落膀落得不够。膀没落下来,后面的气升得就太多了,气往上冲到头,头就难受,后头、耳根发紧发胀,这就是拔背拔得太厉害了。

有些人光顾了含胸,忽略了开胸,背也没有拉开,或者原来有些毛病,肩往里把肩胛骨挤住了,气过不去了,这时候就要拔背,使气往上升。

如果不拔背,腰那儿要往后突也是不大容易的,松腰和拔背连在一起是个整体。

练功的时候,胸和背非常容易出问题。比如一挺胸,前边气往上升了,仰着下颏,气下不来,高血压呀,胸闷呀,肋胀呀就都来了。出现这种情况,你要给他降血压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姿势调整,一看胸挺着,让他含胸、低头,血压就下来了。前面用含胸解决气往上冲,后面用落膀解决气往上冲。

如果含胸太多,气挤住了,心口这个地方就可能会疼、憋,这就需要把胸抬一抬,开一开,头往上提,有的经脉还要往起升一升。一低头,一含胸,当中放松了,任脉气就往下降,可两边还有往上升的好几个脉呢,就要注意把气拉起来,这样来解决。

随时都要调整你自己。觉得前面气要升一升,就挺挺胸;后面气要升一升,就拔一拔背;觉得气过来了,就放下来。

过去练周天功的一种功法叫“肘后飞金晶”,那是吕洞宾的功法。运周天的时候,督脉气升不上来,把两肘往后背一背,往后一背,气挤在那儿,攒多了,肩膀一放松,头一低,关一开,气就上去了。它也是通过姿势的变化来导引的。“肘后飞金晶”是唐朝的书籍记载的。虽然我们不搞周天,只注意我们自己周身的内气、外气,搞内外开合,但人体里面同样有自己气机流通的过程,里边的气照样在起变化,在起作用。所以,我们要懂得甩含胸拔背来调解气机的升降。

 

  由上可见,对胸背部的放松也是蛮有意思的,而且看起来还有点“矛盾”。比如说如果做到含胸拔背了,气就容易往下松沉到丹田,性格就随之比较稳重谦和;而同时却也有利于气往上生发,起到炼精化气的良好作用,人就有虎虎生机,性格也更大气坦荡。

  我前面提到过经历的克服气冲会阴那一关,可能有相当大的原因是因为撑臂把胸背部撑开了,气就好往上走了。(光靠意守混元窍来提起会阴,也许会慢了很多)

  也就是说,体内的气既有上行的,也有下行的;通过练功松开了形体,那么气的升与降就更协调。升与降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形体气机对人的性情的影响很明显,你观察弱者或中老年人,往往老成谨慎有余,而缺乏生机、正气与果敢,有可能是气机降多升少的表现;而年轻气盛者,往往勇气与冲劲有余,缺乏谨慎客观的收敛,说明可能是气升多降少。这两者都是偏颇的;所以,回归人的自然,就是要协调均衡,中和,不偏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