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拙文《<古文尚书>不是伪书》复网友

 岚居 2012-02-28
关于拙文《<古文尚书>不是伪书》复网友
作者:岚居
余曾在网上贴出拙文《<古文尚书>不是伪书》,得到一些网友关注,在此深致谢忱,并祝各位网友新春愉快,阖府幸福康宁。
  《古文尚书》是华夏流传至今的最古老历史文献,唐虞夏商周的许多史实都要靠其认定。否定《古文尚书》就斩断了华夏文明的文脉、史脉、道统,也就割断了中华民族的族脉。至今海外还有人不承认夏代的存在,其理由是没有地下发掘的资料可资佐证。这是一种只信地下史料而不信文字记录的片面史观,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没有从地下发掘出周文王的胡须,就否定历史上曾经有个周文王?夏代之文献皇皇,岂容否定、漠视?当然,如果《古文尚书》果真是伪书,即使其涉及到中华民族历史的长短,也要否定,中华民族的历史不能建立在虚假前提上。
  下愚年轻时读《书经》,因其文字深奥,尝浅辄止。后读之,则深为古人之睿智,尤其为古人之仁德、道义所倾倒。读到论《古文尚书》为伪书之文,不免为之可惜;读到《古文尚书》魏晋时唯秘府藏之,因晋室东迁而散佚而疑心顿生,觉得此说太不合情理,方发愿读读有关资料(包括据称为《古文尚书》是伪书定下“铁案之阎若𤨇之作)。一读之下觉得前人结论存在不少问题,对今天许多学人为厘清视听而作的辨伪工作大感钦佩。因而不揣谫陋,也参加进来,为正伪之诸君子敲敲边鼓。
  有网友以为伏生书为学,且用今文写成,窃以为须注意者,古人称某学,必立文字,不只是口头讲述,如今之教师随堂讲授,是不能称之为学的。其次,若伏生书为今文,且有师说,即如网友所说,晁错直录其文可也,或要伏生献书,或用数千铜钱向其购书亦可也,何须派晁错这样的大员往学?可见伏书乃古文书,且无师说,故直至欧阳、夏侯二家说出始立于学官。再次,所以派晁错往学,一则表明朝廷重视伏生之《书》,再则,因其为古文,当时朝中识古文者少,直接将书取回,恐无人能识或能全识,当时伏生年事已年高,不能征其至朝廷,一旦有不测之讳,则《尚书》岂不由此湮灭。故令错往学,听其口述,对照古文,将其翻写录回,故尔有以意属读之节。
  学界悉称《古文尚书》魏晋间唯秘府藏之,有网友将其提前至两汉间因古文无人能识,故唯秘府藏之,随之散失,将《古文尚书》散佚的时间提前了三四百年,不知出于何典。直如有网友说,即使秦焚书,但并未连东土文字一起消灭,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魏晋而后,楷书流行,但仍有人传习篆书、籀文。现在用简体汉字,但仍有人识繁体、书繁体字。一个简单的事实即可说明,如果当时无人能识东土文字,则孔壁书亦无人能识,何以知其为《尚书》?也如网友所说,晁错用今文录回《尚书》,习《古文尚书》者,将相同篇目对照阅读,认识古文谅亦不难。古文《书》中今文所无者,绝非用全用今文中不曾出现过的南土”文字书写。故当时虽识东土文字者少,不等于绝无。事实证明孔安国即识古文字者,因孔曾献《古文尚书》,若其不识古文,何以判断其为《尚书》?史称司马迁曾从孔安国问故(非问事),此故当然是历史掌故。从《史记》录写的篇名看,司马迁所看到的古《书》,比《古文尚书》篇目更多,这或者为太史公从孔安国问故所得,或司马迁也识虫文。张霸伪造《古文尚书》,人将其与古《书》对比,立知其为伪造,若无人识古文,何以知张霸书之伪?若《古文尚书》散失,何从比较?更有一条铁证即拙文所引《说文解字》祡”字条之段注,说明孔安国所献之《古文尚书》之今文写本东汉时已经流行,而祡”字壁中简作??,可见许慎不仅能读到今文写本《古文尚书》,也能读到壁中简,即虫文《书》。
东汉古文经学勃兴,今文经学逐渐式微,至迟在桓、灵时期,伏生书已不再单刊,而唯一以古文、今文相区别之《古文尚书》,断不会在东汉时唯藏之秘府,更不会散佚。
  有网友称熹平、正始二石经所刻之《尚书》为《今文尚书》,恐不具说服力。石经本身即已说明此一结论,拙文曾指出“史称《尙书》用欧阳、大小夏侯二家异文刻于校记里,而伏生所传今文本已亡佚。如石经所刻为今文、即大小夏侯及欧阳《尚书》,其异文自见,何须在校记里重刻?还有一条铁证,即下愚所引之《晋书·荀崧传》中,荀崧上元帝疏有云太学有石经古文先儒典训。贾、马、郑、杜、服、孔、王、何、颜、尹之徒,章句传注众家之学,置博士十九人。”(见拙文《<古文尚书>不是伪书》)石经指立于洛阳太学门外之熹平、正始二石经,其中特别提到“石经古文及“賈、馬、鄭、杜、服、孔、王、何、顏、尹之徒,章句傳注眾家之學,而绝未提及大小夏侯、欧阳之学,足见石经所刊,绝无《今文尚书》。其中之孔即孔安国传之《古文尚书》。足见《古文尚书》魏晋时不是“唯藏于秘府。其实,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蜀、吴亦人才济济,吴之韦昭等,蜀之醮周等,都是大学问家,二地亦必有《古文尚书》存留,怎么古《书》会唯藏于秘府?
  陈梦家先生称《尚书传》为东晋孔安国所作,亦不具说服力。征之《晋书?列传四十八》,安国为孔瑜少子,史称其小诸兄三十余岁,以儒素显。孝武帝时甚蒙礼遇,仕历侍中、太常。再为会稽内史、领军将军。安帝隆安中下诏曰:领军将军孔安国贞慎清正,出内播誉,可以本官领东海王师,必能导达津梁,依仁游艺。”后历尚书左右仆射。义熙四年(408)卒,赠左光禄大夫。若此孔安国为《古文尚书》作传,东晋元帝中立学官(前已多次提及,立学官必有文字之教,必有师说),至少当在此孔安国二十岁左右方能为之作传,则此孔安国百余岁尚在做官,其诸兄一百三十余岁尚在东晋做官,岂非天方夜谭?
有人称阎若璩等为《古文尚书》为伪书定下铁案,实则早在一千多年前,《晋书》已为《古文尚书》不是伪书定下铁案,熹平、正始二石经也为其不是伪书定下铁案,《史记》、《汉书》,东汉以来众多古文经学家之众多著述也为其不是伪书定下铁案。《古文尚书》流传路线图十分清楚,从未中断,何须伪作?何能伪作?难道不是如此?(2010、2、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