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摄影报

 zzm1008图书馆 2012-03-03
一小部分人的迷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4-09

    最早接触暗房是在美院读书的时候,翁乃强先生刚调到美院就在我们系开设了摄影课,教我们拍照、冲卷、放大,从那时起开始拍点东西,放点照片,但课一结束就没暗房用了,只是把卷自己冲好,到彩扩店用彩色工艺扩印带点色彩倾向的小照片。1993年毕业留校在系里做摄影,系里有个暗房归我独享,乐了一阵,后来玩不好就不玩了。
    1995年后开始做商业摄影,暗房的事忘了。偶而付羽拿来几张黑白照片,羡慕羡慕,欣赏欣赏而已。4年前做新工作室,留了间屋子当暗房,也没打算真的自己去放照片,建暗房只是隐约感到以后也许用得着吧。其实是内心一直对暗房有个念想,真正用心放片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儿。
    之所以选择暗房,一方面是没尝试过打印自己的照片,不知道能是啥样子,另一方面是只会这个只喜欢这个,再说年岁大了,时间越攥越紧,顾不上琢磨别的路数。其实,黑白摄影到银盐工艺时已非常完善,至今没有向好的方面改进,反而为了控制成本,很多胶片和相纸改变了制造工艺。眼下暗房在硬指标上都没有问题,很多迷人的特性却越来越难见,我们也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做得好一点。对于几位评论家的见解我是比较认同的,只是我们并没有预谋好了要做什么才做的,只是因为喜欢,自然而然就做了。
    通过展览,我们发现其实很多普通观众很会看照片,照片一挂在墙上,任由大家看,什么都掩饰不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会很真诚地说“很好看”,也会指出这问题那毛病,使我以后真的不敢再心存侥幸。至于我们几个人之间的不同很明显地摆在那里,因为暗房的手工操作与打印相比多了太多的个人因素在里面,这也是做暗房这件事那么吸引我们的原因之一吧。
    把话题扯回暗房,首先做暗房不必太讲究设备,也不需要太大的资金投入。放大机因为数码相机的普及已经大量进入了二手市场,如果只放120以下的片幅,一万元左右即可购得一台很不错的。相对于动辄高达10万元的数码后背产品来说,资金投入并不是很大。喜爱放大照片,并为之付出努力就好,最怕的是一开始认识就是错的。另外,暗房是可以很温馨的,并不一定四黑落地,我的暗房内墙粉刷的是米黄色,即使接近放大机的墙面也是浅色的。
    总之,做暗房是很正常的事,其实一直都有人在坚持做,不用把它神秘化,朴朴素素、自自然然最好,也不要因为有了这么一批人在做,就想传统暗房是不是要卷土重来。在现在也在将来,它只会是一小部分人迷恋的事。
    不过说起来相纸的事曾经很伤人,最喜欢的相纸停产了,说停就停,也不知会一声,满世界找也找不到,偶而找到几包也不济事。更伤人的是,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纸,产地说换就换,乳剂说换就换,有时从欧洲买的和从美国买的都会有所不同。过海关更不易,买两三包纸就会有倒卖的嫌疑,反复报关反复恳请从宽放行,交完关税,拿到手还有一包被打开手检见了光。现在不想这些事了,努力用自己坚定的心适应这一切吧。

彦 彰

 

北榆涧 2008

 

周家垴 20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