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二章 现代和永远

 丑骥馆 2012-03-03

 

第十二章   现代和永远

 

现今世界范围的拍卖舞台,是繁忙而又多变。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英国人都以拍卖商这个职业而自豪;通常,拍卖人也是当地的房地产代理人;有时他们还兼营或代售家俱和财产。农产品市场一片兴旺,常用拍卖方式广泛进行家畜和家禽交易。拍品中不但有各式各样的农产品,而且还有农机设备,通过拍卖成交的物资往往都是一些普通的日用品。设施完善的大公司,专门拍卖机动车辆。当前,面临工业改革整顿,制造厂和设备拍卖商正通过拍卖进行大笔交易。

法国的立法制度严谨,但政策尚松动,仅管奥克塔夫·乌扎纳确实愿向特罗奥特饭店学习,注重形象方面的修饰,但这只是最近几年的事。在荷兰,园艺品拍卖依然居世界之最;因为,他们使用多种拍卖形式,所以荷兰的叫价方式有渐增式和渐减式拍卖。

美国的拍卖行被称作拍卖陈列室,主要城市如纽约、洛杉机等拍卖行经营着与苏富比、佳士德公司类似的业务,其原因非常简单,他们就是苏富比、佳士德的下属公司。但其它国家的子公司情况就不一样,很可能美国的拍卖舞台有其特殊性,比世界其它各地的拍卖市场变化要大一些。一种典型的国家级拍卖市场是由马萨诸塞的道格拉斯进行运作,销售范围大到艺术品小到家庭用品。他们出售的拍品既有房屋和家具,也有农场设备和工具。公司每年大约经营60项拍品,拍卖毛利约2万元,服务的责任落实到个人,不拘礼节,但又友善和好。

美国有一种不同凡俗的拍卖,那就是旅行销售,也就是以旅行的形式进行拍卖。它在乡下到处活动,特别是到那些没有拍卖行,而渴求拍卖的地区,每年环游乡下各处。他们与大多数常规拍卖行不同之处是,陈列室内放满了货物,供客户选择后进行拍卖。这一点确实与众不同。

参加竞卖的主要对象是私人竞价购买;这不属于一般交易,而是一种非正式的特殊交易方式,这就是“应邀将拍品”进行拍卖。参与拍卖的竞买方可以向拍卖人直接提出所需的拍品,并编制目录,以免影响其他竞买人的购买。这种拍卖方式对拍卖行是有利的,可以将更多的拍品编入目录以供竞买;并可确定哪些拍品需要单独提出,哪些拍品是竞买人申请过的项目。他们在大大小小的旅馆内举办拍卖会。组织人查尔斯·加勤里斯的要求是,在高效的铁路员工帮助下,八小时内要完成预展室的搭建或拆运。

对“传统”拍卖方式的另一种改变是,美国某些拍卖行采取先到先卖的方式,优先接受最早登记参拍竞买人的报价。每场拍卖会竞买人必须在拍卖前缴付保证金,领取叫号牌,这种制度适用于拍品目录中需添加额外说明的拍卖行。记载如下:

必须要领取叫号牌方能进行报价。竞买人若不先从出纳员那里领取叫号牌,其所报价格无效;领取一块叫号牌至少要付100美元的保证金。当拍卖会已经开始,需要参加特殊项目的竞价时,保证金亦随之增加,但保证金不得超过底价每件拍品的20%。保证金可在拍卖结束时冲抵货款,也可在拍卖会结束后负责退还。

美国有一个“全国拍卖行业协会”,全国约估有25,000名拍卖师。有些州对从事拍卖工作的人员实行资质考试制,有些还要支付押金,保证遵守法规。如果只支付押金而就可设立拍卖行,手续就显得简单得多。全国拍卖行业协会要求在美国实行执业证书制,在二十或二十个以上州的拍卖会已实行培训考试制。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拍卖行举办的学校,以注册拍卖师为教员,学员要经过二周课程的训练。按照美国的传统教育,佛罗里达州的吉姆·格兰哈姆学校开设了“拍卖技巧”、“怎样确定拍品价格”、“竞买人竞买术语”和“真正的自信”等课程。马萨诸塞的国际拍卖学校不但可以提供“秘书和出纳”,而且还设有“遗产清理”和由《营销艺术》一书增补的“拍卖管理”等课程,当然也有营销心理课程。

决定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因素是阿拉伯石油的税收,拍卖业对此亦有感触,姑且不论明显的财富因素,阿拉伯商人单凭他们的自然资源就可以从世界艺术精品市场上得到所想要的拍品。一些很不平常的拍卖是在中东不稳定环境下举行的。富产石油的阿拉伯统治者已找到一条捷径,以宏大规模的建设和发展,把他们并不发达的国家带进20世纪。现在,大项目已完成,建设速度放慢时,大量剩余设备被弃置。《商业周刊》报导说:

对于处理多余的机器,中东的承包商们正在试用一种成熟的方法来移走剩余设备,即采用美国式的拍卖。派克斯·大卫拍卖有限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以得克萨斯州的理查森为基础,去年二月份在科威特举行首场拍卖,一位加拿大承包商在拍卖会上获毛利约400万美元。由于初战告捷,派克斯·大卫又有了二个更大的拍卖项目,一个在科威特,一个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拍卖会吸引了大量群众,即使气温高达华氏110°以上,但参加1979526日科威特拍卖会的人数竟达800人。

 

地球另一端——加拿大,1979年圣诞夜出版的《麦克利恩》杂志登载了一则另一种色彩的拍卖故事。报道称:

令人垂涎的游戏,即使在鱿鱼储量锐减和在经济困难的日子里,“捕捞大西洋鲑鱼”依然如故。富裕的垂钓者凭着他们的小运气,还在加拿大东部水域追捕鲑鱼。那就足以说明,上星期天加拿大弗雷德里克顿市一群拍卖人、穿着黑长袍的律师以及身穿羊毛衫、手提捕鱼笼的渔夫,为了最终的渔业所有权聚集在一起。为了一种排他性的捕鱼特权,在鲑鱼活动的最佳水域里寻找一个共同点,究竟是确定在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的雷思蒂古克河,还是在米粒米契河作为捕鱼特区。当最后木槌敲响时,新不伦瑞克政府年收入达155,900加元,1989年租赁期满时,其收入将会增长到226,055加元。而1883年首次拍卖会上最高报价只有2,775加元。

同样一种物品,拍卖销售比其它形式的售卖都显得有力,即使科学进步的年代,拍卖人采用了催眠术般的效果,在加拿大北部,寒冷的育空高原克林顿·格里克小镇,屈服于拍卖人的小木槌时,却压垮了人们的正常理智。这小镇唯一的财政支持是石棉矿,但因经济效益原因关闭时,全部居民只得向外迁移。只有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的拍卖行闯了进来,用讨价还价的方法出售了这些被遗弃的资产和商用物品。

一位名叫斯蒂芬·赫尔罗的买主成交了两幢四间屋、“马拉马特沙龙”、一间6跨度的车库和一辆成套的拖车,正好化了正6,500加元,赫尔曼说:“我想,我只能用拍卖来刺缴我的异想天开”。他必须去找出一条死钱变活钱的路子,“假如我买下的价格比我想象中的高,那就该进地狱了?我买了一个便宜货,却又多了一个舞厅”。

坦率地讲,大拍卖行像富豪一样,也有自己的舞厅。《加拿大商报》报导称:

 

世界上最大拍卖行之一的苏富比公司,1978--1979年的营业额4.12亿美元,去年秋季也建造了一所《多伦多美术陈列馆》,按豪华的自由之夜式样进行设计。苏富比公司还在分驻世界各地40个分支机构中抽借金融专业人员和公共关系专家,飞到伦敦帮助管弦乐队作首场演出。向各地著名收藏家、商人及社会名流发送2,000份雕刻的请贴。穿着芥末色服装的服务员,托着银酒杯,斟满了闪光的白酒和香槟酒混合的饮料,在装修一新的陈列室里来回送酒。琴师坐在一架三角钢琴旁弹奏着科尔·波特的曲子,客人们尽情享受着烟薰鲟鱼、四季蔬菜和最好的烤牛肉。

这份报导充分证明,世界艺术品市场的伦敦拍卖行具有无限的力量和自信心。在艺术精品的领域内,伦敦不仅成为世界的拍卖中心,而且佳士德、苏富比公司以及较小规模的菲利普也都按照最优良的英国式传统拍卖,竭尽努力在世界范围内开拓大片拍卖领地,以替代英帝国的统治地位。在国际艺术精品交易圈内,佳士德和苏富比跟其他拍卖行相比,是在排名之首,他们都在独立地工作,向纵深发展,而不侵入对方的领域。

在美国,苏富比公司就按照下乡寻宝的方式进行操作,他们像广告上所宣传的那样,派遣专家小分队在乡间开展“传家宝发现日”活动。这些鉴定评估工作,通常是由当地慈善团体保护下组织的。其目的是识别和估价艺术品,并予收购及带回纽约。这种组织形式基本上与佳士德下属的南肯辛顿拍卖行在英格兰的活动方式相仿,当地称为“探宝”活动。

苏富比公司在英国地方上的工作,不同于他们在美国执行的政策。他们为了要把猎取的物品带回家,因此,把目标瞄准在环绕这个国家的卫星国上。他们通过兼并方式,沽名钓誉地将当地的拍卖会贴上苏富比的标笺,然后将可供选择的拍品向邦德街报告,送到邦德街,留下残羹剩饭给当地的拍卖行收拾。

就像上述那种地方拍卖行的组织形式,对苏富比公司来说也是一支不可削弱的力量,苏富比公司可以漠不关心地作出轻蔑而含糊的决定,但较小的拍卖行则无法做到。这种对地方拍卖行的政策,已引起整个欧州贸易报刊和杂誌界的一片惊慌。布鲁塞尔定期出版的《古董艺术品拍品》19814月号报导说:

 

哈德罗古玩店的迈克尔·艾德勒、膝布里奇·韦尔、肯特等人联名给《古董交易报》写了一封信,这引起了一个小小的波浪。艾德勒先生简述了他对苏富比公司所作所为的看法,他在冬天极其恶劣的天气里,驾车六个小时到英国托基(Torguay)进行实地查看,发现他以前看到过的一堆物品已被移走。艾德勒先生称:“苏富比总部的沃恩先生和米勒小姐当时在场,就是他们领我看过已经被他们转移到邦德街的那批物品”。我说,转移这批物品是否有强抢之嫌,因为在编制目录之前就被拖走。米勒小姐对此表示同情和理解但沃勒先生则劝我不要向苏富比公司告发他们的经营之道。艾德勒先生抱怨拍卖行的行为,他们太不关心买家。苏富比公司经营董事J.M莱因尔对此表示歉意,并解释说:“我们的俩位专业人员在托基做业务,艾德勒先生来到之前,他们看到了这批拍品,并注意到其中有一批拍品已经登记在拍品目录上,这是一些很少见的钟表,根据他的经验,只有在具有竞争性的国际拍卖会上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我们将这种情况告诉了物主,只有将物品全部拉回去,别无其它协商的余地”。

 

(英国)普利茅斯市(Plymouth)的顾客对此发表看法:“这不是孤立和偶然事件。苏富比公司的回答似乎是:在托基拍卖场出现的事情是正常的,只有拍卖人宣布撤销拍品目录,当地才可以出售,否则是很难出售的。”

当然,这场小小的风波最终还是会被淡忘的,谁愿意去否定伦敦拍卖行二个世纪以来所取得的拍卖成就。成绩多大啊!最近两个十年,每年营业额的增长,使苏富比、佳士德公司鹤立鸡群。拍卖业也出现了两极分化。大拍卖行在某种程度上业务专一,逐渐脱离小额拍品,世界经济有盛衰之时,他们置寒暑、风暴、危机于不顾,不屈不挠地为保持拍卖行业的统治地位而前进。

19801981年苏富比帕克·伯内特公司在世界范围的总成交额3.17亿英镑,比上年度增长34%,是1964年总成交额的二十倍,1964年该公司成交总额13,350,000英镑。统计数字公布,佳士德公司最近的成交总额逾1.77亿英镑,比去年增长了16%,这是1957年的一百倍。1957年的营业额刚好是1,760,000英镑。

这种令人诧异的增长,是通过谨慎设计,借助国外的扩展计划才得以实施的,而这种扩展计划至今在全世界畅通无阻,世界各大城市的拍卖都无法阻止这种坚韧的步伐。当然,企业发展成为集团,且呈发展趋势时,犹似一辆履带式战车。所向披靡,就像图表上升的箭头那样,势不可挡。

苏富比成功地接收了帕克·伯内特后,鼓励公司向海外扩展。1967年就全面开花,首次常规拍卖会在格尼埃格尔斯拍卖厅举行,这是五场系列拍卖会中的首场拍卖。1967年巴黎办事处成立,1968年墨尔本、贝鲁特、佛罗伦萨和加拿大的办事处相继开业。1969年又依次在约翰内斯堡、苏黎世和慕尼黑成立办事处。1973年在香港成立一所办事处和一家拍卖行。1974年从阿姆斯特丹的荷兰拍卖商马克·范·韦手中买下一所拍卖行;同年在米兰和斯德哥尔摩相继成立办事处。1975年在布鲁塞尔、1976年在爱尔兰的都柏林、1978年在罗马、法兰克夫和日内瓦成立了办事处。

在国内,苏富比公司也没敢偷懒,1967年他们从霍奇森家族手中租下了位于钱塞瑞大道的霍奇森大厅,1863年起,这里就成为特别登记拍卖师的活动场所,也就是从那时起,成了预约登记处。1971年贝尔格莱维亚拍卖行开业,成为处理十九世纪、二十世纪艺术品的专业辅助拍卖中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们下乡寻宝,结果是以苏富比名义向托基的巴纳斯公司、普巴勒的金汉和蔡斯摩公司、(美国)切斯特市的贝雷斯福特·亚当斯公司以及(美国)汤顿市享伯特公司进行掺股。

半个世纪以来,佳士德总是比竞争对手慢一、二个节拍,亦步亦趋地忙于国外多样化试验,他们最近搬进阿姆斯特丹马里汤姆博物馆内新改建的拍卖厅。佳士德目前在海外的办事处有:纽约、洛杉矶、佛罗里达墨西哥城、布宜诺斯艾利斯、温哥华、巴黎、日内瓦、苏黎世、杜塞尔多夫、慕尼黑、汉堡、罗马、米兰、都灵、马德里、维也纳、阿姆斯特丹、奥斯陆、斯德哥尔摩、布鲁塞尔、悉尼、墨尔本、威尼斯、东京和里约热内卢。

1979年起,佳士德接管了埃德米斯顿的国内老企业格拉斯哥公司。他们在南肯辛顿的伦敦辅助拍卖厅(原先是德布南·科)的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就是从南肯辛顿出发,定期进行“探宝”。这些居住舒适旅馆的掠夺专业小分队深入到农村,向当地乡下人提供鉴定评估,对他们的金银财宝的处置提出建议,这种探宝式活动,好像是一只庞大的吸尘器,把地方上已被人们遗忘的艺术品吸进来,并予修复。在伦敦拍卖师的木槌下,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

这种探宝活动有三重利益。当然,最终目的是创造效益,但通常货主并不在乎出售,而更在乎于知道了所持物品的应有价值,这种喜悦程度远比在伦敦出售其物品还要高兴。其次,通过鉴定小分队在当地群众中造成的印象和探宝活动本身的宣传作用,使他们刻骨铭心地记住,只有伦敦才有这样的专家鉴定。最后,正是由于佳士德探宝活动的节节胜利,而使探宝区当地为数不少拍卖商的业务受挫。迫使他们参加国外军团,否则连进入修道院的自由也被限止。

拍卖作为一种交易制度的基础在于竞争。未来的买主在每笔业务成交前允许同其他人进行挑逗;当拍品属于特别稀有,而竞买人志在必得时,这种购买欲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压制的,而且把自己作为交易因素中的主要因素。拍卖作为一种基本经营方法,已被精明的从业者采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并适应社会的发展。拍卖充当过古罗马战争机器的角色,并帮助南非完成了奴隶交易。它激怒了十九世纪的美国商人,而鼓励二十世纪的苏富比股东去得到另一份杜松子酒和滋补药。

拍卖的特殊力量在于它能在逆境中成长,能在经济相对稳定的时期中发展壮大。拍卖在经济危机时期也能起到作用,并可被用来迅速清理大量的剩余物资、废弃物资以及设备、财产。竞买人买进的物品犹如一笔投资,可能在某次争斗中将所购物资很快被抛弃,以保存船只能浮出水面。可是对拍卖行来说,他们总是受益者。

英国经济曾遭受困难,也紧缩过基础工业的投资。由于削减工厂后,经济萧条的景况趋于结束。这种经济形势,使专营设备拍卖的成交额戏剧性地增加,而且每次证明,拍卖行可在逆境中获取好处。19811025日《星期日泰晤士》报以“苏格兰寄希望于小木槌”为题作如下报导:

 

拍卖师的小木槌将于下月在林伍德的塔尔伯特轿车厂敲响,这个厂曾有雇员8000多人,这个厂是复兴苏格兰西部经济的希望所在。“十年拍卖的槌声”已经敲响,英联邦的塔尔伯特希望将所有东西都卖掉,大到英国的双向压机,小到缝纫机、办公桌和成捆的板手。这些物品可以值1000万英镑左右。组织这次拍卖的是彼德·哈里曼以及享利·布彻小分队的同事们。享利·布彻小分队的基地在伦敦。这次林伍德售卖的难点是为期6个月的拍卖。布彻小分队有人说,“要把这个工厂变为商店的营业窗口”……彼德·哈里曼在操作该项目时带有某种职业性的自傲,他说:“从来没有卖过这么大的工厂,比门特摩还要大。”

 

如果所有物资都能出售,或许“比门特摩还要大”。“每个公司都有他最大的单项成交额”,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那是一种夸大其词、自圆其说的做法。当然,许多人就是栽倒在这种好大喜功的宣传上。不能说没有警告过他们。1813年纽约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标题是:“拍卖师的危险倾向以及预防的必要性”,明确指出:

 

如果将政府对人民充分信任的这种美德,去劝阻人们不要受拍卖市场的诱惑,劝阻他们及其子孙后代不要进入竞买场所,这种努力是徒劳的。假如拍卖只是采用一种模式,而没有其它内容,只是将物品从这个人手里换到另外一个人手里,这就不必要为此而作出严肃的反映了。拍卖不是一种交易模式,事实上它是一种破坏交易的模式。它是一种游戏,而这种游戏除了流氓和白痴以外没有人会玩。在那里最小的一点诚实,也会成为不方便的障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莱斯利·海厄姆斯出任帕克·伯纳特经营董事时,据说他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我们赚钱太老实。我们有声望,但我们这些人中没有钱”。经销商和批发商都会对此提出争议,他们认为,所有的拍卖行都是富有的,他们的工作不但轻松,而且拿了买受人的钱去偏袒和保护卖方利益。当然,大多数拍卖行会感到工作难做,交易中的底价要设法放低,因此卖方肯定认为拍卖行在偏护买家,理由很简单,拍卖中就是要靠这些买主来捧场。

这种不同观点,直接对拍卖工作提出了不同要求。这些要求,有的是真挚的,也不排除别有用心的人。对交易活动有益也有害。既有利于买家,对卖主也有好处。但总的来说,有利于平民百姓和善于抓住机遇的人,也有利于懒汉和富裕的拍卖人。从另一方面讲(假设有另一方面),参加拍卖活动的人都知道,拍卖是一项抓不到、摸不着的艰苦工作,因为拍卖行之中像佳士德、苏富比公司及一些大的省级拍卖行究竞是少数,百分之九十九的拍卖商感到日子并不好过,以微薄收入为生。

所有这些说法都是真实的。拍卖既是所述内容的全部,又不是所述内容的全部,甚至还要多一点。事实必须像众人所说,拍卖的历史就是其自身存在的历史。它具有欣欣向荣的现在,毫无疑问,也会有一个诱人陶醉的将来……但后人对此自有评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