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堪比兴奋剂的补习班

 畅 想 2012-03-03

堪比兴奋剂的补习班

/余晓平

补习班这东西就像兴奋剂,一旦粘上了,很少有人能够在求学期间摆脱掉,甚至对将来的事业都会有一定的伤害。参加了补习班以后,无论你起跑状况怎么样,短期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在学习上的赛跑没有人会检查是否用过兴奋剂,但对于当事人来讲其实没有好处。

这样的考试结果是不公平的,也是不能准确体现孩子状况的,但这不是孩子的责任,甚至我觉得也谈不上是孩子家长的责任。这是国家教育体制的问题,你想象一下,大家都服兴奋剂的比赛环境,你不服用一定会输得很惨。中国这个环境,为了利益,就像当年开大烟馆一样,你当不当东亚病夫跟开烟馆的人没关系,他只要赚钱就行了。

国外有没有补习班呢?华人的圈子比较多,虎妈式的教育主要在华人中间,老外是完全不能像虎妈、狼爸那样对待孩子的。那么老外的孩子上不上补习班呢?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只能说很少很少。很有意思的是,据我观察了解,如果说老外的所谓开小灶就相当于中国的补习班,这倒是真不少,针对的对象呢?中国是跟不上的才补习,而老外这里正好相反,对太优秀的才开小灶。

老外的不少学校都有给优秀孩子开小灶的班,英文叫mini school。也就是把学校里面那些非常聪明的孩子,平时上课一听就会,一讲就懂的学生专门组织一个班,这个班的学生是老师推荐,学生自愿的,不是家长强迫学生的,你如果不愿意,比方说觉得吃力,或是痛苦,可以退出来。这个班的进度要比普通班快,内容要比普通班多,但不是教学大纲里的内容。

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教育大纲里面的内容是应该不需要补习的。不需要上这个班也照样可以上名校,当然上这个班对上名校的把握大一些,因为很有可能这个班上的学习内容已经完成了大学一年级的学分,最终只是让孩子早几年毕业罢了。

把孩子的考试成绩往上拔是中国补习班的特点,老外的开小灶是孩子上学吃不饱,学校给多喂一点东西,但这样未必是老外提倡的。其结果无非是让孩子从中学早毕业,义务教育内容也就跟着结束了,只能达到早一天走上社会的目的,而不是说像中国一样,你上了这个特殊的班就能上清华北大,享受国家更多的教育资源。国外的名校多,录取也比较宽松,更重要的是大学毕业就业压力没有那么大,你上不上名校都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

国外为什么不是特别主张像中国人那样对孩子的考试能力进行补习呢?这与其考试的方式有关,他们除了每学期的省考由国家统一出题以外,平时的考试多如牛毛,而且变化莫测,除了省考内容,根本就无法靠补习的方式提高考试成绩,而平时考的成绩会进行详细的统计,在大学录取当中起决定性作用。跟中国的一考定乾坤完全不一样。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外的大学宽进严出,即便是你在中学阶段用补习的方式把成绩提高上去了,结果名校也录取你了,那你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上补习班,否则毕业就困难了。你可能都难以想象,国外大学的淘汰率是30%,像我女儿报的专业据说是50%的淘汰,越是难学的专业就越难有补习班,因为那都是针对顶尖学生的,班上的教授都教不会你,那谁还能帮你补习呢。

因此说国外没有中国式补习班,或者说补习班少的现象是教育体制决定的,而且录取的时候你没有上过补习班的历史非常有说服力,我女儿去报名校的顶尖专业,自我介绍里面最关键的除了过去各个学期的成绩以外,有两点非常重要,一个是社会活动情况,比如说打义工,参加社团,组织过各种活动等等,另外一个就是强调自己完全没有依赖任何补习,而是靠自己的能力得到的各种成绩,如果你要是曾经参加过补习班那是在登记的时候有记录的。

最近了解到国内朋友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上补习班,一直上到高中毕业,在这上面的钱都快比得上到国外来上课了,而国外的这些孩子每个学期满打满算的钱就是一点复印费,材料费,每个学期顶多一百块钱,如果你愿意倒是可以给学校捐款,要是穷人家的孩子每个月政府给的补贴就将近三百块了。所以说加拿大这个地方好在哪里?就是让穷人有活路。

现在中国人有钱了,上补习班花钱不在乎,就跟那些电影明星吸毒一样,不是钱的问题,而是靠补习出来的学生将来怎么办,中国这个教育环境你在国内可能都习以为常了,我从国外这个角度看起来觉得特别变态,真是到了需要全面改革的时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