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税收征管创新与税源专业化管理

 一江映月 2012-03-06
税收征管创新与税源专业化管理

日期:2011-12-05 作者:杨廷玉 来源:伍家国税 【选择字号:
 

我局作为全省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单位,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经过一年来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明年征管改革和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总局、省局征管会议已经明确了明年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上级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新思路、新精神、新要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讲二个方面的问题。

一、目前我局税源专业化管理现状

一)科学调整职能,实现机构设置扁平化

一是更新管理理念。今年以来,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二八法则、差异化管理等一些新管理理念,指导我们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提高了管理效能。全局上下逐步确立了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以及促进税法遵从、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管税等现代税收管理理念,推进了税收工作深入。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局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税源专业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试点工作。组建了由9个科室参与的组织实施专班、技术保障专班、考核专班,确保工作责任落实。

三是精心制作方案。制定了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了分级、分类、分岗管理、分岗具体职责、税收风险管理、专业化管理绩效考核等10个配套措施,并把它印制成管理手册,人手一本,推动了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规范管理流程。按照受理申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法律救济等环节,规范税收征管基本程序。对从办税服务厅开始到税源管理科和各业务科室的涉税事项工作流程,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明确了税源管理责任人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工作时限。

五是明确岗位职责。科学划分岗位,合理界定职责,对我局4个税源管理科的税收管理员职责进行合理分解,按事项设置了日常管理岗、纳税评估岗,并组建相应团队进行专业化管理,实行了集体负责、分权制约。并根据税收风险发生的特征和类型对纳税人科学分类,将税源管理事项细分为税收基础管理、税收风险管理和复杂调查核批三类事项,并相应组建管理团队实行集体审议管理。

六是建立考评机制。区局制定下发了《税源专业化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实行“周安排、日督查、月考核”,建立“三级考核、三级点评”的考评机制,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日常税源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三级考核即税收管理员自报自考、税源管理部门考核验收、征管科及办公室等合业务部门重点考核;三级点评即每月局长点评全局工作,分管领导点评分管科室工作,科长点评科员的工作,将税源管理工作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建立了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保障机制。

(二)突出管理重点,实现税源控管专业化

我们以税源分类管理、分级管理、分岗管理为核心,按照纳税人的经营规模,并兼顾行业、风险、特定业务等进行税源专业分类控管。

一是实施分类管理。我们在各税源管理科内设3-4个组,组建专业管理团队实施分类管理。一组负责大企业(重点税源)税源管理,实施集中专业化管理;二组负责中、小企业(一般税源)税源管理,实施属地加行业的专业化管理;三组负责个体工商户(小型税源)税源管理,在巩固“双定户”委托银行划缴税款的情况下,积极探索社会协税护税渠道,逐步健全社会化、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四组负责管理外资企业和专业市场税收管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计划、有步骤探索实施行业管理。如对房地产行业以“一户一档案”为核心,组织实地调查企业的预计开发成本、建筑面积、销售收入、营业税等,确保规范管理。房地产行业所得税今年元至11月共入库4799.6万元,比同期2673.2万元增加2126.4万元,增长79.5%。加强医药零售、汽车批零等行业税收管理,根据行业特点制定管理指南,为基层一线税收管理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征管方法。

二是探索风险管理。我们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税收征管全过程,把有限的征管资源优先用于风险大的纳税人,实现了征管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税收流失风险。我局制定下发了《税源风险管理实施办法》,由6个业务科室负责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来源广泛采集、分析、识别、应对税源风险,每月开展涉及20个指标的风险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下达应对任务、开展应对处理,并根据应对处理情况反馈加强考核,有效防范和降低了税收风险。

三是深化信息管税。我们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明确了税源管理科、纳税服务科、收入核算科等9个科室采集信息的工作职责,规定了广泛采集涉税信息的内容、时限、表格式样和应用要求,实现加强税源管理的目的。提高信息管理质量,应用税收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健全数据信息监控与维护机制,加强数据的采集、整理、筛选、存储、交换、校验等工作,按月开展数据清理,确保信息全面、真实、准确。强化信息分析应用,运用税源风险预警防控管理系统,加强对申报信息、发票信息、生产经营信息和三方涉税信息的分析对比,开展经济税源分析、管理分析和预警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纳税评估和加强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是加强互动管理。我们按月召开互动例会,加强征管科、收入核算科、税政科、法规科、税源管理科、评估专班等税源管理各部门的良性互动,将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日常税源管理等环节有机衔接,增强了税源管理的实效性。今年以来,我局先后召开了11次税源管理互动例会,在会上交流点评了106个评估典型案例,分析了税收风险,剖析了偷税漏税的新动向、新手段,制定了应对措施,有效堵塞了税收征管漏洞。我们初步建立了与地税、工商、统计的信息交换和互动管理机制,定期或不定期交换户籍信息,实现了良性互动。今年二季度,我局联合伍家区政府、伍家地税开展了税源调查和漏征漏管户清理工作,清理纳税户4913户,查出漏管户258户,已全部整改到位,收到了良好效果。

五是规范税收执法。制定了《税收执法日常巡查实施办法》,由区局政策法规部门专人组织实施,日常巡查内容涵盖所有税收执法行为,对巡查出来的问题,责令限改并纳入考核,使区局税收执法得到进一步规范。

(三)把握关键环节,实现纳税评估团队化

我们将纳税评估作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关键环节,组建纳税评估专业团队,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坚持以评促管,全面推动了试点工作。

一是推行分级评估。我们积极推行区局、税源管理科二级评估模式。区局组建了纳税评估专班,在征收管理科内设立了6个评估组专司纳税评估,主要负责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开展综合性纳税评估,同时负责组织指导税收管理员开展日常评估。同时,各税源管理科也成立了专职纳税评估岗,对一般税源和个体户实施日常评估。

二是组建评估团队。我们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评估人才库,根据干部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等,组建专业评估团队,分行业、分税种并兼顾风险程度开展评估工作。建立了评估模型,根据纳税人的行业特点,不断探索管理规律,针对不同的行业建立了不同的纳税评估模型。实施专业评估以来,我们共建立和完善了纺织、汽车销售、药品经销、房地产、商品砼等9个行业的评估模型。

三是深入开展评估。我们通过召开互动例会,发布征管与税源监控分析指标,并组织实施专班评估。各税源管理科评估岗人员在每月征收期后一周之内,对企业申报及经营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审核、比对、分析和核查,甄别疑点,组织开展日常评估。今年元至11月共组织实施评估2965户,比去年同期182户增加2783户,增长15.29倍。评估补缴税款4029.9万元,比去年同期2508.87万元,增加1521.03万元,增长60.62%。其中增值税1996.4万元,所得税2018.95万元,加收滞纳金14.56万元,审增增值税冲留抵1962.45万元,审增企业所得额弥补亏损952.73万元。

四是加强各税统评。我们坚持团队评估和日常评估结合,实行“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各税统评”,加强评估典型案例的互动交流和点评剖析,开展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提升了评估质效。区局监控的重点税源企业,各税源管理科发现疑点问题后及时上报。区局开展的综合性评估任务,各税源管理科加强配合,共同组织开展,形成了税源管理的合力。

(四)税源专业化管理取得的成绩

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以来,通过征管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合,给我局带来了管理理念的转变、管理方法的改进、管理成效的提高,对各项税收工作均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促进了税收收入。今年在伍家辖区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7户骨干税源同比下降4100万元的不利形势下,我们靠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一系列有效的组合拳措施,采取强化纳税评估、提高企业所得税征收面、强化个体税收征管等手段来提高税收征收率弥补税源不足。元至11月,我局共组织各项税收收入29709.56万元,占年度计划的90.03%,尤其是企业所得税和个体税收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弥补了以往粗放式管理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征收面,促进了收入增长。企业所得税征收面从往年的2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73%,元至11月累计完成1.02亿元,同比增长76.38%,占年计划的145.71%,提前5个月完成了全年计划;个体征税面从往年的4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84%,在2010年同比增长47%的情况下,今年元至11月累计完成1422.15万元,比同期1067万元增长33.27%

二是深化了依法行政。通过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我们不断规范健全深化了税收执法风险防范机制,让风险意识深入人心,加快推进了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截止11月底,我局共发生执法行为57086次,执法正确率为99.98%,实现了税收执法连续四年零投诉。

三是提升了征管质量。通过加强基础管理,规范征管程序,理顺业务流程,我局征管质量综合考核率在201099.8%的基础上,今年基本稳定在99.98%以上,其中入库率、申报准确率、滞纳金加收率、处罚率、征管资料完整率、执法文书正确率等保持100%

四是优化了纳税服务。在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进程中,我局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强化信息管税,加快建设网上办税服务厅步伐。目前我局一般纳税人网上认证、抄税、申报、缴税率分别达到100%100%100%99%;小规模企业网上申报、网上缴税率分别达到了98%98%;个体双定户通过银行划缴入库税款率达到96%,节约了纳税人办税时间,提高了办税效率,受到纳税人广泛好评。

二、总局、省局部署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创新思路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一)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搞好五个结合

1、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坚持属地管理与集中管理相结合。适应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适度调整管理方式,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实行集中管理,对其他纳税人实行属地管理。属地管理是基础和前提,集中管理是在县区范围内相对集中的管理。坚持属地管理与集中管理相结合,既有利于集中优势力量、突出管理重点,又有利于发挥基层作用、管好一般税源和小型税源,更好地保障管理质效提高与税收政策落实。

2、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坚持分类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一方面,采取“规模+行业”的方法实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纳税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另一方面,采取“机关+基层”的途径实行分级管理,上级机关、基层机关以及税收管理员共同承担税源管理职责,发挥各级优势,增强管理合力。分类管理与分级管理都十分重要,只有将分类管理与分级管理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合纵连横、齐抓共管的税源管理新局面。

3、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坚持日常管理与风险管理相结合。日常管理是对纳税人户籍登记、资格认定、经营调查、宣传辅导等方面开展的基础性管理;风险管理是对纳税人税法遵从特别是纳税申报情况的深层次管理,管理更加深入、更有针对性。认真开展税源日常管理与风险管理都很重要,疏于日常管理容易带来管理基础不牢,出现管理漏洞;疏于风险管理往往使税源管理处于表面和浅层次,管理质量难以提高,二者都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

4、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坚持税收业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既要注重管理方式的改进、管理业务的创新,又要强调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保障作用。业务是技术建设的先导,技术是业务实现的支撑。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措施,信息技术没有应用发挥的平台;没有信息支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或者信息支撑不够及时、不够有力,就不能实现海量信息条件下管理更加专业、深入、科学、高效的目标,也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管理。只有通过业务和技术高度融合,才能避免出现业务技术“两张皮”现象,才能切实提高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效能。

5、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坚持个人履职与团队协作相结合。人是税源专业化管理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离开了专业化人才队伍,税源专业化管理将无从推进。传统税源管理模式下的管户到人,有利于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有利于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但是,在企业组织形式集团化和经营管理方式电子化、智能化的情况下,仅靠个人单兵作战,很难把税源管深、管透、管好。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只有将一些具有专业水准的高素质人才进行优化组合,组建精英团队,实施团队作业,加强协调配合,才能有效提高税源管理能力和水平。为此,在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中,既要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发挥个人的职能作用与最大潜能;又要特别注重集体的力量,强调团队协作,将个人的能量融入到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大格局中,推进专业化管理深入。离开个人的团队是空洞的,离开团队的个人是乏力的,只有把个人履职与团队协作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积极地效应。

(二)明确思路,把握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本规律与重点任务

近年来,随着经济、税收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市场主体的多元化、生产经营的国际化、财务核算的电子化,传统的以属地划片管户为特征的税源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经济税收形势的深刻变化。从前段试点情况看,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意义重大,迫在眉睫,不仅是破解税源管理中突出矛盾的现实需要,是顺应基层改进税源管理需要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国税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总局工作部署的客观要求。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税收征管科技工作会议,主题就是积极稳妥地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明年年中全国税务局长会议,总局将专题研究税源专业化管理,推进征管模式创新。与此同时,明年全省国税系统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大力开展“核心业务强化年”活动,着力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创新税收征管方式。因此,各地一定要抢抓机遇,把税源专业化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和主攻方向,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纳税评估为重点,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以专业化人才队伍为支撑,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努力构建全省税源专业化管理新体系。

贯彻和落实这一总体思路,必须深入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本规律,准确把握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内涵与重点,既因地制宜,又有的放矢。要牢固树立促进税法遵从、税收风险管理与信息管税“三大理念”,始终坚持依法实施、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注重实效的“四项原则”,切实搞好属地管理与集中管理、分类管理与分级管理、日常管理与风险管理、税收业务与信息技术、个人履职与团队协作“五个结合”,大力实施税源风险管理、分级分类管理、纳税评估管理、互动管理、信息管税以及基础管理等“六大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税源专业化深入。

1、转变理念,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制定战略规划,组建管理团队,建立管理机制,按照制定规划、信息采集、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过程监控与绩效考核等环节,大力实施风险管理。一要明晰职责。落实总局要求,省局征管科技部门要牵头制定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制度,统一归集风险信息,进行风险等级排序,统一下达风险应对任务,并进行过程监控和绩效考核;市州局以下征管部门要开展风险信息分析识别的汇总、等级排序、应对任务的整合下达和绩效考核等工作。二要分析预警。省局即将开发应用税源风险预警防控管理系统,各级国税机关利用该系统查找、分析、发布、反馈相关信息,使之形成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有效抓手和税源管理良性互动的主要载体,创建“四级风险、四色预警、四层应对、四类处理”的风险管理模式。年底前后,省局将在十堰市局试点应用该系统,随后扩大试点,测试优化系统功能,争取明年年中在全省推广应用。三要风险应对。根据风险等级,实施不同的风险管理对策。对风险级别较低的纳税人,实施税法宣传、纳税辅导、风险提示等服务性管理;对风险级别较高、疑点较多的纳税人,由专业团队进行纳税评估,评估后仍无法排除疑点的,实施税务稽查;对风险级别较高的行业,根据行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核算特点,制定相应的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增强风险应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升风险防范的能力。

2、调整职能,推行分级分类管理。以职责调整为抓手,积极推行分类分级分岗管理。一是分类管理。按纳税人经营规模,兼顾行业、风险、特定业务等,将纳税人分为重点税源、一般税源和小型税源,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重点税源实行“属地+集中”管理。在以县区局为单位、不跨县区范围实行属地管理的基础上,设置专业管理分局(所、税源管理科),或在税务分局(所、税源管理科)内设置专业管理小组管理重点税源。一般税源实行“行业+风险”管理。建立健全行业风险指标库,建立行业管理模型,制定行业税收管理指引,并结合三方涉税信息,分行业加强风险监控。小型税源实行“分片+委托”管理。按区域划片分组进行管理,在巩固个体“双定户”委托银行划缴税款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推进社会协税护税,建立社会化、集约化的税收管理方式。二是分级履责。省局要发挥税源管理的主导作用,负责制定风险管理战略规划,搭建风险管理平台,开展风险识别和等级排序,整合发布风险预警及应对任务,对省局监控的重点税源企业实施综合性评估和行业专项评估,开展风险管理绩效考核;市州局是税源管理的中坚力量,主要针对所辖重点税源、重点行业开展本级风险分析监控及应对处理;县区局作为税源管理的主体,负责承担落实上级机关下达的税源管理任务,开展本级风险分析监控及应对处理;税务分局(所、税源管理科)是税源管理的一线,负责所辖纳税人的日常税源管理。三是分岗制约。分解基层税收管理员职责,按管理事项设置日常管理、纳税评估等岗位。日常管理岗承担宣传辅导、登记管理、发票管理、核定管理、催报催缴、信息采集、调查核实、任务执行以及相关征管资料管理等职责;纳税评估岗负责初步审核、案头审核、实地核查、结果处理等工作。对重点税源,可实行一人多岗,使管理与服务更有针对性,更加个性化。

3、突出重点,发挥纳税评估作用。从机构、手段、考评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大纳税评估工作力度,全面推行专业化评估。一是评估机构要实现规范化。按照风险分级应对处理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工作职责,推行分级评估。市州局和县区局都应组建专班,或明确一个内设机构专司纳税评估。各级评估专班或评估机构主要负责所辖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的综合性纳税评估;税务分局(所、税源管理科)负责小型税源的日常评估。二是评估方式要力求专业化。打破以往无差别的全面评估模式,推行分类评估、差别化评估,突出评估重点,提高评估准确率。要根据风险等级不同,分别采取案头评估、短信预警、电话约谈、实地核查、税务稽查等方式实施风险控制;注重风险点推送,建立推送工作流,强化信息反馈,提高评估质量。要坚持各税统评,确保评估任务统一下达、各税种评估工作统一开展。要开展评估案例的分析和点评,为加强征管工作提供建议,实现以评促管,提升征管质效。三是绩效考评要体现标准化。创新评估考核评价机制,推动评估工作向更加注重质量转变。

为确保各级税源管理部门有足够的力量加强纳税评估,省局将在部分地方试点,将调查审批、政策调研、报表填报、催报催缴、税收预测、个体定税等日常管理事项简化、前移到办税服务部门的后台,税源管理部门把主要精力用于纳税评估的案头审核和实地核查,重点处理好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等征管环节的关系,实现管查的良性互动。

4、完善机制,加强税源互动管理。完善各级国税机关之间、国税机关各部门之间、国税机关与外部门之间纵向联动、横向互动、内外协作的税源管理运行机制,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落实。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充分发挥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一体化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带头作用,坚持各级领导带头召开互动例会,带头开展税收分析,带头部署评估任务,带头参与税源管理,确保税源管理工作领导有力、管理机制运转高效、管理环节良性互动。二是完善运行机制。要认真落实税源管理互动例会制度,坚持以互动例会为平台,通过例会听取税源管理工作汇报,发布风险预警信息,部署纳税评估任务,确保税源管理任务通过例会部署、工作通过例会推进、信息通过例会共享、考核通过例会落实。三是健全协调机制。要明确税源管理各层级、各部门、各环节的职责,充分发挥各级征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做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组织协调、任务下达等工作,推动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落实。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推进国地税合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整合征管资源,增强工作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5、强化支撑,推进信息管税工作。要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应用为主线,大力推进信息管税。一是把好信息采集关。加强数据信息采集管理,广泛采集征纳双方涉税信息,探索建立以申报纳税信息为主体,涵盖税收业务的涉税信息指标体系,形成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操作规范。积极获取三方涉税信息,推动建立政府领导下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的三方涉税信息获取机制,搭建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拓宽信息来源渠道,服务信息管税开展。二是把好信息质量关。充分应用税收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数据信息监控与维护机制,定期开展基础数据清理,确保信息全面、真实、准确。完善税收数据质量通报、考核制度,通过考核推动工作落实。三是把好信息应用关。运用税收监控分析等系统,开展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一体化工作,通过监控分析指导开展纳税评估。应用三方涉税信息,加强纳税人登记、申报、发票管理、财务等税收信息和三方涉税信息的分析比对,抓好国税与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共享与比对核查工作,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措施,堵塞管理漏洞。

6、巩固基础,提升税源管理质效。夯实基础管理,构建科学有效、监控有力、基础牢固、协调运转的税源管理机制。一是加强普通发票管理。要认真抓好新修订的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充分利用国税网站、办税服务厅和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的认知度和关注度。要切实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岗位人员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管理能力。要建立健全普通发票管理的制度办法,根据纳税人行业、经营规模、财务核算水平的差异,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要针对申请代开普通发票户数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高、金额越来越大的问题,加强普通发票代开管理,堵塞管理漏洞。要认真研究解决普通发票验旧工作量大、信息录入不完整等问题,切实减轻办税服务厅人员工作负担。要加强发票发售、代开等岗位的监督,定期开展工作检查,防范管理风险。要切实抓好发票专用章的更换工作,确保这一工作顺利完成。二是加强户籍登记管理。要定期与地税、工商、质检等部门搞好登记信息交换共享,开展登记信息比对核查;要经常性地开展户籍巡查,减少和杜绝漏管现象发生;要针对纳税人走逃失踪等突出问题,加强对非正常户管理、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减少税收流失。三是加强个体税收管理。要严格依法办事,规范对个体户的税收征管,确保公正、公平、公开执法,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要认真落实个体增值税起征点调整政策,探索改进个体税收管理的有效方式,妥善安置富裕人员,提高管理质效。四是加强申报缴税管理。在坚持纳税人自愿选择的原则下,要积极引导纳税企业实行网上申报,不断扩大网上申报面。要继续抓好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推行工作,稳步扩大纳税人入网范围,提高电子入库税款比例。五是加强征管资料管理。要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手段,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征管资料管理做到资料齐全、手续完备、存放有序、归档及时。有条件的地市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行CA认证管理系统,逐步减少纳税人纸质资料、介质资料的报送,减轻纳税人负担。

(三)狠抓落实,确保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探索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税工作的重点。全省国税机关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分步实施,确保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不断深入。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税收征管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各地“一把手”要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工作落实。各部门要加强配合,齐抓共管,增强合力,形成系统上下步调一致、部门之间横向互动、国税内外相互支持的格局。

2、宣传引导,浓郁氛围。税源专业化管理涉及职能职责的调整,对干部思想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各地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意识,保持队伍思想稳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内要加强教育引导,统一思想,激发干部队伍参与改革创新的活力。对外要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公告等形式,赢得纳税人的理解、地方党政领导的重视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

3、勇于探索,有序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对税源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工作范本。省局将在10个单位试点基础上,增加江陵和十堰的一个县区局共12个单位组织试点,不再扩大试点范围。其他地方确要试点的,要报省局。与此同时,省局将分若干专题进行重点探索研究,推进试点深入。

4、优化配置,提升能力。优化税源管理人力资源配置是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力量源泉。要合理调整配备人员,将业务能力强、信息应用水平高、征管经验丰富的干部充实到税收监控分析、风险应对处理、综合纳税评估等岗位,实现岗能匹配。要注重专业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技能的提高,针对岗位需要加强教育培训,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要通过交叉检查、学习交流、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方式,组织开展征管部门、发票管理部门及税源管理人员素质培训,提高征管科技队伍素质。

5、强化措施,务求实效。在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中,各级征管部门要发挥主动性,切实担负起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组织协调的重任。要加强对试点单位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跟踪服务,及时给予指导,帮助解决试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措施办法,保证试点工作质量。要不断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加强学习交流,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深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