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仰慕钱钟书先生的为人与学问,也读过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读过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等作品,对这一对真学问者和真正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那种含蓄内敛,处惊不变的淡定与从容充满了钦佩。于是,就想更多地去了解这位真正的国学大师。 《管锥编》是钱先生集一生学问之大成者,从中可以进一步去了解与体会钱先生的学问与为人,于是就托人买来研究一番。据我托付的那朋友说,当他向书店询问此书的时候,人家有点惊诧,他们说很少有人过问此书,书店里没有,只能先预订云云。大概过了两个来月,终于见到了渴慕以久的《管锥编》。可是,翻开此书才发觉,不但繁体字让这部专著古色古香和充满了神奇魅力,而且书中钱先生那信手拈来的工夫不得不让人钦佩,甚至崇拜。这才是真正的学贯中西,这才是真正的国学大家,这才是真正的做学问者。钱先生虽然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但是,从不以大家自居,他一生低调行事与为人,专心做自己的学问。《管锥编》的内容太丰富了,专业性也比较强,但是,这更能够说明钱先生深厚的中西学功底,没有极其深厚的中西文化的底蕴,是断断写不出那样洋洋洒洒的文字的,也断断不会获得那样深刻的,独到的体会与见解的。 我虽初读《管锥编》,而且大多数内容很懵懂,似是而非。但是,我却有非要读一读自己不太懂的东西的决心。一边读,一边思考着诸如钱钟书这样的大家,在生前却显得默默无闻,不像某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刚刚有了点名气,就急不可耐,火上房似的心急火燎地出书,演讲,收徒,到处走穴,沽名钓誉,闹得沸反盈天,恐怕地球人不知道有他这个人存在。那天,看了著名漫画家徐鹏飞先生的一幅漫画兼一首打油诗。漫画是画了一个手持红缨枪的武人,正拉了个架势作出威风不可一视状。徐先生写到:“名利场中尘飞扬,大师巨匠多如蝗。初握红缨两天半,也称中华第一枪。”这诗这画,情景交融,对眼下那些自诩为“大师”、“巨匠”、“巨擘”的那种妄自尊大,沽名钓誉的人的丑态真是刻画得入木三分,切中要害,不得不让人大呼快哉,快哉!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其实,真正的有学问的人是绝不会胡乱出书,到处演讲,到处题字,到处签名,到处收弟子的。他们始终用一颗清明淡定的心,在默默与沉静中专心做着自己的学问,用自己的学养和精神给他人带来心灵上的温暖,钱钟书先生就是这样的人。正如诗人所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其实,像钱钟书先生这样的人,他的精神是不朽,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读《管锥编》,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才是“高山仰止”。当初,孔子的弟子形容老师是:“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师,真正的大家,才能配得上“高山仰止”,也才能让人有高山仰止之情。 我觉得,只要肯下工夫,慢慢地,与沉静中用心去读深奥的《管锥编》,总会读懂其中的含义,也能读懂钱钟书先生的思想与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