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穴性表与十二经腧穴精简表

 图书 馆员 2012-03-10
穴位穴性表

1.气类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气海

固元气,凡一切气疾皆宜取

尺泽

调肺气

陷谷

调胃气

神门

除心郁内结之气

膻中

升脾气,降胃气

中脘

解郁升清降浊利气

上星

泻诸热气

天枢

调肠胃之气

劳宫

清热理气

通谷

理五脏之气

大敦

泻肝气

膏肓

补阳气

列缺

逐水利气

鱼际

清热利气

大陵

降心气,降浊气

太阳

理诸阳热气

关元

驱腹中一切冷气

大包

行腹中诸气

天柱

理诸气,治头上气

天突

降诸气

气户

利气

大椎

调利胃气

攒竹

宣泻头部热气

肩井

镇肝气,降逆气

巨骨

开肺降逆气

曲池

行气

彧中

开胸降卫气

俞府

降逆气,理肾气,清肺顺气

合谷

升清降浊,理大肠气,宣诸气

中府

理肺利气

云门

开胸降气

肩髃

理肺舒气

水道

理三焦膀胱肾中热气

隐白

升阳气

复溜

固卫气,布阴气,收肾气

阳陵泉

行气导浊气

公孙

运脾气

足三里

升气,降气,调中气

太冲

降气

三阴交

行气降气

 
 
 
2.血类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三阴交

通经行瘀清血生血凉血固血

太冲

通经行瘀清血生血凉血

委中

清血

间使

行血

隐白

止经血

上星

止口鼻出血

承山

清热血

曲泉

清血凉血养血活血

行间

行瘀破血结

昆仑

下血

曲池

行血

交信

调经血

血海

调血

膈俞

统理全身之血

足三里

清血,养血,行血,补血

中极

调经血,止崩漏

大椎

散瘀血

阳陵泉

行血

气海

泻血

承浆

宣通血脉

 
 
3.虚类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神阙

补气血,益肾精

关元

固下元,益肾精

气海

补气振阳,益肾精

中极

补气血,益精

曲骨

补真气益精

膏肓

益气振阳

章门

补五脏,益气血

中脘

振阳益胃,补六腑

足三里

益胃,补气血

解溪

益胃

上廉

益胃

三阴交

补三阴,益阳壮精生气血

公孙

补中土,运脾阳

阳陵泉

补脾滋阴,固精益气血

涌泉

补肾,益精,滋阴

神门

安心神

然谷

益肾振阳

水泉

益肾阴

太溪

益肾,振阳,滋阴

照海

益肾阴

复溜

补肾气、滋阴,振阳,固精

交信

补肾滋阴

阴谷

益肾阴

曲泉

养肝补血

蠡沟

益肝

太冲

养肝气

太渊

润肺

大敦

盆肾胃

 
 
4.实类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天枢

泻肾

大敦

泻心

太溪

泻肾

神门

泻心

章门

泻肾

少冲

泻心

然谷

泻肾

通里

泻心

大陵

泻心包络

阴陵泉

泻心

劳宫

泻心包络

公孙

泻脾

内关

泻心包络

腕骨

泻脾

曲泽

泻心包络

商丘

泻脾

中冲

泻心包络

阳陵泉

泻肝

俞府

泻肺

行间

泻肝

肺俞

泻肺

太冲

泻肝

列缺

泻肺

蠡沟

泻肝

尺泽

泻肺

中封

泻肝

少商

泻肺

关元

泻三焦

天突

泻肺

外关

泻三焦

太渊

泻肺

支沟

泻三焦

中腕

泻肠逐秽

关冲

泻三焦

太白

泻肠逐秽

太白

泻胸膈

照海

泻肠逐秽

丰隆

泻胸膈

长强

泻肠逐秽

中府

泻胸膈

水泉

泻肠逐秽

膻中

泻胸膈

天枢

泻肠逐秽

巨阙

泻胸膈

上脘

泻胸膈

 

 

 

5.寒类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中脘

温中暖胃寒及腹中一切寒冷

关元

温下焦,暖子宫

大椎

餮表寒

气海

温中下焦,治腹中一切寒冷

肾俞

温下焦,治足冷如冰

后溪

餮表寒冷

厉兑

温下焦,治足冷如冰

章门

脏寒结聚

归来

治下元寒冷寒疝

足三里

治胃寒,腹中寒冷

三阴交

温中下焦,血寒,一切寒冷

公孙

理心腹之寒

曲泉

理血寒腹中痛

阴陵泉

温中焦,理睥气

隐白

温脾壮阳,理中下焦寒

百会

诸阳之首,理头寒

大敦

温肝暖下元,治寒疝

 

 

 

6.热类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通里

清心热

大陵

清心胸热

少府

清心热

劳宫

清心胸热

内关

清心包络,六腑及胸中热

十井

治诸热病

神门

清胃热

鱼际

清肺热

下廉

清胃热

肺俞

清肺热

风门

清三焦热

中府

泻四肢热

气冲

清三焦热

缺盆

泻四肢热

少商

清三焦热

大杼

泻四肢热

肝俞

清三焦热

云门

泻四肢热

心俞

清三焦热

肩髃

泻四肢热

关冲

清三焦热

然谷

清五脏之热

支沟

清三焦热

尺泽

清五脏之热

上星

清头目鼻中热

肾俞

清五脏之热

百会

清头部热

脾俞

清五脏之热

丝竹空

清头目热

魄户

清五脏之热

曲池

清血气,表里,头面,诸窍热

意舍

清五脏之热

解溪

清胃热

志室

清五脏之热

合谷

清气分,头面诸窍之热

阳陵泉

降肝赡热

绝骨

清三阳经热及脑热

三阴交

清血热,平肝热

大椎

清表热

足三里

清胃及六腑热

后溪

清表热

上廉

清肠胃热

丰隆

降肠胃热,及痰热

天枢

清大肠热

上脘

清心胃热

尺泽

清血,泻心火,治暑热

金津

退胃热,心热,生津止渴

委中

清血热,降大肠膀胱热

玉液

退胃热,心热,生津止渴

 

 

 

7.风类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风府

搜周身之风,治头风外感风

风池

治头风,外感风邪

风门

肝风甚动

风市

治腰腿风

百会

治卒中风,头风

囱会

治鼻塞头风

大敦

舒筋驱风祛邪

鱼际

理肾清肺,扶正祛邪

瘈脉

去头面邪风

水沟

卒中风,头面风邪

颊车

口噤喎斜风邪

承浆

口喎偏风

肩髃

擅周身四肢百骸之风

曲池

搜周身风邪

八风

治腿膝风邪

八邪

手臂风邪

少商

治小儿惊风喉风,一切风邪

足三里

搜四肢风

昆仑

治挛急风邪

地仓

治口噤喎斜

环跳

搜经络及四肢之风

膝关

治腿膝诸风

三阴交

治中风,主周身四肢风

委中

腰腿风

太冲

冶惊痫筋痹风邪

然谷

治婴儿撮口脐风

 

8.湿类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委中

利湿

下廉

祛湿

然谷

利湿

绝骨

祛湿

阳陵泉

利湿

阴市

祛湿

内关

利湿

曲池

行湿

伏兔

利湿

昆仑

行湿

太溪

利湿

三阴交

行湿化湿

风市

利湿

复溜

化湿

足三里

祛湿行湿

中脘

祛湿化湿

上廉

祛湿行湿

 

 

 
十二经腧穴精简表

 

肺经

大肠经

胃经

脾经

心经

小肠经

膀胱经

肾经

心包经

三焦经

胆经

肝经

穴数

11

20

45

21

9

19

67

27

9

23

44

14

起穴

中府

商阳

承泣

隐白

极泉

少泽

睛明

涌泉

天池

关冲

瞳子髎

大敦

止穴

少商

迎香

厉兑

大包

少冲

听宫

至阴

俞府

中冲

耳门

足窍阴

期门

井穴

少商

商阳

厉兑

隐白

少冲

少泽

至阴

涌泉

中冲

关冲

足窍阴

大敦

荥穴

鱼际

二间

内庭

大都

少府

前谷

足通谷

然谷

劳宫

液门

侠溪

行间

俞穴

太渊

三间

陷谷

太白

神门

后溪

束骨

太溪

大陵

中渚

足临泣

太冲

经穴

经渠

阳溪

解溪

商丘

灵道

阳谷

昆仑

复溜

间史

支沟

阳辅

中封

合穴

尺泽

曲池

足三里

阴陵泉

少海

小海

委中

阴谷

曲泽

天井

阳陵泉

曲泉

原穴

太渊

合谷

冲阳

太白

神门

腕骨

京骨

太溪

大陵

阳池

丘墟

太冲

络穴

列缺

偏厉

丰隆

公孙

通里

支正

飞扬

大钟

内关

外关

光明

蠡沟

隙穴

孔最

温溜

梁丘

地机

阴隙

养老

金门

水泉

隙门

会宗

外丘

中都

背俞

肺俞

大肠俞

胃俞

脾俞

心俞

小肠俞

膀胱俞

肾俞

厥阴俞

三焦俞

胆俞

肝俞

腹募

中府

天枢

中脘

章门

巨阙

关元

中极

京门

膻中

石门

日月

期门

太渊

曲池

解溪

大都

少冲

后溪

至阴

复溜

中冲

中渚

侠溪

曲泉

尺泽

二间

厉兑

商丘

神门

小海

束骨

涌泉

大陵

天井

阳辅

行间

太渊

曲池

厉兑

三阴交

神门

养老

跗阳

*1

内关

中渚

足窍阴

中封

中府

迎香

人迎

脾俞

心俞

攒竹

睛明

肾俞

天池

角孙

听会

肝俞

少商

商阳

厉兑

隐白

少冲

少泽

至阴

涌泉

中冲

关冲

足窍阴

大敦

太仓

颡大

颡大

太仓

廉泉

命门

命门

廉泉

玉英

窗笼

窗笼

玉英

五行

辛金

庚金

戊土

己土

丁火

丙火

壬水

癸水

相火

相火

甲木

乙木

五气

湿

湿

五色

久病

天干

相火

相火

地支

脉象

浮缓

浮缓

浮洪

浮洪

沉迟

沉迟

浮弦

浮弦

 
取穴原则 
 
 中医处方并不是中药无序杂乱的堆砌。用药如用兵,讲究法度:君、臣、佐、使,每一味药的使用均有根据。同样,选穴如选兵,经络美容每一个穴位的选取也讲法度、原则。要明确取穴的原则及取穴的基本规律。
 

  (一)近部取穴:

  腧穴在什么部位,就能主治这个部位所发生的内外病证,尤其是头及躯干部的腧穴多以治疗局部病证为主。比如,面部、手部的穴位利于面、手部局部的皮肤美容,单纯性肥胖以腹部肥厚明显者应取腹部的穴位,脘腹部穴位能治疗消化道胃肠疾病,妇女经带病少不了腰骶部、少腹部的穴位,背部腧穴调理相对应内脏。
 

  (二)远部取穴:

  这是十四经取穴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在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除了主治所在部位的病证外,还可以治疗较远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有的穴位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既可本经取穴,也可异经取穴。远部取穴的主要依据是:①经脉所过,主治所及;②经脉阴阳表里关系;③脏腑与经络络属关系;④五脏之间的阴阳五行功能关系等。如胃经的足三里用于调整脾胃消化道功能(①、②、③);针刺肝经的太冲治疗肝郁黄褐班(③);带下多而清稀、子宫脱垂取百会(③、④);清降虚火用涌泉(③、④);风痰阻络,口眼歪斜取丰隆(③)等等。

  在临床上常远近取穴相配,如头部前额病变近取印堂、阳白,远取合谷、内庭;口齿病近取地仓、颊车、下关,远取合谷,内庭;胃腑近取中脘、粱门、胃俞,远取内关、足三里、公孙;肝脏近取期门、章门、肝俞,远取太冲、支沟等。
 

  (三)腧穴特异作用:

  有些穴位还具有相对特异性的治疗作用。比如,大椎、曲池、合谷泻热;水分、阴陵泉利水消肿;足三里、关元、气海强身健体;百会能升提清阳中气等。
 

  (四)对症取穴

  针对具体症状选取穴位,又叫经验取穴。如虚脱灸百会、神阙、关元,针足三里;汗多取合谷、复溜;失眠取神门、三阴交、太溪;多梦取心俞、太冲、神门;便秘取天枢、支沟;皮肤瘙痒取曲池、血海、三阴交。
 

  (五)特定穴:

  1、概念:

  在十四经的穴位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以特定名称概括的腧穴即为特定穴。

  2、常用特定穴

  (1)五腧穴

  五腧穴是指十二经脉从四肢末端向肘膝关节以下依次排列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表示气血流动犹如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过程。

  井穴位于手足之端,如水的源头,部位较浅;荥穴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如刚出的泉水微流;输穴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如水流由浅入深;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水流畅通无阻流过;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气血如水流由此深入,进而回合于脏腑。

五输穴是经脉气血输注与会聚之处。因此,各脏腑经络有病,都可取五输穴调治。病在五脏且症状较急、重者,可取井穴,如脾不统血,月经过多,可取脾经隐白;肾经虚火上炎,失眠心烦,可取肾经涌泉。荥穴多用于治疗脏腑经络各种热证,如鱼际清肺热,劳宫清心热,行间平肝阳,内庭清阳明经热等。输穴多用于治疗五脏病变,如神门安神,太白健脾,太溪补肾。经穴多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合穴多用于治疗六腑疾患,如便秘、腹泻、消化不良等。

按照五行学说,肺、大肠属金,心、小肠属火,肝、胆属木,脾、胃属土,肾、膀胱属水,心包、三焦也属火。某条经络上的穴位,一方面同属于这条经络的属性,如肺经的穴都有肺经的金性;另一方面,每条经还依五行(金、木、水、火、土)各自构成五个特定穴(井、荥、俞、经、合),叫五输穴。输就是传导的意思,古人最善比喻,把经络的传导比喻为水流从小到大,从浅入深的变化过程。下面简单说一下五输穴各自的含义。

 

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肺经的少商穴和脾经的隐白穴。就是水的源头,井之为义,汲养而不穷

 

(xing)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脚掌)趾关节上,如肺经的鱼际穴和脾经的大都穴。的意思是迂回的小水,像山溪细流。

 

(shu)穴多位于掌腕或跖关节部,如肺经的太渊穴和脾经的太白穴。是灌注的意思,像山泉的瀑布,倾泻而下。

 

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肺经的经渠穴和脾经的商丘穴。是主道,像宽广的江河,畅行无阻。

 

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肺经的尺泽和脾经的阴陵泉。喻做江河之水汇入大海。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少商穴和隐白穴;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上,如鱼际穴和的大都穴。俞穴多位于掌腕或跖关节部,如太渊穴和太白穴;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经渠穴和商丘穴;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尺泽和阴陵泉。

 

     五输穴以井、荥、俞、经、合来说明经气由四肢末端向心脏方向流注于肘膝关节,经气由微至盛,由浅入深,汇入脏腑的过程。五脏(心、肝、脾、肺、肾)所主的经络叫阴经,六腑(小肠、大肠、膀胱、胆、胃、三焦)所主的经络叫阳经。不管是阴经还是阳经,都有其各自的五输穴,各自的属性也完全不同。阴经的属木,属火,属土,属金,属水。而阳经的属金,属水,属木,属火,属土。对于这些属性,其实大家可以不必强记。五输穴在一条经络中的功能,就像是一个公司里不同部门主管的作用,中医经典《难经》上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井主心下满,是指胃脘部痞满,郁闷之症。五脏六腑皆有可能成为心下满的原因,如果因脾胃不和引起,可刺激脾的井穴隐白,胃的井穴厉兑。若因肝气郁结引起,可刺激肝经的井穴大敦。若因大便不通引起,可刺激大肠经的井穴商阳

 

     荥主身热,身热可理解为上火了,如发烧,咽喉肿痛,可选肺经荥穴鱼际。口疮,小便短赤,可选小肠经荥穴前谷。口臭,大便燥结,可选胃经荥穴内庭。心烦不眠,五心烦热可选心经荥穴少海。牙龈肿痛,眼红赤,可选三焦经的荥穴液门。各经络的荥穴可以配合使用,去热功能效果更佳。

 

     俞主体重节痛体重节痛是指浑身酸懒,身体倦怠,关节疼痛。如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的,可选肝经俞穴太冲,胆经俞穴足临泣,上肢关节痛,可选肺经俞穴太渊,心包经俞穴大陵。白天倦怠嗜卧,无精打采,可选脾经俞穴太白,肾经俞穴太溪。若是感冒引起的肢体酸痛,可选膀胱经的俞穴束骨,胃经的俞穴陷谷。俞穴具有健脾去湿,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功效。

 

     经主咳喘寒热咳喘寒热是说经穴善治咳喘之症,且无论是寒性、热性以及阴虚、发热的咳喘,都可选择经穴治疗。《内经》上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如外感咳嗽,可选肺经的经穴经渠和膀胱经的经穴昆仑;肾虚的咳喘,可选肾经的经穴复溜;肝火旺引起的咳嗽可选三焦经的经穴支沟;肺气不足的咳喘,可选脾经的经穴商丘。经穴有清肺化痰,理气镇咳之效,平日可作为保养肺脏和预防咳喘的要穴。

 

     合主逆气而泄,若胃气上逆则呕吐,可选胃经合穴足三里;胆汁上逆则嘴苦,可选胆经合穴阳陵泉;肺气上逆则咳喘,可选肺经合穴尺泽;脾虚便溏腹泄,可选脾经合穴阴陵泉;肾虚遗尿,遗精,可选肾经合穴阴谷。《灵枢·四时气》中说:邪在腑取之合;《内经·咳论》说:治腑者治其合,都是在强调合穴善治脏腑之病。

 

     五输穴的效用非常广泛,这里只是简单地略述其皮毛,让大家有一个简单的印象。知道了穴位的五行,就可以试着用在日常保健上了。如肺经的太渊穴,是俞穴,属土,肺经属金,正好是土生金,又如脾经的商丘穴,是经穴,属金,脾经属土,也是土生金。这两穴合在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有人总说买不到参苓白术丸,而这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

 

     学会了五输穴的用法,您可以灵活地搭配出许多免费的中成药来。而且是最正宗且无毒副作用的良药。不要着急,穴位很多,但不用一下子都掌握,学中医,一定要一点一点渗透进去。中医的精髓,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人性化的科学,需要灵感,需要领悟,需要身心交融,更需要宽大的胸怀。

五输穴还是子午流注和子母补泻配穴法的选穴基础,应背诵熟记。

  
【歌诀】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2)原穴

  原穴位于腕踝关节附近。原气是激发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穴位,称原穴。五脏的输穴就是其原穴,六腑则另有原穴。

  刺激原穴可以通达三焦原气,调整内脏功能,对于治疗经脉所属脏腑病变具有重要作用。如肺经的太渊、心经的神门、脾经的太白、肾经的太溪、大肠经的合谷等都具有非常明显的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
 

  (3)络穴

  络即联络的意思。络穴大多分布于表里两经联络之处,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络穴主要用于治疗与表里两经相关的疾病。如取脾经的公孙不仅治疗脾病,也用于调理胃病;胃经的丰隆不仅医治胃病,也能健脾化湿。

  在腧穴配伍上,往往原穴与络穴配合使用,称原络配穴,用以治疗表里两经的经脉或脏腑疾患。
 

  (4)背俞穴

  背俞穴就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膀胱经第一侧线的腧穴。这部分腧穴多位于相应内脏的体表局部或邻近,对脏腑具有相对的特异性调治作用。一般来讲,哪一脏有病,就取其对应的背俞穴,如肺病取肺俞,心病取心俞、胆病取胆俞等。  此外,五脏的背俞穴对于和美容密切相关的五官五体的病证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眼疾取肝俞、早衰取肾俞、失眠多取心俞、肥胖多取脾俞、皮肤病常取肺俞等。
 

  (5)募穴

  五脏六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募穴位置大体上与脏腑所在部位相对应,但不一定分布在脏腑所属的经脉上。分布在任脉的为单穴,在其它经的为左右对称的同名双穴。募穴也具有良好的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但多用于调治六腑病变,比如胃病取中脘,便秘取天枢,脾病取章门等。

  募穴如与对应的背俞穴联用,称俞募配穴,常用来调治相应的脏腑病症,当某脏发生病变时,可同时取其所属的俞穴和募穴进行治疗,常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如脾俞与章门、胃俞与中脘、肾俞与京门等。

  (6)郄穴
 
  郄穴是各经气血深聚之处,多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郄穴一般用于治疗本经所过部位以及所属脏腑比较严重或顽固性疾病,还常和八会穴配合使用。
 

  (7)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精气会聚的穴位。除了各自原有的功能之外,对于调治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病症具有特殊意义。用于治疗相应脏腑的热病,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病变,均可以取其相应会穴进行治疗,如脏病取章门,腑病取中脘,血病取膈俞,气病取膻中等。
 

  (8)下合穴

  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六个合穴,是六腑之气输注出入的部位,分布于膝关节以下的部位。下合穴用于治疗六腑病变,根据六腑所病,可取其所属下合穴进行治疗。
 

    (9)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

        八脉交会穴表

 经 属     八 穴     通八脉         会合部位

足太阴     公孙      冲脉        胃、心、胸

足厥阴     内关      阴维

手少阳     外关      阳维        目外眦、颊、颈、耳后、肩

足少阳     足临泣    带脉

手太阳     后溪      督脉        目内眦、项、耳、肩胛

足太阳     申脉      阳跷

手太阴     列缺      任脉        胸、肺、膈、喉咙

足少阴     照海      阴跷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得八穴相互交会的关系是:公孙通过足太阴脾经入腹会于关元,与冲脉相通;内关通过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与阴维脉相通;外关通过手少阳三焦经上肩循天髎,与阳维脉相通;临泣通过足少阳胆经过季胁,与带脉相通;申脉通过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跷脉相通;后溪通过手太阳小肠经交肩会于大椎,与督脉相通;照海通过足少阴肾经循阴股入腹达胸,与阴跷脉相通;列缺通过手太阴肺经循喉咙,与任脉相通。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八穴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关通阴维脉;内关通阴维脉,故内关既能治手厥阴心包经病,又能治阴维脉病。余同。

    八脉交会八穴,临床上常采用上下相应的配穴法,如公孙配内关治疗胃、心、胸部病症和疟疾,后溪配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位病及发热恶寒等表证,外关配足临泣治疗外眼角、耳、颊、颈、肩部病及寒热往来证,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肺病和阴虚内热等。

八脏交会穴在临床上应用甚为广泛,李櫩《医学入门》说: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又说: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说明八穴之精义所在,它是特定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0)交会穴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其中主要的一经即腧穴所归属的一经称为本经,相交会的经称为他经。

    交会穴的记载,始见于《甲乙》。交会穴的分布多在头面、躯干部位。

    交会穴不但能治本经的疾病,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如关元、中极是任脉的经穴,又与足三阴经相交会,这样既可以治任脉的疾患,又可治足三阴经的疾患;大椎是督脉的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相交会,它既可治督脉的疾患,又可治诸阳经的全身性疾患;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经穴,又与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经的经脉相交会,它不但能治脾经病,也能治疗肝、肾两经的疾病。这就是交会穴的特点。
 

 

十四经穴特定穴一览表
 

 

井穴

荥穴

输穴

经穴

合穴

原穴

络穴

俞穴

募穴

交会穴

八会穴

郗穴

下合穴

肺经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太渊

列缺

肺俞

 

 

 

 

 

大肠经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合谷

偏历

大肠俞

 

 

 

 

 

胃经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冲阳

丰隆

胃俞

 

 

 

 

 

脾经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太白

公孙

中脘

 

 

 

 

 

心经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神门

通里

章门

 

 

 

 

 

小肠经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腕骨

支正

巨阙

 

 

 

 

 

膀胱经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京骨

飞扬

 

 

 

 

 

 

肾经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太溪

大钟

 

 

 

 

 

 

心包经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大陵

内关

 

 

 

 

 

 

三焦经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阳池

外关

 

 

 

 

 

 

胆经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丘墟

光明

 

 

 

 

 

 

肝经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太冲

蠡沟

肝俞

期门


 

 

 

任脉

 

 

 

 

 

 

鸠尾

 

 

膻中、中脘

 

 

 

督脉

 

 

 

 

 

 

长强

 

 

 

 

 

 

 

 特定穴的意义

 
特定穴是指若干类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经穴。由于它们的主治功能不同因此各有特定的名称和含义。
          五输穴-----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其分布次序是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说明经气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如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为“井”。  经气所溜,象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  经气所注,象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     经气所行,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经”。     最后经气充盛,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恰象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
       
“原”即本源,原气之意。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个原穴,又名“十二原”。在六阳经,原穴单独存在,排列在输穴之后,六阴经则以输为原。      “络”即联络之意,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输穴叫络穴。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加之任脉络穴鸠尾(在上腹部,胸剑结合部下1寸,大约脐上7寸处)位于腹,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共十五穴,故称“十五络穴”。肺经        络穴----列缺/原穴----太渊          心包经      络穴----内关/原穴----大陵         心经      络穴----通里/原穴----神门         大肠经      络穴----偏历/原穴----合谷          三焦经       络穴----外关/原穴----阳池         小肠经      络穴----支正/原穴----腕骨脾经         络穴----公孙/原穴----太白         肝经      络穴----蠡沟/原穴----太冲         肾经      络穴----大钟/原穴----太溪         胃经      络穴----丰隆/原穴冲阳         胆经      络穴----光明/原穴----丘墟         膀胱经      络穴----飞扬/原穴----京骨         脾之大络-----大包

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      肺       俞穴---肺俞/募穴----中府          心包        俞穴-----厥阴俞/募穴---膻中       心       俞穴----心俞/募穴-----巨阙         肝       俞穴----肝俞/募穴----期门         脾       俞穴---脾俞/募穴----章门          肾        俞穴----肾俞/募穴----京门         胃       俞穴----胃俞/募穴-----中脘          胆       俞穴----胆俞/募穴----日月           膀胱         俞穴----膀胱俞/募穴----中极         大肠       俞穴----大肠俞/募穴----天枢       三焦      俞穴----三焦俞(内膀胱经,第1腰椎棘突下)/募穴----石门(脐下2寸)        小肠       俞穴 ----小肠俞(内膀胱经,第1骶孔后)/募穴----关元。

八会穴

“会”即聚会之意,八会穴即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它们分布于躯干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    
脏会-----章门         腑会----中脘      气会----膻中         血会----膈俞         筋会----阳陵         脉会----太渊         骨会----大杼         髓会----绝骨(悬钟)
下合穴
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穴位,又称六腑下合穴。足三阳经的下合穴即五输穴中的合穴。手三阳经除了在上肢五输穴中的合穴外,在下肢另有下合穴。     大肠经----上巨墟         小肠----下巨墟           三焦经----委阳             胃经----足三里          胆经----阳陵泉           膀胱经----委中
 
郄穴
“郄”是孔隙的意思,是经脉经气深聚的部位。十二经脉及阴阳跷,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共有十六个郄穴,称为十六郄。  肺经----孔最           心包经----郄门         心经----阴郄           大肠经----温溜          三焦经----会宗           小肠经----养老            肝经-----中都         脾经----地机           肾经----水泉          胃经-----梁丘          胆经----外丘        膀胱经----金门           阳维脉----阳交         阳跷脉----跗阳          阴维脉----筑宾        阴跷脉----交信
 
 特定穴: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
 

特定穴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即为特定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成“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包括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在胸腹、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躯干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

五腧穴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腧”。


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 ? 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但并未指出具体穴名和部位。《灵枢 ? 本输》则详细地阐明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唯独没有手少阴心经,其后《甲乙》才补充完备。

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把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徽,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临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病证等,就是《难经 ? 六十八难》所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耳泄”的具体应用。另外,《灵枢 ?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还有根据季节因时而刺的记载,如《难经 ? 七十四难》指出:“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

五腧穴又配属五行,《灵枢 ? 本枢》指出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紧的井穴属金。《难经 ? 六十四难》补全了阴阳各经脉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即“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均依五行相生规律而来。同时,又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关系,将阴井乙木与阳井庚金配合起来,成为子午流注针法按时取穴及合日互用开穴规律的理论基础。

六阴经五输穴五行配属表
六 阴 经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肝(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心包(相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六阳经五输穴五行配属表
六阳经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膀胱(水)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胆(木) 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胃(土) 历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三焦(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原穴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重要经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又名“十二原”。
十二经原穴表
手三阴经 肺经 太渊 心经 神门 心包经 大陵
手三阳经 大肠经 合谷 小肠经 腕骨 三焦经 阳池
足三阴经 脾经 太白 肾经 太溪 肝经 太冲
足三阳经 胃经 冲阳 膀胱经 京骨 胆经 丘墟

  原穴名称,在《灵枢 ? 九针十二原》中提出了五脏原穴:肺原出于太渊,心原出于大陵,肝原出于太冲,脾原出于太白,肾原出于太溪。《灵枢 ? 本输》补充了六腑原穴:大肠原过于合谷,胃原过于冲阳,小肠原过于腕骨,膀胱原过于京骨,三焦原过于阳池,胆原过于丘墟。并指出了各原穴的位置,但其中尚缺心经原穴神门,后由《甲乙》补齐。阴经五脏之原穴,即是五输穴中的输穴,所谓“阴经之输并于原”(《图翼》),指出就是“以输为原”。这与阳经六腑输穴之外另有原穴有别。《难经 ? 六十二难》指出:“三焦行诸阳,故置一输名曰原”。意思是说 三焦原气行于外,阳经脉气盛长,故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气导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脏腑,是十二经的根本。原穴是脏腑原气所留止之处,因此脏腑发生病变时,就会相应地反映到原穴上来,正如《灵枢 ? 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在治疗方面,《灵枢 ? 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说明原穴有调整其脏腑经络虚实各证的功能。

络穴   络脉在由经脉别的出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穴。它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

络穴名称首载于《灵枢 ? 经脉》篇。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肘膝关节以下,加上任脉之络穴鸠尾散于腹,督脉之络穴长强散于头上,脾之大络大包穴布于胸胁,共有十五穴 ,故称为“十五络穴”。
十五络穴表
手三阴经 肺经 列缺 心经 通里 心包经 内关
手三阳经 大肠经 偏历 小肠经 支正 三焦经 外关
足三阴经 脾经 公孙 肾经 大钟 肝经 蠡沟
足三阳经 胃经 丰隆 膀胱经 飞扬 胆经 光明
任、督、脾大络 任脉 鸠尾 督脉 长强 脾大络 大包
络穴各主治其络脉的病证,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穴通里来治疗。余皆仿此。络穴又能沟通表里二经,故有“一络通二经”之说。因此,终穴不仅能够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之经的病证,如手太阴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等疾患。
络穴在临床上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经的原穴配合使用,即谓之“原络配穴”。
另外,《素问 ? 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故又有“十六络”之说。
郄穴   郄穴是各经经气所深聚的地方,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
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而为十六郄穴。
十六郄穴表
阴 经 郄穴 阳 经 郄穴
手太阴肺经 孔最 手阳明大肠经 温溜
手厥阴心包经 郄门 手少阳三焦经 会宗
手少阴心经 阴郄 手太阳小肠经 养老
足太阴脾经 地机 足阳明胃经 梁丘
足厥阴肝经 中都 足少阳胆经 外丘
足少阴肾经 水泉 足太阳膀胱经 金门
阴维脉 筑宾 阳维脉 阳交
阴蹻脉 交信 阳蹻脉 跗阳
郄穴的名称和位置,首载于《甲乙》。
临床上郄穴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孔最治咳血,中都治崩漏等。阴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外丘,胃脘疼痛取梁丘等。此外,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又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可作协助诊断之用。 背俞穴 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十二穴。
十二背俞穴表
六 脏 背 俞 六 腑 背 俞
肺 肺俞 大肠 大肠俞
肾 肾俞 膀胱 膀胱俞
肝 肝俞 胆 胆俞
心 心俞 小肠 小肠俞
脾 脾俞 胃 胃俞
心包 厥阴俞 三焦 三焦俞
  背俞穴,首见于《灵枢 ? 背腧》篇,载有五脏背俞穴名称和位置。《素问 ? 气府论》提出“六府之俞各穴”,但未列出穴名。《脉经》才明确了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十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此后《甲乙》又补充了三焦俞,《千金方》又补充了厥阴俞而完备。
《素问 ? 长刺节论》说:“迫藏刺背,背俞也”,《难经 ? 六十七难》说:“阴病行阳,……俞在阳”,《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病治阳”等,均说明背俞穴可治疗五藏病证。
背俞穴不但可以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证,也可以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证。如肝俞既能治疗肝病,又能治疗与肝有关的目疾、筋脉挛急等病;肾俞既能治疗肾病,也可治疗与肾有关的耳鸣、耳聋、阳萎及骨病等。余仿此。
募穴   脏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十二募穴。
十二募穴表
两 侧 正 中
脏腑 募穴 募穴 脏腑
肺 中府 膻中 心包
肝 期门 巨阙 心
胆 日月 中脘 胃
脾 章门 石门 三焦
肾 京门 关元 小肠
大肠 天枢 中极 膀胱
募穴之分布,有在本经者,有在他经者;有呈双穴者,有为单穴者。分布于肺经的有本脏募中府;分布于胆经的有本腑募日月,肾脏募京门;分布于肝经的有本脏募期门,脾脏募章门;分布于胃经的有大肠募天枢。以上均为双穴。其余都分布于任脉,有心包募膻中;心募巨阙;胃募中脘;三焦募石门;小肠募关元;膀胱募中极。均为单穴。 募穴,始见于《素问?奇病论》:“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难经?六十七难》有“五藏募在阴而俞在阳”的记载,但无具体穴名。至《脉经》才明确了期门、日月、巨阙、关元、章门、太仓(中脘)、中府、天枢、京门、中极等十个募穴的名称和位置。《甲乙》又补充了三焦募石门,后人又补充了心包募膻中,始臻完备。
《难经 ? 六十七难》说:“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病治阴”,说明六脏病证多取募穴治疗。如胃病多取中脘,大肠病多取天枢,膀胱病多取中极等。
滑伯仁《难经本义》说:“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说明脏腑之气与俞募穴是相互贯通的。因此,募穴主治性能与背俞穴有共同之处。募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背俞穴配合使用,即谓之“俞募配穴”。同时俞募二穴也可相互诊察病证,作为协助诊断的一种方法。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
八会穴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 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四十五难》:“腑会太仓(中脘),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鬲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膻中)也”。
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如章门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也;中脘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也;膻中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也;膈俞为血之会穴,因其位于心肝俞穴之间,心主血,肝藏血故也;大杼为骨之会穴,因其近于椎骨(柱骨之根)故也;阳陵泉为筋之会穴,因其位于膝下,膝为筋之府也;太渊为脉之会穴,因其为手太阴经之原,居于寸口为脉之大会也;绝骨为髓之会穴,因其属于胆经,胆主骨所生病,骨生髓故也。因此,在治疗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相关的八会穴来治疗。另外,《难经 ? 四十五难》又说:“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八会穴还能治某些热病。
八会穴表
八 会 穴 名 经 属
脏会 章门 脾经募穴
腑会 中脘 胃经募穴
气会 膻中 心包经募穴
血会 膈俞 膀胱经穴
筋会 阳陵泉 胆经合穴
脉会 太渊 肺经输穴
骨会 大杼 膀胱经穴
髓会 绝骨 胆经穴
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 八脉交会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得于山人宋子华之手,乃“少室隐者”之所传。因窦氏善用此法而声誉倍增,故又称“窦氏八会”。
八脉交会穴表
经 属 八 穴 通八脉 会合部位
足太阴 公孙 冲脉 胃、心、胸
足厥阴 内关 阴维
手少阳 外关 阳维 目外眦、颊、颈、耳后、肩
足少阳 足临泣 带脉
手太阳 后溪 督脉 目内眦、项、耳、肩胛
足太阳 申脉 阳跷
手太阴 列缺 任脉 胸、肺、膈、喉咙
足少阴 照海 阴跷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得八穴相互交会的关系是:公孙通过足太阴脾经入腹会于关元,与冲脉相通;内关通过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与阴维脉相通;外关通过手少阳三焦经上肩循天髎,与阳维脉相通;临泣通过足少阳胆经过季胁,与带脉相通;申脉通过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跷脉相通;后溪通过手太阳小肠经交肩会于大椎,与督脉相通;照海通过足少阴肾经循阴股入腹达胸,与阴跷脉相通;列缺通过手太阴肺经循喉咙,与任脉相通。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八穴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关通阴维脉;内关通阴维脉,故内关既能治手厥阴心包经病,又能治阴维脉病。余同。
八脉交会八穴,临床上常采用上下相应的配穴法,如公孙配内关治疗胃、心、胸部病症和疟疾,后溪配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位病及发热恶寒等表证,外关配足临泣治疗外眼角、耳、颊、颈、肩部病及寒热往来证,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肺病和阴虚内热等。
八脏交会穴在临床上应用甚为广泛,李櫩《医学入门》说:“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又说:“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说明八穴之精义所在,它是特定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合穴  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它是根据《灵枢 ? 邪气脏腑病形》“合治内府”的理论而提出来的。即指“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因大肠、小肠、三焦三经在上肢原有合穴,而以上六穴都在下肢,为了区别,故以下合穴命名。其理论根据首见于《灵枢 ? 本输》“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因“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所以,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在胃经上;《甲乙》指出:“委阳,三焦下辅俞也,……此足太阳之别络也”。膀胱主藏津液,三焦主水液代谢,故三焦与膀胱关系密切,因此,三焦的下合穴在膀胱经上;胃、胆、膀胱三经的合穴,本在下肢,因此,以上六穴称为六腑下合穴。
下合穴是治疗六脏病证的主要穴位,《素问 ? 咳论》说:“治府者治其合”。如足三里治疗胃脘痛;下巨虚治疗泄泻;上巨虚治疗肠痈、痢疾;阳陵泉治疗厥;委阳、委中治疗三焦气化失常而引起的癃闭、遣尿等,都为临床所习用。
下合穴表
手 足 三 阳 六 腑 下合穴
手三阳 太阳 小肠 下巨虚
阳明 大肠 上巨虚
少阳 三焦 委阳
足三阳 太阳 膀胱 委中
阳明 胃 足三里
少阳 胆 阳陵泉
交会穴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其中主要的一经即腧穴所归属的一经称为本经,相交会的经称为他经。
交会穴的记载,始见于《甲乙》。交会穴的分布多在头面、躯干部位。
交会穴不但能治本经的疾病,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如关元、中极是任脉的经穴,又与足三阴经相交会,这样既可以治任脉的疾患,又可治足三阴经的疾患;大椎是督脉的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相交会,它既可治督脉的疾患,又可治诸阳经的全身性疾患;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经穴,又与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经的经脉相交会,它不但能治脾经病,也能治疗肝、肾两经的疾病。这就是交会穴的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