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夜市给我的印象是大而且人气很旺。它是由几条街组成的,我们只去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我们到的这一部分士林夜市是在一个室内建筑内,里面不仅有小吃,还有很多其他摊位,卖饰品、包、手工艺品等等。
台湾盛产水果,而且这里的水果可以等到成熟再采摘,不用考虑运输问题,不但新鲜而且味道一级棒。所以台湾的鲜榨果汁十分丰富,光是名字就让人看得目不暇接,价格一般从35台币到50台币不等(目前人民币对台币汇率大约为1:4.2)。再加上街头常见的奶茶店和各色饮料站,在台湾几乎不会去买瓶装饮...
蜂蜜苦瓜汁是台湾的特色饮料,具有清热败火的作用。
这里的苦瓜品种和北京的不一样,长得胖胖的,看起来娇嫩欲滴,据说苦味很淡,很适合做成饮料。
台湾最让人耳熟能详的除了卤肉饭,应该就是这道蚵仔煎了。在士林夜市里,有很多家蚵仔煎的摊位,可见这道小吃在当地也是十分受欢迎的。
蚵仔煎的主要原料就是蚵仔,蚵仔的新鲜程度决定了这道小吃的味道,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各家所调的酱汁了。
蚵仔因为有鸡蛋的包裹,所以在加热过程中不会因为失去水分而变老,入口非常滑嫩。
整只炸制的螃蟹,看起来很诱人。
士林夜市可以说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这一盆看起来就很清爽的东西就是柠檬爱玉冰。吃的时候将爱玉冻和柠檬汁浇到碎冰上,是夏天的解暑佳品。
这个小吃的名字奇怪而有趣,其实就是粉圆加糖水。粉圆是淀粉做成的淀粉球,放在糖水里就像一颗颗青蛙卵,因此得名“青蛙下蛋”。
台湾香肠是很有名的,这一道人气小吃就是“大肠包小肠”。大肠并不是我们这里所指的肥肠,而是指糯米肠,“小肠”指的就是台湾香肠。
吃的时候将糯米肠一切两半,放上一些萝卜干,再夹上台湾香肠,一份“大肠包小肠”就做好了。肉香加上糯米香,那种味道让人很难忘。而里面的酸甜萝卜干,恰到好处的化解了香肠的油腻。
吃完“大肠包小肠”,居然又看到了“大饼包小饼”,这个饼要怎么吃?等摊主做好了,我才知道,下面这些炸得焦黄的饼只是“小饼”。
吃的时候是把小饼碾碎,加在一张薄薄的面饼中,与煎饼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口味是甜的,不是咸的。
这是一个面摊,老板娘正忙得不亦乐乎。
这边是卖排骨面和牛肉面的。
另外一道有着别致名称的小吃就是“棺材板”,取“升官发财”之意。
“棺材”是一个炸得黄灿灿的面包壳,然后根据客人点的不同口味,放上鸡丝、里脊丝、虾仁、菠萝等等材料,最后再浇上熬好的白色酱汁。我要了最传统的“综合”口味,所有材料都加了一些。
士林夜市给我的印象是大而且人气很旺。它是由几条街组成的,我们只去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我们到的这一部分士林夜市是在一个室内建筑内,里面不仅有小吃,还有很多其他摊位,卖饰品、包、手工艺品等等。